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2016届高三二模优秀作文.doc
《南京2016届高三二模优秀作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2016届高三二模优秀作文.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16南京市二模语文作文佳作赏析
标准应服务个人
“一个由缺乏个性化的标准化个人组成的社会,是毫无发展前途的悲哀的社会。
”爱因斯坦这样警戒世人。
确实,在一个新鲜活力的社会中,永远应该是标准适应个人,绝非个人服从于标准。
就像是飞行员不可能总以平均身高生长一样,社会中的一个个存在亦精致得如同永不重复的小花。
所谓的标准不应也不能作为衡量一切的模具。
诚然,制定标准可以省去大把的麻烦,如同有了平均身高,制造商便免去了量体制造的烦恼。
可是免去了麻烦,亦摒除了可能。
一个没有可能的社会,一个要让人扭曲着身姿摆出适应姿态的社会,如何能够拥有光明的未来?
我记得<<浪潮>>中那个特立独行的女孩卡罗,只是因为拒绝穿制服而被集体拒于门外。
当<<浪潮>>中的孩子们向着所谓的团结,所谓的一致,所谓的标准看齐,逐渐磨平那些闪着个性光芒的棱角时,蒂姆自杀的枪声惊醒了众人。
人永远无法把自己调成标准,而在那些磨去个性的痛苦时刻,一个不慎便会是无法弥补的过失,亦如坠落的战斗机。
要想避免诸如此类的悲剧,社会首先得允许个性化的存在并主动为其开方便之门。
这要求社会拥有良好的弹性与张力,拥有必要的包容力。
这样的社会不应是《1984》里的那个冷漠的国度,用规章与制度冷却人们火热生活的念想。
这样的社会应该尊重个体的差异,并不断鼓励这些差异性的个体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而非是简单的适应标准。
“我们一起躺到草坪上,我想让你猜猜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绝望枯乏的米格尔大街尚允许诗人布莱克沃兹灵动的存在,于是米格尔大街的绝望中亦透露出了星星点点璀璨的信念。
有多少种存在,便有多少种标准。
每一个人本应该在社会中轻盈如蝶翅般旋转展示自己的美好与独特,而社会所要做的就是让标准去适应个人,给标准括上区间。
唯有如此,才能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样的社会才会在爱因斯坦睿智的瞳孔中间升腾出希望的光芒。
少一些标准,多几分宽容,少一些束缚,多几分自由。
别让《1984》里那一群冷漠麻木的人迈着整齐的步伐进入2016。
【点评】
本文由分析材料入手精准点题,开门见山地阐述观点。
接着又从社会的角度分析了标准对个人的束缚,并进一步论述了如何在两者中形成共鸣。
在论述意义时可尝试从个人角度和社会角度两方面递进式去分析。
本文所选的论述材料颇为新颖深刻,富有借鉴意义。
别忽视那“个”
王开岭在参观完犹太大屠杀纪念馆后写出一篇文章,意思说,所有的悲剧,应降落在“个”上才有其惨烈性。
一篇文章,唤起了对人作为个体生命意义的重新思考。
如今是一个大数据时代,我们生活的点滴,都被手机起来,汇入数据的洪流中。
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那承载了欢笑泪水,纠结与感动的生命,都只能化作机器的样本,数值的平均。
洪流涌动,冲淡才了社会对生命应有的记忆。
所有的生活,只有当落实到个体身上时,才有意义。
史家常赞汉唐之极盛,却不见少妇断肠,征人回首。
不闻万户捣衣。
秣陵砧声,胜利的欢呼,盖过了战死者的鲜血与失怙者的哀嚎,致使我们这些后辈中,有多少叫嚎着征战杀伐,扬言踏平岛夷!
佛家说,生命是介子,但介子之小却包含万千世界。
是啊,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是国民生活的缩影;每个人的呐喊和语丝,都可以推动社会思想的潮流;每个个体,都可以诠释生命的精彩和伟大。
刘亮程的茶籽沟是“个”,却流淌着人对自身存在追求的湍流;牛汉的鼻尖是“个”,却书写着中华的困难和时代的斑驳。
而那更大的宇宙,应将这些来自小宇宙的讯息接纳包容,而不能随便取些共性之后就把其他的部分砍了去。
只有共性而忽视“个”的宇宙必将黯淡无光,以至坍缩灭亡。
要将这世界之万千落实到“个”,必须得先尊重生命本身,倾听每一个人的呐喊和语丝。
汪曾祺之所以成为泰斗,不是因为他“溶奇崛于平淡之中”的构思,而是他对每一个社会个体细致入微的刻画,快手刘,侯银匠……我们读者在他对生命的倾听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让心灵随着这些呐喊和语丝共鸣,方找到“柳梢影依稀入梦,热土炊烟缭绕成文”的怅然。
从远处看开花的草丛,看到的只能是一片红红绿绿的斑点。
只有附身细嗅,来自泥土的芬芳才能侵入脾胃,偶尔出现的满天星亦会赐我以惊喜。
那时,这片草丛上的每个生命的脉搏才能汇入心中,将春日的画卷徐徐展开。
国家,社会的森林中,亦是如此。
别忽视那“个”,展开机械的数据,细细体察,每一个生命竟是如此美丽。
【点评】
“个”,是个体,更是个性,本文开篇即点出“个”指对人作为个体生命意义的思考。
接着将话题引向现实。
然后,点出个体的丰富内涵和其意义。
再者,论述落实到“个”必须得先尊重生命本身。
最后,呼应文题,再次强调别忽视那“个”。
文章行云流水,提出看法也解决问题,文字诗意,但不乏深度。
主旨突出,自然而有意识地强调论点。
本文的许多素材都来源于我们平时所做的阅读,作者巧妙地将其用于自己的文章,契合文义。
也启示我们如何有效积累素材。
做一座特立独行的塔
中国佛塔差不多都是一式的——都那么匀溜挺拔,都那么方圆得宜,美得匀称和谐,也美得面目不清——把武夷山的塔移到北京去,也没有丝毫不协感。
并非由于他们都出于同一工匠之手,而是塔们的高度层数,肥瘦宽窄,早已有一个均一标准——或说是平均值规定了。
均一标准源自人们的统一“意识”,社会人道德的均值,即所谓“道德底线”,人们身高体重眉眼比例的均值,往往便是“选美标准”。
均值最不出错,均值最给人以安全感——可是那也只是四平八稳的时候,一旦风浪陡生,均值便让你头破血流,人毕竟不是统一生产的流水产品,不可能毫厘不差,嵌进均值的框子。
更有那棱角突出者,还会因此被迫磨平锋尖,以期合于众意;至于冥顽不化者,只好作废品了——屈大夫“自令放为”,不正为了“深思高举”?
试想,假若万历皇帝动动指头,松松枷锁,李贽何苦在狱中以剃刀自刎——“和尚痛否?
”“七十老翁何所求!
”他终被毁灭,而明王朝亦错失了一个精密而充满活力的头脑,也许李贽本能帮明朝划开一个新的历史岩层,也许他能逃过朱子的阴影。
但万历帝无动于衷于是他不能。
为什么我们总迷恋于均一和统一?
它确实是“最不坏”,但坏起来最致命。
社会本因人而存在,现在却要人对均值的社会俯首称臣,如此,则创新之灵智失,老朽之暮气重。
于机械,则机毁人亡,于社会,则人文散尽。
木心的作品初被引回大陆时,一石激起千层浪,赞誉者有之,批评者更有之,因其不符大陆的语言体系。
但终有人说了句诚实化:
“木心是个‘文章学家’,他的文章更近于六朝文章。
”稍微调整一下,你看,木心的作品就活了下来,给大陆吹来一缕清风。
亦可见均值不同于中庸,中庸是海中鱼,相忘江湖,均值是岸上鱼,相濡以沫,可若是通达《易》“通则久”之理,仍有望成为池中之鱼哩!
为僵化的平均值巧辩的诸君,可以休息了。
可是对均值的变通,也可只为“局部调整”,决不可妄覆乾坤。
普罗泰格拉言“人是万物的尺度。
”辉煌的雅典遂物欲横流;苏格拉底连忙补天: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他比前者伟大就在于此,无论做什么塔,总归是要建一座“塔”,不能造成民居、窑洞、吊脚楼。
世上有些人想做教堂,尖顶高高,有人想做神庙,低矮些,但壮美。
我只愿做一座塔,一座特立独行的塔,祈愿教堂,神庙和特立独行的塔,都不被毁掉。
【点评】
开篇很有特色,引人思考平均值与特立独行的关系,但中国古代的建筑必然带着不同的地方特色,而佛塔这种源于他国的建筑样式由于人们本来的接触就不多,所以创造也相对较少。
这种非典型案例未免不足以说明论点。
文章第二段中心句将均一标准和伦理道德联系起来,很有新意,但细细想来未免有逻辑不够通顺强行相关的嫌疑。
对平均值的分析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值得学习,但文章中多次出现“均值”相关的关键词,有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立意的嫌疑,是对自己论述不自信的表现。
文章第八段中引例像是对历史教科书如数家珍,将身边的素材融入作文,读起来令人有熟悉感,更加能体会到平均值对创造的扼杀。
结尾升华且回到文题,回味悠长又引人深思。
关于“个性时代”的演讲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众所周知,工业革命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完成了第四次科技革命,真正进入“个性时代”!
今天是22世纪的第一天,请大家记住这个伟大的时刻!
从今天起,一切商品实现个性化,你将成为世界的中心——当你有需求时,只要登录互联网,全世界的工厂时刻准备着按照你的要求生产,打造出仅属于你一个人的产品!
回首历史,我们从蛮荒时代走向“蒸汽时代”,从此世界紧密联结;我们从“蒸汽时代”走向“电气时代”,从此交通和生产实现飞跃;我们从“电气时代”走向“信息时代”,从此互联网和新兴通讯使我们化天涯为咫尺;而如今我们从“信息时代”走进“个性时代”,再也不会出现百年前大批量生产导致的种种问题。
再见了,个人适应世界的时代!
诸位恐怕早已在现代史上了解到百年前的人类社会了吧,那个时代的人们为了满足社会需要,一个个削尖了脑袋向着名牌大学、百强企业钻。
或许少部分人能够成功并且创造价值,但他们早已在跻身上流社会的过程中磨去了个性,成为模子里刻出来的“标准”成功人士。
我们创造出各式各样的机制、系统,不应让它们成为主宰来改造我们!
人文主义精神发展至今,已经踏上一级新的阶梯——不仅仅“人”是世界的中心,还有“个人”是世界的中心!
我们为何要强调个人、个性的重要呢?
无非是因为“人”的价值被进一步发掘。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
倘若我们只选拔出一些在学业考试中突出的人,那这个世界只会向着“学习”型发展。
人人想着学习前人,将过去的价值观强加于自己,殊不知自己失去的是最宝贵的创新精神。
个性时代的来临宣告着全人类新的解放,从此我们不必拘泥于一个方面,我们可以自由伸张个性,用自己最擅长的方面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
最后,让我们一起吸入“个性时代”的自由空气,共同高呼:
“再见了,个人适应世界的时代!
”
【点评】
文章以演讲稿为形式,新颖而夺人眼球。
运用想象的手法,以22世纪科技革命完成为背景,隐含了个性化发展的时代趋势,贴合当下大数据发展的情况,紧扣现实。
文章中“让系统机制适应个人”的主题很突出,符合材料含义。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很明确,但“回首历史”段有些累赘。
(谭雯昕)
留一片瓦尔登湖
美国空军探寻战斗机失误频繁原因,最后通过改变设计,让统一的战斗机能根据飞行员个体做局部调整而解决了问题。
这看似寻常,其实难能可贵。
因为他们认识到系统必须给个人留下一定的自由空间。
毕竟人是汲着自然风露成长起来的,不是工厂用同一模具压出来的。
人在组成群体时会被或多或少地磨去棱角,以便更好地融入群体。
但群体不能放任这种打磨继续下去:
失去了个体差异,人也会慢慢失去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意识。
这个问题在教育系统中尤为突出。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以“兼容并包”的思想而被社会称誉。
当时的北大校园中有拖着长辫的辜鸿铭,坚持旧制的黄侃,也有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胡适,陈独秀。
蔡元培并没有按照统一的标准来选择,而是给每一位教员留下了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的思想生长,碰撞,最终酝酿成万马奔腾的“五四”风雷,推动中国历史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那一代的学生也大多成为后来的社会领袖。
反观现在的教育,虽然官员们口口声声说要重视综合素质,却仍在把学生按统一标准塑造。
所谓的课外探究,自主探索大多成了堂皇的资料堆砌。
学子们的入学就像是上了流水线,在题海的冲刷下磨成式样一致的理工人才,输送到各高校,这样的体制怎么可能培养出那一代激荡风雷的人物,那一代有大气度的大师?
教育系统其实是公共生活的一个缩影。
在如今的社会体制下,人们大多按部就班地升学工作,人生轨迹早已画好,不能旁生枝节,不能有片刻喘息。
在这样的系统重压下,人们要么沉默着溺毙,要么选择反抗。
从前段时间女教师辞职“想去看看世界”来说,反抗已经开始了。
但个体的反抗是远远不够的,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唯有系统本身做出努力,尊重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