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七生态与保护跟踪强化训练1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环境保护12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71370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七生态与保护跟踪强化训练1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环境保护12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七生态与保护跟踪强化训练1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环境保护12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七生态与保护跟踪强化训练1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环境保护12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七生态与保护跟踪强化训练1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环境保护12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七生态与保护跟踪强化训练1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环境保护12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七生态与保护跟踪强化训练1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环境保护12Word格式.docx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七生态与保护跟踪强化训练1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环境保护12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七生态与保护跟踪强化训练1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环境保护12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七生态与保护跟踪强化训练1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环境保护12Word格式.docx

[解析] 减少对草场的过度放牧有利于恢复生态系统;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相对越高,因此,栽种多种植被可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要合理开发和利用;

沙化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会改善当地的气候条件。

[答案] C

3.(2017·

河南十所名校联考)薇甘菊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有害植物之一,在适生地能攀缘、缠绕于乔木、灌木,重压于其冠层顶部,阻碍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继而导致附主死亡。

科研人员研究了薇甘菊不同入侵程度对深圳湾红树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的影响,结果如表。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有机碳储量/t·

hm-2

未入侵区域

轻度入侵区域

重度入侵区域

植被碳库

51.85

50.86

43.54

凋落物碳库

2.01

3.52

5.42

土壤碳库

161.87

143.18

117.74

总计

215.73

197.56

166.70

A.植被碳库中的碳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其主要去路是以食物的形式流向下一营养级

B.土壤碳储量减少可能是因为薇甘菊根系密集,增加了土壤氧含量,使土壤中需氧型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增强

C.与薇甘菊未入侵区域相比,薇甘菊重度入侵区域的总有机碳储量约减少了22.7%

D.随着薇甘菊入侵程度的加剧,凋落物碳储量显著增加,原因是薇甘菊的入侵导致附主死亡

[解析]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碳,碳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于植被碳库中,这些碳大多数通过呼吸作用散失到环境中,其余部分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向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

土壤碳储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薇甘菊根系较多且密集,增加了土壤孔隙度和土壤中的氧含量,使需氧型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增强;

与薇甘菊未入侵区域相比,重度入侵区域总有机碳储量减少了(215.73-166.70)÷

215.73×

100%≈22.7%;

随着薇甘菊入侵程度的加剧,凋落物碳储量增加是因为薇甘菊攀缘、缠绕于乔木、灌木,使附主植物光合作用受到严重影响,进而死亡,导致凋落物增加,碳储量增加。

[答案] A

4.(2017·

江南十校高三联考)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地投放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

下列有关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含大量的有机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工湿地植物一般宜选用本地物种,以避免外来物种的入侵

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C.人工湿地具有一定的蓄洪防旱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用留有一定空隙的碎石等材料作为人工介质,或在水中增设一些搅拌装置,能提高去污效率

[解析] 人工湿地植物一般选择具有净化能力的本地植物,避免因外来物种入侵而对当地生态系统生物的生存造成威胁;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有机物(生活污水)中的化学能和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之和;

人工湿地具有蓄洪防旱功能,影响生态环境,因此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人工湿地介质常使用碎石等多种材质,碎石间留有一些空隙以提供充足的氧气供根部进行有氧呼吸,或在水中增设一些搅拌装置,增加水中的溶氧量,都有利于需氧型的分解者分解有机物。

5.(2017·

河北名校联考)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不同

B.可通过相应物质、能量的投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森林生态系统高

D.在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的实验中,生态缸要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

[解析] 不同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不同,其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不同,A正确;

对于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可通过相应物质、能量的投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正确;

农田生态系统的物种较单一,其抵抗力稳定性比森林生态系统低,C错误;

人工生态缸的稳定性比较弱,阳光过强会晒死植物及一些小动物,因此要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D正确。

6.(2017·

北京丰台一模)用经过处理后的鸡粪沼液来培养小球藻,以降低沼液中的氨氮、总磷等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鸡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属于鸡未摄入的能量

B.此生态系统中,小球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

C.用鸡粪沼液培养小球藻符合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小球藻制造有机物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鸡粪沼液

[解析] 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鸡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属于鸡摄入的能量,A错;

沼液中N、P元素对于小球藻的光合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小球藻属于生产者,B错;

小球藻制造有机物时所需的能量来自太阳能,D错。

7.(2017·

北京丰台期末)2008年7月初,青岛用于奥运比赛的海面被大量浒苔(一种绿藻)覆盖,形似草坪,及时治理后比赛正常进行。

2007年5月的太湖“蓝藻事件”引起全国关注。

关于以上两个事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本原因都是水体富营养化

B.浒苔和蓝藻都通过有丝分裂大量繁殖

C.浒苔和蓝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不同

D.警示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解析] 水体富营养化是水体中N、P等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其结果是浮游植物大量繁殖。

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依靠二分裂进行繁殖,其光合作用的场所为细胞质内的光合膜上。

浒苔为真核生物,可通过有丝分裂大量繁殖,光合作用的场所为叶绿体。

8.(2017·

长春模拟)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能量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食物的摄入量,f表示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b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c表示生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

C.d中能量均未被该营养级生物同化

D.为提高羊肉的产量,应该提高图中c/a的比值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a表示摄入量,b=摄入量(a)-粪便量=同化量,e表示呼吸消耗散失的能量,则c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即在生物体内以有机物的形式储存的能量,A项错误;

B项说法不合适,错误;

d是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包括来自第二营养级的粪便量以及其遗体残骸所含的能量,其中第二营养级的粪便量属于第一营养级(生产者)的同化量,第二营养级的遗体残骸所含能量来自其同化量,C项错误;

羊属于第二营养级,c/a的比值越高,说明由“草→羊肉”的转化率越高,羊肉产量越高,D项正确。

[答案] D

9.(2017·

江西名校联考)科学家研究了不同种类动物的能量变化情况,部分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收割蚁只有不到1%的同化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

B.占盐沼蝗摄入食物63%的未同化量可被分解者所利用

C.黄鼠的生长效率(P/A)较低的原因是呼吸消耗的能量较多

D.表中几种动物同化效率(A/I)不同是因为能量传递效率不同

[解析] 根据表格可知,收割蚁同化量为31.00,而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能量只有0.10;

摄入量=同化量+粪便中的能量,因而盐沼蝗摄入食物未同化量为3.71-1.37=2.34,该部分能量可被分解者所利用;

黄鼠的同化量为3.80,而呼吸量为3.69,因而其生长效率(P/A)较低的原因是呼吸消耗的能量较多;

表中几种动物同化效率(A/I)不同与能量传递效率无关。

10.(2017·

成都市第三次诊断)我国西北地区常年干早,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生长的灌木大多根系发达,叶片蒸腾速率较低。

为了研究该地域的群落演替过程,2016年5月科研人员在某村庄选择了4块不同年代弃耕的盐碱地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弃耕年代

一年生草本

多年生草本

灌木

物种数量

公元1950年

0株

10株

380株

8

公元1970年

46株

290株

12

公元1990年

400株

1800株

30株

15

公元2010年

600株

1900株

32株

18

A.该盐碱地群落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被草本植物取代

B.调查结果表明弃耕时间越长的盐碱地物种丰富度越高

C.该群落演替过程中影响植物优势物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D.演替过程中灌木间的种内斗争逐渐加剧导致物种数量减少

[解析] 由弃耕年份1950~2010年,可知演替过程中草本逐渐被灌木取代,A错误;

演替过程中物种数量减少,丰富度下降,B错误;

由题干可知,灌木适应干旱能力更强,影响植物优势物种变化主要因素是水分,C对;

导致物种减少的原因应是种间竞争,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1.(2017·

唐山三模)现有甲、乙、丙、丁四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其生物组成如下表。

一段时间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生态瓶编号

光照

含微生物的泥沙

浮游藻类、水草

浮游动物、小虾

注:

“+”表示有,“-”表示无。

请回答:

(1)甲瓶中微生物、浮游藻类、水草、浮游动物和小虾共同组成了一个________。

(2)乙瓶中浮游动物、小虾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瓶比甲瓶泥沙中有较多的有机物积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瓶维持稳定时间短于甲瓶,原因是消费者具有加快生态系统的________功能。

(5)该生态系统实验证明了:

生态系统中________是紧密联系的,缺一不可。

[答案] 

(1)生物群落 

(2)浮游动物无法获得食物与氧气(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没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5)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12.(2017·

河南十校联考)生态塘是通过在塘中种植水生作物,进行水产和水禽养殖,形成的人工生态系统。

该人工生态系统可在初始能源太阳能(日光辐射提供能量)的推动下,通过生态塘中多条食物链的物质转移、转化和能量的逐级传递和转化,将进入塘中的污水和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同时产出水生植物(芦苇、莲)、水产(鱼、虾、蟹、蚌等)和水禽(鸭、鹅等)等,最终净化的污水作为再生水资源回收利用,从而实现污水处理与利用相结合的资源节约途径。

其运行原理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输入该生态塘系统的能量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生态塘系统主要通过藻菌共生系统的作用,采取栽植藻类及水生植物的措施来减少水体中________等元素的含量,以避免水体营养富集化;

生态塘中养殖的鱼、虾、贝、螺等水产动物,以及鸭、鹅等水禽,能除去塘中多余的________,避免受纳水体的二次污染。

(3)该生态塘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能实现水层交换,其目的有________和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4)如图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的简图,若浮游生物种群的总能量为7.1×

109kJ,鱼种群的总能量为2.3×

108kJ。

从理论上计算,鸭种群中储存的总能量最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输入该生态塘系统的能量除了藻类及其他水生植物固定的太阳能以外,在原生污水中含有有机物,因此还包括污水中有机物含有的化学能。

(2)栽植藻类及水生植物,可有效减少水体中的N、P等元素的含量;

养殖鱼、虾、鸭、鹅等动物,可除去塘中多余的藻类和菌类,避免受纳水体的二次污染。

(3)实现水层交换,其目的是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和提高水体中饵料的利用率。

(4)鱼种群获取的总能量为2.3×

108kJ,需要浮游生物种群的能量最多为2.3×

108÷

10%kJ,鸭种群中贮存的总能量最少为(7.1×

109-2.3×

10%)×

10%×

10%=4.8×

107kJ。

[答案] 

(1)藻类及其他水生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污水中有机物含有的化学能 

(2)N、P 藻类和菌类 (3)增加水中的溶氧量 (4)4.8×

107k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