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540060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0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最新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最新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最新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最新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最新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结构形式

基础类型

筏板基础局部独立基础

结构类型

框架-剪力墙

地下防水

结构自防水

抗渗砼,抗渗等级

S6

材料防水

SBS卷材防水

基础垫层

C15

次要构件(填充墙的构造柱、圈梁等)

C20

混凝土强度等级

基础底板;

各层墙、梁、

板;

柱;

楼梯

C30

说明:

基础底板、地下室外墙、汽车坡道墙体、地下一层顶板及人防顶板砼为抗渗砼,抗渗等级为S6。

结构断面尺

基础底板厚度

400、600、700

(mm

外墙厚度

200、300

内墙厚度

200、300、350、500、600、700

柱断面

600X600

梁断面

600X1400

板厚度

120、160、200、300、400

9

钢筋类别及规格

I级钢(HPB235级):

①6、8、10

川级钢(HRB400级):

①8、10、12、14、16、18、20、22、25、28、32

10

变形缝位置

详见5.2.4.1条

11

碱集料反应类别

详见3.2.1.3条

2.2设计图

2.2.1±

0以下部分平面图即地下部分施工流水段划分图

II

基础底板施工流水段划分

基础底板施工流水段划分(见上图)

施工段名称

备注

1段

轴线:

N-1〜N-45/N-B1

〜N-L

混凝土方量

:

770m3

2段

N-1〜S-31/N-K〜

S-A

950n8

3段

S-18〜C-10/N-N

〜C-A

1250R8

地下2层〜地下

1层结构墙体施工流水段划分(见下图)

轴线:

N-23

〜N-45/N-Bi〜C-D

混凝土方量:

261m3

N-1〜

N-23/N-Bi

〜N-K

297m3

C-1/N-J〜

S-Ci

280m3

4段

S-1〜

S-19/S-Bi

〜S-A

248m3

5段

S-21/

-C-9/C-D〜

-S-L

225m3

峨貂慵倆1段潮I

■——&

222±

0以上部分平面图即地上部分施工流水段划分图

地上主体结构施工流水段划分(见下图)

资料填写名称

i段

A单元,N-6〜N-19

B单元,N-20〜N-33

C单元,N-33〜N-45

D单元,N-A1〜N-J

E单元,N-J〜N-A

6段

E'

单元,S-H1〜S-W

7段

F单元,S-W〜S-A

8段

A'

单元,S-18〜S-31

2.3施工重点和难点概述:

2.3.1底板混凝土施工

地下室底板厚分别为400mm、600mm和7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抗渗等级为S6。

由于基础底

板分段施工,每段混凝土方量大,且底板施工阶段处在于冬季施工。

既要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不延误进度,

又要保证冬季施工养护能达到混凝土质量验收标准,必须经过严密的施工组织计划和充足的物资准备。

为本工程重点施工内容,详见《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方案》。

2.3.2冬季施工

本工程地下室与基础,地上一、二层主体工程施工进入冬季施工阶段,为确保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按规

范要求,采取必要的冬季施工措施与准备。

此阶段为本工程的重点施工之一,详见《冬季施工方案》。

2.3.3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及处理

本工程为三栋住宅楼,相邻建筑之间留有施工缝,每单元面积划分大,为了既保证结构工程质量又便于施

工,地上地下划分了较多的流水段。

流水段处的施工缝是结构的薄弱部位,不宜过多,且留置部位严格。

524节。

此段施工难点多,难度大。

施工缝的留置方法及施工要点详见

3施工部署

3.1施工部位及工期安排

'

、一时间

部位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本工期安排未考虑外界对施工的影响。

基础底板

2007

15

12

±

0.00以下

2008

25

0.00以上

20

二次结构及装修

本工程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顺序为:

先施工墙、柱分项,后施工梁、板分项,柱、梁、板、墙体采用泵送。

地下工程及二层(含二层)以下采用汽车泵浇筑,局部配合使用地泵泵送。

二层以上主体结构混凝土采用HBT—60混凝土泵浇筑。

泵车分别置于基坑北侧和西侧(详见混凝土泵平面布置图),管随结构施工同步升高,在顶板用架子管顶牢并加固。

泵送混凝土最大高度为65.4m。

根据施工工序及工期安排,混凝土浇筑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若混凝土浇筑量较大,白天不能浇筑完成又

不能留置施工缝时,现场管理人员分成两班,每班12h,各专业有关领导及施工人员跟班作业,负责检查,

同时做好各方协调工作。

3.2混凝土供应

3.2.1预拌混凝土技术要求

3.2.1.1混凝土原材的要求

水泥:

根据混凝土设计环境类别,地上主体结构混凝土用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P・0)。

砂:

本工程采用泵送混凝土,混凝土有抗冻、抗渗要求,C30混凝土宜选用级配等级中等的中砂。

混凝土强

度等级小于C30或建筑用砂浆时,宜选用级配区为川区的细砂。

石:

石子宜选用连续颗粒级配范围,普通混凝土所用石子为粒径大于5mm的碎石或卵石,在梁柱节点等钢

筋密集区域,或者厚度超过20mm的建筑地面中,石子粒径应小于20mm一般部位石直径宜小于40mm

3.2.1.2混凝土外加剂的要求

外加剂使用应根据使用要求,施工条件、混凝土原材料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

与混凝土供应商签订合

同中应明确规定对混凝土的各项技术要求,对含碱、氯量严格按规定控制,以确保混凝土质量及各项物理性能满足施工要求。

外加剂类型:

早强剂、减水剂、防冻剂、泵送剂、膨涨剂、脱模剂等。

当日最低气温在0〜5C,混凝土采用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覆盖养护时,可采用早强剂或早强减水剂;

日最低气温为-5C以下,采用覆盖保温时,可采用-5C、-10C和-15C的防冻剂。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综合蓄热法养护,故不宜使用加气剂或加气减水剂。

夏季混凝土施工时,结构墙体、顶板、梁部位混凝土可加入适量普通减水剂,以增加坍落度和扩展度,起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作用。

本工程地上、地下结构均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

在常温下,加入泵送剂可以大大提高拌合物在初

凝前的流动性,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后浇筑混凝土,包括结构后浇缝,隧洞堵头等施工,应使用加入膨涨剂的膨涨混凝土。

大模板墙体施工,为了减小混凝土与模板的黏着力,宜于脱模而不损坏混凝土,可用混凝土脱模剂。

321.3配合比的主要参数要求

(1)坍落度要求:

预拌混凝土坍落度确定应考虑混凝土运输途中的损失、运输车施工现场的停滞及混凝土

卸料时间长短引起的损失。

根据《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的规定,坍落度具体要求如下:

坍落度\

剪力墙、柱

梁、板

单位mm

180±

20

200±

180±

 

(2)水灰比要求: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耐久度基本要求,各部位最大水灰比及水泥用量见下表:

位置

最大水灰比

最小水泥用量

(Kg/m3)

最大氯离子含

量(%)

最大碱含量

0

以下

与土壤接触结构

0.55

275

0.2

室内结构

0.6

250

0.3

以上

0.65

225

不限制

注:

1、基础垫层混凝土构件的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少于表中数值减25Kg/m3

2、地下室底板,外墙混凝土配置应采取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措施:

使用B种低碱活性集料配置混凝土,其混凝土含碱(当量)不超过5Kg/m3;

使用C种碱活性集料配置混凝土,其混凝土含碱量(当量)不超过3Kg/m3;

不得使用D种高碱活性集料配置地下工程混凝土。

(3)砂率要求:

除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外,根据《建筑施工手册》

(第四版)中相关规定:

采用模数为2.5〜3.2的中砂;

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少于15%砂率宜控制在

35%〜45%之间。

坍落度为10〜60mm的混凝土砂率见下表:

水灰比

(W/Q

卵石最大粒径(mr)i

碎石最大粒径(mr)i

40

16

0.4

26〜32

25〜31

24〜30

30〜35

29〜34

27〜32

0.5

28〜33

33〜38

32〜37

31〜36

36〜41

35〜40

0.736〜41I35〜40I34〜3939〜44I38〜4336〜41

本工程坍落度大于60mm可经试验确定,也可在上表基础上,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砂率增大1%的幅度予

以调整。

3.2.1.4混凝土泵送要求

为增强混凝土的可泵性,在混凝土中掺人适量的粉煤灰和减水剂,掺量必须经过实验确定。

为保证混凝土

的缓凝时间达到4〜6h,能够满足混凝土出机运至现场具有可泵送料条件,在混凝土中掺人适量缓凝剂。

严禁在混凝土中加水。

3.2.2混凝土的运输准备

3.2.2.1运输时间的控制

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转载次数和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

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筑完

毕的延续时间应符合下表:

气温

延续时间

(min)

采用搅拌车—

其他运输设备

<

C30

>

25C

120

90

75

60

掺有外加剂或采用快硬水泥时延续时间应通过实验确定。

本工程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混凝土搅拌站离建筑工地约1h路程。

根据规定,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

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下表规定,否则必须设置施工缝。

故本工程要求每辆泵车从搅拌站到开始浇筑混凝土

的时间不得超过4h。

即初凝时间为4h。

气温「C)

25

210

180

150

3.2.2.2混凝土运输车次控制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数量应根据所选用的混凝土泵的输出量决定。

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可根据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配管情况和作业效率,按下式计算:

Q仁QmaxOrn

式中Q—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

Qma—每台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mih)

a---配管条件系数,可取0.8〜0.9

n■--作业效率。

可取0.5〜0.7

根据计算,现场应有15辆混凝土罐车中转运输才能达到使1台最大泵送能力80mSh的泵连续浇筑的目的。

3.2.2.3混凝土运输对场地的要求

场内输送道路应尽量平坦,以减少运输时的振荡,避免造成混凝土分层离析。

同时还应考虑布置环

形回路,施工高峰时宜设专人管理指挥,以免车辆互相拥挤阻塞。

本工程建筑场地北侧为施工通道,在西北角料场车辆可以迂回转向。

场地西侧开有泵车通道,便浇筑南侧建筑。

场内路面均为混凝土硬化路。

3.4劳动组织

331管理层负责人(工长)

项目部各部门配有经验丰富、管理水平过硬的管理队伍,实行持证上岗、专项负责的管理制度。

姓名

岗位

职称

郝天坤

项目经理

工程师

常连起

党支部书记

高级工程师

闫新立

生产副经理

助理工程师

支亮

总工程师

史宝新

总经济师

常文军

技术负责人

闫同良

技术贝

杨亮

测量员

李献力

材料主管

材料员

曹树连

工长

技术员

刘玉民

试验员

王永飞

安质检主管

质检员

13

周立君

电气工程师

14

周睿

水暖工程师

唐祝勇

安全员

董玉霞

资料员

3.3.2劳务层负责人

工程主体分包队伍为江苏华洲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劳务分包责任人明确,各负其责。

职务

岳明春

孙德平

生产经理

陈健

唐丰祥

华桂岭

王大春

3.3.3工人数量及分工

主体施工队人数为50人,其中钢筋工15人,木工10人,钢筋工25人。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对混凝土搅拌站配合比主要技术参数的要求

4.1.2现场养护室设置要求及设备的准备工作4.121本工程现场养护实验室位于北京铁建公司院内的中心实验室内,配有与结构工程的规模技术特点相

适应的试验设备、标准养护室和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具有试验工作资格的试验员;

4.122各种仪器设备检定合格,并在检定周期内,具有合格标识;

标养室配备了合格有效的温湿度计;

有做混凝土试块相关的试模及振动台。

4.1.3±

0以下对碱集料反应的要求

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编制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技术措施,必须确保20年内不发生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损害;

浇筑每部位混凝土前预先上报配合比及所选用各种材料的产地、碱活性等级、各项制表检测及混凝土碱含

量的评估结果。

地下室底板,外墙混凝土配置应采取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措施:

使用B种低碱活性集料配置混凝土,其混凝土含碱(当量)不超过5kg/m3;

使用C种碱活性集料配置混凝土,其混凝土含碱量(当量)不超过3kg/m3;

(kg/m3)

以下

300

4.1.4对技术交底的要求

4.1.4.1技术交底是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细化与深化。

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2天,正确地将

设计意图及施工做法反应在书面交底上,并附口头交底。

交底人应按照要求格式书写技术交底并签字,由

技术负责人审核后方可分发给工长及相关施工人员。

4.1.4.2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内容

混凝土技术交底内容包括作业准备、施工工艺措施及主要做法要求、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等内容,要求交

底人填写规范、内容齐全。

具体内容参考“长城杯”关于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交底的要求。

4.2机具及材料准备

规格

单位

数量

单耗量(KW)

总功率(KW)

进场日期

塔吊FO/23B、C6018

2007年12月

ZN一50型振捣器

18

1.1

26.4

平板振捣器

2.2

13.2

铁锹

2007年10月

铁抹子

木抹子

HGY1布料杆

IPF—100型泵车

17

34

HB■一60地泵

5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5.1主要施工流程

5.2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5.2.1施工准备

521.1钢筋的隐检工作已经完成,并已核实预埋件、线管、孔洞的位置、数量及固定情况无误。

5.2.1.2模板的预检工作已经完成,模板标高、位置、尺寸准确符合设计要求,支架稳定,支撑和模板拼缝严密,符合规范要求。

5.2.1.3提前签订商品混凝土供货合同,签订时由技术部门提供具体供应时间、标号、所需车辆数量及其间隔时间,特殊要求如抗渗、防冻剂、入模温度、坍落度、水泥及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所需提供的资料等。

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确定配合比及外加剂用量。

5.2.1.4浇筑混凝土用走道及工作平台,安全稳固,能够满足浇筑要求。

5.2.1.5在砼浇筑前,应清理模板内的所有杂物,并仔细清理泵管内残留物,确保泵管畅通。

5.2.1.6混凝土浇筑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方案的学习,由技术部门讲述施工方案,对重点部位单独交底,设专人负责,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5.2.2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

5.2.2.1混凝土浇筑和振捣的一般要求

5.2.2.1.1本工程各区进行分区流水施工,每一流水段内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当必须间歇时,间歇的时间尽量

缩短,并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一层的混凝土浇筑完毕。

各流水段结合部位施工缝均采用多层板(根据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间距切口)分隔。

5.2.2.1.2浇筑时为防止分层离析,混凝土由料斗、泵管内卸出时,其自由倾浇高度不得超过2m超过2m时,

优质文档

需用串筒或斜槽下落。

浇筑时混凝土不得直接冲击模板。

5.221.3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底部先填以30〜50mm厚同配合比石子砂浆。

5.221.4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看模板,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生变形移位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好。

5.2.2.1.5使用插入式振动器要快插慢拔,插点呈梅花形布置,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

移动间距不得大于

500mm,振动器上一层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0mm以消除上下两层间的接缝。

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

浆及不出现气泡、下沉为宜。

522.2各部位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措施

5.2.2.2.1垫层混凝土浇筑

垫层混凝土采用汽车泵分区浇筑,平板振捣器振捣,表面抹平压光。

基槽验收合格后,钉控制桩(8X8m用泵车进行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振捣采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振捣密实后,以钢筋棍上标高及水平标高小棉线为准检查平整度,高的铲掉,凹的补平,用水平刮杠刮平,表面再用木抹子搓平,最后用铁抹子压光。

混凝土养护采用综合蓄热法养护,在已浇筑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两层阻燃草帘被。

5.2.2.2.2底板混凝土浇筑

底板混凝土浇筑采用汽车泵分区浇筑,浇筑顺序为1段t2段t3段。

在浇筑混凝土前,对模板内的杂物和

钢筋上的油污等清理干净;

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予以堵严。

(1)底板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罐车运输,汽车泵浇灌输送混凝土的泵管采用100的无缝直管,为保证

底板整体性,每段混凝土一次连续浇筑完毕,不留垂直施工缝。

(2)底板商品混凝土标号C30,抗渗等级S6,坍落度180±

20,要求使用水化热较低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并掺人膨胀剂、缓凝剂、减水剂,以保证底板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

⑶尽量降低混凝土配合比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

(4)本工程基础底板混凝土厚度有0.4m、0.6m、0.7m厚。

混凝土方量较大,且在冬季混凝土养护时易产生

温差裂缝,因而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及配合比,保证混凝土质量均匀、振捣密实、养护保温及时。

底板混凝土施工采用“分段定点、一个坡度、循序渐进、一次到顶”的方法,这种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混凝

土的浇筑方法,能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避免输送管道经常拆除、冲洗和接长。

从而提高了泵送效率,简化了混凝土的泌水处理,保证了上下层混凝土不超过初凝时间。

5.2.2.2.2柱、墙混凝土浇筑

地下室及二层以下墙体混凝土浇筑采用汽车泵局部配合地泵浇筑方法。

二层以上混凝土浇筑采用地泵+布料

杆沿墙体循环浇筑,每次浇筑厚度根据现场使用振捣棒而定,厚度为其有效长度的1.25倍。

下灰厚度采

用尺杆配手把灯控制。

(1)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清理模内杂物。

(2)混凝土浇筑前,应先泵送适量的水,以湿润混凝土泵的料斗,活塞及输送管的内壁等直接与混凝土接触

部位。

确认混凝土泵和输送管中无异物后,采用与泵送混凝土同成份无石子的水泥砂浆润湿管道。

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清洗输送管道。

(3)墙体混凝土浇筑采取分层水平浇筑,每层厚度不大于400mm上、下层间隔时间不超过2小时,以避免

形成冷缝。

(4)在浇筑墙、柱等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充3〜5cm厚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防

止墙、柱底部烂根。

⑸窗洞口两侧混凝土浇筑时,在洞口两侧均匀下灰,距离洞边30厘米左右用振捣棒两边同时振捣,混凝

土浇筑完毕,将上口甩出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规定标高线(墙体设计标高)高2-3厘米将表面找平,

在顶板浇筑前将上表面浮浆及松动石子剔除。

(6)柱、墙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有间歇,施工缝留在主梁下面。

柱浇筑完毕应停歇1〜1.5h。

使混凝

土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上部梁、板。

52223梁、板混凝土浇筑

二层以上梁、板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地泵沿布料杆泵送方式。

二层以下采用汽车泵送方式。

(1)混凝土楼板浇筑时,根据混凝土输送管来料方向,由远而近进行浇筑。

肋形楼板的梁、板应同时进行

浇筑,浇筑时应顺次梁方向。

先将梁的混凝土分层浇筑,用“赶浆法”由梁一端向另一端成阶梯形向前推进。

先将梁按高度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到达板底位置时,再与板一起浇筑。

随着阶梯的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连续向前推进直至完成。

浇筑与振捣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