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系列高考26题逐题特训 高考第2324题 Word版含答案docx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487244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系列高考26题逐题特训 高考第2324题 Word版含答案docx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系列高考26题逐题特训 高考第2324题 Word版含答案docx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系列高考26题逐题特训 高考第2324题 Word版含答案docx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系列高考26题逐题特训 高考第2324题 Word版含答案docx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系列高考26题逐题特训 高考第2324题 Word版含答案docx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系列高考26题逐题特训 高考第2324题 Word版含答案docxWord格式.docx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系列高考26题逐题特训 高考第2324题 Word版含答案docx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系列高考26题逐题特训 高考第2324题 Word版含答案docx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系列高考26题逐题特训 高考第2324题 Word版含答案docxWord格式.docx

尽心上》)

(1)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________”思想,被后人称为“________”。

(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孟子的三乐,每一点不超过10个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王安石认为,一个人实现他的目标要具备三个条件,即“志”、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王安石的这段话,结合你的求学和生活经历,在上述三者中选择你认为对实现理想具有最重要意义的一点,谈谈你的看法。

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豪厘,无他道焉,已乎行之矣。

(选自《荀子·

儒效》)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

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

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

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选自《中庸》)

(1)概括材料二“有弗学……行之弗笃弗措也”句的主要观点。

(2)两则材料的“知行观”有何异同?

请简要说明。

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①,此之谓自谦②。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

见君子而后厌然,揜③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选自《礼记·

大学》)

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

获于上有道:

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

信于友有道:

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

悦亲有道:

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

诚身有道:

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

是故,诚者,天之道也;

思诚者,人之道也。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

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选自《孟子·

离娄上》)

 ①好色:

美丽的容貌。

②自谦:

“谦”通“慊”,快慰,自足。

③揜(yǎn):

同“掩”,掩盖。

(1)根据以上材料,《礼记》的“诚意”强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上述《礼记》和《孟子》“诚信”思想的意义。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②故治民无常,唯治为法。

法与时转则治,法与世宜则有功。

故民朴而禁之以名则治,世知维之以刑则从。

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能治众而禁不变者削。

故圣人之治民,法与时移而禁与能变。

(选自《韩非子·

心度》)

(1)对于治国,孟子主张________,韩非子主张________。

(2)针对孟子和韩非子的观点,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1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告子上》)

材料2 舜让天下于子州支伯。

子州支伯曰:

“予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

……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选自《庄子·

让王》)

(1)从以上材料中,分别概括孟子和庄子的观点。

(2)结合材料,简要评析孟子和庄子的观点。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①多其讯言,②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③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④,其求之也佛⑤。

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⑥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

虽终其业,其去⑦之必速。

教之不刑⑧,其此之由乎。

学记》)

 ①呻:

诵读。

占:

同“苫”,竹简。

毕:

竹简。

占毕:

这里指课本。

②讯:

告知。

多其讯言:

一味灌输知识。

③及:

急于,追求。

数:

同“速”。

安:

适应。

④悖:

违背。

⑤佛:

同“拂”,违背。

⑥隐:

厌烦。

疾:

怨恨。

⑦去:

忘记,忘掉。

⑧刑:

成,成功。

(1)文段从________与________两个角度揭示了教育失败的原因。

(2)试依据原文,任选一个角度,概括出三条教育不成功的原因。

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之源也。

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

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

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

富国》)

(1)请写出源自该文段的一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荀子的治国思想的理解。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

“将奈其士众何?

”太公对曰:

“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

憎其人者,恶其余胥。

咸刈厥敌,靡使有余,何如?

”王曰:

“不可。

”太公出,邵公入,王曰:

“为之奈何?

”邵公对曰:

“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

”邵公出,周公入,王曰:

”周公曰:

“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武王曰:

“广大乎平天下矣。

(1)请根据这段文字写出一个成语。

(2)周公认为平定天下的人应该怎样对待商朝的士人和百姓?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精析

高考第23~24题 文化经典阅读

1.

(1)天下可以在手掌上运转,比喻很容易治理

(2)孟子善于运用比喻来阐明抽象、深奥的道理。

(答“喻证”亦可)

(示例一)用“挟太山以超北海”比喻根本办不到的事情。

“为长者折枝”比喻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两个比喻说明“王之不王”是主观上的“不为”,而不是客观上的“不能”。

(示例二)用“天下可运于掌”比喻懂得推恩,天下就很容易治理。

2.

(1)仁政 亚圣

(2)①父母兄弟的天伦之乐,②德行完满之乐(或“无愧于心之乐”“内心坦荡之乐”),③教育英才之乐。

3.

(1)“力”(能力、力量) “物”(外物)

(2)(示例一)我认为,“志”对实现理想具有最为重要的意义。

我曾经对书法很感兴趣,便拜师学习,也小有收获,后来迷恋网络游戏,坚持了半年的书法练习便结束了。

当同伴春节前夕在街头挥毫为市民写春联的时候,我只能看着。

意志和恒心是成功的重要前提,没有坚定的意志,小有困难便见异思迁,轻易放弃,自己的能力再强,客观条件再好,也无法实现既定的目标。

(示例二)我认为,自己的能力对实现理想具有最为重要的意义。

我的数理化成绩不怎么好,但作文写得特别好,老师说我形象思维的能力强于抽象思维的能力。

后来文理分科,我进了文科班,每次考试总是名列前茅。

要是进了理科班,绝对不会有这样的优势。

马拉松冠军是“跑”下来的,羽毛球冠军是“打”下来的,你有怎样的能力,就做怎样的选择,不顾自己的能力,单靠雄心壮志打天下,难免失败。

(示例三)我认为,外物即客观条件对实现理想具有最为重要的意义。

我原来对作文不感兴趣,一上作文课就头疼。

上了高一,遇到一位语文老师,他独特的教学方法让我对语文和作文萌生了兴趣,去年参加全县作文大赛,还得了二等奖。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外物相助,人往往是难以成功的。

善于抓住机遇,其实就是充分利用外在条件。

解析 

(1)作答本题,要通读全段,整体把握段意,抓住关键语句,如“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等进行概括。

(2)作答本题,首先要对原文中成功需具备的三个条件作出准确的理解。

文中所说的“志”,可以理解为意志,即恒心和毅力,“力”可以理解为个人的能力、特长,而“物”则可以理解为客观条件。

在对“志”“力”“物”有了准确的理解之后,确定一个观点,根据自己的求学和生活经历谈自己的看法即可。

4.

(1)求学精进不已、坚持不懈。

(2)同:

两则材料都认为学习须“知行合一”,所学知识必须付诸实践。

异:

《荀子》将实践视为学习的终极目标,强调实践对于学习来说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庸》将“行”(实践)视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与“学”“问”“思”“辨”并列,但并未明确突出“行”在学习中的根本作用、终极地位。

两者相比,前者对“行”的重视程度胜过后者。

解析 

(1)这段文字主要讲的是如何求学,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主要写要广泛学习、详细询问、慎重思考、清晰分辨、专注实行等;

第二层,讲要如何做到前面所说的。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求学就要精进、要坚持。

(2)“知行”的意思是“认识和实行”,第一则材料中,“行”是学习的终极目标,圣人正是通过“行”达到完美的境界的。

第二则材料中,“行”与学、问、思、辨并列,这些是获得“知”的方法。

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参考译文

(对待学问道理,)没有听说不如听说过,听说过不如眼见为实,眼见为实不如明晓事理,明晓事理不如亲自实践。

学习的功夫到实践这一层次也就停止了……圣人以仁义为本,明辨是非,言行一致,判断没有毫厘之差,这并没有其他的窍门,就在于他能把学到的东西付诸行动罢了。

广泛地学习,仔细地询问,谨慎地思考,清晰地分辨,专注地实行。

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达晓畅绝不能终止;

不去求教则已,既然求教,不到彻底明白绝不能终止;

不去思考则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绝不能终止;

不去辨别则已,既然辨别了,不到分辨明白绝不能终止;

不去做则已,既然做了,不确实做到圆满绝不能终止。

5.

(1)慎独(行动)

(2)《礼记》通过君子与小人的行为,认为不要“自欺”,而需要“诚于中”,才能“形于外”,故将“诚”具体化为“慎独”,即在独处时需要谨慎,也不可违背“诚”。

《孟子》则将“诚信”视为“天之道”,即自然规律;

而“思诚”便是“人之道”,即做人的准则,丰富了“诚信”的意义,提升了“诚信”的价值。

这些“诚信”思想,都很积极,也很务实,我们应当切实传承,并将之发扬光大。

6.

(1)仁政 法治

(2)仁政与法治结合是治理国家最好的方法。

因为一味施行仁政就会纵容恶者,违法者得不到惩罚自然会变本加厉;

如果一味施行法治,就会使人心惶惶,不利于国家的安定团结。

解析 

(1)本题较为简单,分析材料不难看出孟子的言论集中体现在“仁”上面,韩非子的言论则主要体现在“法”上面。

他们的治国主张分别是仁政和法治。

(2)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但要注意围绕“仁”和“法”展开。

作答时要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围绕观点加以阐述。

可以以仁政为主,也可以以法治为主,也可以二者结合。

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7.

(1)孟子:

舍生取义(义重于生命)。

庄子:

尊重生命(生命重于天下)。

(2)①孟子的观点彰显仁义的价值,强调仁义是人生选择的重要标准。

②③庄子的观点彰显生命的价值,反对世人因追逐利禄而羁绊自己的生命。

③两种观点都表达了对人生精神修养的重视和追求。

材料1 生命,是我想要的;

道义,也是我想要的。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择道义。

材料2 舜把天下让给子州支伯。

子州支伯说:

“我正患有很深很顽固的疾病,正打算认真治一治,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治理天下。

”由此可见,天下虽是最为贵重的东西,舜却不用它来替换生命,这就是有道的人对待天下跟世俗的人不一样的地方。

……能够尊重生命的,即使地位高财富多也不会为了获得养育自己的条件而伤害身体,即使贫贱也不会因为追逐利禄而危害身体。

8.

(1)教 学(“老师 学生”“老师的教 学生的学”)

(2)从老师的角度:

①照本宣科,一味灌输(填鸭式教学);

②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③不能因材施教。

(2)从学生的角度:

①厌学,②怨师,③畏难。

如今教书的人,只知道诵读书本,一味进行知识灌输,急于追求快速进步,不顾学生能否适应。

结果使学生学习没有诚意,教育者也不能因材施教。

对学生的教育违背了规律,达不到教育的要求。

像这样,学生便对学习感到厌烦,并怨恨老师,对学习的困难感到畏惧,不知道能从学习中获得什么好处。

他们虽然勉强完成了学业,但很快就忘了学到的东西。

教育之所以不能成功,原因就在这里吧。

9.

(1)开源节流

(2)荀子的这种“节其流”“开其源”而使“上下俱富”的思想是十分积极的。

在文段中可以看出,荀子是把“富民”摆在了“富国”之前,因为“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只有把劳动者作为“财之本”,以民为本,民富才会有国富,最后达到“上下俱富”的政治理想。

而要想让“民富”,关键是要彻底地解放生产力,鼓励生产。

百姓按照时令耕种,农业、手工业生产正常有秩序,是财物的源泉。

按等级征收赋税,收粮食入库,是财物的水流。

所以,英明的国君一定要小心保护生产的正常秩序,节制那个水流,开阔那个源泉,时时刻刻斟酌这件事,令源泉又深又广,使天下有积余,君主就不会忧虑不足了。

像这样做上下都能富裕,百姓上交也没有地方收藏,这是最懂得国计民生的方法。

10.

(1)爱屋及乌

(2)胸怀宽广,施行仁政。

武王打败了商朝,召见姜太公,问他:

“该拿那些商朝的士人和百姓怎么办?

”太公回答:

“我听说喜欢那个人,同时会喜爱他房上的乌鸦。

憎恨那个人,会连带着厌恶他的墙壁。

把他们全部杀掉,不留活的,怎么样?

”武王说:

“不行。

”太公出去后,邵公进见,武王问:

“你看怎么办?

”邵公回答说:

“把有罪的杀掉,无罪的让他活着,怎么样?

”邵公出去后,周公进见,武王问:

“你看该怎么办?

”周公说:

“让他们各自住在自己的家里,种自己的田,不要因为旧朝新臣而有所改变,亲近仁爱的人,百姓有了过错,责任在我一个人身上。

“平定天下的胸怀多么宽广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