第三节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583890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三节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三节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三节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三节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节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三节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节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到了青年早期,正是一个人必须明确自己个性的主要特征,开始考虑自己的人生道路的时候,所以一切问题既是以“自我”为核心而展开的,又是以解决好“自我”这个问题为目的的。

这种主客观上的需求使得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青年早期自我意识的特点体现在许多方面,祝蓓里(1986)将其总结为以下六点。

第一,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

青少年已能完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要求独立的愿望日趋强烈。

但是,这种独立性的要求是建立在与成人和睦相处的基础上的,与初中时期的反抗性特点有所区别。

多数青少年基本上能与父母或其他成人保持一种肯定的、尊重的关系,反抗性成分逐渐减少。

第二,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

青少年在心理上把自我分成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两个部分。

正是由于这种分化才形成了他们思维或行为上的主体性,产生了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判断和控制自己言行的要求和体验,同时也出现了自我矛盾。

第三,强烈地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青少年十分关心自己个性特点方面的优缺点,在对人、对己进行评价时,也将个性是否完善放在首要位置。

第四,自我评价的成熟。

青少年能独立地评价自己的内心品质,评价行为的动机与效果的一致性情况等,其自我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主客观的辩证统一。

第五,有较强的自尊心。

青少年在其言行受到肯定和赞赏时,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

反之,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第六,道德意识的高度发展。

总之,到了青少年中晚期,个体在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自我意识的诸成分上都获得了高度的发展,并趋于成熟。

(二)自我概念

个性的形成也包括具有相对稳定的自我概念或自我形象。

一个人是否具有一个适当的自我概念对其个性的发展至关重要。

自我概念(或自我形象)主要是指一个人对自身的连续性、同一性的认识,这个认识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成分:

认识成分──对自己品质和特质的了解和认识;

情感成分──对自身品质的评价及与此相关联的自尊体验;

品行成分──从上述两个成分派生出的对自己行为的实际态度。

青少年期个体的认知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能以更加抽象、复杂和独特的方式来认识自己,因此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在内容和结构上都与早期个体的自我概念有很大的差异(Harter,2003)。

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我概念更加抽象。

皮亚杰的理论认为,个体在11或12岁的时候,从具体运算思维向形式运算思维转变。

进入青春期的个体已经不再用很具体的词语(如“我喜欢食物”)描述他们的特征,而是更经常用概括性的词语来描述(如“我是一个真正的人”)。

到了青年早期,个体的自我概念则更抽象,不仅关注人格特点,同时也关注重要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及信念(如“我是一个伪自由主义者”)。

二是自我概念更加具有整合性和组织性(Harter,1990;

Harter,etal.,1997)。

青少年期的个体在进行自我描述时,不仅仅像早期儿童一样列出自我各方面的特点,而且将自我知觉──包括那些看起来是互相矛盾的方面──整合成更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的统一体。

三是自我概念的结构更加分化。

青少年不再像儿童期个体那样概括地使用某些特质描述自己,而是认识到了自我在不同的情景下会有不同的表现。

例如,青少年会区分自己父母、朋友同伴以及恋人等不同交往对象来对自我进行描述,而且他们也会根据自己的不同社会角色分化出不同的自我概念(Santrock,2001)。

影响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因素很多,其主要因素有下述四方面:

第一是生理因素,主要是身体外观形态上的特点,这种特点可以影响到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积极程度或消极程度;

第二是认识水平,具有较高认知水平及成熟的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思维特点的青少年往往具有更适当、更稳定的自我概念;

第三是父母的自我概念倾向对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响,其影响是同方向的;

第四是成功及失败经验的积累,这也是影响自我概念性质的一个因素。

(三)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与个体认识能力发展相关的一种自我意识的表现,是一种包含社会行为准则的知识和主观经验的复杂的心理和行为。

具体指个体对自身的思想、能力、水平等方面所作的评价,它是自我调节机制的主要成分。

自我评价的能力只有在青年早期才开始成熟。

虽然个体在童年时就开始产生了一些简单的自我评价,但那时的自我评价多是由别人的态度和反应折射到自身而产生的,缺少内省性。

到了青年早期,由于抽象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知识经验的日益丰富,青少年逐渐学会了较为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自己、分析自己,自我评价的能力才变得全面、主动,而且日趋深刻。

主要表现在他们不仅能分析自己一时的思想矛盾和心理状态,能认识到自己对某一具体行为起支配作用的个别心理特点,还能经常对自己的整个心理面貌进行估量,能认识到自己较为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

自我评价能力的增长及对自我分析要求的提高,不仅是青少年个性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是有目的地进行自我教育的前提。

青少年进行自我评价不完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而在相当程度上是出自于实现理想自我的愿望,或是对失败和挫折的反省。

所以,自我评价能力发展的最终结果将导致青少年更好地实现自我监督和调控及自我改造和完善。

青少年在自我评价的发展上表现出个体差异。

大部分青少年能够进行适当的自我评价,但相对而言,青少年易出现自我评价偏高的倾向(Leadbeater,etal.,1999),因而导致他们行为表现上的自负,常常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况会得到改善,自我评价与其实际表现会日趋一致。

(四)自我同一性

埃里克森将青少年期定义为一个人形成同一性的关键期,并且认为青少年经历了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这一心理冲突。

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与适应之感,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

为了获得自我同一性,青少年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整合自我知觉的许多不同方面,使其成为一致的自我感。

玛西亚(Marcia,1993)根据青少年探索和投入的程度对个体同一性的发展状态进行了评定,分别把个体归入了同一性的四种状态,即个体解决同一性危机的方式:

同一性扩散(diffusion)、同一性早期封闭(foreclosure)、同一性延缓(moratorium)和同一性完成(achievement)。

.同一性扩散是指个体既没有探索(即个体还没有探求有意义的选择),也没有自我投入。

同一性早期封闭是指青少年作出了自我投入,但是没有进行探索。

他们的人生选择常常由权威性的父母作出,没有经历自我探索。

同一性延缓是指青少年正处于同一性危机之中,但是成人或社会没有给予他们责任或义务,或者对他们的责任只是进行了模糊的定义。

同一性完成是指青少年已进行了探索,并且也进行了积极投入。

同一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扩散状态向提前封闭或延缓状态转变,提前封闭向延缓的转变(Waterman,1999)。

在青少年早期和中期,个体刚刚开始体验急剧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知觉的变化,他们开始重新考虑童年期的价值观和身份。

同时,不断调节和巩固这些变化,并把这些变化整合到不断完善的同一性中(Kroger,2000)。

这个时候同一性的发展往往处于扩散和提前封闭状态。

在初、高中阶段,扩散和提前封闭人数大幅度减少,同时伴随有延缓与同一性完成人数的增多。

青少年同一性冲突的解决是在18~22岁,尽管整个青少年期都存在对自我的探索,但自我同一性最重要的变化发生在中晚期,特别是20岁左右这一时间是建立同一性的关键时期。

男性和女性的同一性形成过程在大多数方面没有区别。

但女性在人际关系领域的发展较为突出。

女性定义和描述自己的时候更倾向于考虑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而男性则更多地依靠竞争和能力给自己定位。

青少年的同一性形成过程至少受四个因素的影响:

(1)认知发展水平对青少年同一性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那些对形式运算思维掌握牢固并且以复杂和抽象的方式思考的青少年比那些认知不那么成熟的青少年更有可能提出和解决同一性问题;

(2)与父母关系的远近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到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

(3)和同伴群体的相处以及友谊的建立对青少年同一性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4)学校、社会以及更广泛的文化背景同样会对同一性的建立以及发展产生影响。

二、情绪特点

青少年的情绪表现充分体现出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性特点。

随着青少年心理能力的发展和生活经验的扩大,其情绪的感受和表现形式不再像以往那么单一了,但还远不如成人的情绪体验那么稳定,表现出明确的两面性。

(一)情绪表现的两极性

1.强烈、狂暴性和温和、细腻共存

青少年的情绪表现有时是强烈而狂暴的,有人曾用“疾风暴雨”一词来形容这时期个体情绪强烈的特点。

同样一个刺激,在他们那里所引起的情绪反应强度相对大得多,甚至达到震撼人心的程度。

但青少年的情绪表现也不是一味的强烈,有时也表现出温和、细腻的特点。

情绪的温和性是指个体的某些情绪是在文饰之后,以一种较为缓和的形式表现出来。

与幼年和童年期的儿童相比,青少年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了解了不同的情绪在人际关系中具有不同作用的事实,因此,他们的情绪表达已不很开放和充分,并能适当控制某些消极情绪,或对某种情绪予以文饰,以相对缓和的形式表现。

情绪的细腻性是指个体情绪体验上的细致的特点。

青少年已逐渐克服了儿童时期的情绪体验的单一性和粗糙性,情绪表现变得越发丰富和细致,而且,有些情绪感受并非直接由外部刺激引起,而是加入了许多主观因素。

例如,当许多青少年在阅读了一部文艺作品之后,会长时间地沉浸在某种情绪之中,这种取向不单纯来自于书中的内容,还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他们的主观思考和遐想而派生出来的较为复杂的情绪体验。

2.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

情绪的可变性是指情绪体验不够稳定,常从一种情绪转为另一种情绪的特点。

情绪的这种特点一般是由于情绪体验不够深刻而造成的,青少年尽管在表面上情绪表现的强度很大,但体验的深度并不与此成正比,一种情绪容易被另一种情绪所取代。

情绪的固执性是指情绪体验上的一种顽固性。

由于青少年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还存在着偏执性的特点,因而带来了情绪上的固执性。

例如,一些青少年会因为几次挫折便完全陷入一种无助和抑郁的情绪之中,很长时间不能摆脱。

3.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情绪的内向性是指情绪表现形式上的一种隐蔽性。

青少年在情绪表现上已逐渐失去了那种毫无掩饰的单纯和率真,在某些场合,他们可将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隐藏于心中而不予表现。

情绪的表现性是指在情绪表露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带上了表演的痕迹。

青少年在团体中有时为了从众或其他一些想法,会给情绪加上一层表演的色彩,即在情绪的表露上失去了童年时那种自然性,带有造作痕迹。

(二)心境的变化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个体要达到身心和谐,就必须完成心理整合过程。

心理整合过程至少包括以下两个环节。

第一,持续性环节。

通过这个环节个体能意识到现在的我是由过去的我发展变化而来的,自己的现在和将来的一切都是在过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第二,统一性环节。

通过这个环节个体能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各方面统一、协调的整体。

一般认为,个体要到25岁甚至再晚一些,才能完成这种心理整合任务,达到心态的稳定和平衡。

青少年随其生理上发生的巨大变化,在心理整合的持续性环节和统一性环节都出现了暂时的混乱,结果导致了他们不能很好地接纳自己,出现一些消极心境。

1.烦恼突然增多

进入青春期后,许多新的问题接踵而来,使青少年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增添了许多烦恼。

(1)不知道应该以何种姿态出现于公众面前。

外观形象的变化,是青少年产生要改变自己在别人心目中形象的迫切需求。

但如何改变,应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出现才能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喜爱,对许多类似的问题,他们找不到满意的答案。

(2)与父母的关系出现裂痕。

青少年越发感到父母不能理解他们的想法,而且他们的某些愿望及要求还常遭受到来自父母的阻止和干涉,由此而造成他们与父母感情的疏远。

怎样才能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怎样才能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再度恢复到儿童时期那种亲密的程度与父母关系的不融洽到底是谁的过错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青少年。

(3)不知如何保持或确立自己在同伴之中应有的地位。

在这个问题上通常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某些青少年在小学时各方面的表现都很突出,一向是同龄人中的优秀者。

但进入青春期之后,由于许多原因,他们在同伴中的地位相对降低了,这使他们难以接受,强烈希望能在同伴中维持自己过去曾拥有的优越地位,但很困难。

另一种情况是,某些青少年过去在同龄人中未曾有过优越的地位,但在当时,他们对此似乎没有太深的消极感受。

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自我意识的高涨,青少年增加了获得自尊的需要,他们希望同伴能接受自己、肯定自己、喜爱自己。

这种愿望困扰着那些从没有过上述切身体验,而且各方面能力略显不足的学生。

2.孤独

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思将青春期到青年早期这一年龄段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时期,意指从这时起,个体将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保护及对他们的依恋,逐渐成长为独立的社会成员。

从青春期开始的“心理上的断乳”,给青少年带来了很大的不安,尽管他们在主观上有独立的要求和愿望,但实际上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独立生活。

青少年的内心冲突及在现实中所遇到的挫折都较多,对许多问题还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去解决,又不愿求助父母或其他人,担心有损独立人格,因此产生一种孤独的心境。

另外,此时青少年产生了对亲密感的需求,但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当陷入孤独的时候,难以自拔。

另外,也有研究发现(Felix&

Barros,2003),青少年的孤独感既有情境性,也有一定的稳定性,人格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外向性、宜人性都很低的退缩型个体和情绪性低的情绪型个体要比和谐型个体更容易感到孤独(李彩娜、邹泓,2006)。

3.压抑

压抑也是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

压抑是当需求、愿望等不能得到满足和实现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产生了多方面的需求,既包括生理方面的,也包括心理方面的。

但有许多需求不能满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时是因为愿望本身不切实际;

有时是由于社会上的阻力或父母的限制;

有时是由于自身经验不足而导致失败。

因而,青少年的自尊心易受到打击,但又有争强好胜的冲动,在这种矛盾的情形下,他们常常处于压抑的心境。

除上述所列出的几种心境外,青少年也具有一些积极的心境,如憧憬就是存在于该阶段中很典型的积极的心境。

但总体来讲,在这个年龄阶段中,心境中消极成分占有很大的比例。

因此,特别需要父母及社会其他教育力量予以悉心指导和帮助。

青少年情绪和心境的发展呈现出动态的变化趋势。

拉森等(Larson,etal.,2002)对青春期的学生进行了跟踪四年的研究(从五至八年级到九至十二年级),考察了他们情绪状态的日常变化范围。

结果发现,青春期早期青少年情绪状态的积极性方面较少,到了青春期后期情绪稳定性增加,并且与青春期早期相比,这种情绪起伏变化逐渐趋缓。

李东梅(2005)对初中、高中、大学三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心境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发现青少年在面临情绪事件时所体验到的感情强度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并且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体验强度要显著高于男生。

青少年的积极心境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而消极心境则呈现出倒U字形趋势,主要是在高中阶段,学生消极心境的体验较高。

(三)反抗心理

反抗心理是青少年普遍存在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这种特征主要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

1.反抗心理产生的原因

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是导致青少年反抗心理出现的第一个原因。

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高涨,他们更倾向于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独立和自尊,但他们的某些想法及行为不能被现实所接受,屡遭挫折,于是就产生一种过于偏激的想法,认为其行动的障碍来自成人,便产生了反抗心理。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是导致青少年反抗性出现的第二个原因。

生理学家曾指出,只有当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与身体外周相应部分的活动达到协调时,个体的身心方能处于和谐状态。

但在青春期的初期,个体有关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性明显增强,个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过分活跃状态,使青少年对于周围的各种刺激,包括别人对他们的态度等表现得过于敏感,反应过于强烈。

在正常情况下,外界的刺激强度与神经系统的反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存性,两者应是相互协调的。

但在青春期,这种依存关系受到了影响,致使青少年对于较弱的刺激也给予很强烈的反应,常因为区区小事而暴跳如雷。

独立意识是青少年产生反抗心理的第三个原因。

青少年迫切地要求享有独立的权利,将父母曾给予的生活上的关照及情感上的关爱视为获得独立的障碍,将教师及社会其他成员的指导和教诲也看成是对自身发展的束缚。

为了获得心理上独立的感受,他们对任何一种外在力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排斥倾向。

所以,可以说青少年的反抗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否认自己是儿童,而确认自己已经是成熟的个体。

2.反抗心理的表现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大约存在两个反抗期。

第一个反抗期出现于2~4岁,几乎与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重叠。

这时期儿童的反抗主要是指向身体方面的,即反对父母对他们身体活动的约束。

第二个反抗期则出现于青春期。

这时的反抗主要是针对某些心理内容的。

例如,希望成人能尊重他们,承认他们具有独立的人格。

青少年一般在下列具体情况下易出现反抗行为。

第一,独立意识受到阻碍。

青少年内心的独立要求很强烈,但父母没有这种思想准备或尚未来得及适应这种情况,仍以过去那种十分关怀的态度对待他们,结果导致反抗行为。

第二,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妨碍。

例如,父母不听取青少年的意见,将他们一味地置于支配、从属的地位。

第三,当个性伸展受到阻碍时,也将引起青少年的反感。

第四,当成人强迫青少年接受某种观点时,后者拒绝盲目接受,表现出对抗的倾向。

青少年的反抗方式也是多样化的,有时表现得很强烈,有时则以内隐的方式相对抗,常有以下几种具体表现。

(1)态度强硬、举止粗暴。

有相当一部分青春期的少年是以一种“暴风式”的方式对抗某些外在力量的。

这种反抗行为发生得十分迅速,常使对方措手不及。

当时的任何劝导都无济于事,但事态平息后,这种强烈的反抗情绪也将较快地随之消失。

(2)漠不关心、冷淡相对。

青少年的另一种反抗不表现在外显行为上,只存在于内隐的意识中。

这种情况常出现于性格内向的青少年身上。

他们不直接顶撞予以反抗的对象,却采取一种漠不关心、冷淡相对的态度,对对方的意见置若罔闻。

这种反抗态度和情绪不易随具体情景的变化而转移,具有固执性。

(3)反抗的迁移性。

青少年反抗行为的迁移性是指,当某个人的某一方面的言行引起了他们的反感时,就倾向于将这种反感及排斥迁移到这个人的方方面面,甚至将这个人全部否定;

同样,当某一成人团体中的一个成员不能令他们满意时,他们就倾向于对该团体的所有成员均予以排斥。

这种反抗的迁移性常使青少年在是非面前产生困惑,在情绪因素的左右下,他们常常会将一些正确的东西排斥掉,这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不利。

三、道德发展

(一)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Kohlberg,1972,1976,1984)继皮亚杰之后,从认知发展角度提出了道德推理发展的系统理论。

他采用开放式两难故事法进行研究,将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每个水平又划分了两个阶段(参见第六章)。

他认为道德发展的阶段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结构的差异性、不变的顺序性、结构的整体性和层级的整合性。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的发展是与特定的年龄发展阶段相联系的,而且道德发展阶段是交叉的,即在某一年龄阶段通常会并存几个道德推理的发展阶段。

特别是当个体开始越来越能够考虑其他人的观点甚于自己的观点时,他的道德推理就从前习俗水平(对个人幸福的自我中心的关注)发展到习俗水平(对其他人,包括父母、朋友、自己个人社交圈中的其他人观点的考虑),直到最后达到了后习俗水平(协调多种观点以及根据所有人的观点来决定什么是对的能力)(Sigelman&

Rider,2003)。

不同文化群体的道德判断发展趋势是一致的,10岁时以前习俗水平为主,到16岁时习俗水平占优势,这时道德判断发展主要表现为:

较低的道德阶段比例随年龄增长而降低,较高的道德阶段的比例则随年龄增长而上升,道德发展具有固定不变的顺序。

青春期的道德判断主要以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为主,即天真的利己主义和“好孩子”的定向。

在道德发展的第二阶段,遵守规则的个体是为了得到奖赏和满足个人的需要。

虽然对于他人的观点有一些考虑,但是归根结底这还是受到得到回报愿望的驱使。

到了道德发展的第三阶段,所谓的正确就是取悦、帮助,或者说得到他人的认同,主要是根据人们的意图来判断其行为的好坏。

青春期的个体大约有80%的人处于这两个阶段(Sprinthall&

Collin,1995)。

这时自我物质利益还决定着他们的价值选择的大多数方面,但与10岁儿童相比,他们的前习俗水平的道德判断有所下降,第三阶段道德判断将起主要作用。

青少年处理问题时多考虑人际期望、人际关系,缺乏应对关于自己及道德规范的重大问题的能力,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

到青年初期,第三阶段的道德判断逐渐占据优势。

在这一时期,处于第二阶段道德判断的人数迅速下降,同时也出现了第四阶段的道德判断,即“维护权威和秩序的道德观”。

在第四阶段的道德判断中,所谓的正确就是遵从合法的权威提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