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生产全产业链管控技术规范》(报批稿)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gj****cr 文档编号:18542118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辣椒生产全产业链管控技术规范》(报批稿)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辣椒生产全产业链管控技术规范》(报批稿)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辣椒生产全产业链管控技术规范》(报批稿)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辣椒生产全产业链管控技术规范》(报批稿)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辣椒生产全产业链管控技术规范》(报批稿)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辣椒生产全产业链管控技术规范》(报批稿)Word文档格式.doc

《《辣椒生产全产业链管控技术规范》(报批稿)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辣椒生产全产业链管控技术规范》(报批稿)Word文档格式.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辣椒生产全产业链管控技术规范》(报批稿)Word文档格式.doc

6.2.1 苗床选择 2

6.2.2 种子消毒 2

6.2.3 播种育苗 2

6.2.4 苗期管理 2

6.3 定植时间 3

6.4 定植密度 3

6.5 定植方法 3

6.6 查苗补缺 3

7 田间管理 3

7.1 温湿度管理 3

7.2 肥水管理 3

7.3 整枝、防倒伏 3

7.4 草害管理 3

8 病虫害防治 4

8.1 主要病虫害 4

8.2 防治原则 4

8.3 农业防治 4

8.4 物理防治 4

8.5 生物防治 4

8.6 化学防治 4

8.6.1 化学农药选用原则 4

8.6.2 主要病虫害防治用药方案 4

9 采收分级包装 4

10 质量安全管控 4

10.1 产品质量安全检测 4

10.2 追溯体系 4

10.3 生产记录 5

10.4 农田废弃物管理 5

11 贮藏、运输 5

11.1 贮藏 5

11.2 运输 5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辣椒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推荐用药表 6

前  言

本文件按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金华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金华市婺城区椒椒农业有限公司、金华市经济特产技术推广站、金华市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中心、浙江农林大学、金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兰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曹春信、刘新华、吴瑛莉、张旭升、杨德毅、吕尊富、黄洪明、张雷、鄢继琼、朱浩、马婧妤、严志萱、刘双日、张伟春、朱璞、周秦、郭子卿。

6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辣椒生产全产业链管控技术的要点,包括术语和定义、产地选择、大田准备、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分级包装、质量安全管控、贮藏运输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金华地区辣椒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349-2009肥料中砷、镉、铅、铬、汞生态指标

GB4285-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NY/T1276-2007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5010-2016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944-2006辣椒等级规格

NY/T1655-2008蔬菜包装标识通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门椒

主茎上第一朵花坐果发育形成的辣椒果实。

3.2 

对椒

一级侧枝上花朵发育形成的辣椒果实。

4 产地选择

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土壤肥沃、通风良好,2年以上未种过茄科作物的田块,前茬作物以豆类或粮食作物为宜。

产地环境应符合GB15618-2018和NY/T5010-2016的规定。

5 大田准备

5.1 施足基肥

定植前25d~30d配合深耕施商品有机肥200kg/667m2~300kg/667m2,充分腐熟的菜籽饼肥50kg/667m2,翻耕深度20cm以上为宜;

定植前7d~10d结合整地作畦亩施硫酸钾复合肥20kg/667m2~30kg/667m2(N:

P2O5:

K2O=15:

15:

15),过磷酸钙20kg/667m2。

肥料的重金属含量应符合GB/T23349-2009的规定。

5.2 翻耕定畦

定植前7d~10d将土壤翻耕耙匀、作畦,畦宽连沟1.3m~1.6m,畦高25cm~30cm。

开好排水沟,保持排水通畅。

5.3 覆膜

春季栽培选用银灰双色地膜或透明地膜,覆膜前一周,畦面铺设滴灌带并试滴,每畦2条;

秋季栽培不覆地膜,畦面铺设滴灌带,每畦2条,定植前3d大棚顶部覆盖遮阳网。

6 育苗定植

6.1 品种选择

选用抗性强、商品性好、产量高、熟期适中,适应当地栽培,符合目标市场需求,并经国家登记的品种。

春季栽培可选用‘金椒2号’、‘衢椒1号’、‘早帅’等;

秋季栽培可选用‘浙椒3号’、‘湘辛28号’等。

6.2 播种育苗

6.2.1 苗床选择

选择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地块做苗床,苗床宜建在大棚等设施内。

6.2.2 种子消毒

55℃~60℃温水浸种15min~20min,期间不断搅拌并保持水温,待降至室温再浸种4h~6h,晾干待播。

6.2.3 播种育苗

春季大棚栽培一般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播种,秋季大棚栽培一般6月底至7月中旬播种;

露地栽培一般2月上旬至3月中旬播种;

采用穴盘育苗,根据苗龄,选用50孔、72孔或128孔穴盘。

播种以晴天为宜,每穴播一粒、覆盖1.0cm~1.5cm厚的商品基质,浇透水,贴面覆盖透明地膜,春季育苗搭建小拱棚保温保湿、秋季覆盖2层~3层黑色遮阳网。

6.2.4 苗期管理

出苗前闭棚保温,当30%种子顶土后揭除贴面覆盖物,逐步降低苗床温度,白天温度保持在22℃~28℃,最高温度不超过30℃;

夜间温度保持在10℃~15℃,最低温度不低于8℃。

子叶展开后适当提高温度。

定植前5d~7d进行炼苗,逐渐通风降温,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夜间温度保持在10℃~12℃。

当秧苗轻度萎蔫时适时浇水,禁止傍晚和雨天浇水。

6.3 定植时间

春季大棚栽培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选择晴天及时定植;

露地栽培清明后选择晴天定植。

秋季大棚栽培一般在7月底至8月中旬,选择晴天傍晚或阴天及时定植。

6.4 定植密度

双行定植,每穴1株,株距40cm~60cm,密度2000株/667m2~2500株/667m2,晚熟、长势强的品种适当稀植,早熟、长势弱的品种适当密植。

6.5 定植方法

定植前1天苗床浇水、防病1次。

用打孔器在地膜上打直径为4cm~5cm的定植孔,小心取出穴盘苗放入定植孔,并使营养土与土壤紧密结合,营养土面与畦面相平,并调整滴灌管位置,使其距秧苗基部5cm~8cm;

定植后浇透定根水,定植孔边用土封严。

6.6 查苗补缺

定植后一周内发现死苗,及时补种。

7 田间管理

7.1 温湿度管理

6.1.1 春季缓苗前密闭大棚2d~4d,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最高温度不超过35℃;

夜间温度保持在12℃~20℃,最低温度不低于10℃。

缓苗后至坐果前,晴天注意通风降温,阴天和夜间仍以覆盖保温为主。

坐果后,控制棚内白天最高温度不超过35℃,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15℃。

6.1.2 秋季定植后遮阳网覆盖4d~6d,每天早晚滴水一次,每次10min~15min。

10月下旬以后注意保温。

7.2 肥水管理

6.2.1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追肥掌握“轻施苗肥,稳施花蕾肥,重施花果肥”的原则。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2010的规定。

6.2.2 定植后根据辣椒苗长势确定是否追肥。

果实采收期间每隔7d~15d,根据植株长势,用滴灌追施3kg/667㎡~5kg/667㎡硫酸钾复合肥(N:

10:

30)或2kg/667㎡~3kg/667㎡腐殖酸水溶肥(腐殖酸≥3.0%,N+P2O5+K2O≥20%)。

必要时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

6.2.3 定植缓苗后保持土壤湿润,浇水时间选择晴天早晨或傍晚进行。

及时清沟排水,防止沟内积水。

7.3 整枝、防倒伏

门椒以下的侧枝(芽)长5cm以上时及时抹除,插小竹竿或在畦四周打桩拉绳,并及时调整绳子高度,防止植株倒伏。

7.4 草害管理

清除种植地块周边的杂草。

秋季栽培应加强田间草害管理,定期除草。

8 病虫害防治

8.1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枯萎病、炭疽病、白粉病、疫病、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烟粉虱、红蜘蛛等。

8.2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技术,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8.3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注重种子消毒和土壤消毒;

清洁田园,减少病原物;

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性;

通过农艺措施,加强栽培管理,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农事操作要防止人为交叉感染和传播病毒。

8.4 物理防治

在害虫发生初期可采用人工捕杀、捏杀等措施,或采用银灰色地膜、防虫网驱避害虫。

采用杀虫灯、昆虫性诱剂、色板诱杀害虫。

大棚通风用20目~25目的防虫网密封,阻止蚜虫迁入。

8.5 生物防治

保护与利用寄生蜂、七星瓢虫、蜘蛛等天敌,采用昆虫病原微生物、白僵菌等微生物制剂、芽孢杆菌等拮抗微生物及其制剂进行防治,或种植诱集植物进行防治。

8.6 化学防治

8.6.1 化学农药选用原则

对症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选择性农药;

农药使用按GB4285-89和NY/T1276-2007的规定执行。

8.6.2 主要病虫害防治用药方案

主要病虫害防治用药方案参见附录A。

9 采收分级包装

根据市场行情和果实商品成熟度分批及时采收。

采收的果实剔除病、虫、畸形果后,根据大小、形状、色泽分级、包装。

10 质量安全管控

10.1 产品质量安全检测

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产品上市前进行质量安全检测,检测不合格的产品及时销毁。

10.2 追溯体系

上市辣椒产品均需加贴二维码追溯标识。

无法粘贴标识的,应根据市场销售的相关要求提供主体身份证明等。

10.3 生产记录

建立独立完整的生产记录档案,如实记载种植的辣椒品种、数量;

使用的农药化肥名称、地块、规格、来源(保留购买凭证,如发票或收据)、用法、用量、日期;

产品的采收日期、采收产量、去向;

并与追溯体系衔接。

档案保留时间不应少于2年。

10.4 农田废弃物管理

使用过的地膜、棚膜、喷管、秧盘、遮阳网、肥料袋、农药瓶(袋)、农用塑料包装物和辣椒残体等农田废弃物要及时清理出田园,并做好垃圾的分类投放与管理。

11 贮藏、运输

11.1 贮藏

10.1.1 采收后的辣椒,应根据果实的成熟度和品质情况,迅速组织调运和贮存,按等级品质分别存放,按NY/T944-2006的规定执行。

10.1.2 若需临时贮藏,必须在阴凉、通风、干净的地方进行,堆码整齐,防止挤压损伤,严防日晒、雨淋。

需较长时间贮藏时,应放入冷库,存入前应逐步降温预冷,贮藏温度不低于8℃。

11.2 运输

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干燥,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装卸时应轻装轻放,防止碰撞,按NY/T1655-2008的规定执行。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辣椒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推荐用药表

防治对象

农药种类

每亩使用量

防治方法

安全间隔期

/d

每季最多使用次数

/次

枯萎病

1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WP

200g~300g

根茎部喷雾

3

25%咪鲜胺EC

50g~62.5g

6~8

2

炭疽病

325g/L苯甲·

嘧菌酯SC

20mL~50mL

喷雾

7

10%苯醚甲环唑WDG

50g~83g

250g/L吡唑醚菌脂EC

30mL~40mL

10

白粉病

12%苯甲﹒氟酰胺SC

40mL~67mL

5

12

疫病

发病前

68%精甲霜·

锰锌WDG

100g~120g

4

80%代森锰锌WP

150g~210g

15

发病初期

23.4%双炔酰菌胺SC

500g/L氟啶胺SC

25mL~33mL

病毒病

5%氨基寡糖素AS

35mL~50mL

喷雾。

7~10

2~3

0.5%香菇多糖AS

200mL~300mL

24%混脂·

硫酸铜EW

78mL~117mL

3~4

蚜虫

14%氯虫·

高氯氟SC

15mL~20mL

1.5%苦参碱SL

1

10%溴氰虫酰胺SC

烟粉虱

40mL~50mL

22%螺虫·

噻虫啉SC

50g/L双丙环虫酯DC

55mL~65mL

红蜘蛛

0.5%藜芦碱SL

120g~140g

注:

EC代表乳油,WP代表可湿性粉剂,AS代表水剂,SC代表悬浮剂,WDG代表水分散粒剂,EW代表水乳剂,SP代表可溶性粉剂,SL代表可溶液剂,DC代表可分散液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