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文化生活第3单元测试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5774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3文化生活第3单元测试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必修3文化生活第3单元测试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必修3文化生活第3单元测试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必修3文化生活第3单元测试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必修3文化生活第3单元测试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3文化生活第3单元测试2.docx

《必修3文化生活第3单元测试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3文化生活第3单元测试2.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3文化生活第3单元测试2.docx

必修3文化生活第3单元测试2

必修3文化生活第3单元测试

(2)

思想政治必修③――文化生活月考测试题

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

一、最佳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我们参观兵马俑,可以从中透视中国古代秦朝社会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这说明

A、精神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没有关系B、精神的东西就是物质的东西

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D、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2、很多中国人在海外定居了几十年,但到了晚年还是有叶落归根的思想。

这表明

A、中国人在海外住不惯B、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受别的思维方式的影响

C、一定的思维方式形成后就固定不变了D、一定的思维方式形成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美国人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的功利性目标。

而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

中美两国的差异表明

A、文化环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B、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

C、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选择

D、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

4、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②参加学校运动会③购买蔬菜、水果④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⑤某国议员竞选⑥九寨沟的自然风光⑦伦理道德观念⑧克隆技术

A、①②④⑤⑦⑧   B、②③④⑦⑧ C、②④⑦⑧ D、②④⑥⑦⑧

5、“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故事感动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可见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B、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C、文化的产生、传播和积累是一个过程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6、河北易县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和绿色资源,脚踏实地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强县,促进了经济社会迅速发展,这体现了

A、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建设生态文化B、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C、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D、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7、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大肆鼓吹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既要开展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更要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

B、对外开放的同时,还要坚决抵御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文化侵蚀

C、世界正在走向一体化,文化间的渗透和交流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D、西方价值观念的传播,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8、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

这说明:

①文化力量是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之所在②文化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③文化建设是国家全部工作的中心④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9、提起节日,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春节,贴窗花,写春联,放爆竹。

而大多数西方人可能首先想到圣诞节,装饰圣诞树,唱圣诞歌。

材料告诉我们

①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②民族节日展现出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全部内涵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④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0、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多样的自然资源、多元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仅世界遗产就多达30处。

“多元的少数民族文化”表明

A、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    B、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

C、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的  D、各民族文化之间没有共同之处

11、第26届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覆盖了21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观众达196亿人次。

以上事实说明

①大众传媒已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②大众传播已取代旧的传媒

③大众传媒显示了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特大功能④大众传媒克服了旧的传媒的局限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毛泽东说: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指的是

A、传统习俗的继承B、传统建筑的继承C、传统文艺的继承D、传统思想的继承

13、艺术创作需要坚实的生活积累,正如王夫之所说:

“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坎。

”这表明

A、艺术创作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艺术创作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艺术创作来源于社会实践    D、艺术创作必须是“身所历”“目所见”

荀子在《劝学篇》的首句即告诫人们:

学不可以已。

中国教育的开山始祖、至圣先师孔子教导人们: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据此回答14-15题

14、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①应提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②学习应成为人们学习生活的“第一需要”

③活到老学到老应成为人生的境界④每个人都必须掌握所有的科学知识

A、①④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5、之所以要重视学习,接受教育,这是因为

①教育可以使人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

②教育在人的教化和培养上具有重要作用

③人们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知识

④学习成就事业,知识创造未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6、“56个星座56枝花,56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56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从文化上看,“56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体现了

A、我国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B、我国各民族人民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C、我国的汉族文化取代了少数民族文化D、中华文化比少数民族文化优越

17、古老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下了内容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①我国的园林艺术在世界上无与伦比 ②我国的文学艺术历史辉煌悠久、内容丰富绚烂、风格鲜明独特 ③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描绘了魏、蜀、吴三国大约半个世纪的纷争和兴衰过程 ④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18、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并称为三大英雄史诗,都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创造的优秀民族文学。

三大英雄史诗

A、体现着不同民族文化的冲突和斗争B、体现着不同民族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

C、说明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英雄标准D、说明中华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19、在历史上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所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是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②勤俭节约③团结统一④爱好和平⑤勤劳勇敢⑥自强不息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⑥

20、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 

A、全盘吸收B、全盘否定C、在继承中发展D、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二、不定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多选,错选不得分,少选得1分)

21、2005年春节晚会舞蹈《千手观音》,21位演员通过手的丰富多彩的变化和出人意料的组合,在绚丽多彩的灯光照耀下,给观赏者带来极大的美的感受。

这说明

A、艺术创作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和创新精神B、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总是积极的

C、成功的艺术作品源于人的创造力和想像力D、艺术创作不需要社会实践

22、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下列属于文化形式的是

A、思想、理论B、信念、信仰C、道德、教育D、科学、文化

23、著名诗人余光中认为中国文化对所有的“龙族”都有着无法摆脱和割舍的影响。

他说:

“吃饭要用筷子,过端午节,过中秋节,能改得掉吗?

大家所信仰的妈祖,不也是从大陆来的?

”从中可以看出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B、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C、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D、传统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至今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24、下列观点符合“学习型社会”基本要求的是

A、全民学习,终身学习B、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C、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D、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25、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流动性和开放性强,“水性使人通”。

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内敛性强,“山性使人塞”。

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差异性的表现有

A、吴越文化开放,滇黔文化内敛 B、吴越文化精致淡雅,滇黔文化热情奔放 

C、滇黔文化更具有多样性 D、吴越文化文明,滇黔文化野蛮

答题卡

班级:

姓名:

座号: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三、简答题(每题9分,共18分)

26、举例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27、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谈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提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请简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并列举出一些当代社会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四、辨析题题(12分,仅做判断不说明不得分)

28、有人认为,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着相同的内涵。

请谈谈你的认识。

 

五、论述题(15分)

29、2005年6月3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统一、鼓励人们奋发进取的精神旗帜。

中华民族在辉煌灿烂的历史进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升华这一民族精神。

在新的历史条件我们应该怎样弘扬这一民族精神。

 

遂溪一中思想政治必修③――文化生活月考测试题(历史、地理)答案

1-5CDCCA,6-10、CABBA11-15、DDCCB,16-20、ABDBD

21、A22、ABCD23、ABCD24、ABCD25、ABC

26、⑴与其他世界古老文明相继衰落、消亡或中断所不同,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源远流长。

⑵中国瓷器艺术、园林艺术、文学艺术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辉煌成就,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7、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使: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在当代的一些突出表现有:

“抗非”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28、

(1)、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它应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作为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但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3)、在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所以说上诉观点有不合理的地方。

29、

(1)我们要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把弘扬民族精神贯穿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过程,不断增强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

  

(2)要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民族精神之魂的力量,增强全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增强全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3)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充分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