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邑之谋简述马邑之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517991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邑之谋简述马邑之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马邑之谋简述马邑之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马邑之谋简述马邑之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马邑之谋简述马邑之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马邑之谋简述马邑之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邑之谋简述马邑之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马邑之谋简述马邑之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邑之谋简述马邑之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邑之谋简述马邑之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我得到尉史不上汉天子的当,真是上天所赐”。

于是封尉史为“天王”,下令立即撤军。

王恢、李息率领的3万大军已出代郡,准备袭击匈奴的辎重,在得知匈奴退兵后,非常惊奇。

王恢自思自己的军队敌不过匈奴大军.只好退还。

韩安国等率领大军分驻马邑境内埋伏,但好几天不见动静,遂改变原先的作战方案,率军出击,结果一无所获。

结果和影响

“马邑之围”失败后,汉武帝以王恢提出战争却临阵脱逃,将王恢下狱。

廷尉判处王恢畏敌观望死刑。

王恢虽买通田蚡通过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求情,但仍无法平息汉武帝的愤怒,王恢被迫自杀谢罪。

“马邑之围”之后,匈奴拒绝与西汉朝和亲,在边境拦路劫掠,或者出兵四处袭击汉朝边郡,以报复马邑之围,数量多的数不过来。

“马邑之围”虽未成功,但却使汉朝结束了自西汉初年以来奉行的屈辱的“和亲”政策,同时也拉开了汉匈大规模战争的序幕。

汉武帝开始对匈作战,派卫青、霍去病征伐,解除匈奴威胁,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第二篇马邑之谋:

史记之汉武帝14马邑之谋

内容简介:

汉武帝宣布决定对匈奴动武,这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以王恢为首的主战派和以韩安国为首的主和派,围绕着战与不战的问题又展开了一场大论战。

那么,和亲派和主战派将会展开怎样的唇枪舌剑呢?

主战派王恢究竟想到了什么破敌之策,才能说服汉武帝呢?

主和派韩安国又会用什么杀手锏来阻止汉武帝用军事手段打击匈奴呢?

全文:

解说:

上一集讲到,汉武帝登基后由于觉得时机不成熟就同意了当时匈奴的和亲要求,然而根据《史记》记载,在这次和亲两年后,汉武帝在朝堂上突然宣布对匈作战,这个决定立刻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朝堂上,以王恢为首的主战派和以韩安国为首的主和派围绕着战与不战的问题又展开了一场大论战,那么,主战派和主和派又会展开怎样的唇枪舌战呢?

主和派韩安国又会用怎样的杀手锏来阻止汉武帝打匈奴呢?

主战派王恢究竟想到了什么破敌之策才能说服汉武帝呢?

这个策略在实话过程中又会遇到什么意想不到的波折呢?

上一讲我们讲到在建元六年汉武帝违心地同意了韩安国和大臣们提出的与匈奴和亲的主张,作为汉武帝来说,他是一个一贯主张对匈奴用军事手段来解决问题的人,他之所以在建元六年同意与匈奴和亲,我们上一次曾经提到过他有一个难言之隐,他的难言之隐是什么呢?

两点。

第一,他刚刚继位啊。

汉武帝十六岁继位当天子,到建元六年,他刚刚继位六年,才二十二岁,让一个二十二岁的年轻天子改变了实行七十年的和亲国策,对匈奴大规模作战,这是需要勇气的。

第二个原因,韩安国提出来了对匈奴作战的风险,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是,这件事情刚刚过了两年,汉武帝突然之间向朝臣们提出一个建议,他对朝臣们说,他说我大汉对匈奴不薄啊,我们把我们的公主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还带去了那么多礼物,送给匈奴的单于,我们得到的是什么?

得到的是抢劫、傲慢,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我决定和匈奴开战。

他把他这个决议一抛给大臣们以后,整个朝中就像是开了锅一样,炸了营,朝中两派再次掀起一个大规模的论战,论战双方的代表人物还是两年前那两个人,主战派大行王恢,和亲派御史大夫韩安国。

两派争论得非常激烈,可以说是唇枪舌剑,争论的焦点三个问题:

第一,要不要打。

王恢是主战派啊,王恢以史为鉴举了一个例子,他说战国时期的那个代国,代国是一个很小的国家,就在山西北部,说战国时期的那个代国北面是强大的匈奴,南面又是中原的诸侯国,但是代国的国君他竟然能够对抗匈奴,让匈奴不敢轻易地南下,保护了代国的百姓安居乐业。

对比一下战国时期的那个小小的代国,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实在是太窝囊,匈奴现在打我们简直比当年打代国都频繁,这说明一个道理,它对当年的代国有畏惧,而对我们今天的大汉它毫无顾忌之心,所以这个仗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出国威,打得匈奴知道害怕。

这是王恢的意见。

韩安国还是老主意,和亲,不能打。

韩安国的理由比上一次申述得更充分了,韩安国讲了三条,为什么不能打。

第一,找不到。

茫茫草原,那个大草原,大戈壁,匈奴民族又是一个马背的民族,没有固定的处所,你派了那么多军队到草原上去,你就能保证你能找到匈奴民族吗?

你能找到它的军队吗?

第一个原因,找不到啊。

第二个原因,打不赢。

你找到它的时候你已经是精疲力竭了,你用精疲力竭的军队去对抗它的精锐之师,你能保证打赢吗?

第三,划不来。

你就是千辛万苦,万苦千辛打赢了,你占了那个大草原,你占了大戈壁,你干什么用?

你是农耕民族啊,你在大草原上开荒种地,还是你想在戈壁滩上种粮食,没有用啊。

主和派韩安国一番义正辞严,讲了不该打匈奴的三个理由,找不到,打不赢,划不来,可以说是有现有据,合情合理。

而主战派王恢提出来的泱泱大国被匈奴欺负则是有些太窝囊,在情感上也是很得人心支持的,主战派和主和派的争论可以说是势均力敌。

那么接下来双方还有哪些争论焦点呢?

这些问题最后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主战派和和亲派争论的第二个问题,是怎么样看待高祖刘邦的和亲,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在汉代地位崇高,影响巨大。

怎么样看待高祖的和亲是个大问题,每当战、和发生矛盾的时候主和派、和亲派就把刘邦的和亲当成一个万能的法宝,树起这面旗帜来。

你比如说吕后,我们知道吕后这个人那是心高气傲,专横跋扈,但是她遇到冒顿单于这个挑衅性的信件的时候,吕后是准备打的,当时她手下的一个大臣樊哙还说了一句很大的话,樊哙说只要给我十万军队,我可以横行匈奴。

结果被栾布驳回去了,说樊哙应该杀,说汉高祖当年带领三十二大军,被困白登,被困了七天七夜。

最后还是用了陈平之计贿赂了冒顿单于的阏氏,然后靠着阏氏的一番话,阏氏向冒顿单于提了这么一句话,说你打败了汉朝,占了它的土地也没有用啊,你是游牧民族你占了那个农耕的土地有什么用啊,这样刘邦困了七天最后才解困而出啊。

所以刘邦这个和亲的事情一提出来吕后是哑口无言啊,吕后最终是驳回樊哙的主张,听了栾布的意见,采纳了和亲的这个主张。

你可见,汉高祖刘邦和亲这件事对吕后的影响多大,所以后来怎么样看待刘邦的和亲就成了主战和主和两派争论的一个焦点。

这是主和派的一个法宝,也是主战派难以逾越的一个鸿沟,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没有办法在理论上说明和匈奴为什么要打。

对这个问题两派各有不同的解释,韩安国是怎么解释的呢?

韩安国说,当年高皇帝之所以不和匈奴打是因为高皇帝不会因为个人的私怨,而让天下的百姓受苦,打不计个人恩怨,他避开了一个打不过的问题,实际上他的潜台词是说打不过。

但是,这个打不过是很难说出口的。

你要说开国皇帝无能打不过匈奴,这是很犯忌讳的。

这是韩安国的解释。

主战派的王恢做了一个另类的阐释,王恢说,高皇帝当年不是打不过,而是他不想在七年的战争之后,重新让汉朝的老百姓吃二遍苦,受二茬罪,他是为天下苍生考虑。

这个话说出来,王恢这个解释很巧妙,他首先也像韩安国一样回避一个问题,回避打不过的问题,他说不是打不过,而是不想让连年战争的百姓再一次陷入和匈奴无休无止的战斗,所以高皇帝当年这样不打。

所以王恢这个解释他很巧妙,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但这个问题同时又带出来另一个问题,说高皇帝当年不打是不想让老百姓受苦,而现在的和亲却带来了匈奴连年的入边骚扰、抢劫,让汉朝的百姓是连年受苦。

那言外之意,如果高皇帝活到今天,为了不让汉朝的百姓受苦他也一定会打。

这是王恢的主张。

双方争论的第三个问题,怎么打。

因为韩安国说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啊,你要跟匈奴打,因为汉朝对匈奴的政策一直的是消极防御。

我就守住我的边防,你一来我就跟你打,你一走了我就守边,一直是消极防御几十年。

现在要打,按韩安国的说法,你要派重兵深入匈奴的腹地,到草原上、到戈壁上去找他们,这个仗风险很大。

通过王立群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主战派和主和派最后争论的焦点就是如何能够打赢匈奴,如果能够找到打赢匈奴的办法,那么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如果打不赢,那么只能继续和亲,那么汉武帝究竟有没有找到打赢匈奴的方案呢?

司马迁在《史记·

匈奴列传》中又是如何记载汉武帝对匈作战的决策过程呢?

汉武帝既然在朝堂上宣布要对匈奴作战,那一定是早就有了对匈奴作战的良策。

以王恢为首的主战派和以韩安国为首的主和派的当堂争论,又为汉武帝的决策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意见,那么汉武帝对匈奴作战的杀手锏究竟是什么呢?

这一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又是如何记载的呢?

这一次,汉武帝之所以提出来要和匈奴打,实际上是汉武帝已经得到了一个零风险的作战方案。

这个零风险的作战方案是避开了韩安国所谈的深入匈奴腹地,寻找匈奴主力来作战。

怎么个打法呢?

是“诱敌入边,聚而歼之”。

把匈奴的军队引诱到汉朝的边界上来,然后加以围歼。

这样既消灭了匈奴的主力,又规避了韩安国所以的种种风险,这个就是汉武帝苦苦等待的那个零风险的作战方案。

那么这样一个作战方案是怎么样被提出来的呢?

这涉及到两个人,一个是大行王恢,就是主战派的代表人物,另一个是马邑的一个人。

马邑是汉代边郡的一个县,雁门郡的一个县,马邑就是今天山西的朔县。

马邑有一个富商,这个人姓聂,聂耳的聂,叫聂壹。

聂壹这个富商他是怎么富起来的呢?

他是商人嘛,靠贸易,特别是边贸,和谁做生意呢?

和匈奴人做生意。

他发了。

由于长期和匈奴做生意,他跟匈奴的关系非常亲密,商人做大了,他必然要和官有联系,像聂壹这样的边境地区的富商,他和匈奴的高层有联系,他给王恢提了一个建议。

他说自建元六年的和亲以来,匈奴的大单于对汉朝的边境还是比较放心的,假如我们利用这个机会,给单于一个说法,就是说我可以把马邑县的这个县官,县令给杀了,杀了以后呢我把他的人头挂出来。

你看见我挂了人头以后你就带领军队来,你可以把这个县城的人口、财产,你可以不用做任何损失,因为没有抵抗啊,你可以把它全部抢走,这就是马邑之谋。

聂壹就把这个计谋告诉了王恢,王恢把计谋报告了汉武帝,汉武帝才让朝臣们讨论要打仗,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完善的计划。

这个计划的大概就是聂壹诱骗单于,单于领兵前来,汉军埋伏在周围,单于进了马邑城,汉军把马邑城围起来,聚而歼之。

这就是一个完善的的作战方案,这个方案两目的都达到了,一,消灭了以匈奴大单于为首的匈奴主力;

第二,没有风险。

你不用深入匈奴的腹地了,你也不用担心找不到了,十万人进入一个城中,那你岂不瓮中捉鳖吗?

所以汉武帝就很欣赏这个方案,这就是汉武帝从建元六年同意和亲以来一直在苦苦等待的一个零风险的作战方案,结果汉武帝把这个方案说出来以后,大臣们一致同意。

这就是马邑之谋,这一仗汉武帝派韩安国作为主帅领着四名大将,其中有历史非常有名的李广,也有王恢,有公孙贺,还有李息,领着这四员大将埋伏在马邑城的周围。

汉武帝动用了多少军队啊?

三十万。

动用了三十万军队,等着匈奴的十万军队。

通过王立群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汉武帝对匈作战的良策可以说是天衣无缝,这个瓮中捉鳖、诱敌深入的方案使得主和派韩安国所说的对匈作战找不着、打不赢的问题都迎刃而解,而且根据司马迁的分析,这个策略抓住了匈奴人的最大弱点,可以说具有很大的胜算。

那么这个作战的方案究竟是如何实施的呢?

汉武帝这对匈作战的第一战最后战果如何呢?

这个计划批准以后,王恢是个具体的执行者,他就派聂壹以边贸的名义深入匈奴,通过他的老关系找到匈奴的单于,跟匈奴的单于讲,我可以把马邑城的县令、县丞全部杀死,然后你得到我的信号以后你带领军队过来,这样马邑城已经是群龙无首,没有人防御了,你可以没有任何阻挡地进入马邑县城。

然后这个城里的人口你可以抓走,这个城里的财物你可以整个搬走,而且地匈奴来说最大的诱惑是没有战争,它是一个没有抵抗的抢劫。

所以对匈奴来说这个诱惑非常大,因为匈奴民族是一个不讲仁义的民族,司马迁对于匈奴这个民族有两句评价,叫“苟利所在,不知礼义”,就是讲假如利益存在的话,匈奴这个民族是不考虑礼仪,是不讲仁义的,他考虑所有问题的出发点只有一个,就是利,这个利有多大。

而这次马邑之谋利又大,同时又没有风险,对于匈奴的单于来说他也觉得没有风险,所以,单于就带领他的十万大军悄悄地向马邑进发。

然后聂壹回到马邑城以后就从死囚牢里面提了一个犯人,把这个判处死刑的犯人提前处决了,然后把这个犯人的人头挂在城楼之上。

这就是一个信号,匈奴的单于得到这个情报以后,知道马邑得手了,所以他很放心大胆地带领他的军队一直向马邑进发。

但是走到离马邑百十里地的时候,单于发现了一件怪事,就是马邑城周围的牲畜非常多,但是牲畜的周围看不到放牧的人,所以单于就感到很奇怪,史书的记载是两个字,“怪之”。

他就派人要去抓俘虏,抓个舌头来了解情况,然后他就选择了一个边塞,攻击这个边塞,占了这个边塞以后结果这个边塞中间非常不凑巧,有一个武州尉史,这个武州尉史是雁门郡郡守手下的一个下级官吏,他本来是到马邑来视察工作,结果遇到马邑之战,他原来不知道,来到知道马邑之战以后他没有地方可去,他就临时躲在这个要塞里面。

而他躲的这个要塞刚好是被匈奴人攻击的要塞,所以他就成了俘虏,抓到这个俘虏以后,其他的下级士兵并不了解这个情况,而这个尉史他知道情况,抓到以后他就被迫招供了,一招供等于把这个重大的军事机密告诉了大单于,大单于知道了以后是大惊失色,立即退兵。

退了兵之后,他还非常感谢这个尉史,他没有杀这个俘虏,他觉得这个尉史是上天给他派来的天使,是救他命的人。

他还封了这个尉史,这样单于就带领他的军队退回去了,马邑之谋就落空了,但是汉朝的军队并不知道这个情况。

因为大单于的军队离马邑城还有一百多里地,等到单于的军队撤退以后才知道,再追来不及了。

但是有一个人知道比较早,这就是主战派的王恢,而且给他事先的任务是攻击匈奴后面的后勤部队,就是辎重、粮草啊。

但是王恢知道以后王恢不敢打,王恢只有三万军队,而匈奴单于是十万军队有计划地撤退。

如果以三万军队攻击对方的十万军队的话,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王恢权衡了以后觉得冒一点风险,保存这三万主力是第一位的,是重要的。

他就没有攻击,就放单于的辎重部队也过去了,这样马邑之战就结束了。

本来策划很好的马邑之谋,因为一个细节的疏忽导致了对匈作战前功尽弃。

最终作为这个计划的制定者王恢在关键时刻为了保存汉朝的三万主力部队,也没有迎头痛击逃跑的匈奴十万大军,致使汉武帝这个计划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正所谓成也王恢,败也王恢,那么主战派王恢事后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

在王恢的极力说服之下,汉武帝才下决心对匈奴开战,并且王恢策划执行的马邑之谋也是非常完善,然而结果却功亏一篑,那么汉武帝在马邑之谋失败后是如何收场的呢?

《史记·

匈奴列传》记载的王恢的命运又会如何呢?

马邑之谋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完善的一个泡泡糖,但这个泡泡糖没有吹起来就破灭了,回来以后,汉武帝是万分震怒,非常扫兴。

一怒之下,首先是把主战的王恢下了监狱,要处罚王恢,王恢一看自己入了狱,王恢一是觉得冤,二是也不想被枉杀,所以他就送了千金送给丞相田蚡,想让田蚡给他说情把这个关节疏通。

但田蚡觉得这个事情很大,汉武帝这么发怒,自己恐怕完成不了任务,所以田蚡就把自己的意见告诉了他的姐姐王太后,王太后就跟汉武帝说了。

说马邑之战的主谋,就是首先策划打马邑之战的是王恢,你现在杀了王恢等于是替匈奴人出了一口气,王恢杀不得。

但是王太后的这个干预她是不说还好,一说更糟,因为汉武帝在继位以后,特别是有窦太后去世以后,汉武帝感到最牵制他的就是他的母亲王太后和丞相田蚡,就是他的舅舅,他对这两个人是很有看法的。

现在竟然是太后出来替王恢求情,他已经猜到这里面有猫腻,有名堂,所以汉武帝就说,首先提出来打的是王恢,王恢是完全可以攻击匈奴的后勤部队的,这至少可以给我们挽回点面子,但是王恢没有这样做,所以王恢不能赦免,驳回了王太后的求情,王恢一听说就在狱中自杀了。

其实王恢提出来了一个非常好的方案,但是这个方案人算不如开算啊,这个仗没有打成,没有打成其实责任不在王恢,王恢之死他固然有过,王恢不攻击匈奴的后勤部队,他还为汉武帝保存了三万主力部队啊。

应当说,他是功过相当的一个人。

马邑之谋最终的结局是汉朝没有把匈奴聚而歼之,反而打草惊蛇,这个谋略的执行者王恢回来后也被迫自杀,当了马邑之谋没有成功的替罪羊。

那么马邑之谋对汉匈之间的关系究竟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汉武帝王在这个过程中吸取了哪些教训呢?

王立群先生又是如何看待马邑之谋的呢?

这一仗虽然没有打成,马邑之战可就成了汉匈关系的一个转折点,一个分水岭。

因为在这之前,汉匈之间,虽然有匈奴大规模的入侵,汉匈之间最主要的办法是汉朝采取和亲的办法。

马邑之战后和亲就不要再谈了,甭提了,因为汉朝也不会和亲了,匈奴也不可能相信了,你建元六年的和亲过了两年你就准备了这么一个陷阱,准备了一个圈,挖了个坑让他往里跳,所以对匈奴这一方来说他是恼透了,他不可能再相信汉朝的和亲了。

那么对于汉朝来说呢,汉朝也没有办法和亲了,你再和亲别人不相信,一厢情愿,你是白送白给,汉朝也不愿意和亲了。

第二,元光二年的马邑之战不但是两个民族关系的转折点,而且也是汉朝作战方针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过去对匈奴的作战他采取的是消极防御啊,被动防守,你不来打我,我不来打你,你来打我,我就防守。

可是,元光二年马邑之战以后,那不存在防守的问题了,就是你不打我,我也要打你,就是你来打我我来打你,成了双方相互进攻的这一年。

第三,靠一个马邑之谋想从根本上解决汉匈矛盾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你想想,汉匈之间的矛盾存在了几百年了,战国时代的代国,秦始皇修长城,汉初汉高祖刘邦的和亲,吕后的和亲,文帝时代,景帝时代,这个汉匈矛盾存在了几百年,几百年的矛盾啊,几百年两个民族的宿怨,你想靠什么,靠一次骗局,靠一次充满变数的这一场伏击战,就想根本地一次性地解决两个民族之间的问题,这可能吗?

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啊!

马邑之战如果胜利了,两个结果,第一,杀死匈奴的单于;

第二,消灭匈奴的主力。

胜利了无非是这两个结果,但是对一个民族来说,死了一个单于人家会再立一个单于。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损失了十万主力,固然是遭到一次重大的损失,但是损失十万主力他就不打了吗?

就能够解决问题了吗?

所以马邑之战宣告了汉朝抛弃了和亲的政策,选择了战争,马邑之战也宣告了另一个,就是汉武帝的对匈作战要再想依靠像韩安国这样主和派的老将,去对匈作战已经是不可能了。

我们知道韩安国是汉代的名将、宿将、老将,也是主和派的首领,是这次马邑之战的总指挥。

想依靠这样的老将深入匈奴腹地去作战已经不可能了,汉武帝在选择对匈作战的同时,他还面临一个难题,他需要选择一批新的将领,一批年轻的将领,一批有朝气的将领,敢于深入匈奴的腹地去和匈奴的主力进行决战。

这样一个难题,汉武帝怎么样去解决呢?

请看下集《阿娇失势》。

第三篇马邑之谋:

中国故事连载|雄风时代

(1)马邑之谋

“马邑之谋”后,汉匈和亲即告中断。

以匈奴为代表的游牧文化和以汉人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开始了长达数百年的碰撞与交汇。

这期间文星武将璀璨闪耀。

天才少年霍去病闪电出击、一飞冲天,苏武舍生取义、至死不降,司马迁隐忍苟活、秉笔著史,他们共同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爱国华章。

导读:

汉朝自建立以来,对匈奴的主要政策是和亲。

不过,随着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的主政,汉匈关系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公元前133年6月,当马邑的人们还在睡梦中时,富商聂壹就将绵绣丝织的长袍换成短衣、长裤,骑上快马,出城而去。

他一路向北,在大漠上飞奔了数百里,去见匈奴单于。

他说自己有办法杀死马邑令丞,与匈奴里应外合夺取马邑。

对这座汉朝边城早已垂涎三尺的匈奴单于信以为真,亲率十万骑兵直奔马邑而来。

然而,这却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30万汉朝军队正埋伏在马邑城内外,静候匈奴骑兵。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聂壹和汉军却始终不见匈奴骑兵的影子。

原来,在马邑城外百余里处,匈奴单于看见满山牛马牲畜却没有一个放牧人,他觉得很奇怪,于是派兵袭击汉军哨所,抓获了正在巡查的雁门尉史。

当匈奴单于得知这是汉朝的诱敌围歼之计,大吃一惊,急忙领兵撤退。

  著名的“马邑之谋”虽然功败垂成,但从此拉开了汉匈大规模战争的序幕。

“单于和亲”瓦当,内蒙古博物院藏“马邑之谋”以前,汉朝对匈奴的主要政策是和亲,也就是挑选宗室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并赠送丝绸、酒、米等财物。

为什么要用公主和财物去换取和平?

难道汉朝连自卫的能力都没有吗?

  公元前201年,匈奴骑兵南下进扰汉朝,一直打到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

第二年冬天,汉高祖刘邦亲率32万大军迎战。

这时,天空雨雪交加,天气格外寒冷,很多士兵的手指都被冻掉了。

但刘邦求胜心切,冒险突进,不料中了埋伏,被40万匈奴骑兵团团包围。

被围困了七天七夜的刘邦,最后通过贿赂匈奴单于的妻子才侥幸逃出重围。

在马邑,富商聂壹是做马匹生意的。

对于马,他简直了如指掌。

秦朝的马,平均高度大约是135厘米,属于蒙古矮种马,个子小,四肢粗壮,奔跑速度慢;

汉朝的马与秦朝的马大体相当,一般高度是133~135厘米。

但是,匈奴的战马却明显高大,比汉朝的马高15~20厘米。

而且,匈奴的战马头方眼亮,腹背宽大,奔跑迅速,不怕寒冷,体力充沛。

  当然,聂壹还知道汉朝非常缺马,连皇帝的马车都凑不齐4匹毛色一样的马,有的将相只能坐牛车。

  对匈奴作战,马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装备。

聪明的聂壹很快捕捉到了这个重大商机,他倾力从匈奴买进好马,卖给汉朝政府,自然赚了个盆满钵满。

战马品种的低下和数量的不足,其实正是汉初国力羸弱的写照。

此时,中原地区因为战乱而残破不堪,千里沃野甚至空无一人。

  在农村,自耕农的日子很难过。

  在马邑,富商聂壹的二舅一家有5口人,其中两人服役,能耕种的田地大约是100亩,一年收获小米150石。

5口人一年的食粮是90石,税赋是15石,只余下45石小米。

按当时的消费水平,45石小米并不能满足祭祀和5口人平时的开销。

如果碰上水旱天灾、官府额外摊派,这个家庭就只能变卖田宅度日,甚至卖儿卖女还债。

  然而,这时的匈奴却处于最强盛的时期。

他们在冒顿单于的带领下,凭借30万擅长弯弓射箭的勇猛战士,东边打败了强大的东胡,西边赶走了月氏,南边吞并了楼烦和白羊河南王之辖地,北边征服了丁零等游牧民族,真正成为了汉朝北部的霸主。

据《史记·

匈奴列传》记载,匈奴人的先祖是夏后氏的后代,叫淳维。

在北方,匈奴人过着游牧生活,主要畜养马、牛和羊。

他们逐水草而迁徙,没有固定的城郭和经常居住的场所,但有自己的部落。

匈奴武士骑马射箭图,内蒙古呼和浩特昭君博物院匈奴文化博物馆藏与汉族人相比,匈奴人身材矮小而肥胖,头颅圆而大,眼睛长,鼻孔宽,喉结凸起,嘴唇上长满浓厚的胡须,下巴上长有山羊胡子,一条发辫自头顶披肩而下。

他们身穿飘荡的短上衣,以便不妨碍攀登,下身穿腰带扎紧的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