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姓氏歌》教案2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571568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姓氏歌》教案2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姓氏歌》教案2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姓氏歌》教案2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姓氏歌》教案2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姓氏歌》教案2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姓氏歌》教案2篇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姓氏歌》教案2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姓氏歌》教案2篇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姓氏歌》教案2篇文档格式.docx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己先读一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拼音。

2、老师教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3、说一说班上的同学还有哪些姓氏?

女兆姚、西早覃、口十叶、尸出屈、龙共龚、山隹崔、言午许、黄色的黄、符号的符、田地的田、国王的王、方向的向、队伍的伍……

4、做课本上的问答游戏。

二、熟读词语、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1、板书词语:

“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古月胡、上官、双方、国王、什么”。

(加粗字体是书本上要求必须认识的字)

2、老师教读,请学生上台来教读。

3、老师随机抽取几个字指一指,认识会读的同学站起来大声读出来。

看谁反应最快。

4、根据笔顺歌自己想一想笔画顺序是怎样的?

请四个同学上台来,把“姓、什、么、双、方、国、王”七个字的笔顺写在黑板上,其余同学就在书本上,把这四个字按照笔顺写在田字格中。

(笔顺歌: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先中间,后两边;

先外后里再封口。

5、说一说“张”“钱”“徐”“国”都是什么偏旁呢?

弓字旁、金字旁、双人旁、国字框。

6、把黑板上的词语一起来读一遍,会读了的就擦掉,较难的词语就留在黑板上,可以多读两遍。

7、全班一起齐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木子--()弓长--()古月--()

口天--()子小--()言午--()

2、根据笔画顺序,写出下列字的笔顺。

姓:

,共()画;

什:

国:

方:

3、将下列字与正确的拼音连起来。

gushiwuxingguanqianzhao

姓氏古吴赵钱官

4、给下列字注音。

()()()()()

张周官王姓

5、齐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家庭作业。

1、用下列字组词,再用组的词造一个句子:

姓、什、国、双、方。

2、背诵课文。

篇章2:

姓氏歌教案设计【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有关姓氏的儿歌,第一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第二节列举了一些中国姓氏。

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

因此,本节课设计,教师以自主交流、游戏互动为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

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这样不仅积累了姓氏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师生)

2.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

2.说说自己姓什么。

在播放的音频文件中听到了吗?

3.揭示课题,并板书。

4.随文识字:

“姓”。

(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后鼻音。

(2)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

(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

也可以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

(3)组词。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

“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注意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第一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5)生描红。

设计意图:

开课伊始,节奏感强的《百家姓》诵读一下子让学生充满好奇,充满兴趣,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同时顺势随文识写生字,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也有效地促进了儿童语言的发展。

二、自主学习,了解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

儿歌一共几个小节?

从中读懂了什么?

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2)还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

4.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5.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儿歌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互动交流中获得对儿歌内容的大致理解,但是对于第二小节中出现的复姓,学生会有疑难,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质疑,渗透“学贵有疑”的思想。

三、开展游戏,趣味诵读

(一)诵读第一节。

1.指名朗读第一节。

2.齐读第一节。

3.了解第一节的姓氏介绍方法。

出示:

什么李?

木子李。

什么张?

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1)说说发现了什么。

(通过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姓氏。

(2)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

如“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双木林”“陈—耳东陈”“黄—草头黄”等。

(3)齐读第一节。

(4)同桌用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第一节。

4.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

(1)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

(2)照样子说一说。

你姓什么?

我姓方。

什么方?

方向的方。

①师生问答。

②学生同桌之间游戏问答。

5.齐读第一节,背诵第一节。

(二)诵读第二节。

1.引读:

师:

中国姓氏有很多——

生: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指导读好“郑”字,它的韵母是后鼻音。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姓氏,接一接。

3.出示第四、五行,认识复姓。

(1)跟着老师读好复姓。

(2)教师介绍复姓。

(3)学生补充自己知道的复姓。

(4)教师补充常见的复姓。

4.指名读第二节。

5.齐读第二节,背诵第二节。

(三)比赛朗读,加深记忆。

1.个人挑战赛。

2.男生女生集体比赛。

3.齐读课文。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采用拍手游戏、朗读比赛等形式寓教于乐,可以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张”“赵”“钱”,学习新部首。

(1)指名朗读生字。

(2)介绍部首:

“弓、走、钅”。

(3)说说一个字在做部首时和原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出示生字:

么、国、方、什、双、王……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快速记住它们。

3.小组合作交流。

预设:

四四方方一个框,里面住着小玉儿。

(猜谜法)

“放学”的“放”去掉反文旁,就是方。

(熟字拆解法)

双:

又又成双。

(部件组合法)

王:

王王王,王嘉成的王。

(介绍班级同学姓氏法)

…………

4.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5.比一比,看谁组的词语多。

(把生字进行组词。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多种识记生字的方式的肯定,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从而达到对字形字义的整体识记。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复习写字姿势。

(“三个一”)

2.动画演示生字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

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如:

国——方框儿要稍微大一些,竖画要直,“玉”字要写得小,里面的一竖写在竖中线上;

双——两个“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变化,左边的捺要变成点,稍稍比右边的“又”小;

王——笔画少,注意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稍短,第三横最长,稳稳托住上面的笔画。

5.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

(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6.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7.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生字的写法。

本环节采用动画演示、课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反思

1.趣味诵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课我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朗读教学。

通过师生问答游戏,生生问答游戏,你来说我来猜,开展朗读比赛等富有趣味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本课的韵律与节奏。

同时,在采用不同方法问答的时候,能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在充分的诵读中,不仅解决了背诵任务,同时也对祖国的姓氏产生了兴趣,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本课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通过交流不同的识字方法,使学生牢固地记住了生字,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习汉字的兴趣。

--------DesignedByJinTaiColleg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