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A卷练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5726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5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A卷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A卷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A卷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A卷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A卷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A卷练习.doc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A卷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A卷练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A卷练习.doc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A卷练习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A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是玉米种子、枝芽结构示意图。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玉米种子结构中加碘变蓝的部分是②

B.玉米种子的胚由②③④⑤⑥组成

C.枝芽结构中的[4将来发育成侧芽

D.枝芽的结构中[3]将来发育成茎

2.上个世纪,科学家希尔为了探究光合作用在哪里进行,曾经设计类似下图实验。

把刚采摘的且生长旺盛的树叶捣碎,采用某种方法获得含有叶绿体的滤液,分成三等份。

把其中两份直接放入A、B培养皿,第三份除去叶绿体后放入C培养皿。

将三个培养皿置于同一地点,A、C培养皿接受光照,B培养皿遮光处理。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培养皿中产生气泡,其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C培养皿中未产生气泡。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培养皿A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培养皿B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C.通过比较A、C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通过比较A、B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3.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下列操作能够实现对应目的是()

选项

操作

目的

A

转动粗准焦螺旋

调节光线强弱

B

转动转换器

调换不同倍数的目镜

C

换用放大倍数较小的目镜

增加视野下的细胞数目

D

边观察边将装片向右下方慢慢移动

将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

到视野中央

A.A

B.B

C.C

D.D

4.明明有一盆非常喜欢的月季花。

他每天都给花浇2次水,花土总是含有大量的水分,没多久,月季花死亡了,其原因是()

A.水分过多,影响光合作用

B.水分过多,根无法呼吸

C.水分过多,使细菌大量繁殖,导致根烂掉

D.根吸收的水分过多而死亡

5.下列哪一个结构属于人体中的组织()

A.皮肤    

B.小肠腺上皮

C.肌肉

D.唾液腺

6.能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的是()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壁

D.细胞核

7.图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曲线甲中A→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

B.曲线乙表示的是幼苗细胞干重的变化

C.曲线乙中A→C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

D.曲线乙中C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使幼苗细胞鲜重增加

8.植物根尖从尖端向上依次是()

A.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B.根冠、成熟区、分生区、分生区、伸长区

C.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根冠

D.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成熟区

9.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因此生态因素包括()

A.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B.动物   非生物因素

C.非生物因素  植物

D.植物   动物

10.植物体内的几种组织中从根本上说都是来自于()

A.输导组织的分裂、分化

B.分生组织的分裂、分化

C.机械组织的分裂、分化

D.营养组织的分裂、分化

11.有关下列四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一装置表示膈肌收缩,肺处于吸气状态

B.图二实验能证明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C.图三实验是研究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D.利用图四实验装置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时,小烧杯内放水,大烧杯内放酒精

12.下列哪项是生物体主要的遗传物质

A.细胞核

B.染色体

C.DNA

D.基因

13.下列关于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B.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物成分

C.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D.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完全可以被人取代

14.飞鹰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

组别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

A组

河水

500毫升

22℃

30个

28只

B组

蒸馏水

500毫升

10℃

30个

9只

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A.水分过多

B.有两个变量

C.水温太高

D.蛙卵数量太少

15.下列叙述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的蒸腾作用能降低叶表面温度

B.植物的气孔很小,但是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多

C.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这主要是光合作用拉动的

D.森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雨水

16.关于我国动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动物资源丰富

B.珍稀动物种类多

C.动物多样性面临的形势严峻

D.我国地大物博,物种繁多,动物资源可以任意利用

17.下图是同学们在实验课上观察到的图片,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不属于组织的是()

A.洋葱叶内表皮

B.蚕豆根尖

C.菠菜叶上表皮

D.人血涂片

18.下列选项中,存在竞争关系的是()

A.牛和羊

B.狐狸和野兔

C.七星瓢虫和蚜虫

D.青蛙和蛇

19.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方法属于()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探究法

20.月季和青蛙在结构层次上最主要的区别是青蛙具备________层次()

A.系统

B.组织

C.细胞

D.器官

21.一粒小小的种子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主要是因为种子中具有

A.胚

B.胚乳

C.胚芽

D.胚根

22.水稻在下列液体中培养,生长情况最好的是()

A.蒸馏水

B.海水

C.无土栽培营养液

23.绿色开花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A.根、茎

B.叶、种子

C.花、果实

D.任何活细胞

24.菠菜叶肉细胞比人体肌肉细胞多了的结构有()

A.叶绿体、细胞质

B.细胞核、液泡

C.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D.细胞壁、线粒体

25.生物圈的范围不包括()

A.大气圈的底部

B.水圈的大部

C.岩石圈的表面

D.大气圈的顶部

二、判断题

26.图示实验中第二幅图由于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加入BTB溶液后,BTB溶液呈淡蓝色。

(______)

三、综合题

27.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李明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他用手挤压塑料袋,观察到烧杯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此实验证明了绿色植物能进行_作用。

(2)如图B是叶片结构示意图,属于输导组织的是[]_。

(3)写出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基本过程的公式_。

28.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就像一个巨大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日复一日地把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成各种各样的有机物,这就是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养活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

(2)自然界中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是(选择字母填空)____。

A.白天进行

B.晚上进行

(3)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有机物外,还有____。

(4)光合作用除满足地球上几乎所有生物的有机物需要外,还能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____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5)种植农作物和花木时,既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密,应该合理密植。

请你说说其中的道理____。

29.下表是“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答下列问题:

编号

种子数量(颗)

种字所处的环境(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

实验现象

A

2

浸湿的纸巾20℃

种子萌发

B

2

干燥的纸巾20℃

种子未萌发

C

2

浸湿的纸巾﹣10℃

种子未萌发

D

2

水淹没种子20℃

种子未萌发

(1)A、B两组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

_____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如果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_____两组做对照。

(3)指出本实验在设计中的一处不足_____。

(4)本实验可以得出:

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_____、_____和一定的水分。

30.如图1是植物细胞内进行生命活动的示意图,图2是绿色植株的一个探究实验装置图,甲为细胞内有关结构,a、b分别表示某种气体.请据图分析回答:

(1)若图1a、b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则甲代表的结构是    ,此时细胞内生在进行的生命活动为    作用,该项生命活动能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能维持大气中的    平衡.

(2)若b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图1表示细胞内正在进行    作用,其主要意义是为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    .

(3)将一植株幼苗放置在密闭的黑色塑料袋内(如图2所示)将其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是因为植株幼苗    .

31.请分析回答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观察等相关问题:

(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染色时所用的染剂是____。

但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2)若视野内有污点,移动临时装片和转动目镜后,污点均不动,说明污点在____上。

(3)小明观察到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角,如果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你认为小明应该把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___。

(4)他看清细胞后,兴奋地把显微镜搬动给同桌看,结果视野变得很暗。

要重新看清物像,应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填字母)。

A.转动转换器

B.调节反光镜

C.调节粗准焦螺旋

D.调节细准焦螺旋

32.豆豉是以大豆为原料,利用毛霉、曲霉等微生物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在32小时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

请根据自己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发酵用的大豆在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它是由花的_____发育而成的。

(2)大豆中富含多种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它们主要贮存在大豆的_____中。

(3)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底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表层的好,说明该发酵属于_____发酵。

(4)如果在实验后,发现32h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着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却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要做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我省白沙绿茶以汤色清亮、入口绵香享誉全国,这给当地茶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制作绿茶的叶片属于_________;茶树与人相比较,区别在于结构层次上没有________。

(2)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茶树叶片的结构,在观察中发现视野过暗,应调节(图一)中的遮光器和【  】_______。

若要使视野中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  】__________。

(3)茶树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______和无机盐;想让茶树枝繁叶茂,应适时给茶树增加______肥(从氮、磷和钾中三选一)。

(4)白沙绿茶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