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南浔申苏浙皖至练杭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施工图审定后修改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46807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南浔申苏浙皖至练杭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施工图审定后修改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最新南浔申苏浙皖至练杭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施工图审定后修改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最新南浔申苏浙皖至练杭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施工图审定后修改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最新南浔申苏浙皖至练杭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施工图审定后修改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最新南浔申苏浙皖至练杭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施工图审定后修改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南浔申苏浙皖至练杭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施工图审定后修改Word格式.docx

《最新南浔申苏浙皖至练杭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施工图审定后修改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南浔申苏浙皖至练杭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施工图审定后修改Word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南浔申苏浙皖至练杭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施工图审定后修改Word格式.docx

横街连接线在东浜斗北侧与主线相接,向东经塔兵浜、南圣村后与浔练公路平面交叉,路线向东布设,终点与南浔规划道路相接,长约4.1km。

2014年3月21日,浙江省发改委以(浙发改设计〔2014〕42号)《关于南浔申苏浙皖至练杭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初步设计批复的函》对本项目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

2014年5月,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南浔申苏浙皖至练杭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本公司受南浔区交通运输局委托,依据交通运输部部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对该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初审,提出初审意见供行业主管部门、业主、设计单位及评审专家参考。

(二)审查依据、原则和要求

1、审查依据

1)交通运输部(交公路发〔2007〕358号)《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以下简称《编制办法》)。

2)国家和交通运输部颁发的现行“强制性条文”、“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等。

3)省发改委(浙发改设计〔2014〕42号)《关于南浔申苏浙皖至练杭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初步设计批复的函》(以下简称《初设批复》)。

4)省交通运输厅(浙交〔2011〕290号)《关于印发<

浙江省公路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试行)>

的通知》。

5)省交通运输厅(浙交〔2009〕100号)《关于进一步提高公路工程设计质量的若干意见》。

6)省交通运输厅(浙交〔2007〕232号)《关于印发<

浙江省国省道等新、改建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设计文件审查管理暂行办法>

7)省交通运输厅(浙交〔2008〕217号)《关于浙江省国省道新(改)建工程沥青路面面层结构的意见》。

8)省环境保护厅(浙环建〔2013〕37号)《关于南浔申苏浙皖至练杭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

9)省水利厅(浙水许〔2012〕159号)《关于南浔申苏浙皖至练杭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

2、审查的原则

设计审查在详读设计文件的基础上,本着科学、客观、公正和负责的态度,通过必要的现场踏勘和设计沟通,对全套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系统的审查后,提出明确的初审意见和优化建议方案。

3、审查的主要要求

按照省交通运输厅(浙交〔2007〕103号)文中有关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提出以下要求:

1)主要技术标准与建设规模应符合《初设批复》要求。

2)设计文件深度及内容应符合《编制办法》要求。

3)勘察设计文件应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及各项技术规范的规定。

4)工程地质勘察、外业测量应达到规范要求的内容和深度,并能满足设计要求。

5)桥梁及立交工程主要结构物的计算结果应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

6)设计方案应符合“安全、耐久、节约、和谐”的原则,并综合处理好相互关系。

7)工程实施方案应最大限度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和保证公众安全。

8)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审查的其他内容。

(三)提交施工图审查的资料

1、《南浔申苏浙皖至练杭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送审稿),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2014年5月。

2、《南浔申苏浙皖至练杭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送审稿),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2014年5月。

(四)符合性审查

根据“浙交〔2011〕290号”《关于印发<

浙江省公路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核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前置条件。

核查结果如下:

1、本项目初步设计已批复。

2、本项目经过合法的勘察设计招投标程序。

设计单位承担的工程是在资质等级和业务许可范围内,项目业主与设计单位签订有勘察设计合同。

3、施工图设计文件已编制完成,审查需要的相关资料完备。

4、定测、详勘外业勘察工作未验收。

(五)审查的主要内容

本次初审是在调查研究和详读设计文件后,对提交的南浔申苏浙皖至练杭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送审稿)按规定的要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审查,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方案。

审查内容包括:

总体设计、路线、路基路面、桥梁涵洞、路线交叉、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其他工程、筑路材料、施工组织计划、施工图预算及基础资料。

(六)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

1、建设规模

1)本项目主线全长25.37km,其中:

整治利用段路线长4.80km,新建、改建段长20.57km。

设特大桥1087.6m/1座,大桥1239.7m/3座,中小桥880.8m/15座,涵洞68道;

平面交叉7处;

路基挖方4.09万m3、填方112.12万m3,路面工程546.43千m2,防护排水工程362.52万m3;

占用土地113.77hm2,拆迁建筑物42534m2。

2)马腰连接线路线长1.4km。

设中小桥108.6m/2座;

平面交叉2处;

路基挖方0.82万m3,填方0.68万m3,路面工程13.66千m2,防护排水工程0.67万m3;

占用土地2.84hm2,拆迁建筑物30m2。

3)横街连接线路线长4.05km。

设大桥181.0m/1座,中小桥291.2m/6座,涵洞13道;

平面交叉1处;

路基挖方0.30万m3,填方11.4万m3,路面工程39.79千m2,防护排水工程3.99万m3;

占用土地12.10hm2,拆迁建筑物8325m2。

2、技术标准

本项目主线新、改建段按交通运输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中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为80km/h,路基宽度32.0m;

主线整治利用段采用现有路基标准;

连接线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为60km/h,路基宽度12m。

各路段采用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主线(新、改建段)

(1)设计速度80km/h

(2)路基宽度32.0m

其中:

中央分隔带2.0m

路缘带宽2×

0.5m

行车道宽2×

(3×

3.75)m

右侧硬路肩宽2×

2.5m

土路肩宽2×

0.75m

(3)桥梁宽度31.5m

(4)设计荷载

桥涵:

公路-Ⅰ级

路面:

BZZ-100

2)连接线

(1)设计速度60km/h

(2)路基宽度12.0m

3.5m

硬路肩2×

1.75m

土路肩2×

0.75m

(3)桥梁宽度12.0m

公路-Ⅱ级

3)其它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交通运输部及有关行业的标准、规范、规程等规定。

二、总体评价

(一)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按部颁《编制办法》和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编制完成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内容基本齐全,图表清晰,基本符合《编制办法》的格式和深度要求。

(二)设计文件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本项目的《初设批复》以及《初设审查专家组意见》,对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完善,提交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按《初设批复》要求执行。

(三)施工图设计基本执行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规定,基本符合现行标准、规范的要求。

路线、路基路面、桥梁涵洞、路线交叉、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等各专业设计基本体现了安全、耐久、节约、和谐的原则。

(四)施工图设计文件(送审稿)需进一步补充、完善、优化设计,以指导施工。

主要问题及建议如下:

1、总体设计

1)根据南浔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南浔申苏浙皖至练杭高速公路连接线年丰路至马腰连接线段提前实施的情况说明》,施工图设计将主线整治段长度由原3.54km调整为4.80km(原1.26km新建段调整为完全利用段,计入整治段范围),与初设批复整治段的长度不一致;

对于调整的1.26km利用段,施工图预算同时计列了3808万元的工程建设费用。

建议总说明中补充论述。

2)建议补充说明本项目路面工程、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工程的合同段划分情况。

2、路线

1)建议补充说明本项目各通航河流的最高通航水位标高。

2)路基边缘设计标高应高出设计洪水位加0.5m的安全高度。

本项目结合湖州市南浔区人民政府及湖州市南浔区水利局的书面意见,南浔城区防洪水位按50年一遇3.0m控制,则最低侧路基边缘标高应按不小于3.50m,但施工图设计中路基边缘标高按3.0m控制,建议核查确认。

3、路基、路面

1)K0+000~K1+220路面整治段,施工图设计采用全部挖除老路66cm后新建路面结构的方案,理由不够充分,建议根据老路调查情况,尽量利用老路作为基层,对老路病害处理后适当加铺面层结构。

答:

本次设计仅对(填高)ht≤56cm时,全部铣刨老路基层。

由于对道路纵坡进行了优化,设计填高在20~56cm的段落较间距短、变化较多,施工时难以控制;

新老路拼宽,新填筑宕渣与老路基层两种材料回弹模量相差较大,拼宽处易产生纵向裂缝。

且考虑此种情况能够利用的基层数量仅有限,故设计时采用了全部挖除的设计方案。

2)建议对路基填高在4.0m以下的,软土埋深在10-15m的结构物路段采用双向搅拌桩替代预应力管桩地基处理,以降低工程造价。

3)本项目主线及连接线软土地基工后沉降控制标准偏高,建议根据《浙江省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要点》适当降低控制标准,减少软基处理工程数量,降低造价。

4)建议根据《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DB33/T896-2013),对部分路面材料、混合料指标做进一步调整优化,如粗集料粘附性、软石含量等。

下阶段根据《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DB33/T896-2013)相关要求优化。

4、桥梁、涵洞

1)关于起点利用段桥梁,设计仅针对老桥桥面系作了调查和整治,建议补充整个桥梁结构病害的调查和检测报告,为老桥的利用及维修处理设计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2)初审对窑墩角桥第7联(75+130+75)m变截面连续箱梁主桥进行了复核计算,计算过程详见附件,计算结果表明:

桥梁各项受力均满足规范要求。

3)本项目主线桥梁桥墩、桥台盖梁普遍配筋较弱,初步验算结果表明,墩柱间正弯矩区域最大裂缝宽度约0.165mm,未考虑墩顶负弯矩区削峰影响下,边墩墩顶负弯矩区域最大裂缝宽度约0.151mm,均大于浙交[2009]100号文提出的混凝土结构0.15mm的裂缝设计控制标准。

建议根据计算适当加强盖梁配筋设计。

5、路线交叉

部分平面交叉的右转弯车道半径偏大,部分平面交叉的变速车道长度设置不尽合理,马腰连接线上两个平面交叉均未设置加、减速车道,建议根据相关规范调整优化。

6、施工图预算

本项目批复概算金额为18.2179亿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为12.6052亿元,施工图预算在批复概算范围内。

但预算中部分工程数量摘取和部分定额运用上仍有些不足,需进一步核查调整。

7、基础资料

本次详勘在平安堰桥、清风桥及明月桥处均利用了初勘时的一个勘探孔,但勘探孔距离桥址相对较远,当地层变化较大时,该孔地层的参考性意义不大,建议加强施工时的验桩,如有必要需进行补勘或施工勘察。

三、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包括路线地理位置图、说明书、平纵面缩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附件以及公路总体设计图等,其内容、图表基本齐全,基本符合《编制办法》所规定的格式和深度要求。

(一)项目地理位置图

项目地理位置图版面清晰,标示基本齐全,基本符合《编制办法》的要求。

(二)说明书

1、建议在任务依据中补充选址、用地预审、环评、通航安全论证等相关专项、专题批复文件。

2、测设经过中建议补充详细的地质详勘过程、内容及工作量。

3、技术标准

1)建议补充说明本项目主线整治路段(K0+000~K4+800)的技术标准、断面具体布设方案以及不同标准路段间的衔接过渡方式。

2)建议具体说明本项目所经通航河流的名称、桩号位置、最高通航水位及通航净空要求。

3)建议补充说明本项目不同设计洪水位适用路段的桩号范围。

4、建议补充说明本项目路面工程、环境保护工程的合同段划分情况。

对于新建路段,建议路面工程单独划分合同段。

5、《初设批复》执行情况

1)根据南浔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南浔申苏浙皖至练杭高速公路连接线年丰路至马腰连接线段提前实施的情况说明》,施工图设计将主线整治段长度由原3.54km调整为4.80km(原1.26km新建段调整为完全利用段,计入整治段范围),与初设批复整治段的长度不一致;

2)建议补充说明施工图设计对本项目初步设计审查会专家组意见的执行情况。

3)《初设批复》中要求:

“涉及既有道路的路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报有关部门批准,以确保老路的安全与畅通”、“请项目业主做好与水利、航道、高速公路等有关单位的衔接,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确保工程依法实施”。

建议补充说明执行情况。

6、建议进一步补充细化对本工程实施的建议,如本项目涉及高等级航道、需改造现有通车道路,建设安排及施工方案需确保相关航道、公路的正常运行,应提出有针对性的实施建议。

7、建议补充“与有关部门协商情况”的相关内容。

如本项目与沿线航道、水利、高速公路等关系密切,对本项目的建设方案和实施计划影响较大,应补充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商情况。

(三)路线平、纵面缩图

路线平、纵面缩图标示基本齐全,图面清晰,基本满足《编制办法》的要求。

建议在平面缩图中进一步补充标注出沿线的环境敏感点、城镇规划、水利规划等。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1、建议在表中补充“合计”栏。

2、建议补充港湾式公交停靠站数量。

3、建议补充本项目的预算数据。

(五)附件

附件中建议补充本项目选址意见书、用地预审等相关批复文件;

补充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意见、协议或会议纪要等。

如与规划、航道、水利、高速公路等的书面意见以及与地方的协议等,为设计提供依据。

(六)公路平面总体设计图

1、建议标注出主线整治段(K0+000~K4+800)的不同处理方案及起讫桩号。

2、建议补充标注出港湾式停靠站的中心桩号、渐变段长度等。

3、建议补充标注路基防护工程的起讫桩号及防护类型。

四、路线

本项目主线起点位于申苏浙皖高速公路南浔互通出口,起点桩号K0+000,向南利用南浔大道改造,利用现状G318国道菱形简易互通,再跨过长湖申线Ⅲ级航道,至K4+800主线整治段终点。

路线继续往南,设新线经念五湾村跨阳安塘Ⅶ级航道,经泗洲塘、适溪等村,新建窑墩角大桥跨越湖嘉申线Ⅲ级航道和东宗线规划Ⅲ级航道,经北堡、西堡等村,在K14+600处接浔练公路,利用浔练公路线位前进,与申嘉湖高速公路南浔南互通出口相交,下穿申嘉湖高速,至湖盐公路后,路线从练市镇西侧向南绕行,跨京杭大运河Ⅲ级航道,终点与练杭高速练杭连接线相交,并与练市至桐乡公路相接,终点桩号K25+374,全长25.37km,其中利用现有道路整治段约4.80km;

新建、改建段约20.57km。

马腰连接线起点位于本项目主线K4+775,向西与东双线平面交叉,终点在马腰北侧与南浔外环西路平面交叉,起讫桩号L1K0+000~L1K1+400,全长1.40km。

横街连接线起点位于本项目主线K8+326,向东经塔兵浜南圣村后与浔练公路平面交叉,路线继续往东终于南浔规划道路,起讫桩号L2K0+000~L2K4+056,全长4.06km。

施工图设计路线起讫点、主要控制点及线位与初步设计推荐方案基本一致,符合《初设批复》。

路线平、纵面设计基本合理,平、纵面线形指标基本满足标准、规范要求。

(一)说明书

1、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说明中,批复文号有误,请核查修改。

2、建议在路线主要技术指标表中补充“规范值”。

3、建议补充说明本项目各通航河流的最高通航水位标高。

4、建议补充说明超高方式及过渡段设置情况。

5、建议补充征地拆迁的相关说明。

(二)路线平、纵面设计

1、平面

1)本项目主线路线全长25.37km,共设交点19个,平均每公里交点数0.75,整治段平曲线最小半径200m/2处,曲线间直线最大长度1652.996m,直线最短长度94.894m,平曲线占路线总长约26.78%;

新建、改建段平曲线最小半径620.872m/1处,曲线间直线最大长度2741.968m,直线最短长度450.786m,平曲线占路线总长约55.26%;

马腰连接线全长1.40km,共设交点1个,平均每公里交点数0.71,平曲线半径0m/1处,曲线间直线最大长度1150.083m,直线最短长度249.917m;

横街连接线全长4.060km,共设交点3个,平均每公里交点数0.74,平曲线最小半径2500m/1处,曲线间直线最大长度1118.924m,直线最短长度388.501m,平曲线占路线总长约28.47%。

施工图设计路线平面设计基本合理,采用的线形指标基本满足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2)部分S形平曲线的两圆曲线半径之比较大,不满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20-2006)9.2.4条:

“S形曲线的两圆曲线半径之比以不大于2为宜”的要求,如JD12(R=2568.268m)与JD13(R=800m)、JD15(R=2500m)与JD16(R=1151.894m)等,建议进一步优化调整线形设计。

3)主线JD17半径650m较小,考虑到该平曲线路段无拆迁,建议适当增大半径值,以改善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4)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20-2006)9.2.4条:

“卵形曲线两圆曲线半径之比宜在0.2~0.8之间为宜”。

本项目主线JD18(R=620.872m)与JD19(R=4880m)组成卵形曲线,两圆曲线半径之比为0.127,与规范要求不符,建议优化(如可适当增长缓和曲线长度、减小JD19圆曲线半径等),以改善平面线形。

5)马腰连接线JD1未配置圆曲线,采用折角线形,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20-2006)7.3.1条:

“各级公路平面不论转角大小,均应设置圆曲线”。

建议调整该交点平面设计,补充设置圆曲线。

2、纵面

1)施工图设计主线共设变坡点90处,平均每公里变坡次数3.55,最大纵坡2.8%/4处,最小坡长200m,最小竖曲线半径凸形4500m/3处、凹形4500m/1处;

马腰连接线共设变坡点7处,平均每公里变坡次数5.00,最大纵坡0.9%/2处,最小坡长150m,最小竖曲线半径凸形7000m/1处、凹形10000m/3处;

横街连接线共设变坡点19处,平均每公里变坡次数4.68,最大纵坡2.4%/2处,最小坡长150m,最小竖曲线半径凸形3500m/1处、凹形3400m/1处。

施工图设计路线纵断面设计基本合理,指标运用较恰当,基本满足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2)建议补充主线整治路段的纵断面设计图。

3)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20-2006)9.2.4条:

路基边缘设计标高应高出设计洪水位加0.5m的安全高度。

本项目根据《湖州市城市防洪规划(修编)》(2003-2020)及《湖州南太湖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结合湖州市南浔区人民政府及湖州市南浔区水利局的书面意见,南浔城区防洪水位按3.0m控制,则最低侧路基边缘标高应按不小于3.50m控制。

但施工图设计中路基边缘标高按3.0m控制,建议进一步与相关部门沟通衔接,核查调整。

4)有33个竖曲线长度小于规范要求的竖曲线一般最小长度(170m,约占全部竖曲线数量的44%),建议进一步优化纵断面线形设计,尽量增大竖曲线长度至一般值以上,以提高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三)其他

1、“直线、曲线及转角表”中建议备注出平面坐标系统。

2、建议补充主线整治路段的“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及“纵坡及竖曲线表”。

3、K3+540~K4+800属于主线整治路段范围,为完全利用已建成路段,公路用地表中计列了5.645hm2的新征用地,建议核查修改。

4、建议补充绘出主线K3+540~K4+600路段的用地图,为计算公路用地数量提供依据。

5、建议按照《编制办法》的要求,在“逐桩坐标表”中补充注明坐标系统及中央子午线经度。

(四)安全设施

1、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偏简单,建议补充本项目涉及的相关规范、标准,如“《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路面标线涂料》、《道路交通信号机》、《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道路交通信号灯》及其第一号修改单等。

2)设计应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要求确定本项目的交通安全设施等级,建议补充完善。

2、区域路网交通标志布置图

建议马腰、横街连接线起点处的被交路上,补充相应的指路标志。

3、交通安全设施横断面布置图

建议补充桥梁断面交通安全设施横断面布置图。

4、标志标线平面布置图

1)本项目起点至K4+800路段为利用段,仅对其路面进行加铺整治,但考虑到本项目实施后,利用段沟通的路网与地域发生了变化,建议对现有指路标志进行梳理,根据本项目的特点补充完善相关指路体系。

2)在公路与公路的交叉处,应根据相交公路的等级,设置相应的预告标志与确认标志。

建议对主要的平交口进行核查补充。

其中关于高速公路的入口预告标志设置一般在入口周边2~10km范围内设置,本项目在全线各平交口指路标志上均设置有高速公路标志,超出设置范围,建议调整修改。

3)K4+750平交口

(1)指路标志中“双林、东迁”方向不能直接到达,需要通过其他市政道路转换,建议可选用市政道路名称作为指路信息或采用地名“马腰”作为指路信息。

(2)指路标志中“新荡路”位置不明,若K5+880被交路为“新荡路”,建议增加“新荡路”的预告标志与确认标志。

(3)建议增加单独设置的G318国道的指示标志。

(4)建议指路标志中“南浔”改为“年丰西路”。

4)K5+120平交口

(1)平交口设置有转弯直行车道,建议补充标注沿线村庄名称。

(2)本平交口为T型平交口,练市至南浔方向外侧车道设置有直行兼右转车道,有误。

建议改为直行车道。

5)K5+880平交口

(1)建议明确被交路的实施进展情况,若建设时序晚于本项目,应该做预留处理。

(2)指路标志中南侧“浔练线”即为本项目,不妥,建议改为“练市”。

(3)指路标志中南侧“横街”需要通过横街连接线到达,建议此处取消。

(4)指路标志中北侧仅设置“G50”,不妥,建议增加“年丰西路”。

(5)建议设置单独的“G318”指路标志。

6)K7+045、K7+930等未设置指路标志的平交口,可增加沿线村庄标志及名称。

7)K8+325平交口

指路标志中“浔练线”即为本项目,不妥,建议改为“练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