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5份合集黑龙江省大庆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调研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569683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65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5份合集黑龙江省大庆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调研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精选5份合集黑龙江省大庆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调研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精选5份合集黑龙江省大庆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调研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精选5份合集黑龙江省大庆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调研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精选5份合集黑龙江省大庆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调研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5份合集黑龙江省大庆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调研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精选5份合集黑龙江省大庆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调研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5份合集黑龙江省大庆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调研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5份合集黑龙江省大庆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调研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D.将海带烧成灰,用水浸泡,乙醇萃取可以提取碘单质

8.下列关于物质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H和2H属于同位素B.HOCH2—CH2OH和CH3OH属于同系物

C.金刚石和石墨属于同素异形体D.正丁烷和异丁烷属于同分异构体

9.X、Y、Z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短周期元素,X和Y同周期,Y和Z同主族,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1,则X、Y、Z是()

A.Mg、Al、SiB.Li、Be、MgC.N、O、SD.P、S、O

10.我国酒文化源远流长。

下列古法酿酒工艺中,以发生化学反应为主的过程是()

A.酒曲捣碎

B.高温蒸馏

C.酒曲发酵

D.泉水勾兑

11.如下图所示,△H1=-393.5kJ•mol-1,△H2=-395.4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A.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

B.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C.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

D.1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kJ

12.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N2→NO2B.HNO3→O2C.SO2→H2SO4D.H2SO4→SO2

13.对已经达到平衡的下列体系,只改变一个条件,对平衡移动的方向判断错误的是

A.CaCO3(s)

CaO(s)+CO2(g),减小CO2浓度,平衡正反应方向移动

B.4NH3(g)+5O2(g)

4NO(g)+6H2O(g):

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HS-+H2O

H3O+S2-,加水稀释,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H2(g)+I2(g)

2HI(g):

扩大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

14.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结构。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1molNH5中含有5NA个N—H键(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B.NH5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

C.NH5的电子式为

D.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5+H2O===NH3·

H2O+H2↑

15.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2X(g)+Y(g)

Z(s)+3W(g)ΔH<0。

达到平衡后,t1时刻改变某一条件所得υt图像如图,则改变的条件为()

A.增大压强B.升高温度C.加催化剂D.增大生成物浓度

16.化合物Hln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HIn(红色)⇌H++In-(黄色),故可用做酸碱指示剂。

下列稀溶液中能使指示剂由黄色变为红色的是

A.盐酸B.氢氧化钠溶液C.食盐溶液D.氨水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和氯气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后,得到的有机产物有5种

B.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可通入氢气让乙烯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来除去乙烯

C.乙烯和乙炔都能使溴水褪色,但可通过燃烧现象的不同来区别它们

D.氨基酸、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18.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S→SO2→SO3B.A1→Al2O3→Al(OH)3

C.Fe→FeCl2→Fe(OH)2D.NH3→NO→NO2

19.(6分)我国正在推广使用乙醇汽油。

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一般为10:

l)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由石油可以制得汽油

B.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D.由玉米、高梁发酵可以制得乙醇

20.(6分)实现下列变化时,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A.水晶和干冰的熔化B.食盐和冰醋酸熔化

C.氯化铵和水的分解D.纯碱和烧碱的熔化

二、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1.(6分)有一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取出20mL。

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过滤、洗涤、烘干后得沉淀9.32g;

滤液与lmol/L的苛性钠溶液140mL恰好完全中和。

试求:

(1)原混合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2)另取20mL原溶液,加入1.92g铜粉共热,生成气体一氧化氮的体积(标准状况下)。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2.(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

Ⅰ.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装置来一次性完成元素氮、碳、硅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1)甲同学在连接好仪器后,加入药品之前要检查装置气密性。

首先关闭_____,将导管伸入烧杯液面以下,再_____,如果C中______,则说明________

(2)要证明氮、碳、硅非金属性强弱,在A中加________溶液,B中加____溶液,C中加________溶液,将观察到C中__________的现象.但老师认为,该现象不足以证明三者非金属性强弱,请用文字叙述理由_______。

(3)为避免上述问题,应在B、C之间增加一个盛有足量____(选填下列字母:

A.浓盐酸B.浓NaOH溶液C.饱和Na2CO3溶液D.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装置.改进后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Ⅱ.丙同学设计了如下图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淀粉KI试纸、湿润红纸.

(1)请写出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A中棉花颜色变_______,则说明非金属性Cl>Br;

向NaBr和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蒸干并灼烧,最后得到的物质是_________

(3)丙同学利用此实验证明卤素单质氧化性:

Cl2>Br2>I2,你认为合理吗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

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8分)A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物,其产量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F是高分子化合物,有机物A可以实现如下转换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电子式____________,B、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室中,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G,试管a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其作用为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4.(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NaI溶液中通入少量Cl2得到含碘废液,再利用含碘废液获取NaI固体,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反应②:

2I﹣+2Cu2++

+H2O=2CuI↓+

+2H+。

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实验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普通漏斗、烧杯、__。

(2)反应③中CuI被氧化,还原产物只有N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当有95.5gCuI参与反应,则需要标况下__L的O2才能将生成的NO2在水中完全转化为硝酸。

(3)化合物B中含两种元素,铁原子与另一种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8,则化合物B的化学式为__。

(4)反应⑤中生成黑色固体和无色气体,黑色固体的俗称为磁性氧化铁,则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

(5)将足量的Cl2通入含12gNaI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把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为__g。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A.油脂在酸、碱等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A项错误;

B.酶是蛋白质,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可最终水解生成氨基酸,B项错误;

C.纤维素是多糖,在一定条件下水解最终生成为单糖,C项错误;

D.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D项正确;

答案选D。

2.A

【分析】

绿色化学又叫环境无害化学或环境友好化学,减少或消除危险物质的使用和产生的化学品和过程的设计叫做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的核心围绕原子经济性,最理想的技术是采用“原子经济”反应,实现反应的绿色化,即原料分子中的每一原子都转化成产品,不产生任何废物和副产物,实现废物的“零排放”。

①溴易挥发、有毒,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CCl4萃取溴水改为CCl4萃取碘水,符合“绿色化学”要求;

②在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铜丝仍然产生有毒气体二氧化硫,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

③将实验室的废酸液或废碱液进行处理后再排放,减少污染,符合“绿色化学”要求;

④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最符合“原子经济性”,酯化反应中还有水生成,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

答案选A。

3.B

【解析】分子式为C5H10O2且含有-COOH基团,所以为饱和一元羧酸,烷基为-C1H9,-C1H9异构体有:

-CH2CH2CH2CH3,-CH(CH3)CH2CH3,-CH2CH(CH3)CH3,-C(CH3)3,故符合条件的有机物的异构体数目为1.故选B。

4.C

【解析】试题分析:

在数值上,元素的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据此分析解答.

解:

114号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14,所以该元素的核内质子数是114,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89﹣114=175,该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175﹣114=61,故选C.

5.D

A.硅是非金属元素,硅单质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A正确;

B.硅的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B正确;

C.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氢气、氧气等非金属反应,C正确;

D.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能与氢氧化钠溶液以及氢氟酸等反应,D错误。

6.B

A、1gH2的物质的量为0.5mol,4gO2的物质的量为0.125mol,发生反应2H2+O2=2H2O,由方程式可知,0.125mol氧气完全反应需要消耗氢气为0.125mol×

2=0.25mol,小于0.5mol,故氢气过量,故放出71.45kJ热量时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25mol,同样条件下1molH2在O2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71.45kJ×

4=285.8kJ,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故A错误;

B、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将含1molNaOH的溶液和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故B正确;

C、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和可溶性盐时所产生的热效应,其衡量标准是生成的水为1mol。

H2SO4和Ca(OH)2反应会生成硫酸钙沉淀,故其中和热恒不是57.3KJ/mol,更不是2×

(﹣57.3)kJ•mol﹣1,故C错误;

D、燃烧热是指在25℃101KP时,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此时生成的水必须为液态,故D错误.

故选B。

7.B

【解析】A.海水中镁离子的浓度较低,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可得氢氧化镁沉淀,实现了镁的富集,不选用NaOH,故A错误;

B.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有:

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故B正确;

C.溴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Cl2+2Br-=2Cl-+Br2,所以氯气做氧化剂,故C错误;

D.海带中碘以I-形式存在,不能用萃取剂直接萃取,另外乙醇易溶于水,不可用作萃取剂,故D错误;

答案为B。

8.B

A.1H和2H两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属于氢元素的两种同位素,故A项说法正确;

B.HOCH2—CH2OH和CH3OH两种有机物中组成不相似,前者分子中含有两个羟基,而后者只有一个羟基,故B项说法不正确;

C.金刚石和石墨都属于碳元素两种结构不同的单质,故它们属于同素异形体,故C项说法正确;

D.正丁烷和异丁烷的分子式均为C4H10,但其分子结构不一样,故属于同分异构体,D项说法正确;

答案选B。

【点睛】

对于“四同”概念的辩析可抓住各自研究的对象来分析,同位素的对象是原子,同系物的对象是具有相同特点的化合物,同互异形体的对象是单质,同分异构体的对象是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9.C

A.Al、Si不是同一主族的元素;

B.Li、Be、Mg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5,核内质子数之和为19;

C.N、O、S在元素周期表中左右相邻,且后两都同在第VIA族,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1,符合题意;

D.P、S、O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9。

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是C,选C。

10.C

A.酒曲捣碎过程为物质状态变化,无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A错误;

B.高温蒸馏是利用沸点不同通过控制温度分离乙醇,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

C.酒曲发酵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的物质乙醇,属于化学变化,C正确;

D.泉水勾兑是酒精和水混合得到一定浓度的酒精溶液,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

答案选C。

11.A

由图得:

①C(S,石墨)+O2(g)=CO2(g)△H=-393.5kJ•mol-1

②C(S,金刚石)+O2(g)=CO2(g)△H=-395.4kJ•mol-1,

利用盖斯定律将①-②可得:

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

A、因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A正确;

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

C、金刚石能量大于石墨的总能量,物质的量能量越大越不稳定,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错误;

D、依据热化学方程式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1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大于1.9kJ,D错误;

选A。

12.A

【解析】分析:

结合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的反应以及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分析判断。

详解:

A.N2与氧气化合生成NO,不能直接转化为NO2,A正确;

B.HNO3分解生成NO2、O2和水,能一步实现,B错误;

C.SO2被双氧水氧化可以直接转化为H2SO4,C错误;

D.H2SO4被还原可以直接转化为SO2,D错误。

13.C

CaO(s)+CO2(g),减小CO2浓度,生成物浓度减小,反应正向移动,故A正确;

B.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B正确;

C.反应HS-+H2O

H3O+S2-是水解反应,加水稀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错误;

D.反应H2(g)+I2(g)

2HI(g)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扩大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故D正确;

故选C。

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注意判断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是否变化这一点是关键,难度不大。

14.A

本题考查NH5的结构和性质。

运用类比法进行分析。

例NH5与NH4Cl的形成过程相似。

A.若N外围有5个N—H键,那么其最外层即有10个电子,而N的最外层最多含有8个电子,故A错误;

B.由于NH4+与H-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结构,因此NH5由NH4+与H-组成,NH5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故B正确;

C.可根据NH4+与H-的电子式确定故C正确;

D根据NH5的电子式NH5知H-价态低,易被氧化,因此发生反应:

,,故D项正确;

本题正确答案为A。

15.B

由图象可知,改变条件瞬间,正、逆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结合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及平衡移动影响解答。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A.该反应为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正、逆速率增大相同的倍数,平衡不移动,A项不符合;

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逆速率都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项符合;

C.加入催化剂,正、逆速率增大相同的倍数,平衡不移动,C项不符合;

D.增大生成物的浓度瞬间正反应速率不变,D项不符合,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像的基本类型,其注意事项为:

一是反应速率的变化,是突变还是渐变;

即关注变化时的起点与大小;

二是平衡的移动方向,抓住核心原则:

谁大就向谁的方向移动。

16.A

能使指示剂显红色,应使c(HIn)>c(In-),所加入物质应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加入溶液应呈酸性,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呈碱性,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食盐溶液为中性溶液,平衡不移动,故选A。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颜色的变化判断平衡移动的移动方向,结合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

17.C

【解析】A、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有机物有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有4种,故A错误;

B、氢气是无色气体,与乙烯反应没有现象,会造成氢气过量,产生新的杂质,故B错误;

C、乙烯燃烧伴有少量的黑烟,乙炔燃烧产生浓黑烟,因此可以通过燃烧鉴别,故C正确;

D、氨基酸不能水解,蛋白质水解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故D错误。

18.B

A.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都能一步反应实现,故A正确;

B.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不能一步到氢氧化铝,故B错误;

C.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和碱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都能一步生成,故C正确;

D.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都能一步实现,故D正确;

19.B

【解析】A.通过石油的分馏或裂化、裂解等可以制得汽油,A正确;

B.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一般为10:

l)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因此乙醇汽油是一种混合物,B错误;

C.乙醇燃烧生成CO2和H2O,因此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C正确;

D.由玉米、高梁等含有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分解可以制得乙醇,D正确,答案选B。

20.D

A.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熔化需克服极性键,。

干冰是分子晶体,熔化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A错误;

B.氯化钠是离子晶体,熔化需克服离子键,冰醋酸是分子晶体,熔化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B错误;

C.氯化铵是离子晶体,熔化需克服离子键,水是分子晶体,熔化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C错误;

D.纯碱和烧碱都是离子晶体,熔化需克服的是离子键,D正确;

考点:

考查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21.

(1)2mol/L;

(2)0.448L

(1)沉淀9.32g为硫酸钡的质量,根据H2SO4+BaCl2=2HCl+BaSO4↓可知n(H2SO4)=n(BaSO4)=9.32g÷

233g/mol=0.04mol,故原溶液中c(H2SO4)=0.04mol÷

0.02L=2mol/L;

滤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不变,与1.0mol•L-1NaOH溶液反应,用去140mL碱液时恰好完全中和,由H++OH-=H2O可知n(H+)=n(OH-)=0.14L×

1mol/L=0.14mol,溶液氢离子来源于硫酸、硝酸的电离,故n(HNO3)+2×

0.04mol=0.14mol,解得n(HNO3)=0.06mol;

(2)1.92g铜是1.92g÷

64g/mol=0.03mol,20mL的混合溶液中硫酸是0.04mol,硝酸是0.06mol,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14mol,硝酸和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Cu+8H++2NO3-=3Cu2++4H2O+2NO↑

3mol8mol2mol

0.05mol0.133mol0.033mol

所以硝酸根和氢离子是过量的,Cu是不足完全,所以生成NO的物质的量是0.03mol×

2/3,其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0.03mol×

2/3×

22.4L/mol=0.448L。

点睛:

本题考查混合物计算、根据方程式进行的计算,解答的关键是弄清楚发生的反应,

(2)中硫酸和铜不反应,可以提供氢离子,只要氢离子足量,硝酸根就有可能被完全还原,注意利用离子方程式进行计算。

22.分液漏斗活塞微热圆底烧瓶有气泡产生,冷却至室温有一段液柱气密性良好HNO3Na2CO3Na2SiO3白色浑浊挥发出的硝酸可能和硅酸钠反应DSiO32-+CO2+H2O═H2SiO3↓+CO32-2MnO4-+16H++10Cl-=2Mn2++5Cl2↑+8H2O橙黄色NaCl和KCl不合理有多余的氯气,不能验证Br2和I2的氧化性强弱

根据元素周期律中元素的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