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试题及答案详解1.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57939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试题及答案详解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试题及答案详解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试题及答案详解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试题及答案详解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试题及答案详解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试题及答案详解1.doc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试题及答案详解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试题及答案详解1.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试题及答案详解1.doc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封线

高一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

任衍东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有的有多个选项。

1.有关质点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质量很小的物体一定能够被看作质点B.微观粒子一定能够被看作质点

C.在某些情况下地球可能被看作质点D.体积大的物体肯定不能看作质点

2.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平均速度B.质量C.速率D.动摩擦因数

3.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中“巍巍青山两岸走”所选的参考系是()

 A.河岸B.山C.竹排D.树木

4.在下列给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5.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x=4t+2t2(m),则它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A.0、4m/s2B.4m/s、2m/s2C.4m/s、1m/s2D.4m/s、4m/s2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会产生弹力

B.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7.如图所示,物体以初速度vo冲上粗糙的斜面,则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是()

A.重力、弹力、摩擦力

B.重力、弹力、摩擦力、上冲力

C.重力、压力、上冲力

D.重力、弹力、摩擦力、支持力

8.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

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B.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不论速度大小,它们的惯性的大小一定相同

C.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要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

所以物体静止时惯性大

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质量相同的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9.下列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即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互相抵消

C.鸡蛋碰石头时,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D.马能将车拉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10.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A.米、牛顿、千克 B.千克、焦耳、秒

C.米、千克、秒 D.米/秒2、千克、牛顿

11.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力,可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2N、3N、6N B.4N、5N、6N

C.5N、5N、15N D.2N、7N、10N

12.已知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120°时,其合力大小为6N。

若其它条件不变,只改变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那么当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为90°时,其合力大小应为()

A.N B.N C.6N D.3N

注意: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面表格中,否则本题计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填空题、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每小题答对一空得3分)

13.某人早上7:

50从A处沿直线开始散步,9:

10分回到A处,散步的总路程是2400m。

则此人散步的总时间是s,平均速度是m/s。

14.一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3N和4N两个力的作用。

当这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_N;当这两个力相互垂直时,合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_N。

15.一质量m=2kg的物体所受合力F=8N。

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加速度方向与合力的方向____________。

(填“相同”、“相反”或“不能确定”)

16.(单选)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为了研究加速度跟力和质量的关系,应该采用的研究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

A.控制变量法 B.假设法 C.理想实验法 D.图象法

(2)当作用力一定时,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砝码的托盘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实验数据处理时应作a—m图象寻找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三.计算题(共3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本题10分)飞机着陆后匀减速滑行,它滑行的初速度是60m/s,加速度大小是3m/s2,则:

(1)飞机着陆后滑行的时间是多少?

(2)要滑行多远才能停下来?

18.(本题10分)如图所示,一质量m=2kg的木块静止于水平地面上。

现对物体施加一大小为10N的水平方向拉力。

(1)若地面光滑,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若物体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μ=0.1,求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经过2s物体的位移大小。

(g=10m/s2)

19.(本题12分)下图是某人在一次乘电梯向上运动的v-t图象。

已知g=10m/s2,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要描述整个运动的加速度情况;

(2)请计算整个运动的总位移有多大;

(3)在电梯运动过程中,将体重计放在电梯的水平地板上,人站在体重计上不动。

已知人的质量是50kg,那么,在0~3s内体重计的示数应该是多少;

(4)若在第3s末,人从距电梯地板1.8m处自由释放一个小钢球,试计算小钢球经多长时间落到电梯的地板上。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BD

A

C

D

D

ACD

A

B

C

C

B

A

二.填空题、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每小题答对一空得3分)

13、4800(s)、014、7(N)、5(N)15、4(m/s2)、相同16、A、B

三.计算题(共3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本题10分)解:

(1)设飞机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由已知得:

V0=60m/s,a=-3m/s2,Vt=0,

      由 Vt=V0+at①………………(4分)

得t=20s……………… (1分)

(2)由 X=V0t+1/2at2②………………(3分) 

得X=600m……………… (2分)

18.(本题10分)

(1)对木块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

据牛顿第二定律,F=ma……………………………………(2分)

a==5m/s2…………………………………………………(2分)

(2)对木块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f=ma………………………………………………………(1分)

又f=μN=μmg=2N……………………………………………(1分)

所以,a==4m/s2………………………………………(2分)

经过2s物体的位移x=at2=8m…………………………(2分)

19.(本题12分)

(1)整个运动在0s~3s内做加速度为1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3s~8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8s~10s内做加速度为1.5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3分)

(2)这个运动的总位移:

x总=x1+x2+x3=×(5+10)×3=22.5m………………………………(3分)

(3)对人受力分析如图:

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N-mg=ma……………………………………………………(2分)

所以,N=mg+ma=550N,即体重计示数为N/g=55kg…………(1分)

(4)因球下落时电梯做匀速直线运动,以电梯为参照系小钢球仍可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由h=gt2……………………………………………………………………(2分)

解得:

t=0.6s……………………………………………………………………(1分)

所以,小钢球经过0.6s落到电梯的地板上。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