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务系统架构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560593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4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业务系统架构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银行业务系统架构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银行业务系统架构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银行业务系统架构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银行业务系统架构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银行业务系统架构文档格式.docx

《银行业务系统架构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业务系统架构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银行业务系统架构文档格式.docx

建成一体化的客户服务中心,形成相对齐全的电子银行体系,充分利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服务的技术优势和业务优势,提升营销和服务能力,扩展业务营销渠道。

(三)建设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为目标的经营管理信息平台。

以ODS(操作型数据库系统)建设为目标,以国际结算、现金管理、风险控制、绩效考核、内审稽核、经营决策等主题应用为突破口,建设功能齐全的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促进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系统的有效融合。

(四)建设完善的经营风险电子技防体系。

在信息系统建设中,始终坚持把业务经营风险防范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利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和数据大集中的技术基础,结合业务风控制度,进一步优化完善经营风险预警体系,稳步提升经营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业务发展。

(五)完善科技管理体系,建立完备的技术服务体系。

以科技队伍建设和薪酬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形成适应业务发展要求的科技组织架构与用激励约束机制,促进信息化建设快速协调发展。

五、系统建设实现的主要业务目标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的信息化系统是为业务服务的,在规划设计之初,必须明晰业务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充分分析,确实业务对信息系统功能要求。

考虑到目前河南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的不确定性,目前信息化建设只有借鉴商业银行成功案例和先进省级农信社的业务发展趋势来确定,具体包括:

(一)适应市场发展需求,支持业务快速扩张

信用社经营需要考虑如何在新的网点开展更多的业务,同时考虑降低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及控制IT基础设施的投入。

具体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Ø

提高柜员效率、支持业务运营中心模式,允许风险业务向后台集中,降低新设立机构对人员专业技能的要求;

支持多级法人经营和管理模式;

针对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不确定性,系统应注意对多法人体制下机构、岗位、核算、管理等多方面的灵活支持。

扩大网点的自助设备使用和低柜网点服务体系;

(二)完善客户关系管理,具备差别化客户营销和服务能力

目前我们的系统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信息中心许多应用系统都登记客户资料并各自保存了客户信息,这些信息不能及时共享,造成客户信息反复录入和不一致,新的IT系统要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能力,必须确保客户信息的一致性,对不同级别的客户提供差别化的服务,对IT系统提出以下要求:

统一客户视图,建立管理和保持客户信息一致的应用系统;

建设分析型的CRM,引入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工具;

针对客户的全面灵活的综合和个别产品定价功能。

(三)适应盈利模式多元化的转变

充分利用市场化的利率、费率、汇率形成机制,大力发展高附加值和高效益的特色新产品,实现盈利模式从单一利差收入向收入多元化的转变。

(四)建设流程银行,推进经营模式转型

流程银行的特点是对业务分条线垂直经营和管理,建立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建立新的业务流程,提高业务的响应速度,按照业务条线建立绩效考核体系。

在IT系统方面体现在:

建立条线化的应用系统,与业务条线相适应;

完善管理会计系统,支持事业部制的考核体系。

(五)满足经营和管理有机结合的需要

在目前农村信用社改革背景下,经营、管理存在诸多变数,因此充分了解、研究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在数据设计、提取、展现等多方面预留适当的余量,在确保技术整体框架稳定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必要的适应性调整;

共享业务应用和管理应用的数据资源,通过再造信息处理流程,支持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的相互融合和规范对接。

(六)加强渠道管理,完善电子渠道,实现多渠道整合营销

针对市场的需求,完善、推广各类新型网点,建设网银、CallCenter、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建立统一的渠道管理部门,实现多渠道整合营销,要求IT系统能够实现:

完善网银、呼叫中心、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

整合渠道,实现渠道互动;

统一与第三方连接和各产品系统的服务接口。

六、系统建设技术架构

(一)系统架构总体需求

1.先进性和前瞻性要求:

一方面是在对业务功能需要的满足方面,要方便、灵活、迅速地支持新业务的拓展和新产品的开发,为未来的业务发展留下广阔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在总体框架与技术架构上体现出的先进性与前瞻性。

具体讲,在设计技术体系架构时,应保证五至十年内体系架构的稳定,可以持续支持和适应业务发展对系统的要求;

在硬件设备配置上,应满足五年内的业务增长需要;

在应用系统功能方面,立足眼前,兼顾未来,要能满足三年内的业务发展可能需求。

2.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要求:

充分考虑到系统运行设备、数据存储及应用设计,提供零数据丢失、100%业务安全、7×

24小时不间断的稳定运行,包括防控一定区域的风险。

3.高性能与扩展能力要求:

信息业务系统直接支持日常业务的运营与开展,稳定、高效是其基本要求,同时系统未来可以进行很好的横向和纵向扩展,满足业务系统的快速整合和部署对系统基础架构的特别要求。

4.投资保护的要求:

这次IT系统建设是在2005年建设基础上的一次全新建设,系统在确保先进性的同时,要尽可能保护前期投资,对于原有软硬件设施,经评估后,尽量使用,在保证整体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降低整体资金投入。

(二)整体系统架构设计

新一代IT系统采用“两地三中心”的系统架构,省联社办公楼机房作为未来系统的新生产中心,南阳容灾中心仍作为未来系统的异地容灾中心,未来系统所需的同城容灾中心视具体情况可在现有系统部署、租赁合适环境部署或选址新建。

具体架构示意图如下:

新的IT系统具备以下特点:

1.采用集中的灾备系统布局

--实现两地三中心的监管要求。

--为核心业务系统提供同城应用级灾备服务和异地数据级灾备服务。

2.新生产中心和同城容灾中心

--生产中心和容灾中心互为备份

--防范核心系统的灾难风险

--承担相关开发、测试、培训等任务

3.异地容灾中心

--作为核心系统的异地数据备份中心

--防范信息系统区域性灾难风险

--重点保证数据安全和关键应用的持续可用

(三)应用系统架构设计原则

现代商业银行应用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结合河南农信信息化建设实践,应用IT架构规划中遵循主要的原则是:

1.架构设计充分考虑与农信社业务架构密切融合,达到IT对各业务条线的应用项目、成本预算、人力资源有效管理的目的;

2.架构设计充分考虑农村信用社的IT现状和业务需求;

3.架构设计遵从渠道多元化、产品多元化、以客户为中心的设计原则;

4.架构设计充分考虑组件之间的依赖度,各组件独立优化、升级、替换时,不会对其他组件产生重大影响;

5.架构设计严格按照标准化要求,保障数据质量,提供统一信息接口和服务界面;

6.架构设计充分考虑数据的重复传输和存储问题,保障历史数据的有效存储和一致性;

7.架构设计为系统用户(银行客户、内部员工)提供单点登陆功能和统一用户管理功能。

(四)应用系统架构设计

河南农信社的信息架构是以条线化、松耦合为主的SOA架构模式。

基于以下原因进行考虑:

河南农信社未来发展远景、全省业务的条线化管理、业务产品交易的后台集中和流程化处理、网点经营的销售和服务转型、电子服务渠道的多元化等因素。

按照架构设计的主导思想和原则,新一代IT系统应用架构示意图如下:

(五)系统整体部署示意图

(六)系统网络安全架构示意图

七、新一代IT系统实施方案

(一)新一代IT系统建设实施原则

为确保新一代IT系统及目标应用架构的成功实施,需强调以下四项基本实施原则:

1.确保现有生产系统安全运行的原则

尽快解决现有生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当现有生产系统与新建系统发生时间或资源冲突时,优先保障现有生产系统;

对原供应商已经不存在,不能很好提供后续技术支持或无相关技术文档,农信社无法掌控的应用系统,应提前考虑解决办法。

2.面向业务的项目组织管理原则

根据省联社业务战略目标进行项目规划与预算,确保所有项目的目标、进度、内容符合全省业务战略要求;

按业务条线组织、实施和管理相关IT系统的建设,信息科技中心负责公共应用及基础应用类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其他项目管理由相应的业务部门牵头负责。

3.遵循积极稳妥、渐进式的实施原则

在架构、标准、技术路线及整体实施方案确立后,关键IT应用基础设施(如企业服务总线、单点登录、统一客户信息等)的建设与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同步启动,以尽早发挥新技术、新架构的效能;

项目的实施周期划分及优先级排序,主要考虑业务的紧迫性;

项目的归纳与合并,主要考虑应用服务间的关联性及实施难度;

对于业界标准的业务及金融产品类应用,应最大程度地考虑通过购买经过市场检验的成熟软件产品,并尽可能采纳符合最佳实践的流程和信息;

当与实际业务需求发生冲突时,可通过变革业务流程,设计其他可行性方案,或依托“外部附加系统”提供解决方案,而不是修改软件核心。

4.严格执行既定标准的原则

赋予规划与标准管理部门较高的职责与权限,在方案论证、产品选型及实施过程中,须严格遵从既定的架构标准与服务标准定义;

自标准建立之日起,所有新建应用系统必须无条件地建立在新的架构体系上,满足既定的技术标准;

在产品及服务的采购过程中,要求供应商提供支持既定标准(SOA)的产品或服务;

对于不能支持但又确为业务所需的,要求供应商承诺在实施过程中开放产品的API,或要求其按既定的服务标准进行对外服务封装。

(二)新一代IT系统建设计划

按照新一代IT系统的项目实施策略,项目建设拟采用分步建设的方式,整个建设计划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IT基础建设阶段。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完成东区新机房的IT系统设计和容灾系统设计规划工作,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完成新一代应用系统架构设计,完成ODS系统的设计工作,并完成部分基础主题应用;

完成新一代核心系统和网上银行系统,全面接管现有核心业务,初步建成符合监管要求,适应新系统运行特点的,安全高效的运维管理体系。

本阶段计划用时20个月。

第二阶段-IT应用丰富阶段。

在第一阶段设计和建设基础上,建成异地数据级容灾中心,完成呼叫中心等生产应用系统建设,加大ODS管理系统的应用力度,重点完成风险分析系统、经营管理等系统的建设。

本阶段计划用时12个月。

第三阶段-深化建设阶段。

建成同城应用级容灾中心,完善两地三中心的容灾系统架构(12个月)。

同时依据系统运行情况和信用社业务发展变化,及时优化调整,深化建设内容。

(三)一期项目建设时间安排

(详见附件三)

八、一期项目建设实施内容

(一)企业服务总线(ESB)

企业服务总线(ESB)就是允许软件和服务以模块化和灵活的方式彼此通信而不考虑平台,统一管理企业里的所有服务,为新一代IT系统提供一个面向服务的基础架构,该技术产品不但能够提高银行IT的敏捷性,灵活适应不同产品、业务、流程、应用等方面的特色和差异,而且可使技术部门以较低成本来满足未来不断变化的业务需要。

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具备与企业服务总线的集成能力,与ESB的服务管理无缝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加快配置和部署,简化在SOA中共享服务的管理。

(二)前端综合接入平台

前端综合接入平台在未来信息系统的定位是河南省农信社业务创新的承载者,是各级联社差异化服务的承载者,是业务不断变化的承载者。

考虑到河南省农信社地区差异、行社差异和经营体制差异的特殊性,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要在统一技术框架和业务框架下满足不同类别的个性需求,一个主要技术措施就是要充分利用前端综合接入平台自身完善的流程定义、交易配置、界面配置管理和核心应用隔离能力。

(三)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

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定位为存取款、渠道支付、会计清算等联机记账型的应用系统。

不涉及直接面对客户的银行前端处理,不承担分析性工作,不包含全面的客户信息。

该系统是以客户和产品关系为中心的交易处理系统,负责处理客户账务核算和支付清算,负责处理与利息及费用计算相关的交易、对账单处理、日终处理,负责为总账系统提供会计分录基本流水。

具备必要的客户识别体系和客户信息,支持区别定价和服务;

提供反映客户综合业务成本和效益的基础数据;

支持所覆盖业务/产品线的全周期运营作业,提供面向客户服务、面向产品核算、满足业务日常操作管理要求的功能和业务及信息处理;

适应机构的调整和变革,支持业务核算体系多元化的发展;

提供跨渠道一致的服务流程和业务处理逻辑,具备统一的发布投放机制。

支持银行业务战略发展需求,支持组织变革和运营模式变革需求,可按照不同组织机构层级和客户群体灵活配置产品部署方案,支持业务部门开展目标营销;

支持操作风险控制,具备完善的柜员识别体系,可灵活配置和控制柜员操作不同业务对象的权限,保持完整的审计痕迹;

支持通过业务参数的调整和设置实现快速响应业务需求;

支持灵活、迅速地产品优化和新产品开发;

支持针对单个产品或组合产品进行多维度的产品效益核算,支持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决策。

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主要具备的功能包括:

业务需求

能力范围

客户中心

提供客户全面关系视图与处理

产品创建

可以按照业务条线从可复用的业务组件中创建并管理产品与服务的机制

产品与服务组合

依业务处理流程及定价创建并销售产品与服务组合

个性化服务

具备提供跨客户分类、群组、区隔、渠道等个性化的服务与收费方式

实时决策支持

提供业务决策或管理报表实时的估值、关系、头寸部位等

业务流程一致性

提供跨渠道业务流程的复用能力

多地域性支持

支持多语言、多币种、多机构处理、多经营方式的支持

模型驱动设计

基于流程、物件、数据模型的设计,以利于更高层级业务组件复用

开放技术标准

基于开放源代码或工具实施,确保跨平台的可移植性

与SOA整合

定义颗粒度适中的业务服务,便于整合入SOA环境中

采用银行业标准

使用业界标准进行信息流定义,比如IFX、FINXML、ISO等等

流程自动化

提供业务配置工具进行服务的编排

增强的协作能力

提供高阶协作和已有IT资产重用的软件开发平台

7X24全面银行服务

批处理作业运行的同时,可在同一个数据库上进行直通式联机交易处理

参数化

高度参数化,增加业务配置功能,减少IT的介入

业务组件组合能力

可与第三方的软件包集成组合为更大的业务组件;

如客户信息、贷款申请等等

强化的安全与隐私

支持多种认证模式,以及基于角色的访问和授权服务

(四)网上银行系统

网上银行是信用社提升服务水平,扩展营销服务渠道的重要手段,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把实现网上银行业务作为重要建设目标之一,建设网上银行系统主要实现的业务目标是:

1.加快网上银行发展速度,争取网银上线三年内接近或达到商业银行网上银行的水平,在向商业银行迈进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区域性银行作用,满足区域企业的需求,网银产品的研发做到区域特色,处于国有商业银行无法取代的位置。

2.加快网上银行开发、管理、应用、风险防控的有效机制的建立,加快网上银行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产品创新的投入,加快网上银行人才储备,在现有的核心业务系统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网上银行组合产品的开发,并在质和量上有更大的突破。

3.通过网上银行不断地普推,加大企业及个人资产、支付结算、理财及分销等业务的比重,努力扩大利差和手续费收入,在巩固原有信贷资金来源的基础上,扩大中间业务收入在整个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中间业务收入绝对额发生重大量变,同时不断实现营业收入多样化的均衡发展,产生良好的投入产出比。

按照上述业务目标,网银系统建设在注重技术安全体系建设的同时,主要实现以下应用目标:

1.在体系结构、系统安全、性能、可扩充性等技术方面遵循先进商业银行的总体策略;

建成安全、稳定、多级的开发平台,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各种金融产品的网上银行服务渠道;

2.配合ECIF系统建设,建立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个性化的身份标识,安全的单一登录;

建成适合农信经营特点的网银客户营销平台。

3.建成高度参数化、模块化、插件化的,适应业务多元化及金融创新产品的快速开发的网银产品开发平台;

4.建成统一的、符合有关制度和监管要求的网上银行信息安全平台;

5.建立完整的网上银行业务管理体系;

6.协助业务部门建立系统化的内部控制体系,有效防范风险;

7.建成7x24小时网银客户服务系统;

8.建成具备方便的监控,全面掌控系统运行状况,满足全面的审计的运行管理平台。

(五)财务管理系统

提供各级农信社内部账户的管理服务,主要负责资产、负债、固定资产、费用损益、应收应付等内部账户的管理,在优先按照新会计准则要求完成基本财务核算功能后,进一步配合管理会计建设的业务需求,实现全联社统一会计框架下的灵活到位的会计管理目标。

(六)多维度大总账系统

多维度大总账系统负责各级农信社内部会计核算服务。

每日对信贷、财务、核心等系统产生的交易流水进行统一汇总核算,按照时间、科目、机构、产品等多种维度生成符合财务核算要求的科目日结单、科目总账等核算数据。

同时,承担基础的核算管理功能,比如:

日结、月结、年结等周期业务核算。

在目前信用社改革大背景下,系统建设的一个主要难点就是如何适应不同法人经营体制下核算管理的灵活性。

具体讲,就是要让财务管理系统能够适应目前联社、农商行、农合行等经营核算需要,同时要考虑农商行控股子公司(村镇银行)的核算需要。

(七)ODS数据平台

ODS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可变的、当前的细节数据集合,用于支持企业对于即时性的、操作性的、集成的全体信息的需求。

新一代IT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应同步构建基于全省农信社数据模型的数据整合平台,这样不仅能够通过将分析型应用与交易类应用的分离来均衡核心业务系统的处理压力,提高系统日终处理效率和分析型系统的快速构建能力,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全联社的信息资源优势,有效提升农信社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

ODS一期实施的内容和主题应用包括:

1.完成数据模型建模设计和数据架构设计;

2.配合ECIF建设,提供客户账户数据基础信息;

3.建成综合经营报表信息系统;

4.建成历史数据查询系统。

(八)企业级客户信息系统(ECIF)

企业级客户信息系统(ECIF),是指对企业的客户信息进行整合,形成集中、全面的客户信息。

ECIF作为新一代IT系统中客户管理的枢纽,具备收集管理客户资料、分析评价客户行为等重要功能,能够实现客户的筛选评级、产品管理信息统计分析、渠道管理信息统计分析。

对于培育客户忠诚度、提升服务品质、促进业务发展、提高农信社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期项目建设ECIF的建设目标为:

1.源系统客户信息模型分析;

2.产品客户信息模型分析;

3.完成历史遗留数据的迁移;

4完成ECIF服务在ESB平台上的服务发布和服务提供

(九)建设更完善的运维管理体系

新一代IT系统建成后,应用平台和硬件设备越来越多,运维压力和工作负担日益增大。

面对日益复杂的IT基础设施架构,传统的离散式手工操作已无法满足运维要求。

新的运维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对各级信息科技人员进行有效考核;

二是合理优化配置信息资源;

三是对业务变更进行有效识别、控制、回退和审计。

因此,需要以“监督、管理、控制”为应用主题,以技术平台建设为契机,配合岗位、管理制度与人才队伍建设,针对性的建立一套对整个新一代IT系统运行基础设施进行监控、对各项应用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对业务进行全流程控制的新型运维管理体系。

九、新一代IT系统主要系统处理能力指标测算

(一)核心业务系统处理能力测算

考虑到未来将财务、总账剥离出核心业务系统,且核心业务系统采用更科学的实时批量排队处理等技术,上线后核心业务系统本身业务处理峰值基数理论上可以按照800万笔/日计算,如果业务量按照每年15%的速度增长,五年后核心系统处理压力约1500万笔/日。

一般情况下,全天交易时间中有2个小时的高峰时间,在这2小时中处理全天交易量的50%。

那么为满足1500万笔/日交易量,系统高峰时间每小时应该处理约380万笔交易(1500*50%/2=380)。

同时,为了保证系统稳定,系统CPU利用率应控制在70%以下(其中5%为OS操作系统消耗,应用消耗65%)。

假设帐务系统的TPC转换系数为40tpmC/笔。

为满足每小时处理380万笔交易的要求,需要3,897,435Tpmc处理能力。

((3,800,000笔/60分钟)x40)/65%=3,897,435tpmC

按P780TPC测算,约8路,64核3.68GCPU即可满足要求。

建议CPU与内存配比按1:

4G进行配置。

考虑到实际应用,从分期建设,分步投入的角度考虑,建议初期先按6路,48核采购,待以后业务上升后,再进行采购扩容。

(二)应用前置系统处理能力估算

由于核心应用软件能力的不同,不同软件单笔交易对应TPC转换系数不同(一般C效率高于JAVA和COBOL)。

以IBM为山东计算方法为例。

仍然按照每天2小时高峰时间处理全天交易量50%的条件进行计算,每小时处理380万笔交易。

CPU利用率保持在70%以下(其中5%为OS操作系统消耗,应用消耗65%)。

假设前置交易TPC转换系数为30tpmC/笔(05年易初前置测算转换系数为10)。

则前置服务器需要处理能力2,923,077tpmC。

((3,800,000笔/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