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联考学年高二下学期期.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710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30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联考学年高二下学期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联考学年高二下学期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联考学年高二下学期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联考学年高二下学期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联考学年高二下学期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联考学年高二下学期期.docx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联考学年高二下学期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联考学年高二下学期期.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联考学年高二下学期期.docx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联考学年高二下学期期

2016-2017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联考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1-30每小题1分,31-40每小题1分,共50分)

1.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甲、乙两个动物种群的数量进行研究后,得到如图的数据,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是竞争

B.3、4月份甲种群数量下降是由于乙的数量减少

C.甲、乙两种群的变化周期是12个月

D.人为消灭乙种群,则甲种群数量将不断增加.

2.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3.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计数时,不应统计压在小方格角上的细胞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滴加样液时,采用的是“渗入法”,滴之前,先将盖玻片盖住计数室

4.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B属于分解者,生物群落中的其他生物均可为它提供物质和能量

B.A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B位于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

C.对E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D.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驱动,同时又是能量的载体

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就获得了兔的全部能量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合成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了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时,能量就由非生物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往复循环的

6.关于从裸岩演替至森林的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

A.光照在演替中起重要作用

B.土壤中微生物越来越丰富

C.地衣将被苔藓取代,在群落中绝迹

D.最终群落结构必定比初始复杂,且更为稳定

7.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及生态系统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B.外来物种的入侵能够增加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C.湿地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8.如图为两种生物种群的生长曲线,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开始不一定呈“J”型增长

B.甲曲线的数学模型为Nt=N0λt,其中λ代表增长率

C.按乙曲线增长的种群到a点后种内斗争最为激烈

D.按乙曲线类型增长的不同种群在同一环境下,b点时的增长速率不同,但均为最大值

9.通常用血球计数板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若计数室为1mm×1mm×0.1mm方格,由400个小方格组成.若多次重复计数后,算得每个小方格中平均有5个酵母菌,则10mL该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有(  )个.

A.2×108B.4×106C.2×104D.2×105

10.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B.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

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

D.任何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都不可能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

11.如图是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解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所具有的能量多少

B.该图中C所具有的能量为B的10%~20%

C.该图中的A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图中所示四个营养级能量的关系为:

A≥B+C+D

12.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水果等的种植、保存方面已有较多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乙烯利溶液,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B.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C.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

D.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使其纤维长度明显增加

1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B.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

C.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一般不会超过5个,原因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D.营养结构越复杂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14.如图表示某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此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不足10%

B.该生态系统的全部食肉动物构成一个种群

C.该生态系统的浮游生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构成群落

D.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彼此独立

15.下列有关设计并制作生态缸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生态缸置于光线良好的地方,注意避免阳光直射

B.生态缸所模拟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大小只由缸内物种丰富度决定的

C.利用生态缸稳定性观察记录表,可定期记录动植物的生活情况、水质情况及基质变化等,对不同生态缸进行比较,分析生态缸中生态系统稳定性差异的原因

D.生态缸可制作成封闭型,但对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及其比例有着更严格的要求

16.在群落演替中,下列哪一条最不可能发生(  )

A.群落中物种的组成不断变化

B.开始时物种数目增多,然后趋于稳定

C.在初始阶段之后,群落中生物物种的总量下降

D.群落中有机物总量增多

17.下列实例中,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的是(  )

A.森林遭到持续干旱,树木往往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保证获得足够水分

B.由于乱砍滥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

C.乡村有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边洗东西,可池水依然清澈如故

D.某池塘由于污染物的排放遭到破坏,停止排放污染物后,逐步恢复原状

18.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

A.aB.bC.cD.d

19.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B.其本质是蛋白质

C.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根、芽、茎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

20.青鲜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于防止大蒜等贮藏期间的发芽.研究发现其结构与尿嘧啶非常相似,进入植物体内可替代尿嘧啶的位置,进而引起代谢异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人类的健康,应该全面禁止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产和使用

B.青鲜素可强烈阻断DNA的复制和转录,进而导致细胞代谢异常

C.青鲜素和生长素对植物的芽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效果

D.可用一系列浓度梯度的青鲜素溶液,探究青鲜素溶液防止大蒜发芽的最适浓度

21.向日葵和番茄都能产生果实和种子,向日葵的果实是平时我们吃的“瓜子”.在上述两种植物的开花期间,遇到连续的阴雨天,影响了植物的传粉,管理人员及时喷洒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下列关于采取这一措施产生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籽果实,产量未受影响

B.番茄形成无籽果实产量未受影响;向日葵形成无籽果实产量下降

C.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籽果实,产量下降

D.番茄形成有籽果实,产量上升;向日葵不能形成无籽果实

22.下列有关生物学中几个“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增长速率为零

B.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的大小和种群密度起决定作用

C.生态农业的建立,提高了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保持稳定

23.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中文微博,2016年1月17日在空间站种下的百日菊开花了,这是首次在太空培育的花朵.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极性运输,百日菊的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B.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体内各种激素分布均匀,百日菊的生长不再依赖激素调节

C.该百日菊的生长发育,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D.该百日菊的花瓣无地球上的花朵那样优美的弧度,这是因为该植株发生了基因突变

24.当植物受到环境刺激时,图中所表示的生长素分布与生长的情形正确的是(黑点代表生长素的分布)(  )

A.①④⑥B.②④⑧C.③⑤⑥D.②⑤⑦

25.如图是某种昆虫受双因子影响下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影响种群数量变化除图中所示的外源性因素(温度和湿度)外,还应该有内源性因素

B.据图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可知环境温度越高,该昆虫生活所需要的最适相对湿度也越大

C.由图可知影响该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最适温度可能在32.5℃左右

D.该昆虫在湿度为90%和温度为32.5℃的条件下,其种群数量变化按指数方式增长

2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理信息只来源于无机环境

B.信息只能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C.信息传递有利于种群繁衍

D.行为信息只能向异种生物传递

27.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

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28.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参与净化的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N、P等无机盐也越多

B.若要做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使输入量大于输出量

C.城市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可倒置;起主导作用的都主要是人

D.外来物种入侵有可能破坏生物多样性

29.在水库的上游,将废弃农田和盐碱地改造成大面积芦苇湿地,通过生物降解、吸收,可以有效的解决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对水源造成的污染问题,使水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芦苇湿地构成了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

B.从废弃的农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该过程体现了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C.湿地中生物种类多样,可利用正反馈调节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稳定

D.大量种植芦苇的原因是芦苇可以吸收城市污水和农业用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30.下列有关动物丰富度的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

A.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B.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高倍显微镜观察

C.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生态缸进行培养

31.如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32.如图中,A、B、C表示花盆放在具有一定转速的匀速旋转的转盘上.A放在转盘的圆周上,B放在开小窗的暗箱内,暗箱放在转盘正中;C放在转盘正中,外套上开小窗的暗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A花盆随圆盘旋转,花盆中的小苗将会背离圆心生长

B.若C花盆旋转,暗箱不随转盘转,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