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12章 人类与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5810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12章 人类与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12章 人类与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12章 人类与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12章 人类与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12章 人类与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12章 人类与地.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12章 人类与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12章 人类与地.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12章 人类与地.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12章人类与地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十二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学案30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学习目标】 ①说出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分析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

②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举例说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③了解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含义,掌握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历史阶段

人类活动特点

人地关系特点

采集渔

猎时代

采集、渔猎为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

因生产力水平低下且发展缓慢,人类与环境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

农业文

明时期

人口迅速增长,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人地关系开始不协调

工业革

命以来

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人类攫取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

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1.说明农业文明时期和工业文明时期的环境问题是否相同?

答案:

不相同。

农业文明时期的环境问题主要为生态破坏,工业文明时期的环境问题主要为环境污染。

2.直面环境问题

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问题。

(1)环境问题的表现:

①资源短缺:

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等。

②生态破坏:

如土地荒漠化(图例甲)、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图例乙)。

③环境污染:

如大气污染、海洋污染等,图例丙为酸雨危害。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人口的过度增长、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3)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

①城市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②发达国家主要面临的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为严峻。

2.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人口增长过快;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能力治理。

3.可持续发展

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问题。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①图中A表示经济系统,B表示社会系统,C表示生态系统。

②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3.清朝的康熙皇帝在圣旨中说:

“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这种做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一原则?

答案:

违背了持续性原则。

地球的面积是有限的,这决定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

因此,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行动:

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发展循环经济

手段

环境无害化技术

核心

提高生态效益

方式

环境友好

目的

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实践

工业

发展清洁生产

农业

推行生态农业

公众

提倡适度消费

4.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答案:

公众参与。

 

一、选择题

(2015·天津卷)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

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

读材料,完成1~2题。

1.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湖水鱼类密度增大

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2.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修建水库 调节径流B.退耕还草 保护水源

C.退耕还湖 水产养殖D.种植芦苇 改善水质

解析:

第1题,考查内陆湖泊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

艾比湖面积缩小,湖水蒸发总量减小。

湖泊面积缩小,湖水总量减少,湖水的含盐量增加,大量鱼类可能死亡,鱼类密度会减小,故选项A、B、D错误。

湖泊面积缩小,湖水总量减少,湖泊的自净能力减弱。

选项C正确。

第2题,考查内陆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结合材料分析可知,艾比湖面积缩小主要是由于耕地、灌渠增加,大量截留入湖河流水量造成的。

防止艾比湖面积萎缩的主要措施是退耕还草、保护水源。

选项B正确。

答案:

1.C 2.B

(2015·四川卷)农业化肥使用会增加河水中的NO,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会增加河水中的PO。

下表为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长江、黄河四条河流中NO和PO的浓度数据。

读表完成3~4题。

河流

NO(μmol/dm3)

PO(μmol/dm3)

32.9

0.6

78.5

1.6

17.5

0.2

121.0

0.4

3.表中代表亚马孙河的序号是(  )

A.①B.②

C.③D.④

4.若只考虑河流补给,黄河中游河水流经下游,NO和PO的浓度(  )

A.均显著增加B.均不会增加

C.NO减少PO增加D.NO增加PO减少

解析:

第3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密西西比河、长江、黄河流域均为人口较为密集、人类活动影响深刻的地方,因此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排放出的水污染物质均较多,而亚马孙河流域人口稀少,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极小,因此水污染物质浓度也应最低。

故C项正确。

第4题,考查黄河下游河流补给的特点。

黄河下游由于进入平原地带,从中游黄土高原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于河床,久而久之形成“地上河”,河床高于两岸的地面,河流水位高于两岸的地下水位。

因此,黄河下游没有支流汇入干流,黄河水也只能单向补给地下水,地下水不会补给河流水,由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物以及由工业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污染物均不能进入河流,污染物浓度均不会增加。

故B项正确。

答案:

3.C 4.B

读我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部分结果资料图,回答5~6题。

5.据图判断,与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相比,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  )

A.基本农田增加B.耕地面积增加

C.优质耕地减少D.城市化水平提高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与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相比,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中,我国城镇用地增加,且大多是占用优质耕地,由此可以推断出我国优质耕地减少。

城镇用地面积增加,说明我国城市化过程正在推进,但并不能说明城市化水平提高。

答案:

C

6.下列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B.合理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C.重点控制西部地区城市建设

D.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解析:

因为我国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且我国东部优质耕地较多,同时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占用了大量的优质耕地,因此要解决优质耕地减少的问题,应重点控制东部地区的城市建设,合理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需求较多,因此应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证粮食产量,从而保证我国的粮食供应。

答案:

C

据报道,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国际知名快餐连锁店的肉类供应商——上海某公司存在大量采用过期变质肉类原料的行为。

据此回答7~8题。

7.该公司以牺牲人们的健康来获取高额利润的行为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D.安全性原则

解析:

不法商家牺牲人们的健康来获取高额利润违背了公平性原则。

答案:

B

8.要想获得绿色安全食品,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用最原始的传统工艺手段进行生产 ②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控制化肥和农药用量 ③在没有检查过的食品包装袋上贴上绿色标志 ④需要求食品生产地必须符合国家颁布的有关绿色食品的生态环境标准

A.①②B.②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

目前,使用最原始的传统工艺生产食品不符合实际,排除①;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控制化肥和农药用量有利于生产出质量更好的绿色安全食品;在没有检查过的食品包装袋上贴上绿色标志,无法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排除③;为达到绿色食品的要求,应要求食品生产地必须符合国家颁布的有关绿色食品的生态环境标准。

答案:

B

读某种污染物对环境各要素的危害示意图,完成9~10题。

9.该种污染物最有可能为(  )

A.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

B.交通运输产生的噪声

C.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

D.生产生活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解析:

由图可知,该污染物占用土地、传播疾病、污染大气、土壤和水体,应为生产生活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答案:

D

10.上题中污染物对水体产生污染的途径主要有(  )

①人们将该污染物直接排入水体 ②随大气降水进入水体 ③该污染物中的有害物质渗入土壤,污染地下水 ④该污染物直接转化为污染水体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

固体废弃物无法直接转化为污染水体,排除④;人们将固体废弃物直接排入水体,从而污染水体;固体废弃物受大气降水、流水冲刷等的影响,有害物质进入水体,甚至随水渗入土壤,污染地下水。

答案:

A

11.下面为某乡镇生态农业循环示意图。

读图可知,该生态农业模式(  )

A.最适宜在西藏推广

B.加快了城镇化发展

C.改善了生态环境

D.属于大牧场放牧业

解析:

读图,图中有沼气生产,沼气是各种有机物质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发酵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

青藏高原温度低,不适宜推广,A错;这是生态农业模式,只是保护改善了生态环境,不能加快城镇化发展,B错、C对;图中标注的是奶牛饲养,不是大牧场放牧业,D错。

答案:

C

二、综合题

12.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9月,加拿大安大略省发表的最新环境质量评估报告显示,美加边境地区的五大湖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

材料二 温哥华为实现在2020年前成为世界最环保城市的目标,于2013年11月启动烟头回收项目,成为世界上首个启动该项目的城市。

材料三 下图为加拿大人口、矿产资源等分布图和废弃烟头回收再利用关联图。

(1)分析五大湖污染的原因,并指出治理污染的措施。

(2)简析施行废弃烟头回收再利用的意义。

(3)加拿大过度开采矿产资源,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试简述其原因。

解析:

(1)题,五大湖污染的原因应从自然原因(湖水的自净能力、水土流失)和社会原因(工业、人口、城市)分析,治理污染的措施应从制定法规、恢复植被等方面分析。

(2)题,施行废弃烟头回收再利用的意义应从为企业提供原材料、避免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分析。

第(3)题,加拿大过度开采矿产资源可能带来严重环境问题的原因应从气候、矿产资源的性质等方面分析。

答案:

(1)污染原因:

五大湖临近五大湖城市群,经济发达,工业和人口密集,污染物排放量大;五大湖湖区较为封闭,外流河数量极少,外流水量(比例)有限,污染物不易排出,湖区自净能力差;历史上沿岸水土流失严重,乱砍滥伐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湖泊降解能力减弱。

治理措施:

制定法律法规,加强法律监督;控制污染物排入量;加强(美、加)国际间合作;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加强湿地保护,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2)为企业提供原材料,降低成本,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避免了烟头中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3)区域气候寒冷、自然环境严酷,生态脆弱;过度开采矿产资源,可能导致矿产资源枯竭,引发生态环境破坏。

13.(2016·太原市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冰糖心苹果”具有味甜汁多,含糖量高的特点,生长期在4~10月份,采摘上市时间较晚,严格控制在每年的10月25日霜冻期以后采摘上市。

下图中A地是著名的“冰糖心苹果”产地。

下表为A地各月气温、降水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