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高二同步波粒二象性.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5235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高二同步波粒二象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选修高二同步波粒二象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选修高二同步波粒二象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选修高二同步波粒二象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选修高二同步波粒二象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选修高二同步波粒二象性.docx

《选修高二同步波粒二象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高二同步波粒二象性.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选修高二同步波粒二象性.docx

学习内容:

第二章——第3,4,5节

光的波粒二象性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光的波粒二象性,并会分析有关现象.

2.了解物质波的概念,知道实物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3.理解德布罗意波和概率波的统计规律,知道光也是一种概率波.

4.了解经典的粒子和经典的波的基本特征.

5.初步了解不确定性关系的内容及对一些现象的解释.

6.了解康普顿效应及其意义.

二、知识点梳理

(一)粒子的波动性

1.光的波粒二象性

实验基础

表现

干涉和衍射

1.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显示出波动性

2.足够能量的光在传播时,表现出波的性质

1.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不是光子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

2.光的波动性不同于宏观观念的波

光电效应、康普顿

效应

1.当光同物质发生作用时,这种作用是“一份一份”进行的,表现出粒子性

2.少量或个别光子容易显示出光的粒子性

1.粒子的含义是“不连续”、“一份一份”的

2.光子不同于宏观观念的粒子

对于不同频率的光,频率越高,光的粒子性越强;频率越低,光的波动性越强

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的过程中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比如:

光的单缝衍射实验(图A),光的双孔干涉实验(图B)

光电效应实验(图C),光的康普顿效应实验(图D)

大量光子在传播过程中显示出波动性,比如干涉和衍射.当光与物质发生作用时,显示出粒子性,如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3)光子的能量和动量

光子的能量ε=hν和动量p=.两式左侧的物理量ε和p描述光的粒子性,右侧的物理量ν和λ描述光的波动性,普朗克常量h架起了粒子性与波动性之间的桥梁.

2.粒子的波动性

(1)任何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它相对应,这种波叫物质波,又叫德布罗意波.

(2)德布罗意波波长、频率的计算公式为λ=,ν=.

(3)我们之所以看不到宏观物体的波动性,是因为宏观物体的动量太大,德布罗意波长太小的缘故.

3.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1)1927年戴维孙和G.P.汤姆孙分别利用晶体做了电子束衍射实验,得到了电子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

(2)人们陆续证实了质子、中子以及原子、分子的波动性,对于这些粒子,德布罗意给出的ν=和λ=关系同样正确.

【例1】 (多选)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波粒二象性指光有时表现为波动性,有时表现为粒子性

B.光波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明显

C.能量较大的光子其波动性较显著

D.个别光子易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易表现出波动性

解析 光的波粒二象性是指光波同时具有波和粒子的双重性质,有时表现为波动性,有时表现为粒子性.大量的光子波动性比较明显,个别光子粒子性比较明显.不同频率的光,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显著,频率越低,波动性越显著.

答案 ABD

对于不同频率的光,频率越高,光的粒子性越强;频率越低,光的波动性越强.

【例2】 下列关于德布罗意波的认识,正确的解释是(  )

A.光波是一种物质波

B.X光的衍射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

C.电子的衍射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

D.宏观物体运动时,看不到它的衍射或干涉现象,所以宏观物体不具有波动性

解析 宏观物体由于动量太大,德布罗意波长太小,所以看不到它的干涉、衍射现象,但仍具有波动性,D项错;X光是波长极短的电磁波,是光子,它的衍射不能证实物质波的存在,B项错,只有C项正确.

答案 C

【例3】 电子经电势差为U=200V的电场加速,电子质量m0=9.1×10-31kg,求此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

解析 已知m0v2=Ek=eU

p=

Ek=

所以λ==

把U=200V,m0=9.1×10-31kg,

代入上式解得λ≈8.69×10-2nm.

答案 8.69×10-2nm

德布罗意波长的计算

(1)首先计算物体的速度,再计算其动量.如果知道物体动能也可以直接用p=计算其动量.

(2)再根据λ=计算德布罗意波长.

(二)概率波

1.经典的粒子和经典的波

(1)经典的粒子

①粒子有一定的空间大小,有一定的质量,有的还具有电荷量,遵循牛顿运动定律.

②运动的基本特征:

任意时刻有确定的位置和速度,以及时空中有确定的轨道.

(2)经典的波

基本特征是:

具有确定的频率和波长,即具有时空的周期性.

2.概率波

①单个粒子运动的偶然性:

我们可以知道粒子落在某点的概率,但不能预言粒子落在什么位置,即粒子到达什么位置是随机的,是预先不能确定的.

②大量粒子运动的统计规律:

光在传播过程中,光子在空间出现的概率可以通过波动规律确定,所以光波是一种概率波.

(1)光波是一种概率波

光的波动性不是光子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而是光子自身固有的性质,光子在空间出现的概率可以通过波动的规律确定,所以,光波是一种概率波.

(2)物质波也是一种概率波

对于电子和其他微观粒子,单个粒子的位置是不确定的,但在某点出现的概率的大小可以由波动的规律确定.对于大量粒子,这种概率分布导致确定的宏观结果,所以物质波也是概率波.

【例4】 物理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双缝干涉实验:

在光屏处放上照相用的底片,若减弱光的强度,使光子只能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曝光时间不太长,底片上只能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点子;如果曝光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就会出现规则的干涉条纹.对这个实验结果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曝光时间不太长时,底片上只能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点子,表现出光的波动性

B.单个光子通过双缝后的落点可以预测

C.只有大量光子的行为才能表现出光的粒子性

D.干涉条纹中明亮的部分是光子到达机会较多的地方

解析 曝光时间不太长时,底片上只能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点子,表现出光的粒子性,选项A错误;单个光子通过双缝后的落点不可以预测,在某一位置出现的概率受波动规律支配,选项B错误;大量光子的行为才能表现出光的波动性,干涉条纹中明亮的部分是光子到达机会较多的地方,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 D

解答本类型题时应把握以下两点:

(1)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光波是一种概率波.

(2)单个光子的落点位置是不确定的,大量光子的落点位置服从概率分布规律.

(三)不确定性关系

1.定义

在经典物理学中,可以同时用质点的位置和动量精确描述它的运动,在微观物理学中,要同时测出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是不太可能的,这种关系叫不确定性关系.

2.表达式

ΔxΔp≥.其中以Δx表示粒子位置的不确定量,以Δp表示粒子在x方向上的动量的不确定量,h是普朗克常量.

3.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特征:

不再遵守牛顿运动定律,不可能同时准确地知道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可能用“轨迹”来描述粒子的运动,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只能通过概率做统计性的描述.

【例5】 (多选)关于不确定性关系ΔxΔp≥有以下几种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微观粒子的动量不可确定

B.微观粒子的位置坐标不可确定

C.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不可能同时确定

D.不确定性关系不仅适用于电子和光子等微观粒子,也适用于其他宏观粒子

解析 不确定性关系表示确定位置、动量的精度相互制约,此长彼消,当粒子的位置不确定性小时,粒子动量的不确定性大;反之亦然.故不能同时准确确定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确定性关系是自然界中的普遍规律,对微观世界的影响显著,对宏观世界的影响可忽略,故C、D正确.

答案 CD

理解不确定性关系时应注意的问题

(1)对子弹这样的宏观物体,不确定量是微不足道的,对测量准确性没有任何限制,但对微观粒子却是不可忽略的.

(2)在微观世界中,粒子质量较小,不能同时精确地测出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也就不能准确地把握粒子的运动状态.

三、课堂练习

1.(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下列有关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

C.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

D.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

答案 C

解析 一切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光的有些行为(如干涉、衍射)表现出波动性.有些行为(如光电效应)表现出粒子性,A错误;虽然光子与电子都是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但电子是实物粒子,有静止质量,光子不是实物粒子,没有静止质量,电子是以实物形式存在的物质,光子是以场形式存在的物质,所以B错误;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论和实验表明,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光的波长越长,衍射性越好,即波动性越显著;光的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故选项C正确,D错误.

2.(对物质波的理解)关于物质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物粒子具有粒子性,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表现出波动性

B.宏观物体不存在对应波的波长

C.电子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表现出波动性

D.微观粒子在一定条件下能表现出波动性

答案 D

解析 一切运动的粒子,包括宏观及微观粒子,都具有波动性.

3.(对物质波的理解)一颗质量为10g的子弹,以200m/s的速度运动着,则由德布罗意理论计算,要使这颗子弹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那么障碍物的尺寸为(  )

A.3.0×10-10m B.1.8×10-11m

C.3.0×10-34m D.无法确定

答案 C

解析 λ===m≈3.32×10-34m,故能发生明显衍射的障碍物尺寸应为选项C.

4.(对概念波的理解)(多选)在单缝衍射实验中,中央亮纹的光强占从单缝射入的整个光强的95%以上.假设现在只让一个光子能通过单缝,那么该光子(  )

A.一定落在中央亮纹处

B.一定落在亮纹处

C.可能落在暗纹处

D.落在中央亮纹处的可能性最大

答案 CD

解析 根据光的概率波的概念,对于一个光子通过单缝落在何处,是不可确定的,但概率最大的是落在中央亮纹处,可达95%以上.当然也可能落在其他亮纹处,还可能落在暗纹处,只不过落在暗处的概率很小而已,故只有C、D正确.

5.(对不确定性关系的理解)(多选)根据不确定性关系ΔxΔp≥,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采取办法提高测量Δx精度时,Δp的精度下降

B.采取办法提高测量Δx精度时,Δp的精度上升

C.Δx与Δp测量精度与测量仪器及测量方法是否完备有关

D.Δx与Δp测量精度与测量仪器及测量方法是否完备无关

答案 AD

解析 不确定性关系表明,无论采用什么方法试图确定位置坐标和相应动量中的一个,必然引起另一个较大的不确定性,这样的结果与测量仪器及测量方法是否完备无关,无论怎样改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都不可能逾越不确定性关系所给出的限度.故A、D正

6.(多选)说明光具有粒子性的现象是(  )

A.光电效应 B.光的干涉

C.光的衍射 D.康普顿效应

答案 AD

7.(多选)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显示了光具有波动性

B.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C.频率高的光只具有粒子性,不具有波动性

D.无线电波只具有波动性,不具有粒子性

答案 AB

解析 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能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频率高的光粒子性明显,但也具有波动性;无线电波是电磁波,既具有波动性也具有粒子性.

8.(多选)在验证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单缝,如果时间足够长,底片上会出现衍射图样

B.单个光子通过单缝后,底片上会出现完整的衍射图样

C.光子通过单缝的运动路线像水波一样起伏

D.单个光子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