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分离工程考试卷附答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614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分离工程考试卷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化学分离工程考试卷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化学分离工程考试卷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化学分离工程考试卷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分离工程考试卷附答案.doc

《化学分离工程考试卷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分离工程考试卷附答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分离工程考试卷附答案.doc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7)/(2018)学年第2学期试题单〈A卷〉

课程名称:

化学分离工程专业班级:

命题教师:

林晓艳

学生姓名:

学号:

成绩:

考试时间:

月日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题,共40分)

1.分离因子定义为两种物质的之比,表示两种物质程度,回收率相差越大,分离效果。

(越好或越差)

2.分离度是两种相邻组分与之比。

3.分离技术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上的差异,通过适当的,将分成彼此不同的两种或多种产物的手段。

4.双水相萃取体系形成是向水相中加入,在一定组成范围内,形成不同的双水相。

双水相萃取分离原理是利用生物分子在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使其从一水相,转移到实现生物分子的分离。

其分配规律服从定律。

其分配系数取决于溶质与双水相系统间的各种相互作用。

包括:

作用,作用,作用。

双水相萃取过程包括的形成,溶质在中的分配,的分离。

5.反胶团是指将溶于有机溶剂中,并使其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CMC),便会在有机溶剂内形成聚集体,这种聚集体称为反胶团。

反胶团萃取是指被萃取的物质以从被萃取到的溶剂萃取方法。

6.溶剂萃取中对萃取剂的基本要求是:

,,,,等。

7.萃取分配定律认为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达到时,如果其在两相中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其在两相中的为常数。

8.协同萃取体系是指在溶剂萃取过程中,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萃取剂的混合物萃取某些金属离子时,其明显地大于在相同条件下单独使用每一种萃取剂时之和。

9.色谱分离的比移值是色谱分离过程中,与度的比值。

10.薄层色谱法是将涂布在惰性固体上,形成薄层,点样,展开,进行色谱分离,达到分离、鉴定和定量目的的方法。

11.离子色谱法用为固定相,为流动相。

分离原理同离子交换色谱法,是水溶液中阴离子分析的好方法。

12.柱色谱法是将装在一金属或玻璃柱中或是将附着在毛细管内壁上做成,试样从柱头到柱尾沿一个方向移动而进行分离的色谱法。

13.样品在色谱体系或柱内运行的两个基本特点:

(1),其结果使得。

(2),其结果导致色谱分布区带。

14.纳滤技术是以为推动力,利用过滤介质膜的作用和膜表面分离层对离子的进行物质分离的膜分离技术。

15.纳滤膜分离具有的两个显著特点:

(1);

(2)。

16.实现反渗透过程必须具备二个条件:

一是必须有一种高选择性和高透水性的;二是操作压力必须高于溶液的。

17.实现反渗透必须具备二个条件:

(1)必须有一种高选择性和高透水性的;

(2)操作压力必须高于溶液的。

18.浓差极化现象是指外源压力迫使分子量较小的溶质通过薄膜,而被截留于膜表面,并逐渐形成梯度,这就是所谓“浓差极化”现象。

克服浓差极化方式是加,提高液体。

19.分子蒸馏技术是利用不同物质分子运动的而实现分离的技术。

20.泡沫吸附分离技术是以作分离介质,利用各种类型物质与泡沫表面的作用,实现表面活性物质或能与表面活性剂结合的物质从溶液主体中分离的技术。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6题,共30分)

21.平衡分离过程

22.萃取分配平衡常数

23.微波辅助溶剂萃取

24.液液分配色谱技术

25.离子交换色谱法

26.电渗析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题,共30分)

27.阐述膜分离技术及其分类?

28.简述色谱分离方法的原理和色谱分离方法的三个共同特点

29.简述乳状液膜的分离机理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7)/(2018)学年第2学期试题单〈A卷〉

课程名称:

化学分离工程专业班级:

命题教师:

林晓艳

学生姓名:

学号:

成绩:

考试时间:

月日

一、填空题

1.回收率,被分离,越好

2.色谱峰保留值之差,色谱峰平均底宽

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方法和装置,混合物。

4.高分子化合物或盐,密度,选择性,另一水相。

能斯特分配,静电,疏水,生物亲和。

双水相,双水相,双水相

5.表面活性剂,非极性的,胶团形式,水相,有机相。

6.平衡分离,速度差分离,反应分离

7.分配平衡,平衡浓度之比。

8..分配比,分配比

9.溶质谱带平均移动速度,流动相的平均移动速度。

10..固定相

11.离子交换树脂,电解质溶液

12.固定相,固定相,色谱柱

13.

(1)混合物中不同组分分子在柱内的差速迁移,各组分分离。

(2)同种组分分子在色谱体系迁移过程中分子分布离散,不断展宽。

14..压差,“截留筛分”,静电作用

15.

(1)物理截留或截留筛分;

(2)纳滤膜的表面分离层由聚电解质构成,对离子有聚电相互作用。

16.半透膜,渗透压

17.半透膜,渗透压

18.大分子,浓度,搅拌,温度

19.平均自由程的差异

20.泡沫,相互吸附

二、名词解释题

21.平衡分离过程:

是一种利用外加能量或分离剂,使原混合物体系形成新的相界面,利用互不相溶的两相界面上的平衡关系使均相混合物得以分离的方法。

22.萃取分配平衡常数:

在一定温度下,当某一溶质在互不相容的两种溶剂中达到平衡时,该溶质在两相中的浓度之比为一常数此常数为分配平衡常数。

23.微波辅助溶剂萃取:

利用微波加热实现溶剂对固体样品中目标物的分离的萃取技术。

24.液液分配色谱法:

流动相和固定相都是液体,但互不相溶,有明显的分界面。

试样组分在两相中的溶解度存在差异,因而在两相间进行选择性分配,实现组分分离。

25.离子交换色谱法:

固定相为离子交换树脂。

基于树脂上可交换的基团与流动相中组分离子的亲和力有差异而分离。

26.电渗析:

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把电解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实现溶液的淡化、浓缩及钝化的技术称为电渗析。

三、简答题(28/29题无答案,学员可自由发挥,不可空题)

27.膜分离即是以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薄膜为介质,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提纯和浓缩的方法称之为膜分离法。

膜分离可用于液相和气相。

对于液相分离,可用于水溶液体系、非水溶液体系、水溶胶体系以及含有其他微粒的水溶液体系。

按膜的不同可分为固膜及液膜两大类。

固膜包括气体渗透、反渗透、超滤、渗析、电渗析。

液膜包括液膜、固定液膜。

28.简述色谱分离方法的原理和色谱分离方法的三个共同特点

29.简述乳状液膜的分离机理

第4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