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能竞赛理论知识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571673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能竞赛理论知识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能竞赛理论知识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能竞赛理论知识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能竞赛理论知识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能竞赛理论知识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能竞赛理论知识试题Word下载.docx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能竞赛理论知识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能竞赛理论知识试题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能竞赛理论知识试题Word下载.docx

A.煮沸消毒法B.消毒液浸泡法C.环氧乙烷简易熏蒸法D.以上都是

6.临床试验中采用双盲法是为了控制(B)

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混杂偏倚D、回忆偏倚

7.潜伏期的意义,以下描述错误的有:

(D)。

A.可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以追踪传染源;

B.可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期限,一般以常见潜伏期增加1—2天为准,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可按最长潜伏期或有关规定予以留验或检疫;

C.可确定接触者免疫接种时间,可根据潜伏期评价已采取预防措施的效果,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评价疫源地的消灭。

D.是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最重要依据

8.不属于经蚊虫传播的疾病是(D)

A.丝虫病B.疟疾C.流行性乙型脑炎D.肾综合征出血热

9.在我国蝇类的主要传播疾病方式是(A)

A、机械性传播B、生物性传播C、吸血性传播D、直接接触传播

10.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中,在原有6种疫苗的基础上,以无细胞百白破替代百白破疫苗,又将哪几种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B)

A、HIB、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

B、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风腮疫苗

C、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肺炎疫苗

D、甲肝疫苗、流脑疫苗、麻风腮疫苗、轮状病毒疫苗

11.属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制品是(D)

A、卡介苗B、脊髓灰质炎疫苗C、麻疹疫苗D、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12.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级:

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级)、一般(IV级)。

依次用(D)进行预警。

A、红色,黄色,蓝色,橙色

B、黄色,红色,蓝色,橙色

C、蓝色、橙色、黄色、红色

D、红色、橙色、黄色和兰色

13.哪项不属于预防接种后的异常反应(A)

A.接种部位的红肿24小时后消失B.癔病发作C.血清病D.过敏性休克

14.下列哪种因素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D)

A、新生儿增加B、获得性免疫力自然减退C、易感人口迁入D、计划免疫

15.孕妇患风疹后,可能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此种传播方式称为(D)

A、空气传播B、医源性传播C、水平传播D、垂直传播

16.被肠道病原体污染的水是(B)

A、传染来源B、传播因素C、传播途径D、传播方式

17.下列除哪项外,都是法定丙类传染病(A)

A、水痘B、流行性感冒C、风疹D、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18.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D)

A.排出病原体数量的多少B.携带时间的久暂C.携带者的家庭人口数D.携带者的职业、社会活动范围、个人卫生习惯及卫生防疫措施

19.下列那项不是传染病个案调查的内容:

(D)

A核实诊断B确定传染来源及可能的传播途径C确定病人传播范围D计算平均潜伏期并推算暴露日期

20.一位伤寒患者住在传染病房治疗,此时应采取:

(C)

A、预防性消毒B、终末消毒C、随时消毒D、化学消毒

21.下列哪种排出门户通常是最难控制的,然而又是最重要的(A)

A、呼吸道B、消化道C、泌尿生殖道D、皮肤

22.下列动物中,哪种动物是乙脑的主要传染源(D)

A、家鼠B、牛C、鸡D、猪

23.当临床上轻型的菌痢病人所占比例增大时,在痢疾预防措施方面下面哪种措施是恰当的?

(A)

A、对传染源的措施易于见效

B、针对传染源的措施难于见效

C、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易于见效

D、研究菌型分布,找出敏感药物

24.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主要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为:

A、隐性感染者和气溶胶传播B、潜伏期感染者和接触传播

C、患者和近距离飞沫传播D、慢性感染者和气溶胶传播

25.目前我国引起霍乱暴发流行的菌株主要属于:

A、非O1群B、O1群古典生物型和O139群

C、O1埃尔托生物型和O139群D、O1群古典生物型和非O1群

26.某医疗卫生机构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应当在(?

)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

)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D)

A、2,2B、1,2C、4,2D、2,1

27.对疫源地粪池内地粪便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时,漂白粉的用量与粪便量大比例是(C)

A、1:

3B、1:

2C、1:

5D、1:

4

28.下列哪一项有关艾滋病的描述不正确:

(B)

A、艾滋病是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B、艾滋病是不可以预防的疾病

C、艾滋病尚无法治愈D、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29.预防和控制麻疹,主要采取哪项措施:

A、加强疫情和病毒变异的监测B、以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措施

C、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措施D、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措施

30.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发现以下情况,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D)

A、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B、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

C、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

D、以上均正确

三、多选题(20题,每题1分,计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5个选项中至少有2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目前影响霍乱疫情的不利因素,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BC);

A、农村土厨师缺乏食品卫生知识,家庭自办酒席现象增多并缺乏卫生管理

B、居民家用井水消毒得不到重视和落实,少数群众生活饮用水仍有以井水为主

C、部分农村地区化粪池、河水、阴沟相距很近,水体之间存在相互渗透和交叉污染

D、滥用抗生素,使得轻型霍乱患者被大多数医生忽略

2.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医疗机构的预防保健科履行下列哪些职责(BCD)

A、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

B、负责疫情报告、传染病到消毒隔离、计划免疫接种、预防性投药等

C、积极防治传染病、结核病等常见、多发病

D、积极开展检查指导本院和地段的爱国卫生运动,经常宣传卫生知识,做好除害灭病工作。

3.《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中,规定2小时必须报告的法定传染病有:

(ABC)

A、鼠疫、人禽流感

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肺炭疽、霍乱

D、艾滋病

4.以下哪种情况需要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

(ABC)

A、发现1例及以上霍乱病例

B、1周内,同一学校中发生10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C、1周内,同一幼儿园发生10例及以上风疹病例

D、3天内,同一幼儿园发生5例及以上细菌性痢疾病例

5.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哪些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ABCD)

A、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同进餐、钱币等不会感染艾滋病

B、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

C、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

D、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

6.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

A、传播广泛,传染源周围发生继发病例,发病率迅速升高

B、切断传播途径的效果甚小

C、常有冬春发病率升高,经常与居住、工作环境条件有关

D、多为儿童发病较高

7.需要进行终末消毒的传染病有:

(ACD)

A、病毒性肝炎B、麻疹C、伤寒D、霍乱

8.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有:

A、计划免疫B、传染病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C、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D、新生儿增加

9.对传染病接触者的预防措施包括:

(ABCD)

A、医学观察B、留验(隔离观察)C、应急接种D、药物预防

10.以下哪几种疾病属于AFP病例:

(ABCD)

A、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B、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

C、全身型重症肌无力D、肉毒中毒

11.以下哪几种是我国应报告的疑似异常反应疾病:

A、热性惊厥B、偶合症C、过敏性皮疹D、晕厥

12.我市霍乱的控制目标是:

A、不发生霍乱死亡病例B、不出现疫情扩散导致的二代病例

C、不发生中、高强度流行D、开展口服霍乱菌苗的推广和接种工作

13.下列免规计划中哪项措施是正确的(ACD)

A、8月龄接种1剂次麻疹疫苗,18~24月龄接种1剂次麻风腮疫苗

B.儿童18~24月龄接种2剂次A群流脑疫苗

C.18月龄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1剂次

D.3月龄起接种百白破疫苗

14.传染病报告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对已填报过卡片的传染病病人,在订正诊断或发生死亡时,必须再次填报,标识“订正报告”,在订正病名中填写以前病名。

B、死亡病例的报告须是因患传染病死亡的病例,患传染病但因意外或因非传染病死亡时,不需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C、病人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应分别报卡

D、发现乙肝病原携带者,可不进行网络直报

15.艾滋病患者“四免一关怀”政策,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对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

B、在艾滋病流行的重点地区实施免费血液初筛检测,准确掌握疫情;

C、对艾滋病患者的孤儿实行免费上学,地方政府负责有关费用;

D、对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筛查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减少母婴传播;

16.在甲型肝炎防治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遏制春、秋两季发病高峰B、立足长期治本,狠抓关键措施

C、科学实施以甲肝疫苗接种为主导的综合防治措施D、严格实施疫点处理

17.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冰箱门内搁架不宜放置疫苗B、冻结过的乙肝疫苗可以使用

C、活疫苗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超过1小时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

D、禁用2%碘酊进行皮肤消毒

18.冷藏包(箱)的正确使用方法:

A、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放在冷藏包(箱)的底层

B、卡介苗放在中层,并有醒目标记

C、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苗放在上层,不要紧靠冰排,防止冻结

D、冷藏包的空隙用纱布或纸张填充,防止疫苗安瓿振荡破裂

19.人被犬、猫等宿主动物咬、抓伤后,对凡不能确定伤人动物为健康动物的局部伤口处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只要伤口未愈合就应进行伤口处理

B、用流动的水、20%肥皂水或含有清洁剂水强力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

C、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

D、立即进行受伤部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处理

20.关于手足口病,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该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B、传染源为病人和隐形感染者

C、主要经粪-口途径或呼吸道传播D、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在液体环境中很稳定,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

三、简答题(5题,计20分,每题4分,简要回答提出的问题,不需要展开说明)。

1.消灭疫源地的条件有哪些?

答:

传染源被移走(如隔离、死亡)或已消除排出病原体状态。

传染源散播在外环境中病原体被彻底清除。

所有易感的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或证明未受感染。

2.饮用水传播流行特征是什么?

(1)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且有饮用同一水源的历史;

(2)如水源持续受到污染,病例可终年不断,发病呈地方性;

(3)停止使用污染的水源或采取消毒、净化措施后,爆发或流行即可平息。

3、洪涝灾区卫生防病的根本措施有哪些?

“三管、三灭、一清理”,三管是管水、管粪、管饮料;

三灭是灭蚊、灭蝇、灭老鼠;

一清理是清理环境。

4.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哪些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

(1)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2)停工、停业、停课;

(3)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

(4)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

(5)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

5.简述霍乱暴发疫情处置中对疫点采取综合防制措施的原则。

原则:

“早、小、严、实”,即时间要早,范围要小,措施要严,落在实处。

四、问答题

1.计算题(1题,10分,请列出计算公式和配置方法);

某地发生肠道传染病疫情必须用含有效氯2000mg/L到消毒液进行表面消毒。

现需要配置4000ml该浓度的消毒液。

如使用含有效氯5%的84消毒液,如何配制?

如使用含有效氯25%的漂白粉,如何配制?

(请列出计算公式和配制方法)

(1)使用含有效氯5%的84消毒液,配制方法:

2000×

4/(5%×

106)=0.16L

准确量取含有效氯5%的84消毒液160ml,加水至4000ml,搅拌均匀即可。

(2)使用含有效氯25%的漂白粉,配制方法:

4/(25%×

1000)=32g

准确称量32g漂白粉,用少量水溶解,静置5分钟,取上清液倒入4000ml的容器内,加水至刻度,搅拌均匀即可。

2.案例分析题(1题,10分。

给出案例,正确全面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2008年4月,某医院预防保健科接到报告,该镇中心幼儿园一周内发生多例不明原因发热病例,临床特点:

早期有低热或中度发热,伴轻微咳嗽、咽痛和眼发红等症状,口腔粘膜光滑,体表可见稀疏的红色斑丘疹或针尖样红点,消褪的皮疹处留下较浅色素沉着。

抗生素治疗无明显效果。

全园学生380人,发病20例,罹患率为5.26%。

提问一:

你接到报告后,到达现场首先要开展哪些方面工作?

(1)核实诊断,确定此次疫情的存在;

(2)建立病例定义,核实病例并计算病例数;

(3)对收集的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

(4)形成初步假设;

(5)现场采样(6)报告给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提问二:

到达学校后,要收集学校的哪些基本信息?

包括发生学校教职工和各班级的学生分布情况、单位名称、地址、报告人、联系方式;

涉疫人数、教学活动形式(如学校全日制、是否寄宿等);

全校的名册及单位平面图、示意图(注明住宿分班级、部门、楼层、区域);

地理地貌、居住条件。

提问三:

根据以上资料,你估计本起疫情可能的疾病和传播途径是什么?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可采集哪些标本?

(1)可能的疾病有麻疹、风疹,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传播。

(2)应采集标本有:

咽拭子,血标本。

提问四:

如在患者血标本中检测出风疹病毒,应采取什么措施及时阻断本起疫情的蔓延?

(1)隔离病人:

对患病儿童进行隔离;

(2)严格晨检,及早发现早期病人,指导落实防控措施。

(3)加强卫生消毒措施:

教室开窗通风,对教室内外环境、家具、用具、玩具及一切还在能触摸到的地方,用紫外线灯和84消毒液消毒。

儿童被褥清洗曝晒。

(4)开展应急接种

(5)健康教育:

给每位家长发一份家长告知书,介绍疾病防治常识,特别强调孩子放学后尽量在家,不要外出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同时消除家长不必要的恐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