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化学实验教材.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56898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趣味化学实验教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趣味化学实验教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趣味化学实验教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趣味化学实验教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趣味化学实验教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趣味化学实验教材.doc

《趣味化学实验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趣味化学实验教材.doc(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趣味化学实验教材.doc

实验:

叶脉书签的制作

【仪器药品】烧杯、牙刷、玻璃棒、酒精灯、火柴、铁架台、石棉网、

氢氧化钠固体、碳酸钠固体

【实验内容】

1、配制碱液

称取碳酸钠5g,氢氧化钠7g,溶于盛有200ml水的烧杯中。

2、加热煮沸

把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将碱液加热至沸,再把树叶浸没在碱液中,继续煮沸10~15分钟,用玻璃棒轻轻搅动,至叶上绿色软物质可溶离为止。

3、漂洗敲打

用镊子取出叶片,放在瓷盆里用小流量的自来水冲洗去碱液。

将叶片铺在玻璃片上,用牙刷轻轻敲打,先敲打叶片的正面,后敲打叶片的反面,方向由叶基逐渐到叶尖,去除叶表皮和叶肉,再用水冲洗,露出叶脉。

4、整形装饰

把叶脉树叶铺在吸水纸上,再盖上一层吸水纸加压,使其平展和干燥。

在未干透时,染上所喜欢的颜色或作画(用红、蓝墨水、紫药水代替染料也可以),然后再放在吸水纸上,用玻片上下压好,让其干燥,干透后,在叶柄上系上彩色丝线或开司米线,一张精美的书签就制成了。

(说明:

选择树叶时要求叶片完整(无裂缝、无虫孔),叶面平展,叶脉明显即可,如桂花树叶、白杨树叶、玉兰花树叶等。

实验:

蛋壳刻画

【仪器药品】

鸡蛋壳、石蜡、食用醋(或乙酸)、烧杯、大头针

【实验内容】

将鸡蛋表面洗净擦干。

取10~20g白蜡,放入小烧杯中用微火加热使蜡熔化。

用毛笔蘸取蜡液,在蛋壳上绘画(如想画得好一些,可用铅笔预先在蛋壳上打草稿),然后将鸡蛋静置一段时间,使所绘的笔迹干燥至不再粘手为止。

另取一只烧杯,注入约半杯食用醋,将绘上蜡画的鸡蛋投入,当蛋壳表面产生气泡后,用玻璃棒拨动鸡蛋,使蛋的表面与溶液均匀接触。

浸泡10分钟至数小时。

如看到蛋壳已有明显的腐蚀现象即可用水洗涤。

再用小刀把蜡轻轻刮去。

在被腐蚀处涂上各种颜色,即成为漂亮的蛋壳画。

最后用大头针将蛋的两端各打一个小孔,用嘴把蛋内的蛋黄及蛋白吹出洗净。

实验:

钥匙的化学“镀”字

【仪器药品】

铜钥匙(或铝钥匙)、蒸发皿、石蜡、酒精灯、小刀、

AgNO3溶液(CuSO4溶液)

【实验内容】

将石蜡放入蒸发皿中,加热使其熔化后,将钥匙(铜质钥匙应预先用砂纸擦一下待“镀”字的表面)浸入熔蜡中,使其表面附上一层均匀的蜡膜(注意蜡膜层不要太厚),取出后冷却,用刀尖小心地在钥匙上把需刻写标记的蜡层挑去,使铝或铜露置(如编号或字、画等),再将钥匙浸入稀盐酸中,待刀尖挑过的痕迹和铜钥匙分别浸入CuSO4溶液或AgNO3溶液中,片刻后即显现出“红字”或“黑字”。

取出后用水冲洗再浸入沸水中将蜡熔掉。

实验:

自制肥皂

【仪器和药品】

烧杯、酒精灯、火柴、玻璃棒、铁架台、石棉网、纱布、植物油、乙醇、

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NaCl饱和溶液

【实验内容】

(一)肥皂的制取

(1)一个干燥的烧杯中加入8mL植物油和4mLNaOH溶液。

搅拌约30s,观察油脂溶解情形并积录。

(2)再在溶液中加入8mL乙醇,加以搅拌,看看油脂的溶解度是增加或减少。

(3)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至沸腾,加热过程中,要不停小心地搅拌防止暴沸,如有干涸情形,可加些蒸馏水。

(4)加热到溶液中油滴不见为止,取下烧杯,静置,降至室温,记录冷却过程中有无固体出现。

(5)将饱和食盐水倒入皂化好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到固体不再增多为止。

(6)用纱布过滤,再以5mL冷水洗其固体。

(7)取出此固体(即肥皂)放入模型盒中,压于成型。

(二)自制肥皂与普通肥皂的性质对比

普通肥皂

自制肥皂

外形

酸碱度

溶解度

蒸馏水

食盐水

硬水

起泡度

蒸馏水

硬水

【问题思考】:

1、在制取肥皂时,加入乙醇,这是利用了它的什么性质?

2、在制取肥皂中,加入NaOH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实验:

“琥珀”标本的制作

【仪器和药品】

酒精灯、烧杯、玻璃棒、硬纸盒、甲壳虫、小植物、蜡纸、割刀、优质松香、酒精

【实验过程】

把买来的优质松香(用量的多少根据昆虫大小来决定,一般100克左右就能做一块),放在烧杯内,加少量酒精(它们的比例一般采用10:

1),用酒精灯加热,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直到松香熔化,含的酒精基本上蒸发就好了。

然后,把要做标本的蝴蝶、甲壳虫、小植物放在事先用硬纸折好的小纸盒内(先在折好的纸盒内衬一层蜡纸)。

纸盒折成象火柴盒芯子的形状。

再把熔化的松香慢慢倒入盒内。

当松香凝结变硬以后,撕去纸盒,用快刀小心地削去标本四周多余部分,这是琥珀标本的毛坯,只有上面透明,可以看清楚里面的小昆虫,其余的五面是毛糙、不透明的,看不清里面的小昆虫,还必须经过酒精洗涤,晾干,这样整块人造琥珀通身透明,小昆虫象冬眠般地睡在里面,微细的结构都看得一清二楚,好象一块真的昆虫琥珀一样。

装在玻璃盒内,标本就制成功了。

探究实验:

检验市售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

【活动与探究】

思考:

加碘盐中的碘元素可能以什么价态存在,分别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

如何用推理或实验的方法来证明其价态?

进行相应的实验并以适当的形式进行记录。

方案一:

【实验原理】

  含碘食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除此之外,一般不含有其他氧化性物质。

在酸性条件下IO3-能将I-氧化成I2,I2遇淀粉试液变蓝;而不加碘的食盐则不能发生类似的反应。

【实验用品】

  试管、胶头滴管。

  含碘食盐溶液、不加碘食盐溶液、KI溶液、稀硫酸、淀粉试液。

【实验步骤】

  1.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含碘食盐溶液和不加碘食盐溶液,然后各滴入几滴稀硫酸,再滴入几滴淀粉试液。

观察现象。

  2.在另一试管中加入适量KI溶液和几滴稀硫酸,然后再滴入几滴淀粉试液。

观察现象。

3.将第3支试管中的液体分别倒入前2支试管里,混合均匀,观察现象。

方案二:

快速检测法

取少量待测食盐于试管中,加热,在试管口放一湿润的淀粉试纸,观察现象,若看到试纸变蓝,则说明该待测食盐含有碘。

实验:

蔬菜中维生素C的测定

【实验用品】

烧杯、淀粉、玻璃棒、碘酒、青菜、研钵、胶头滴管

【实验原理】

淀粉溶液遇到碘会变成蓝紫色,这是淀粉的特性。

而维生素C能与蓝紫色溶液中的碘发生作用,使溶液变成无色。

通过这个原理,可以用来检验一些蔬菜中的维生素C。

 

【实验过程】

在烧杯中放少量淀粉,倒入一些开水,并用小棒搅动成为淀粉溶液。

滴入2~3滴碘酒,你会发现乳白色的淀粉液变成了蓝紫色。

再找2~3片青菜,摘去菜叶,留下叶柄,榨取出叶柄中的汁液,然后把汁液慢慢滴入玻璃瓶中的蓝紫色的液体中,边滴入边搅动。

这时,你又会发现蓝紫色的液体又变成了乳白色。

说明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

实验八:

紫菜中碘的鉴定

【实验内容】

称4g紫菜放入坩锅中,并加入5mL乙醇,使紫菜浸湿,再灼烧灰化。

冷却后,取出灰烬,放入研钵中,再加入与灰烬同质量的无水FeCl3(稍过量)研细。

转至小坩锅内,上面倒扣漏斗,顶端塞入少许玻璃棉,坩锅置于石棉网上,组成一简易升华装置,观察现象,收集提取的I2。

检验海带中的碘元素

【实验内容】

用水煮溶解的方法,从海带中提取I-,再加氧化剂将I-氧化为I2加以检验。

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将市售干海带丝剪碎(约为1cm一截),取十几截碎海带丝置于试管中,加人2~3mL蒸馏水,加热煮沸。

冷却后,把溶液倾入另一试管,加入几滴淀粉溶液,溶液无变化(此操作说明无单质碘存在),再滴加几滴3mol/L稀硫酸和3%H2O2溶液,发现溶液立即变为单质碘遇淀粉所呈现的特征蓝色。

由于上述实验所用海带表面有一层白色的“盐膜”,怀疑I-是否来自于该层盐膜,而非海带内部,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2]将市售干海带丝剪碎(约为1cm一截),取十几截碎海带丝置于试管中,加入2~3mL蒸馏水,充分振荡1min(不加热),把所得溶液倾人另一试管,加淀粉溶液、稀硫酸和H2O2溶液,发现溶液立即变蓝。

这说明上述担心不无道理。

[实验3]把上述经过实验2洗涤过的海带(可再加2mL水洗涤至表面无盐膜,干燥后表面不再呈白色。

此操作可在课前做好),加2~3mL蒸馏水,煮沸,把所得溶液倾人另一试管,加淀粉溶液、稀硫酸、H2O2溶液,发现溶液仍能立即变蓝。

说明海带中的确也含有I-。

我们还用CC14、苯等有机溶剂分别对上述氧化后的溶液进行萃取实验,效果也十分明显,有机溶剂层明显显示出碘溶解于有机溶剂时特有的紫色。

指纹检查

【实验内容】

1、碘蒸气法

实验原理:

碘受热时会升华变成碘蒸气。

碘蒸气能溶解在手指上的油脂等分泌物中,并形成棕色指纹印迹。

实验用品

试管、橡胶塞、药匙、酒精灯、剪刀、白纸、碘。

实验步骤:

(1)取一张干净、光滑的白纸,剪成长约4cm、宽不超过试管直径的纸条,用手指在纸条上用力摁几个手印。

(2)用药匙取芝麻粒大的一粒碘,放入试管中。

把纸条悬于试管中(注意摁有手印的一面不要贴在管壁上),塞上橡胶塞。

(3)把装有碘的试管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微热一下,待产生碘蒸气后立即停止加热,观察纸条上的指纹印迹。

2、硝酸银溶液法

实验步骤:

(1)取一张干净的白纸,用手指在纸条上用力摁几个手印。

(2)将硝酸银溶液喷涂在摁过手印的纸上,然后将纸放在阳光下暴晒,观察现象。

实验:

司机酒后驾车的检验

【实验内容】

分别取半药匙橙红色重铬酸钾(K2CrO7)晶体和白色二氧化硅(或用研细的玻璃粉代替)在蒸发皿中混合均匀,缓慢加入1-2mL浓硫酸,用玻璃棒调制能够糊状样,再分别做以下3项准备:

1.在玻璃棒的一端粘取少量糊状物;

2.在石棉网上涂指头大小面积的糊状物;

3.把黏附有这种橙黄色糊状物的小团玻璃丝安放在一根玻璃管的中间。

另外,按图所示的装置产生酒精蒸气。

当把涂有橙黄色糊状物的玻璃棒、石棉网,跟吹出的气体(含有酒精蒸气)相接近或者让这种气体通过按放有糊状物玻璃丝的玻璃管,均可以观察到那橙黄色糊状物很快(几秒钟)变成绿色[Cr2(SO4)3]。

反应原理如下:

K2CrO7+3CH3CH2OH+4H2SO4→Cr2(SO4)3+K2SO4+3CH3CHO+7H2O

实验:

豆腐中钙质和蛋白质的检验

【仪器药品】

用品:

烧杯、漏斗、滤纸、铁架台(带铁圈)、精密pH试纸、草酸钠、浓硝酸。

【实验原理】

豆腐中的钙质与草酸钠溶液反应便生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钙白色沉淀。

Ca2++Na2(COO)2-→Ca(COO)2↓+2Na+

蛋白质遇到浓硝酸,微热后呈黄色沉淀析出,冷却后再加入过量的氨水,沉淀就变成橙黄色。

因为蛋白质分子中一般有带苯环的氨基酸,浓硝酸和苯环发生硝化反应,能生成黄色的硝基化合物,故可用来检验蛋白质。

【实验内容】

(1)豆腐的酸碱性试验:

取200克豆腐放入烧杯中,加入20毫升蒸馏水,用玻棒搅拌,并捣碎到不再有块状存在。

过滤,得到无色澄清的滤液和白色的滤渣。

用精密pH试纸测试豆腐滤液的酸碱性

(2)豆腐中钙质的检验:

取上述豆腐滤液2毫升于试管中,再滴入几滴浓草酸钠溶液,试管中立即出现明显的白色沉淀。

说明豆腐中含有丰富的钙质,而且能溶于水,不一定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

(3)豆腐中蛋白质的检验:

取上述白色的豆腐滤渣少许,放入试管中,再滴入几滴浓硝酸,然后微热,可以看到白色的豆腐滤渣变成黄色。

冷却后,加入过量的氨水,黄色转变成橙黄色,这就是蛋白质的黄色反应。

【说明】①在制豆腐滤液前,一定要把豆腐捣碎,才能使钙离子溶解到水中。

由于过滤很困难,可以改成:

将豆腐切成小块,加水煮沸10min,冷却后,倒出水,用来检查Ca2+。

由于煮过豆腐的水较浑,产生白色沉淀,如不明显,可离心分离后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