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管《流行病学》实习指导15030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463655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2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管《流行病学》实习指导15030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卫管《流行病学》实习指导15030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卫管《流行病学》实习指导15030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卫管《流行病学》实习指导15030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卫管《流行病学》实习指导15030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卫管《流行病学》实习指导15030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卫管《流行病学》实习指导15030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管《流行病学》实习指导15030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卫管《流行病学》实习指导15030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63

30.93

糖尿病

149

2.54

2

0.38

高血脂症

1913

32.61

135

25.62

恶性肿瘤

19

0.32

(哈尔滨市卫生防疫站,1985)

问题1:

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流行病学调查?

是普查,还是抽样调查?

是描述性的,还是分析性的?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什么?

问题2:

为什么在现况研究中通常只能进行患病率的计算,而不能进行发病率的计算?

【课题二】某作者于1981年对某市高校全部45岁及以上男性知识分子进行了一次现况调查,共调查971人。

主要了解肥胖、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的患病率,以及体重与这些疾病的关系。

其中部分结果见表1-2、1-3.

表1-2某市45岁及以上男性知识分子肥胖、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的患病率

肥胖﹡

262

26.98

94

9.68

187

19.26

64

6.59

注:

﹡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26者为肥胖。

(姚才良等,1986)

表1-3体重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关系

体重

调查

冠心病

糖尿病

指数

人数

患病数

﹤20

106

8

7.55

5

4.27

1.89

20~

371

55

14.82

30

8.09

5.12

24~

232

47

20.26

23

9.91

14

6.03

26~

159

39

24.53

11.95

22

13.84

28~

103

38

36.89

17

16.50

7

6.80

合计

971

(姚才良等,1986)

与“课题一”比较,本次研究有什么特点?

本次研究的目的何在?

能从中得到病因启示吗?

为什么现况研究一般不能检验病因假设?

请结合“课题一”和“课题二”归纳现况研究的主要用途和特点?

二、现状研究设计

现况研究只有严密的设计才可能获得真实可靠的研究结果。

一般现况研究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调查研究目的;

2.确定调查研究对象,当进行抽样调查时,应确定抽样方法和样本大小;

3.确定调查研究主要内容,拟订调查表;

4.确定收集资料方法和实验室检测方法;

5.拟订资料整理分析提纲;

6.调查研究的组织管理,包括调查步骤、人员安排、经费预算、预调查等。

【课题三】某市区卫生防疫站为摸清本社区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及其家庭内分布特点,拟进行一次现况研究。

该市区约16万余人,分为6各街道居委会,每个街道居委会下设13~15个居民委员会,每个居民委员会有1900~2100人,约500个家庭(平均每个家庭4口人)。

该市区为一般居民,由各种职业人员组成。

已知邻区调查结果HBsAg阳性率为9.5%。

预期分析指标有哪些?

根据你所确定的调查目的,本次调查应采用普查还是抽样调查?

如果采用抽样调查,如何抽样?

问题3:

根据所选抽样方法,确定本次调查的样本大小。

问题4:

本次调查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影响调查质量的因素?

应如何控制和评价调查资料的质量?

问题5:

制定一份现况研究设计。

(摘编自连志浩主编《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三、流行病学调查相关软件应用技能训练

熟悉流行病学调查的一般原则和步骤,掌握Epiinfor、Epidata等相关软件在流行病学调查的设计和开展中的应用技能。

该单元内容以实践训练为主。

 

实习二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掌握病例对照研究概念,熟悉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和分析方法。

【时间】3学时

【课题一】不匹配/成组匹配资料的分析

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所获资料见表2。

表1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HBV+

HBV-

病例

98

109

对照

49

60

147

71

218

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是否存在关联?

计算OR、OR的95%CI,计算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根据上述资料能否计算ARP及PARP?

【课题二】不分层多暴露水平的资料分析。

某医院一项吸烟与膀胱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得到如下结果。

表2吸咽量与膀胱癌的关系

吸烟量(支/日)

0~

1~

10~

20~

24

10

54

110

41

20

26

65

45

80

220

请计算不同暴露水平的χ2、OR、OR95%CI。

上述计算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并对其进行解释。

【课题三】匹配资料的分析

某医师进行了一项关于子宫内膜腺癌的配比病例对照研究,以是否用过雌激素制剂作为可疑病因,结果资料如下:

是否用过激素是否用过激素

对子号数

对子号数

病例对照病例对照

1+-21++

2-+22-+

3++23++

4+-24+-

5++25-+

6+-26--

7--2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8+-

9++29+-

10++30++

11+-31+-

12++32--

13+-33+-

14+-34++

15+-35--

16--36++

17+-37+-

18+-38--

19++39+-

20+-40++

“+”是用过雌激素,“-”是未用过雌激素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

请根据资料整理出统计表

根据整理出的统计表计算χ2、OR、OR的95%CI

对计算结果加以解释

【课题四】某地为探讨软组织肉瘤与接触苯氧乙酸的关系,进行了一项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共配52对,其中病例组和对照组均接触苯氧乙酸有3对,二组均未接触者30对,病例组未接触而对照组接触有3对,请判断接触苯氧乙酸是否会导致软组织肉瘤?

【课题五】分层资料的分析

对435例食管癌及451例对照做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中有328例,对照中有258例饮酒。

食管癌与饮酒有无关联?

计算饮酒者患食管癌的OR及其95%可信区间。

是否可以判断饮酒为食管癌的病因?

本例中309名病例及208例对照均为吸烟者。

吸烟与食管癌有无关联?

计算吸烟者患食管癌的OR及其95%可信区间。

问题6:

是否可以判断吸烟为食管癌的病因?

吸烟者中260名病例及156例对照为饮酒者;

不吸烟者中68名病例与102例对照为饮酒者。

问题7:

如何列表进行分析?

问题8:

在饮酒和食管癌的联系上,吸烟是否为混杂因素?

为什么?

问题9:

如何计算控制吸烟影响后的饮酒者患食管癌的OR及其95%可信区间?

应采用什么进行哪些指标的计算?

【课题六】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根据提供的研究背景资料以及子宫内膜腺癌病因学的综述,按常规格式每人写出一份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书。

题目:

子宫内膜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腺癌的致病因素,以进行其病因学预防。

研究背景资料:

研究人群为某市常住居民,该市女性人口约500万,其子宫内膜腺癌发病率为2.2/10万,中国女性绝经年龄在50岁以上(即绝经晚)的比例为2.6%;

女性糖尿病患病率为1%。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参考提纲:

1、研究目的及意义本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及有何现实意义。

2、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选用成组设计或个体匹配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

(2)研究对象的选择,病例的诊断标准及选择对照的条件和方法;

(3)确定样本大小

(4)现场调查的方法,调查方式,调查项目,有无实验室检测项目,拟订调查表。

3、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1)资料汇总图表;

(2)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3)调查资料的偏倚及其控制;

(4)预期结果及其分析、讨论。

4、开展研究工作所具备的条件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1)课国内外研究现状;

(2)有合作的研究现场和研究对象;

(3)人力、物力和经费预算及准备,调查员的培训与考核,预计完成调查并写出论文所需的时间;

(4)研究设计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最好先做预调查,对出现的问题正式调查前逐一制定措施予以解决。

附:

子宫内膜腺癌危险因素研究概况

子宫内膜腺癌又称子宫体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子宫内膜癌(以下简称内膜癌)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世界高发区为北美、北欧等地区的国家,低发区为亚洲和非洲。

比如,美国内膜癌发病率为17.8/10万,而日本仅为0.9/10万(世界标化人口),移民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内膜癌发病率国际间差异的原因在于环境因素,而不是遗传因素。

近几十年来,内膜癌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变动,70年代前,美国内膜癌的发病率相对稳定,但1970年到1975年间,有上升的趋势。

许多的学者认为,这与美国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临床大量使用雌激素有关。

根据美国白人妇女内膜癌年龄别发病率统计,内膜癌多发在绝经后的妇女,40岁以前少见,平均发病年龄为56岁。

对于内膜癌的病因,国外学者一直在进行广泛、深入的探索,但至今尚未得出肯定的结论。

目前认为:

它可能与雌激素的长期刺激而缺乏足够的孕激素的对抗作用有关。

目前流行病学研究所取得的结果与这种雌激素假说吻合。

研究获得的有关危险因素主要为: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三联症,未产,绝经晚,初潮早,月经紊乱;

外源性雌激素的使用等。

1、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三联症1966年Emest在他病例对照研究中分析了绝经期妇女体重与内膜癌发生的关系,以及内膜癌发生前30年(25-29岁)时被研究者体重与内膜癌发生的关系,并且进行了OR值的测量,结果发现,在两个时期(绝经期,25-29岁)内膜癌妇女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妇女,差异有显著性,且OR值随着妇女超出体重的增高而增高,并且两个时期都肥胖的妇女内膜癌发生的危险性高于早期体重正常或过轻而只绝经期肥胖的妇女。

也有许多学者认为,研究肥胖与内膜癌的关系应该把体重和身高联系在一起考虑,故提出了Khosa-Love指数(Wt/H2),即相对体重的指标。

这种指标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肥胖与内膜癌的关系。

1982年意大利发表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相对体重的增大,内膜癌的OR值增大,OR值为3-8。

2、月经因素

(1)绝经晚:

许多学者报道,内膜癌病人的绝经年龄较晚。

与正常妇女相比,平均绝经年龄晚1-5岁。

Elwood的研究结果表明,内膜癌的危险性随着绝经年龄的延长而增加,如绝经年龄<49岁,49~51岁和﹥52岁的OR值依次为1、1.2、1.7。

另有研究也表明,妇女绝经年龄在50岁及以上,内膜癌发生的OR值为2.0。

也有人对以上的看法提出疑问,认为绝经晚与内膜癌的联系可能是由于暴露错分造成的。

可能是把已绝经的内膜癌妇女由于内膜癌变而造成的出血问题误认为是月经现象。

但波士顿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表明,绝经晚仍能增加60~69岁及70岁以上的妇女患内膜癌的危险性,而这些妇女内膜癌的发生是在绝经后的5~10年以上。

此研究否定了暴露错分的观点而进一步证实了绝经晚与内膜癌的联系。

(2)初潮早:

有的研究提出内膜癌病人的初潮早。

Elwood的研究表明初潮年龄小于12岁的OR值为1.6,但随着初潮年龄的增长,并未见OR的下降,Kelsey的研究表明,初潮早内膜癌危险性增高仅在小于55岁的内膜癌患者中得到证实。

(3)月经紊乱、经前期紧张征:

有的研究提出,月经紊乱、经前期紧张征(主要表现为经前乳腺肿胀)与内膜癌的发生相关。

但有关此类研究报道不多,目前认为,月经紊乱和经前期紧张征可能同内膜癌无直接关系。

它们都是体内雌激素代谢紊乱的表现,因而间接反映了内膜癌的发生与内分泌的关系。

3、未产  早在1941年,Smith就在临床观察到了内膜癌病人未产率高达41%的现象。

后来也有同样的报道。

不少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表明也说明未产或生产次数少是内膜癌发生的较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Elwood的研究结果表明,产次与内膜癌有强的关联,随着产次的增加,OR值减小,如未产、产1、产2、产3、产4及以上的OR值为1.0、0.6、0.6、0.3、0.3。

但也有的病例对照研究并未得出这样的结论。

Elwood以及其他人的研究发现,已婚未产的妇女患内膜癌的危险性高于未婚妇女。

4、药物因素

(1)外源性雌激素:

许多美国学者认为,70年代美国内膜癌的上升与临床上雌激素使用量的大幅度上升有关。

1975年Smith和Ziel先后发表了他们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认为绝经期妇女食用外源性雌性激素患内膜癌的危险性大大升高。

以后,探索使用雌激素与内膜癌的关系成为美国肿瘤学工作者的研究方向之一。

此后几年连续发表的数十篇论文中,绝大多数发现过去使用雌激素与内膜癌的发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OR值一般在2.1~7.6之间。

(2)口服避孕药:

服序贯避孕药则使内膜癌发生危险性增高。

尤其在Davil的研究中,在控制了其他与内膜癌有关并可能起混杂作用的因素后,得出了口服联合避孕药与内膜癌发生的剂量反应关系;

从未服用,服用时间小于1年、1~2年、3年以上,内膜癌发生的OR值依次为1.0、1.1、0.6、0.3。

实验三  队列研究

【目的】掌握队列研究的概念,熟悉队列研究的设计和分析方法。

【时间】3学时

一、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

队列研究是在靶人群中抽取一个样本,按目前或过去某个时期内是否暴露于所研究的疑似病因(暴露)或其他不同的水平而将研究对象分成不同的组,各组除暴露于该因素情况不同外,其它与发病或死亡有关的因素基本相似,随访观察一段时间后,比较各组某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用以研究暴露与后来发病或死亡危险的关联。

【课题一】为了证实非职业性环境接触青石棉与恶性肿瘤,特别是肺癌和间皮瘤危险的关系,对大姚县青石棉污染区和作为对照的同省无石棉污染的禄丰县(两县在民族构成、生活习惯、文化教育、地理气候以及性别和年龄的构成上均具有可比性)进行了既往9年(1987年1月1日~1995年12月31日)的死亡率调查,结果见表3-1。

表3-1  接触青石棉与恶性肿瘤发病的关系

   

死亡人数(死亡率,1/10万人*年)

调查人数

观察人年

全肿瘤

肺癌

间皮瘤

胃癌

肠癌

暴露组

4543

39430.03

72(182.60)

21(53.26)

7(17.75)

6(15.22)

非暴露组

5626

48236.48

60(124.39)

12(24.88)

0(2.07)

9(18.66)

3(6.22)

10169

87666.53

132

33

15

9

﹡假设非暴露组中有1例间皮瘤,死亡率则为2.07。

问题:

上述研究属于何种类型的流行病学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究竟有何区别和联系?

【课题二】表3-2是弗明汉心脏病研究中心对血清胆固醇含量与冠心病发病关系的部分资料。

研究者首先检测了1045名33~49岁男子的血清胆固醇含量,然后按其水平高低分为5组,随访观察10年后计算各组冠心病10年的累积发病率。

上述研究属于何种类型的流行病学研究,与“课题一”比较,两者的相同点级区别点何在?

结合“课题一”和“课题二”深刻体会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及流行病学中暴露的含义。

表3-233~49岁男子按血清胆固醇水平分组的冠心病10年累积发病率

血清胆固醇(mg/dl)观察人数病例数累积发病率(%)

114~20920.96

194~209115.26

214~209146.70

231~2092612.44

256~2093215.31

合计1045858.13

二、队列研究资料分析

队列研究资料分析步骤:

(1)测量暴露组和非暴露组或不同暴露水平亚组的发病率[发病密度(ID)或累积发病率(CI)],如果两率具有可比性可进行率差别的假设检验(注意对于发病密度的假设检验方法不同于对累积发病率的假设检验),如果率受到混杂因素的影响,应对率进行标准化再作假设检验。

在假设检验中无效假设H0︰RR=1,备择假设在双侧检验中为H1︰RR≠1,在单侧检验中为RR﹥1,(只考虑研究因素为危险因素)或RR﹤1(只考虑研究因素为保护因素),若两个总体的发病率相等,则总体相对危险度RR=1,表示研究因素与发病无关联;

若检验结果拒绝H0,接受H1则进行下一步分析。

(2)计算暴露与发病的关联强度指标[相对危险度(RR)或率比及95%可信限,归因危险度(AR)或率差和归因危险百分比(AR%)]和对人群潜在影响的测量[人群归因危险百分比(PAR%)或病因分值]。

(3)当暴露因素按若干水平分组时,要对剂量效应关系进行趋势检验。

此外在队列研究中可进行分层分析来消除可能的混杂因素的影响(具体方法可参照病例对照研究一章)。

【课题三】对出院的肝病患者和非肝病患者进行队列研究,追踪观察发生肝癌的结果,如下表

表3-3肝癌死亡的队列研究资料整理表

分组

肝病组

非肝病组

肝癌死亡数

32

39

非肝癌死亡数

4471

4525

8996

4503

4532

9035

计算RR、AR、AR%、PAR、PAR%,并解释结果。

小结队列研究主要优点,具备什么条件可以用队列研究?

【课题四】根据“课题一”的资料可以得出表3-4

表3-4根据“课题一”的资料计算的统计量值

肿瘤死亡率(1/10万人年)URRARAR%

暴露组对照组(1/10万人年)

全肿瘤182.60124.392.2098*

肺癌53.2624.882.1547*

肠癌15.226.221.3080

*P﹤0.05

请计算反映该研究人群暴露与肺癌发病关联强度的RR、AR及AR%,并对计算结

果进行解释。

RR与AR有何区别和联系?

根据上表可得出什么结论?

【课题五】根据“课题二”的资料,以血清胆固醇水平114~193mg/dl组作为参照组,

进行累积发病率差异的假设检验,请计算各暴露水平组的RR、RR95%的可信区间、AR以及AR%(表3-5)。

表3-5根据“课题二”的资料计算的统计量值

血清胆固醇暴露水病例数非病例观察人数CIX2RR95%CIARAR%

(mg/dl)平(xi)(ai)数(bi)(ni)(%)

114~022072090.96—

194~1111982095.266.43

214~2141952096.709.36

231~32618320912.4422.05

256~43217720915.3128.81

合计—8596010458.13—

【课题六】在弗明汉心脏病研究中提供了该地区35~44岁男性人群中几种冠心病危险因数的相对危险度(RR)与人群暴露比例(Pe)的资料。

请根据表3-6中的数据计算各危险因素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又称病因分值),并将计算结果填入该表“PAR%”项中。

表3-6弗明汉33~44岁男子中几种冠心病危险因素的RR与PAR%

危险因素RRPePAR%

收缩压≥180mmHg2.80.02

X线上心脏扩大2.10.10

吸烟1.90.72

PAR%=

计算公式:

Pe(RR-1)

×

100%

Pe(RR-1)+1

PAR%与AR%有何区别?

简述相对危险因素(RR),人群暴露比例(Pe)与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对你的计算结果进行解释。

【课题七】某地从1977年1月1日到1986年6月30日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和阴性两组人群的肝癌发病情况进行了近10年的随访观察,结果发现HbsAg阳性组发生肝癌41例,HbsAg阴性组发生肝癌16例。

两组的观察人年数见表3-7。

年份

HbsAg阳性人群

HbsAg阴性人群

年初人数

不变人数

退出人数

人年数

A

B

A+B/2

1977

1195

1193

2

1194.0

5077

5070

7

1978

1188

5

1190.5

5059

1979

1187

1

1187.5

5055

4

1980

1176

1181.5

5037

18

1981

1166

1171.0

5033

50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