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以下学段创新素养教育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
《初中以下学段创新素养教育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以下学段创新素养教育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践能力方面,通过游戏、语言和绘画等,培养幼儿最初的动手能力。
(二)小学低段(1-3年级)。
创新人格方面,以启发保护儿童的好奇心为主。
教师要多表扬肯定孩子,随时注意孩子心态的变化,悉心呵护和耐心引导。
在创新思维方面,教师要创设情境,将学习的内容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并能从生活实践中提炼总结出一些规律,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践能力方面,以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为主,根据学生的不同“症状”,把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学具的能力,通过一些动手操作,化易为难。
(三)小学高段(4-6年级)。
创新人格方面,关注保护和鼓励儿童的好奇心。
注重保护和激励儿童的好奇心,培养其良好的智力品质和学习兴趣,树立求知欲和勤奋学习的精神,建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
创新思维方面,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他们在学好知识的同时,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在实践能力方面,这一阶段学生的知识、经验正处于迅速积累时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都获得一定程度发展,模仿能力迅速提高。
学校要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尽可能的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四)初中阶段。
在创新人格方面,重点应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心理,引导学生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也要关注进入到青春期的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多和学生进行沟通,随时了解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正确观念的引导。
在创新思维方面,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获得进一步提高,已开始使用假设的、形式的、反省的抽象逻辑思维,且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但对思考的意义缺乏认识。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并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通过质疑、解疑,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标新立异的思维习惯。
在实践能力方面,初中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经验迁移能力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会运用已有知识和相关技能创造性地去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要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和发展他们独立学习、独立生活的能力。
三、工作重点
(一)改进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立足于课堂、立足于学科课程,辅之以活动等。
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知识储备、年龄特征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特别是紧密结合正在实践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大脑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启迪创造性的目的。
幼儿园和小学低段,要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培养孩子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要提供游戏的各种条件,包括提供场地、时间、材料等,在游戏中培养孩子创新素养。
(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从单一的、被动的学习,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操作实践等多样化的、主动的学习方式转变,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要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通过开展“慕课”“翻转课堂”等有效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快乐学习,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创新素养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
(三)重视实践实验教学。
坚持开全、开齐、开好小学科学、初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实验课,并拓展实验的内容,选择学生生活实践密不可分的小实验,或配合课堂教学的系列实验或补充实验等,同时,拓展实验的空间,将实验由课堂向课外、教室向家庭、学校向社会延伸,其形式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开放实验室等,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获得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检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以某科知识为主,综合联系其他学科相关知识。
可通过开设综合实践课,构建一个跨学科的知识网络,将多学科教学内容整合起来,也可以找到一系列线索,用这个线索将若干学科领域的多个技能和相关概念串联起来,使相关学科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展学生走班教学试点。
(五)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资源。
从传统的课件制作,转移到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和学习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深度融合。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三通两平台”建设资源,为学生创设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促使其思维集中、手脑并用、展开想象的翅膀,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六)创新校园文化。
结合《***县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按照“挖掘学校潜力,打造校园静态文化;
创新校园精神,激活校园动态文化;
完善校园人际关系,提升校园精神文化”总体思路,扎实有序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不断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充分发挥校园静态文化对学生的潜移默化教育作用。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借鉴***一小利用废旧木料建设的学生拓展训练基地,***二中建设的生物标本陈列室等,本着节约成本、因地造景的理念,加强和完善学校的绿化、人文景观建设,使校内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一角一景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地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加强校园动态和精神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全县每年开展的校园文化建设观摩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书香校园创建活动,开展如科技创新、手工制作、书画艺术、文艺体育、读书演讲、说拉弹唱等竞赛活动,培养语言表达、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艺术的魅力,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和集体凝聚力、荣誉感。
(七)加强行为习惯养成和文明礼仪教育。
以“培养习惯,塑造品质,内化思想,外化行为”为目标,以校园内显性礼仪(坐、立、行、走、言)为突破口,从举止文明、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守时惜时、懂得感恩、勤俭节约、遵守秩序、勤于动手、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等方面全面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和文明礼仪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
(八)深化对学生的评价改革。
学校探索建立对学生创新素养教育的评价体系。
学科教学评价,主要由学科教师进行评价,要贯穿于每个课堂教学环节,包括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注重对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发掘激励并及时给予肯定,不要用简单的知识对错轻率对学生的探索和质疑结果进行否定,评价要激励学生的质疑、好奇。
终结性评价指在短时间内对教师的教和全体学生的学做出评价,一般以命题纸笔测验的方式进行。
命题的质量和方向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命题中体现创新素养教育内容,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课堂情境创新力、质疑探究能力、任务驱动教学能力、指导学生探究能力密切相关,在命题中体现创新素养教育内容,对日常教学中创新素养教育有正面导向作用。
课外评价,主要由教师、各个社团、活动小组、学生自身进行评价。
课外评价要避免“从课堂到课堂”的思路,不能仅仅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特长、参加了多少培训班,而是要真正评价出学生的课外表现。
学校要根据地域文化、学生特点、年龄阶段,积极创新对学生课外评价的办法。
比如,围绕文艺、体育、艺术等领域,成立活动小组,根据小组活动情况,对学生表现出的创新素养进行评价;
要求学生独立自主安排课外活动,定期进行小组交流,通过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在对学生评价时要结合不同的年龄特点和学生实际,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寓创新素养教育内容于整个评价活动之中,形成课内课外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全方位的创新素养培养体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创新素养教育工作顺利进行,教体局成立创新素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育股,**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明确责任分工。
教体局创新素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研究指导,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要进行表彰奖励,及时研究总结工作取得的经验。
对工作进展不力的学校,将进行通报批评,务求取得实效。
教育股要做好方案制订和统筹落实工作,将创新素养教育作为教育督导检查和学校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学校(幼儿园)创新素养教育评价体系,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彰显创新素养教育要求的中小学(幼儿园)评价指标。
把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创新素养、学业负担状况等方面作为评价学校的主要内容,推进以学校自评和教体局、学生、家长、社区共同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逐步实现管办评分离。
考试中心要深化中考制度改革。
按照教育厅有关要求,从2017年起,有序推进中考改革,探索建立以“综合评价、注重能力、彰显特长、创新导向”的中考制度。
教师发展中心要指导学校改革学生的评价体系,探索建立对学生创新素养教育的评价体系,指导学校进步深化教学改革,结合正在实践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充分现代多媒体作用,加强理化生实验教育,努力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创新素养教育体系。
深化对教师的评价改革,探索建立并指导学校建立对教师评价的指标体系,坚决克服以学科分数作为评价教师业绩的唯一标准的做法,要围绕创新素养教育的要求,体现出教师教学素质评价(反映教师教学的基本素质)、教师教学职责评价(反映教师教学工作状况)和教师教学绩效评价(反映教师教学的成效),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评价,注意以鼓励、激励为主,引导评价的公正公平。
青少年活动中心和体育中心要加强艺术、体育教育的指导,适时开展各类文艺体育竞赛展演活动。
各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对培养学生创新素养教育工作的认识,加强领导,转变以唯升学率衡量学校管理、以唯学生分数评价老师的观念,树立符合创新素养教育的学校管理、教师管理观念,树立重视创新的观念,建立有助于创新素养教育的学校组织管理制度,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认真完善本校(幼儿园)工作方案,把培养学生创新素养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实施探研型实验的思考和行动,在教师考核、评先选优中把创新素养教育开展情况列为重要内容,切实推进创新素养教育取得新成效。
(三)加强师资培训。
从2017年起,教师发展中心将创新素养培训作为师资培训的主要内容,充分利用“国培计划”教师创新素养培训项目,整合挂职锻炼、县级跟岗培训、岗前培训,校本校训等多途径进行培训,提高教师创新素养培养的水平和能力。
同时,加强创新素养的理论和课题研究,定期深入创新素养培养课堂,帮助中小学校解决实践中的理论问题,引导教师树立平等的师生观念,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通过精心的情境设计把学生带入主动探索,独立钻研,努力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帮助者。
(四)加强舆论宣传。
扩大创新素养教育的社会影响力,采取广播、电视、互联网、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引导社会充分认识到学生接受教育目的是发展潜力,学知识、学做人,会生活、会探究、会创新,拥有健康心理,能够适应社会,实现个人全面发展,使社会认同创新素养教育,构建全方位的创新素养培养体系。
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功观、成材观、质量观,主动承担起子女启蒙教师的责任,不随意增加子女的课业负担,努力为子女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配合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科学研究、社会调查、诚信教育等实践活动,形成家校合力,提升创新素养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