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监测电子教案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5537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2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环境监测电子教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水环境监测电子教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水环境监测电子教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水环境监测电子教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水环境监测电子教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环境监测电子教案DOC.docx

《水环境监测电子教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环境监测电子教案DOC.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环境监测电子教案DOC.docx

水环境监测电子教案DOC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教案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水环境监测》

学时周5学时共80学时

授课班级城市水净化1104班

任课教师张祥霖

 

第1~2课时

课题

绪论

课型

理论课

教学

目的

1.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

2.环境监测的基本方法

重点

难点

熟悉监测的基本要求

教辅

工具

模型

挂图

投影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老师讲授

授课

班级

授课

日期

教学过程

 

一、环境监测

1.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

2.环境监测的基本程序

3.环境监测的分类

4.环境监测的特点

5.环境监测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二、环境监测的分析方法

1.监测方法体系

2.环境监测方法

 

小结

主要为完成相关课程的导入,补充相关专业知识,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第3~4课时

课题

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

课型

理论课

教学

目的

1.质量保证

2.质量控制的意义和内容

3.误差。

重点

难点

误差的测定,检查

教辅

工具

模型

挂图

投影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老师讲授

授课

班级

授课

日期

教学过程

 

一、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的意义和内容

二、误差

1.误差定义

2.误差分类

3.误差的表示方法

小结

从质量控制入手,介绍误差的意义,让学生掌握误差的表示方法。

第5~6课时

课题

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2)

课型

理论课

教学

目的

掌握监测过程中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各类名词术语

重点

难点

检测限、最佳测定范围

教辅

工具

模型

挂图

投影

多媒体

教学方法

理论

授课

班级

授课

日期

教学过程

一、名词术语定义

二、准确度

三、精密度

四、灵敏度

五、空白试验

六、校准曲线

七、检测限

八、检测上限

九、方法适用范围

一十、测定限

一十一、最佳测定范围

小结

掌握各个名词术语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其表示的意义。

第7~8课时

课题

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3)

课型

理论课

教学

目的

1.数据处理和常用统计方法

2.实验室质量保证的方法

重点

难点

刻意数据取舍

教辅

工具

模型

挂图

投影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老师讲授

授课

班级

授课

日期

教学过程

 

一、数据处理和常用统计方法

1.有效数据

2.可疑数据的取舍

3.测量结果的置信区间

二、实验室质量控制

1.实验室基础条件

2.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3.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

小结

有效数据的四舍五入和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实验室质量控制需要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第9~10课时

课题

习题讲解

课型

理论课

教学

目的

重点

难点

教辅

工具

模型

挂图

投影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老师讲授

授课

班级

授课

日期

教学过程

习题讲解

小结

结合前面所讲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总结。

第11~12课时

课题

水体污染物与水质标准

(1)

课型

理论课

教学

目的

水资源、水体

重点

难点

水质指标

教辅

工具

模型

挂图

投影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老师讲授

授课

班级

授课

日期

教学过程

一、水资源

1.我国水资源状况

2.我国江河湖库水质

3.我国水资源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二、水体

1.水体与水体污染

2.水体与水质指标

小结

本次课程主要从总体上介绍水资源和水体污染的现状,为后面的课程打下基础。

第13~14课时

课题

水体污染物与水质标准

(2)

课型

理论课

教学

目的

水体中主要污染物与水质指标

重点

难点

五类水质

教辅

工具

模型

挂图

投影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老师讲授

授课

班级

授课

日期

教学过程

一、水体中主要污染物

1.化学性污染物

2.物理污染物

3.生物污染物

二、水质指标

1.水环境质量指标

2.排放标准

小结

本次课程中水质指标五类水质是水环境监测的重要指标,学生必须掌握

第15~16课时

课题

水体污染物与水质标准(3)

课型

理论课

教学

目的

水体的自净与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

重点

难点

迁移转化

教辅

工具

模型

挂图

投影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老师讲授

授课

班级

授课

日期

教学过程

 

一、水体的自净作用

1.水体自净作用的方式

2.水体自净过程的特征

二、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

1.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

2.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转化

 

小结

本次课程主要掌握两点:

水体自净的各个阶段特征;污染物迁移转化的规律

第17~18课时

课题

习题讲解

课型

理论课

教学

目的

重点

难点

教辅

工具

模型

挂图

投影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老师讲解

授课

班级

授课

日期

教学过程

习题讲解

小结

结合前面所讲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总结。

第19~24课时

课题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课型

理论课

教学

目的

地表水、地下水、污水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重点

难点

采样点的设置

教辅

工具

模型

挂图

投影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老师讲授

授课

班级

授课

日期

教学过程

一、地表水监测方案的制定

1.基础资料的收集

2.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3.采样时间和采样点的设置

二、水污染源监测方案的确定

1.采样前的调查研究

2.采样点的设置

3.采样时间和频率的制定

三、地下水监测方案的制定

1.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

2.采样点的设置

3.采样时间和频率的确定

四、水体监测项目

1.水体监测项目的确定原则

2.水体监测项目

小结

本次课程内容较多,而且都是重点,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为后面的监测打下基础。

第25~26课时

课题

水样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1)

课型

理论课

教学

目的

采样前的准备、地表水样的采集

重点

难点

水样类型

教辅

工具

模型

挂图

投影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老师讲授

授课

班级

授课

日期

教学过程

 

一、采样前的准备

1.水样容器的选择

2.水样容器的清洗

二、地表水样的采集

1.采样方法

2.采样设备

3.水样的类型

4.特殊项目的采样方法

5.采样记录

 

小结

采样的容器有部分比较少见,讲解需要较为细致;采样点方法是重点,几种方法必须掌握。

第27~28课时

课题

水样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2)

课型

理论课

教学

目的

废水样品的采集、地下水样的采集

重点

难点

采样方法

教辅

工具

模型

挂图

投影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老师讲授

授课

班级

授课

日期

教学过程

 

一、废水样品的采集

1.采样方法

2.废水样品类型

3.废水采样注意事项

4.流量的测定

5.采样记录

二、地下水样的采集

1.采样器宇贮样容器

2.采样方法与要求

小结

本节课,废水的一次水样和二次水样虽然课本没有,但较为重要,所以补充讲授。

第29~30课时

课题

水样的采集、运输和保存(3)

课型

理论课

 

教学

目的

水样的运输和保存

重点

难点

保存管理

教辅

工具

模型

挂图

投影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老师讲授

授课

班级

授课

日期

教学过程

 

一、水样的运输和保存概述

二、水样的运输管理

三、水样的保存管理

1.水样变化的原因

2.水样保存的要求

3.水样保存方法

小结

水样的运输和保存中需要注意部分水质检测指标必须在现场检测。

第31~36课时

课题

水样的预处理

课型

理论课

教学

目的

熟悉水样的预处理的原理、步骤、方法

重点

难点

分离方法

教辅

工具

模型

挂图

投影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老师讲授

授课

班级

授课

日期

教学过程

一、水样的消解

1.湿式消解法

2.干灰化法

3.消解操作的注意事项

二、富集与分离

1.挥发和蒸发浓缩

2.蒸馏法

3.溶液萃取法

4.离子交换法

5.共沉淀法

6.吸附法

小结

本节课程水样的富集与分离是重点也是难点,需要学生掌握方法与步骤。

第37~38课时

课题

主要水质项目的分析测定

(1)

课型

理论课

教学

目的

物理性质的测定

重点

难点

物理性质的测定方法

教辅

工具

模型

挂图

投影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老师讲授

授课

班级

授课

日期

教学过程

一、物理性质的测定概述

二、水温的测定

三、色度的测定

四、残渣的测定

五、浊度的测定

六、电导率的测定

小结

水质的物理性质测定是水质检测的重点之一,难度并不大,必须全部记住。

第39~40课时

课题

主要水质项目的分析测定

(2)

课型

理论课

教学

目的

无机物的测定方法

重点

难点

金属污染物的测定

教辅

工具

模型

挂图

投影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老师讲授

授课

班级

授课

日期

教学过程

一、金属污染物的测定

1.汞的测定

2.镉的测定

3铅的测定

4.铜的测定

5.锌的测定

6.铬的测定

7.其它金属污染物的测定

二、非金属污染物的测定

1.pH

2.DO

3.硫化物

4.含氮化合物

小结

非金属污染物的监测方法较少,而且都是经典方法,需掌握;金属污染物测定的方法较多,只需掌握一种化学方法和一种仪器方法即可。

第41~42课时

课题

主要水质项目的分析测定(3)

课型

理论课

教学

目的

有机物的测定

重点

难点

有机物的测定方法

教辅

工具

模型

挂图

投影

多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