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终极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588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终极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终极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终极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终极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终极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终极版.doc

《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终极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终极版.doc(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终极版.doc

化学必修一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1.药品存放安全

①固体→广口瓶液体→细口瓶或滴瓶见光易分解→棕色瓶

②酸性试剂→玻璃塞碱性试剂→橡胶塞

③氧化剂和还原剂不能一起存放

2.常见意外事故处理

①强碱沾到皮肤——大量水+硼酸

②强酸沾到皮肤——大量水+3%~5%NaHCO3溶液

③有毒有机物沾到皮肤——酒精擦洗

④酸或碱流到实验桌上——用NaHCO3或CH3COOH中和,再用水冲洗

3.药品的取用

固体:

粉末状:

纸槽、药匙一斜二送三直立

块状:

镊子、药匙一横二送三慢立

液体:

直接倾倒或用滴管取

4.实验仪器的注意事项

试管:

加热不超过1/3,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

先预热再加热,防止试管骤冷炸裂

烧杯:

加热时应垫石棉网,使受热均匀

溶解物质用玻璃棒搅拌,不能触及杯壁或杯底

烧瓶:

(圆底烧瓶、蒸馏烧瓶、平底烧瓶)都可以用于装配气体发生装置;蒸馏烧瓶用于蒸馏以分离互溶的沸点不同的物质

①圆底烧瓶和蒸馏烧瓶可以用于加热,加热要垫石棉网

②液体加入量不能超过容积的1/2

蒸发皿:

用于蒸发液体或浓缩溶液

①可以直接加热,但不能骤冷

②盛液量不能超过蒸发皿溶剂的2/3

③取放蒸发皿应使用坩埚钳

坩埚:

用于固体物质的高温灼烧

①把坩埚放在三脚架上的泥三角上直接加热

②取放坩埚要用坩埚钳

③不宜用瓷坩埚熔化烧碱、纯碱及氟化物,它们可和瓷共熔使坩埚造腐蚀

④用坩埚钳在夹取高温的坩埚时,应先把坩埚尖端在火焰下预热一下

酒精灯:

失火时要用湿布盖灭

4.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过滤:

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物质分离一贴二低三靠

蒸发:

给液体加热使液体受热汽化挥发

玻璃棒要不断搅拌溶液,防止由局部液体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粗盐提纯:

杂质有CaCl2MgCl2SO42-

NaOH→BaCl2→Na2CO3→HCl

蒸馏:

利用各混合物中的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物质

注意:

①蒸馏烧瓶中要加少量碎瓷片或沸石,防止液体爆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蒸馏烧瓶支管口的下沿齐平,以测出该出蒸汽的温度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④蒸馏烧瓶要垫石棉网

⑤连接顺序由下至上,由左到右

⑥先通水,后加热,防止冷凝管炸裂

⑦刚开始收集到的馏分应该弃去(冷凝管脏)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可以不用温度计,因为自来水中要出去的杂质都难挥发)

沸点低先蒸出,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温度

蒸馏水中离子检验:

Cl-:

稀HNO3+AgNO3(顺序可换)

SO42-:

HCl+BaCl2(顺序不可换,因为可能有Ag+)

注意:

不能把HCl换成HNO3,不能把BaCl2换成Ba(NO3)2因为SO32-+HNO3=SO42-

萃取:

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萃取剂的选择:

①萃取剂与原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都互不相溶

②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萃取剂的密度可以比水大,也可以比水小)

常见的萃取剂:

苯、汽油、煤油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CCl4,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

分液:

将萃取后良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操作步骤:

①验漏:

在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塞上玻璃塞,倒置看是否漏水,再把玻璃塞旋转180°,再倒置

②装液

③混合振荡:

右手压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振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④静置分层(放在铁架台上)

⑤分液:

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使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拧开下口活塞放出下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实验:

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下而在四氯化碳的溶解度大)

现象:

原来的碘水呈黄色。

液体在分液漏斗内分层后,上层液体接近无色(水),下层液体呈紫色(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常用分离方法

⑴气气混合

①物理方法:

沸点不同,加压降温液化

②化学方法:

先洗气,后干燥

⑵液液混合

①互溶液体:

沸点不同,蒸馏

②不互溶液体:

密度不同,分液

⑶固液混合

①不溶固体与液体:

过滤

②可溶固体与液体

得到固体:

蒸发

得到液体:

蒸馏

用适当溶液富集固体:

萃取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相同数目的分子

压强之比①同温同压时,P1/P2=n1/n2=N1/N2

体积之比②同温同压时,V1/V2=n1/n2=N1/N2

质量之比③同温同压同容时,m1/m2=M1/M2

密度之比④同温同压等质量时,ρ1/ρ2=V2/V1=n2/n1=N2/N1(成反比)

Ps.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用于任何气体(纯净的或是互不反应的混合气体),但不适用于液体或固体;只要三个“同”成立,第四个“同”也成立

2.1mol物质体积的大小

影响因素:

物质所含粒子数目的多少、粒子体积的大小和粒子之间的距离

固体或液体:

主要由粒子的多少和粒子本身的大小决定

气体:

主要由粒子间的距离决定(粒子间的距离由温度和压强决定。

温度越高,微粒间的距离越大;压强越大,微粒间的距离越小)

Ps.相同温度和压强下,不同气体的体积由气体的物质的量决定,当气体物质的量相同时则气体体积相同

3.物质量浓度CB=nB/V

注意:

①V指的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②溶质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离子

③带结晶水的物质作溶质时,溶质是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其物质的量的计算,用带结晶水的物质质量除以带结晶水的物质的摩尔质量即可(结晶水/结晶水=氯化钠)

④对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时,其浓度不变

物质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

密度g/mL摩尔质量g/mol

物质的量浓度(CB)=

溶质的质量分数(w)×溶液的密度(ρ)×10^3

溶质的摩尔质量(M)

特殊

特殊溶液中的溶质:

NH3溶于水得NH3·H2O,所以氨水的溶质为NH3

CuSO4·5H2O的溶质为CuSO4

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步骤

①计算:

溶质是固体,计算固体的质量。

溶质是液体,计算液体的体积

②称量:

用天平称量固体质量(要用滤纸垫着)或用量筒量出液体的体积

③溶解:

烧杯、玻璃棒(振荡,加速溶解)

④转移:

把所得的溶液用玻璃棒(引流)注入容量瓶中(玻璃棒要靠在刻度线以下)

⑤洗涤:

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把每次的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中。

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⑥定容:

向容量瓶中缓缓注入蒸馏水至离容量瓶刻度线1~2cm处,再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⑦摇匀:

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振荡后液面低于刻度线不能再加水)

注意:

①选取合适规格的容量瓶例如:

要配置950mL的某浓度的溶液,应选用1000mL的容量瓶。

且只能配置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不能配置任意体积的某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②容量瓶使用前要验漏:

加水、倒立、观察、正立、瓶塞旋转180°、倒立、观察

③容量瓶中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溶解或稀释,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不能用来长期存放溶液

④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及容量和刻度线,物质要在烧杯中溶解恢复到室温才能转入瓶中

⑤加水顶容超过了刻度线,不能将超出部分吸走,应该重新配制

误差分析:

①计算:

计算错误(结晶水)→浓度偏小

②称量或量取:

右物左码(使用了游码)→偏小、砝码生锈(没有脱落)、称量仪器不够精确、量筒被洗涤过

③溶解:

有少量液体溅出→偏小

④转移:

移液前容量瓶有少量水→无影响在刻度线上有水→偏小

⑤定容:

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一部分→偏小,要重配

仰视:

浓度偏小

俯视:

浓度偏大

⑥摇匀:

摇匀后液面下降,补充蒸馏水→偏小

⑦装瓶:

制剂瓶刚刚有蒸馏水洗过

☆阿伏伽德罗常数计算

①注意状况条件,若在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已知气体体积,不能直接应用22.4mol/L计算

②已知在标准状况下,而给出的是非气态的物质,不能直接应用22.4mol/L计算

③注意双原子分子和单原子分子HeNe

例:

有0.1mol/LNa2SO4溶液300mL,0.1mol/LMgSO4溶液200ml和0.1mol/LAl2(SO4)3溶液100ml这三种溶液中硫酸根离

Na2SO4中硫酸根0.1*0.3=0.03mol浓度为0.03/0.3=0.1mol/L

MgSO4中硫酸根0.1*0.2=0.02mol浓度为0.02/0.2=0.1mol/L

Al2(SO4)3中硫酸根0.1*0.1*3=0.03mol浓度为0.03/0.1=0.03mol/L

比为1:

1:

3

例:

在常温常压下,11.2L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错误

在常温常压下,1molO2含有的原子数为2NA正确

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甲烷和丙烷混合物22.4L,所含的分子数为NA正确

标准状况下,1L汽油(分子式为C8H18)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体产物的分子数为

8NA/22.4正确

标准状况下22.4LH2中含中子数为2NA错误。

H原子没有中子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1.物质分类

①混合物:

溶液、浊液、汽油、碱石灰、天然气、石油、水煤气

②碱性氧化物:

能跟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NaOCaO

酸性氧化物:

能跟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C02SO2

两性氧化物:

既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包括溶液、胶体和浊液

分散质:

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

容纳分散系的物质

按分散剂状态分:

气溶胶:

云、雾、雨

液溶胶:

Fe(OH)3胶体、蛋白质溶液

固溶胶:

烟水晶、有色玻璃

2.

分散系

溶液

胶体(介稳体系)

浊液

分散质微粒直径(划分的本质)

小于1nm

1~100nm

大于100nm

外观

均一、透明、稳定

多数均一、透明、稳定

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

分散质微粒组成

单个分子或离子

分子集合体或有机高分子

许多分子集合体

能否通过滤纸

不能

能否通过半透膜

不能

不能

实例

食盐水

碘水、淀粉溶液

泥水

3.胶体性质

①丁达尔效应

②布朗运动:

在胶体中,由于胶粒在各个方向所受的力不能相互平衡而产生的无规则的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

③电泳现象:

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工业上可用来分离提纯物质)胶体具有稳定性的重要原因是同一种胶粒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实验:

胶体的制成

原理:

F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