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整体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81336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整体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教育学整体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教育学整体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教育学整体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教育学整体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整体文档格式.docx

《教育学整体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整体文档格式.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整体文档格式.docx

封建社会的教育:

唐代,京都儒学“二馆、六学”:

弘文馆、崇文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地方学校行政区划分:

府、州、县学,私人办的乡学。

阶级性,等级性。

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主要目的培养官吏,学校主要任务“养士”。

欧洲,封建社会教育具有阶级性、等级性、宗教性。

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

科学性更强,提出国民教育,普及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制度的确立,在社会和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阶级性。

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资本主义社会教育与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共同特征:

公共性、生产性、科学性、国际性、终身性。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征:

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终身化,教育生产化,技术现代化

中国古代:

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

古希腊:

文法、拉丁和修辞

古罗马:

军体和道德教育

中世纪:

神学和“七艺”

2、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四个阶段以及重要的代表人物著作思想】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我国古代《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

代表人物和著作:

中国,孔子《论语》:

学思结合,温故知新,学行结合,举一反三,因材施教

孟子的《孟子》,朱熹的《四书集注》,韩愈的《师说》

西方,昆体良《论演说家的培养》,苏格拉底:

助产术,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

柏拉图:

《理想国》、《法律篇》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

英>

培根首次提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

捷克>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的标志。

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采用班级授课制,扩大学校学习学科的门类和内容,普及初等教育。

17世纪<

洛克的《教育漫话》集中阐述了他的绅士教育理论。

法>

卢梭的《爱弥尔》主张人的本性是善的,让儿童顺其自然的发展才是好的教育,集中阐述了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

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

德>

德国哲学家康德(1724—1804)于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首次讲授教育学,使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开设,著有《康德论教育》(1802)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806)最早以教育学命名的专著,是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学科的标志。

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建立了教育学体系。

《普通教育学》被西方教育家称为第一部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其理论至今仍有着一定的影响。

旧三中心:

教师、教学内容、课堂

三、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

英国斯宾塞1861年《教育论》:

倡导实科教育

20世纪初德国梅伊曼实验教育学拉伊:

《实验教育学》

美>

杜威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主主义与教育》《学校与社会》《我的教育信条》

《我们是如何思维的》强调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儿童中心、做中学。

被一些学者称为“新教育”、“现代教育”。

西方教育学出现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旧三中心)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新三中心:

儿童、兴趣、活动)。

20世纪30年代美国巴格莱强调读书才是教育过程的核心

20世纪70年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兴起罗杰斯教学主张:

以学习者为中心

四、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产生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编写的1948年版的《教育学》。

杨贤江是中国教育界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教育家。

代表作《新教育大纲》(1930)

3、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意义、方法】

⏹意义:

(一)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二)指导教育实践

(三)指导教育改革

(四)培养热爱教育事业的思想

⏹方法:

(一)要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二)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三)要学、思、练结合

(四)要努力掌握理解教育问题所必须的有关学科知识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P17

1、教育的功能【四大功能】

经济、政治、文化、育人【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20世纪60年代)】

(一)教育对经济发展起巨大作用原因:

教育的经济功能指教育对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在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发展

3)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技术和知识的手段

(二)教育政治功能主要体现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首先是政治决定教育,然后教育反作用于政治。

1)教育能为政治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发挥政治职能

3)教育能促进政治民主化

教育的经济功能与政治功能,实质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基本矛盾在教育中的反映。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指科学技术、教育、艺术、文学、宗教、道德、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机构等。

教育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的发展受文化发展的制约。

1)文化是政治、经济与教育关系的重要“中介”

2)文化按其自身特点和要求作用于教育

教育对文化作用

1)传递、保存文化。

文化传递是文化世代相接,是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

文化载体:

物质载体、精神载体、人的载体

2)创造、更新文化

3)传播文化。

教育传播是一种有选择的传播,一方面根据一定社会需要、价值取向来进行选择,另一方面还要按照文化本身的价值进行选择。

(四)教育的育人功能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可以使学生集体发展实现社会化和个性化

1)促进人先天素质发展,使生理、心理素质得以呈现

2)把人类在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人类精神文明移植与形体之中

3)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造就出合格的社会成员

2、我国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教育作用(劳动者素质、科技、精神文明建设)、学校的特质】

(一)提高劳动者素质:

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走科教兴国这条必由之路,是世界发达国家振兴经济的历史经验,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

教育对提高劳动者素质作用:

1)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奠定基础

2)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3)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素质

(二)培养科技人才,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三)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教育既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发展教育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why学校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基地:

目的性、系统性、科学性、适时性(三岁之魂,百岁之才)、持久性、全民性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P34

1、人的发展概述【人的发展(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作用以及各自的地位】

一、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的内容包括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

生理发展是人身体方面的发展。

心理发展是人精神方面的发展。

社会适应包括人的个性特点、人的主体意识、人的社会交往能力,是人社会素质的发展。

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及作用

遗传、环境、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一)遗传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1.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二)环境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

Ø

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我国古人就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论断,有“孟母三迁”的故事。

(三)教育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导因素

■如子的“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卢梭的“人的形成由于教育”

■康德的“人是教育的产物”

■洛克认为,儿童“是一张白纸或一块蜡,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任何式样的”

说明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突出教育的作用原因:

1.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影响的活动。

2.教育是在受过专门训练和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教师受社会委托,按照国家所制定的方针、政策以至法令教书育人。

3.教育能够根据科学的要求,协调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

4.教育的主导作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生主动性、遗传素质)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能动性表现:

■1.人作为主体是通过他自身的实践活动来参与和接受客观的影响,从而获得主体自身发展的。

■2.人们是按照自己的认识、经验以及需要、兴趣等来对客观事物作出反映,并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向,自觉地、有目的地开展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活动。

■3.正确处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三、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

(二)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做到因材施教

(三)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做到了解受教育者,为受教育者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四)教育者要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和协调性,做到尊重受教育者,为受教育者潜能的发挥创造条件

2、中小学生的发展与教育【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如何教育】PPT

一)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征

1.小学生的生理发展

1)身体的发展比较平稳

2)身体组织和器官迅速变化

3)大脑发育快

2.小学生的心理发展

1)认识有了明显的变化

2)情感和意志发展较迅速

3)思维由具体形象向逻辑思维过渡

4)自我意识在发展

二)中小学生的教育

(一)学校、社会、家庭应该为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生活要有节奏

(三)培养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四)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和性道德、性法制的教育

(五)加强中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六)重视生命科学教育

(七)重视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亡事故

3、青春期教育(略)

一、中学生青春潮的特点

幼稚性与成熟性并存、依赖性与独立性并存、冲动性与理智性并存、闭锁性与开放性并存

二、中学生青春期教育的探索

(-)情感的教育

(二)良好人格训练

(三)法制观念的确立

(四)性知识教育

(五)学校、家庭、社会青春期教育合力的形成

第四章教育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PPT)

1、教育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的一般概念【教育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的定义】

学制是国家的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作为国家学校教育的总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期限,以及相互间的关系,从制度上保障教育目的的实现。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或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或具体质量规格。

教育方针:

是国家从战略和时代的高度,根据教育事业在社会生活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针对教育工作制定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指导思想,是国家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是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教育目的:

研究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确教育目的之依据

(1)教育目的,受制于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

〔2〕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科技文化的发展水平

(3)教育目的,受制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

(4)教育目的,受制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

2、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我国教育目的和总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马克斯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教育目的表述为: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方针)我国教育目的和总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精神实质:

1)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坚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脑体和谐发展

3)强调个性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马克斯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

1.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的发展相一致的

2.旧式分工是造成片面发展的根源

3.大工业机器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和物质基础

4.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5.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3、我国的学制和学制改革【我国现代学制的变迁和改革,我国现行的各级各类学校及其培养目标(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级中学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

一、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和沿革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亲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我国第一个学制)

1904年,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

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以日本学制为蓝本)宗旨:

“忠君,尊孔,尚武,尚实”。

特点:

学制长,6岁入学,20岁中学毕业,通儒院32岁毕业。

1922年,壬戌学制,(六三三制;

以美国为模式)

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修订的我国的新学制

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衔接,职业教育占有重要地位,从幼儿园到成人教育系统初步形成

1968年学制缩短、类型单一化、高校缩短、专业削减

1977年、78年后学制走上正轨、高校恢复择优录取、恢复六、三、三制

二、我国现行的各级各类学校及其培养目标

1、幼儿园的学前教育——一般三年,分小班,中班,大班

2、义务教育,小学教育和初中6岁入学,6+3年

3、高级中学教育全日制普通高中(3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3年,个别专业4-5年)

4、高等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种高级专门人才。

(全国统一的高校入学考试)专科2-3年,本科4年,硕、博2-3年。

5、成人教育——普及教育,培养中、高级人才(低中高三级)特点:

办学形式、教学形式和修业年限灵活多样。

6、特殊教育——残障青少年的初中等教育。

初8-10年,中3-5年

三、我国的学制改革

世界学制改革:

儿童入学年龄提前、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终身教育

我国: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标志我国学制改革进入新阶段。

4、我国的民办教育和“两条腿走路”方针【民办教育的定义,“两条腿走路”方针——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

民办教育:

由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古代:

政府的官学、民办的书院、义塾等私学相互补充。

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办学形式应是多样性的,即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

”——两条腿走路。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从法律和行政法规上总结,使我国民办教育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第五章我国的中等教育、义务教育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

1、中等教育概述【中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中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一、中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1、中等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提高民族素质

2、承上启下——出人才的基础

3、中等教育——受教育者终身发展(关键期)

二、中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第一级:

小学(初级)

第二级:

中等教育(初中、高中等)

第三级:

高等学校(高级)

2、义务教育概述【义务教育的定义,诞生,义务教育的特点1-7,】

义务教育:

依照法律规定,适龄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具有强制性质的国民基础教育,年轻一代受义务教育,既是作为公民必须依法履行的义务,也是作为公民受到法律保障不可剥夺的权利。

义务教育诞生于欧洲

1619年德意志魏玛公国颁布教育法令,是全世界第一个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

义务教育制度成为国家走向现代社会的标志。

义务教育的特点:

1、强迫、免费2、普及、平等、基础性3、民族性和公民性(灵魂)4、阶级性和政治性

5、时代性和历史性6、需长期努力7、政府行为(查清数量、稳定经费、师资、家长)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诞生及其实施【历史,义务教育法的内容和实施1-8,主要经验1-11】

历史:

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首次明确提出实行义务教育的主张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首次由国家确定在全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法律保障

《义务教育法》的主要内容

1、指导思想——相关教育方针(目的:

提高全民素质)

2、适用范围——适龄,6-7岁

3、实施步骤——因地制宜

4、学制——六三、五四、9年一贯制(没有规定初级职业中学是否属于)

5、管理体制:

国家领导、地方负责。

农村:

以县为主

6、办学条件:

经费和师资

7、责任、义务:

国家(重要责任)、社会、学校(基本单位)、家庭(监护人义务)

8、强制性和处罚措施

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主要经验

1、统一认识,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

2、因地制宜,分步实施

3、调查研究,分区规划

4、实行以县为主,省、地(市)、县(市、区)和乡(镇)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

5、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

6、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的、能胜任教育工作的、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7、建立检查督导制度,不断地进行检查督导

8、保证入学,制止辍学,严禁雇用童工和实行“两免一补”

两免一补:

对农村贫困学生,免除杂费、书本费,对住宿生实行生活补贴。

9、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0、不断地调整学校网点布局,使学校保持最有利于教育的适度规模

11、减少大量留级、复读现象,科学地管理学籍

4、我国的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地位、现状】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职业技术教育—薄弱环节。

第六章 课程P172

1、课程概述【课程的定义,制约因素,类型(学科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的定义,并理解)】

一、课程的概念

广义课程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

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如中学课程、小学课程。

狭义课程指某一门学科,如语文课程、数学课程。

二、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需求、科学知识的进步、儿童身心的发展

(-)社会发展需求

1.对培养的劳动者和新的政治继承人的需要;

2.对更新课程内容的要求;

3.对课程设计思想的影响。

社会因素对课程的需求往往不是直接对应的,而是通过教育方针、政策,有关课程的法规等中间环节或手段来实现的。

(二)科学知识的进步

1.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着课程设置的水平、性质和特征。

2.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顺序与普通学校开设的学科科目基本上是同步的。

(到17.18世纪,地理分化为地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力学分化为物理和化学,在普通学校的课程中就出现了这些学科。

3.自然科学新的发明和发现,对课程发展变化的方向、内容、结构和形式都有显著影响。

(三)学生身心的发展

1.对课程目标的制约,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不同,其课程目标也各异。

2.对课程设置的制约。

3.对教材编制的制约。

三、课程类型

(一)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

它是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由一定数量的不同学科组成。

每一门学科都同一门科学相对应。

学科课程的编制者关心的是社会需要,主张教育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

学科课程的不足:

常把相关的知识分割在各学科,使固有联系被割裂;

容易导致与实际相脱离;

较少考虑学生的兴趣、需要。

学科课程仍是当今世界各国课程编制中占主导方向的一种课程。

(二)相关课程

相关课程仍采取分科形式,只是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语文与历史,历史与地理,数学与物理、化学,化学与生物等相邻学科之间确定科际联系点,使各学科之间保持密切的横向联系。

(三)融合课程

又称合科课程,把性质相关的学科合并,构成一种范围较广的新学科。

建立这种融合课程的目的,在于尽量保持知识的完整性,以满足人类适应实际生活环境的需要。

倡导和编制融合课程,意在把有着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合并为一门新学科,这在西方的初等学校相当普遍。

(四)广域课程

广域课程这是依据学科及活动的性质,将学校课程分为若干类。

更具有综合性,更加接近生活。

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教科书难以把学科的知识综合起来;

二是师资问题。

过去培养的师资,专业划分过细,不适应广域课程的教学。

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在亚洲太平洋地区推广广域课程。

(五)核心课程

也称中心课程、轮形课程。

是以个人或社会生活的现实问题为核心,将其他学科的内容围绕核心组织起来,由一位教师或教师小组连续教学的课程。

20世纪初出现于美国,在西方的中小学至今仍有一定影响。

这种课程与相关课程、融合课程不同之处,在于直接以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为基础,同时注重课程与学习者个人生活之间的关系。

因此,核心课程完全打破了学科的界限。

(六)活动课程

也称经验课程、经验本位课程、生活课程、儿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