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构成基础.ppt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85580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PPT 页数:189 大小:18.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构成基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9页
课件-构成基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9页
课件-构成基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9页
课件-构成基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9页
课件-构成基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件-构成基础.ppt

《课件-构成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构成基础.ppt(1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件-构成基础.ppt

,构成基础,目录第一章平面构成第二章色彩构成第三章立体构成,目录,第一章平面构成第一节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第二节平面构成的基本形与骨格第三节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第一章,学习目标了解图形掌握平面构成三要素点、线、面的概念、形态、视觉感受以及构成要点。

掌握平面构成基本形的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掌握平面构成骨格的含义和作用。

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第一章,图形的识别平面构成是指将既有的形态(包括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点、线、面)在二维的平面内,依照美的形式法则和一定的秩序进行分解、组合,从而创造出全新的形态以及理想的组合方式、组合秩序。

第一节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一、点1、点的概念几何学中,点只有位置的不同,而没有形状和大小之分。

但从艺术设计的角度讲,如果点不具有形态,便无法做出视觉上的展现,所以在构成中,点不但有位置,而且有形状和大小。

在平面构成中,点是造型艺术中最小的构成单位。

第一章,艺术设计中的点,一、点1、点的概念在平面构成中,点的概念是相对的,它在对比中存在,通过比较来显示。

例如,同一个圆的形象,在小的框架里显得大,在巨大的框架里就会显得小。

因此,点的概念是由相互比较的相对关系决定的。

第一章,点的概念的对比,一、点2.点的形态

(1)规则的点与不规则的点点一般被认为是最小的并且是圆形的,但实际上点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点整体分为规则点和不规则点两类。

规则点是指严谨有序的圆点、方点、三角点。

第一章,规则点,一、点2.点的形态

(1)规则的点与不规则的点不规则的点是指那些自由随意的点。

自然界中的任何形态,只要缩小到一定程度,都能够产生不同形态的点。

这些点形态各异,没有规律性和统一性,大大丰富了造型艺术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不规则点,一、点2.点的形态

(1)规则的点与不规则的点就点的形状而言,圆点最具有点的特性,不论大小,都会有很强的点的特性。

在平面构成中,通常用圆形来表示点,因为圆形比较简单,没有棱角和方向,最能体现点的单纯性。

第一章,不规则点,一、点2.点的形态

(2)虚点和实点在表示点的时候,通常需要画上一个点,但有时,不画点也能表现出点的效果。

比如,一幅画面四周被某些形所包围,而中间留下的空白则变成了点状,这种点虽然在真实感上显得较弱,但可以表现出细腻的感觉,称之为虚点。

相对于虚点而言,平面中作为图形的点、立体中较小的实块,都是实点。

第一章,实点,虚点,一、点2.点的形态(3)线化的点和面化的点距离较近的点,呈线状排列时,间隔之间似乎有了引力,点的感觉弱化,变成了线的感觉。

一定数量的点在一定范围内密布就具有了面的感觉。

第一章,线化的点,面化的点,一、点3.点的视觉感受

(1)点的基本属性是注目性,也就是说当画面有一个点时,人们的视线就集中在这个点上,因为单独的点本身没有上、下、左、右的连续性,所以能够产生视觉中心的视觉效果。

第一章,点的注目性,一、点3.点的视觉感受

(2)当单个的点在画面中的位置不同时,产生的心理感受也是不同的。

居中会有平静、集中感;位置偏上时会有不稳定感,形成自上而下的视觉流程;位置偏下时,画面会产生安定的感觉,但容易被人们忽略;位于画面三分之二偏上的位置时,最易吸引人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第一章,不同位置点的视觉特征,一、点3.点的视觉感受(3)当画面中有两个大小不同的点,大的点首先引起人们的注意,但视线会逐渐地从大的点移向小的点,最后集中到小的点上,点大到一定程度具有面的性质,越大越空乏,越小的点积聚力越强。

(4)点的不同形态,往往能引起人对自然物和自己经历过的某些事物的联想,加上单纯的点能给人以某种情感的表达,因此,不同的点有着不同的性格。

如:

方点有坚实、静止、稳定与冷静之感;圆点给人饱满、充实、运动、不安定的感觉;多边形的点会有尖锐、紧张、躁动、活泼的联想;不规则的点会有自由、随意的感觉等特点。

第一章,不同大小点的视觉特征,一、点4.点的构成方式

(1)不同大小、疏密的点混合排列,可以成为散点式的构成形式。

(2)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的移动而产生线化的感觉。

(3)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

第一章,点的构成方式,一、点4.点的构成方式(4)将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进行有序的排列,产生点的面化感。

(5)将大小一致的点以相对的方向逐渐重合,产生微妙的动态视觉。

(6)不规则的点能形成活泼的视觉效果。

第一章,点的构成方式,一、点5.点在设计中的应用实例,第一章,实例,二、线1.线的概念线在几何学中表现的位置、长度,是点的运动轨迹。

但在造型上,线不但表示长度、位置,还表示宽度。

线可分为直线及曲线,当线与平面边框的角度小于或大于90时,在平面中的线成为斜线或折线,而且线有各种形状。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

线又游离于点和形之间,具有位置、长度、宽度、方向、形状和性格等属性。

用不同的绘画工具画的线感觉也不同。

第一章,线的概念,二、线2.线的形态线的形态比较复杂,总体可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最基本的形态。

直线分为水平线、垂直线和斜线。

曲线分为几何曲线和自由曲线。

第一章,直线与曲线,二、线2.线的形态从线的自身形态特征区分,线还可分为均匀线、不均匀线、粗线、细线、渐变线等。

第一章,不同形态的线,二、线3.线的视觉特征线在平面构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线有不同的感情性格,线有很强的心理暗示作用。

线最善于表现动和静,直线表现静,曲线表现动,折线则有不安定的感觉。

(1)直线1)垂直线。

表示上升、端正、严肃,给人挺拔、雄伟、崇高的感觉,并且有将视线引向上、下的视觉效果。

2)水平线。

表示稳重、静止,给人安定、沉着、开阔、平静的感觉,并使人感到松弛、休息,还有将人的视线导致横向而产生宽阔的视觉效果。

第一章,垂直线特征,水平线特征,二、线3.线的视觉特征

(1)直线3)斜线。

表示不安定,给人活泼、惊险和运动之感。

当斜线与其他线相交时,远离交点的一端有引导视线向前扩展的效果,指向交点的一端有引导视线向内收缩的效果。

(2)折线折线给人以起伏、循环、锋利、运动的感觉,利用折线富于变化的特性,可取得生动的艺术效果。

第一章,斜线特征,折线特征,二、线3.线的视觉特征(3)曲线曲线富有女性化的特征,具有丰满、柔软、优雅、浑然之感。

几何曲线是用圆规或其他工具绘制的具有对称和秩序的差、规整的美。

自由曲线是徒手画的一种自然的延伸,自由而富有弹性。

第一章,几何曲线特征,自由曲线特征,二、线4.线的构成方式

(1)面化的线(等距的密集排列)。

(2)疏密变化的线(按不同距离排列),具有透视空间的视觉效果。

(3)粗细变化空间的线,具有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

第一章,面化的线,疏密变化的线,粗细变化空间的线,二、线4.线的构成方式(4)错觉化的线(将原来较为规范的线条排列,做一些切换变化)。

(5)立体化的线。

(6)不规则的线。

第一章,错觉化的线,立体化的线,不规则的线,二、线5.线在设计中的应用实例,第一章,实例,三、面1.面的概念面是线连续移动至终结而形成的轨迹,面有长度、宽度,没有厚度。

面是构成各种可视形态的最基本的形。

在平面构成中,面是具有长度、宽度和形状的实体。

它在轮廓线的闭合内,给人以明确、突出的感觉。

面在几何学里的含义是线移动的轨迹。

但造型学上,面有一定的形状及面积,如:

长方形、圆形、菱形、扇形、自由形等,是有一定大小和面积的图形。

第一章,面的概念,三、面2.面的形态面,可以理解为轮廓线包围的平面面积。

一般来说,面在画面中占的比重较大,因而面的大小、形态、位置就显得十分关键。

面的形态对平面设计的整体效果可以说起了主导作用。

面的形态可分为规则形的面和不规则形的面。

规则形的面主要是由直线的运动构成,如直线平行移动成长方形,直线旋转移动成圆形,斜线平行移动可形成菱形的面,直线一端移动可形成扇形的面等。

它的形状规则整齐,具有简洁、明确、秩序的美感。

第一章,规则形的面,三、面2.面的形态不规则形的面则是由直线和曲线的自由运动形成,具有变化多样的特点。

第一章,不规则形的面,三、面3.面的视觉特征

(1)规则形面的视觉特征方形的面由横竖两种线构成,所以它最能强调横线和竖线的性格特征,在任何方向都能呈现出安定的秩序感,它象征着静止、正直、庄重,是稳定感和静感齐美的典型。

三角形的面斜线是主要特征,它丰富了角与形的变化,显得比较活泼。

角形突出的角给人以紧张感,带有较强的不安定感和刺激性。

底边水平放置的三角形,唤起人们对山丘、金字塔的联想,它是稳定、永恒的象征;倒三角形给人以强烈的不安定感;垂直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则最有稳固、坚实、不可撼动的感觉。

圆形的面由一条连贯循环的曲线构成,具有永恒的动感,象征着完美与简洁。

圆形的视觉效果完整且具动感;正圆形的中心对称性中柔和见沉稳,在圆形中截取的任何一部分即是弧形,弧形比圆形更具有运动感与速度感。

第一章,三、面3.面的视觉特征

(2)不规则形面的视觉特征不规则形的面个性复杂,同一形态可因观察环境和观察主体的主观心态的不同而产生理解上的变化,可表现较为复杂的情绪。

不规则形的面融入了圆、方、角的多种元素,其表现的多少可倾向于不同的视觉印象。

第一章,不规则形面的视觉特征,三、面4.面的构成方式

(1)几何形的面几何形是抽象的、单纯的,一般是依靠工具描绘,在视觉上有理性、简洁的感觉。

如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在现代工艺发展的今天,几何形态被大量应用在建筑、日用品造型以及绘画和平面设计作品中。

第一章,几何形的面,三、面4.面的构成方式

(2)有机形的面有机形的面是指具有生命的或经过自然力作用的、线条流畅、外形圆滑的形态,如:

细胞、单体生物、鹅卵石等。

第一章,有机形的面,三、面4.面的构成方式(3)自然形的面自然形的面是指自然中一切固有的可见形态,如:

蜂窝、树的年轮、叶子、雪花、岩石等。

自然形态丰富多彩,变化万千,是构成形态进行再创造的源泉。

第一章,自然形的面,三、面4.面的构成方式(4)偶然形的面偶然形的面是指我们意识不到、偶然形成的、无法再用手工复制的特殊形态,如墨水滴在纸上形成飞溅的形态或用毛笔在纸上快速运笔所产生的“飞白”。

第一章,偶然形的面,三、面5.面在设计中的应用实例,第一章,实例,第二节平面构成的基本形与骨格一、基本形1.基本形的概念在平面构成中,往往需要设计一个或一组相似的形象,每一个或每一组为单位称之为基本形。

基本形在构成中是一个最小的单位,完整的几何形或经过增减的几何形是最常用的基本形。

基本形可以由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等形象来构成,也可以通过对这些形象进行分离、组合等不同的组织关系构成。

第一章,基本形的构成关系,一、基本形2.基本形之间的关系

(1)分离。

形和形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不接触,呈现出各自的图形。

(2)接触。

形和形的边缘恰好相切。

(3)覆叠。

一个形象覆叠在另一个形象上,覆盖在上面的形象不变,而被覆叠的形象就有所变化,覆叠的位置不同也就产生出不同的形象,并产生上与下、前与后的空间关系。

(4)透叠。

形象与形象相互交错重叠,交错重叠部分为交叠。

重叠部分具有透明性,不掩盖形象的轮廓,也分不出前后或者上下的空间关系。

第一章,一、基本形2.基本形之间的关系(5)联合。

形象与形象交错重叠,不分前后、上下关系,而把两个形象联合起来成为同一个空间平面内的较大的新的形象。

(6)减缺。

形象与形象相互重叠,覆盖产生了前后、上下关系,保留覆盖在上面的形象,后面被上面覆盖所留下的剩余形象为减缺的新形象。

(7)差叠。

两个形象相互交叠,交叠部分成为新的形象,其余部分被减去。

(8)重合。

两个相同的形象,不相互交错,其中一个覆盖在另一个上面,成为合二为一、完全重合的形象。

第一章,一、基本形3.基本形群化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一模一样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目的、方法加以群集,称之为基本形群化。

基本形群化主要是从抽象形态(几何化的点、线、面)入手,进行形的重新组合与排列,由于“形态融合”而产生新的“形”,所构之形相对独立,且极为简练、有力而具符号性。

基本形的群化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