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流程知识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5139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艺流程知识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工艺流程知识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工艺流程知识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艺流程知识总结.docx

《工艺流程知识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艺流程知识总结.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艺流程知识总结.docx

一、【工业流程题中常用的关键词】 

原材料:

矿样(明矾石、孔雀石、蛇纹石、大理石、锂辉石、黄铜矿、锰矿、高岭土,烧渣),合金(含铁废铜),药片(补血剂),海水(污水) 灼烧(煅烧):

原料的预处理:

不易转化的物质转化为容易提取的物质;

通常用酸溶。

如用硫酸、盐酸、浓硫酸等 ;灼烧:

如从海带中提取碘 

煅烧:

如煅烧高岭土   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高温下氧化、分解;

 研磨:

适用于有机物的提取  如苹果中维生素C的测定等。

 如海带中提取碘 酸:

溶解、去氧化物(膜)、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 

碱:

去油污,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 氧化剂:

氧化某物质,转化为易于被除去(沉淀)的离子 氧化物:

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 

控制pH值:

促进某离子水解,使其沉淀,利于过滤分离 

煮沸:

促进水解,聚沉后利于过滤分离;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气体,如氧气

 趁热过滤:

减少结晶损失;提高纯度

(二)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 

①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pH值的控制。

 例如:

已知下列物质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  如下表所示 

调节pH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足两点:

能与H+反应,使溶液pH值增大不引入新杂质。

若要除去Cu2+溶液中混有的Fe3+,可加入CuO、Cu(OH)2、Cu2(OH)2CO3等物质来调节溶液的pH值  

②蒸发、反应时的气体氛围 

③加热的目的:

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 

④降温反应的目的:

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为使化学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方向移动 

⑤趁热过滤:

防止某物质降温时会析出 

⑥冰水或乙醇洗涤:

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三)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①晶——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蒸发溶剂、冷却热饱和溶液、浓缩蒸发) 重结晶是利用固体物质均能溶于水,且在水中溶解度差异较大的一种除杂质方法。

 

②过滤——固、液分离 

③蒸馏——液、液分离 

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间的分离 

⑤萃取——用一种溶剂将溶质从另一种溶剂中提取出来。

 ⑥升华——将可直接气化的固体分离出来。

 ⑦盐析——加无机盐使溶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浸出:

固体加水(酸)溶解得到离子 

浸出率:

固体溶解后,离子在溶液中的含量的多少 

酸浸:

在酸溶液中反应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溶解过程 水洗:

通常为除去水溶性杂质 水浸:

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

四、【常见文字叙述套路】 

1.洗涤沉淀:

往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以上操作2-3次。

 

2.从溶液中得到晶体: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注意:

①在写某一步骤是为了除杂是,应该注明“是为了除去XX杂质”,只写“除杂”等一类万金油式的回答是不给分的。

②看清楚是写化学反应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注意配平。

 五、【难点解析】认真审题,找到该实验的目的。

一般来说,流程题只有两个目的:

一是从混合物中分离、提纯某一物质;另一目的就是利用某些物质制备另一物质。

 一、对于实验目的为一的题目,其实就是对混合物的除杂、分离、提纯。

二、对于目的为制备某一物质的流程题,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题目目的是制什么物质,从题干或问题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产品的性质。

  只有知道了实验目的,才能非常清楚的知道整个流程的意义所在,题目中的信息往往是制备该物质的关键所在。

 

(1)如果在制备过程中出现一些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或产物,则要注意对温度的控制。

如:

侯德榜制碱中的NaHCO3;还有如H2O2、Ca(HCO3)2、KMnO4、AgNO3、HNO3(浓)等物质。

 

(2)如果产物是一种会水解的盐,且水解产物中有挥发性的酸产生时,则要加相对应的酸来防止水解。

如:

制备FeCl3、AlCl3、MgCl2、Cu(NO3)2等物质时,要蒸干其溶液得到固体溶质时,都要加相应的酸或在酸性气流中干燥来防止它水解,否则得到的产物分别是Fe2O3 、Al2O3 、MgO、CuO;而像Al2 (SO4 )3 、NaAlO2 、Na2CO3等盐溶液,虽然也发生水解,但产物中Al (OH) 3 、H2SO4 、NaHCO3 、NaOH 都不是挥发性物质,在蒸发时,抑制了盐的水解,最后得到的还是溶质本身。

 

(3)如果产物是一种强的氧化剂或强的还原剂,则要防止它们发生氧化还原的物质,如:

含Fe2+、SO32-

等离子的物质,则要防止与氧化性强的物质接触。

 

(4)如果产物是一种易吸收空气中的CO2或水(潮解或发生反应)而变质的物质(如NaOH固体等物质),则要注意防止在制备过程中对CO2或水的除去,也要防止空气中的CO2或水进入装置中。

 

(5)如果题目中出现了包括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的溶解度信息,则要注意对比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改变的情况,根据它们的不同变化,找出合适的分离方法。

3、注意外界条件对工艺流程的影响  在很多流程图的题目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压强、温度等外界条件的出现,不同的工艺对物质反应的温度或压强有不同的要求,它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但却都是能否达到实验目的的关键所在,也是命题专家们经常要考察学生的地方。

对外界条件的分析主要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

 

(2)对平衡转化率有何影响?

这里主要说一说温度的影响,归纳总结之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形式来考察学生:

 

①趁热过滤目的:

防止某物质降温时会析出(或升温时会溶解)而带入新的杂质;

 ②冰水中反应或降温反应的目的:

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为使化学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方向移动; 

③反应中采取加热措施的作用:

一般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或加速某固体的溶解;

 ④如果题目中要求温度控制在具体的一个温度范围内(可用水浴或油浴来控制):

一般有以下几个目的:

a、防止某种物质温度过高时会分解或挥发,也可能是为了使某物质达到沸点挥发出来,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如侯德榜制碱中,将CO2通入NaCl的氨溶液中,保持溶液的温度为(30+2)℃,可得NaHCO3晶体,温度控制在这个范围,目的就是防止NaHCO3分解。

而在Br2的制取过程中,出溴口的温度控制在80-90℃,目的就是要使Br2挥发出来而又减少水蒸气混入Br2中。

  b、使催化剂的活性达到最好:

如工业合成氨或工业SO2氧化为SO3时,选择的温度是500℃左右,原因之一就是使催化剂的活性达到最高。

  c、防止副反应的发生:

如乙醇的消去反应温度要控制在170℃,原因是就是在140℃时会有乙醚产生。

  d、对于一些工艺来说,降温或减压可以减少能源成本,降低对设备的要求,达到绿色化学的要求。

  以上有关温度的总结只能说是有这种可能来考,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