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学地球物理测井名词解释简答计算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457806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大学地球物理测井名词解释简答计算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大学地球物理测井名词解释简答计算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大学地球物理测井名词解释简答计算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大学地球物理测井名词解释简答计算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大学地球物理测井名词解释简答计算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大学地球物理测井名词解释简答计算Word格式.docx

《江大学地球物理测井名词解释简答计算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大学地球物理测井名词解释简答计算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大学地球物理测井名词解释简答计算Word格式.docx

在离子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中,所产生扩散电动势形成后。

正、负离子就以相同的迁移率仍在扩散,而扩散电动势不再增大的状态。

16、动平衡:

在离子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过程中,正负离子的富集形成自然电场。

随自然电场的增大,正负离子的扩散速度降低,当自然电场的电动势增加到使正负离子的扩散速度相同时,电荷的富集停止,但离子的扩散作用还在进行,此时称为动平衡

17、泥岩基线:

大段泥岩岩性稳定,在自然电位曲线上显示为一条电位不变的直线

18、静自然电位:

自然电位的总电动势,相当于自然电流回路断路时的电压,用SSP表示。

19、电极系:

A、B、M、N四个电极中的三个形成一个相对位置不变的体系,称为电极系。

20、视电阻率:

井眼中实际测量的受各种因素影响的反映地层电阻率相对大小的电阻率。

21、理想电位电极系:

成对电极间距离趋近于无穷远的电位电极系。

22扩散电位:

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相接触,在浓度差的作用下,离子进行扩散,形成的电位叫~

23、电极系:

在井内由三个电极构成的测量电阻率的装置。

24、孔隙度:

孔隙体积占岩石体积的百分比。

25、三侧向测井:

用由两个屏蔽电极一个主电极组成的电极系测量地层电阻率的测井方法。

26、减速长度:

其定义为

,其中R为减速距离,它是中子起始位置和变为热中子的位置间的直线距离,Ls为减速长度。

27、顶部梯度电极系:

成对电极间的距离小于单电极与其相邻的成对电极间的距离,且成对电极位于单极的上方

28、滑行波:

当泥浆的声速小于地层的声速(V1<

V2)入射波的入射角为临界角时,则折射波将在地层中沿井壁而传播,此种波叫滑行波。

29、半衰期:

从放射性元素原子核的初始量开始,到一半原子已发生衰变所经历的时间。

30、声阻抗:

平面波传播的声阻抗就是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密度的乘积。

31、放射性涨落:

在放射性源强度和测量条件下不变的条件下,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对放射性射线的强度进行反复测量,每次记录的数值不相同,总是在某一数值附近上下波动。

这种现象叫做放射性涨落。

32、微观俘获截面:

一个原子核俘热获热中子的几率叫~。

33、水泥胶结测井的相对幅度:

指目的井段的水泥胶结测井的曲线幅度与泥浆井段的测井曲线幅度之比。

34.光电效应:

γ射线穿过物质,与构成物质的原子中的电子相碰撞,γ光子将其所有的能量交给电子,使电子脱离原子而运动,γ光子本身则整个被吸收,这种效应称为光电效应。

35、康普顿散射:

伽马射线作用在原子核外电子上,伽马放射线被散射助理降低能量,而电子飞原子成为康普顿(自由电子)的过程。

36.电子对效应:

若伽马射线能量大于两个电子的静止,伽马射线与物质原子作用产生电子对效应,即产生一个负电子和一个正电子。

二伽马射线本身被吸收

37、侵入带:

在冲洗带的外部是一个孔隙中部分充满了泥浆滤液的过渡带,冲洗带和过渡带的总称

38.冲洗带:

由于泥浆侵入,井附近介质电阻率将发生变化。

在靠近井壁处岩层孔隙中的流体几乎全部被泥浆滤液所代替,这部分叫冲洗带

39、原状地层:

未被泥浆侵入的地层叫~。

40、双发—双收声速测井仪:

两个发射换能器两个接收换能器构成的声系进行声速测井的测井仪。

41、单发—双收声速测井仪:

声系是由一个发射换能器两个接收换能器组成的声速测井仪。

42、胶结指数:

43、半幅点:

测井曲线幅度的一半所确定的曲线上的点叫~。

44、含油饱和度:

地层孔隙中石油所占的体积与孔隙体积之比

45、声耦合率:

界面两边两种介质声阻抗之比Z1/Z2叫~。

46、扩散长度:

从产生热中子起到其被俘获吸收为止,热中子移动的直线距离叫扩散距离(Rt),扩散长度定义为

47、单发—单收声波测井仪:

声系由一个射换能器一个接收能器构成的声速测井仪。

48、矿化度:

水溶液中所含盐的多少。

49、过滤电位:

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压力大的五方的液体中的离子随液体一起向压力低的一方进行迁移,由于形成负电荷的分别富集,此作用形成的电位称~

50、微观弹性散射截面:

一个中子和一个原子核发生弹性散射的几率叫~。

51、底部梯度电极系:

成对电极在不成对电极的下方的梯度电极系。

52浓度:

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多少

53、声波速度:

介质传播声波的快慢,单位时间传播的距离

54、宏观俘获截面:

1立方厘米物质中所有原子核的微观俘获截面之和称作~。

55、微电位电极系:

电阻距很小,(L=0.05m)且电极锒嵌在极板上的电极系,由A0.05M2组成的电极系

56、核衰变:

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自发地释放出一种带电粒子(α或β),蜕变成另外某种原子核,同时放射出r射线的过程

57、伽马源:

产生r射线的装置叫~,通常用

作伽马源。

58、电流密度:

单位面积通过的电流强度。

59、有效厚度:

在油层中把非渗透层和致密薄夹层从油气层总厚度中扣除的得到的厚度。

60、线圈系:

感应测井中用来探测地层电导率的探测器。

61、弹性:

物体受外力作用发生形变,外力取消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性质。

62、声阻抗:

介质密度和传播速度的乘积,

63、声波时差:

声波穿越地层1米所需要的时间。

64、热中子寿命:

中子在岩石中从变成热中子的时刻起,到被俘获吸收为止,所经过的平均时间

65.侵入:

在钻井过程中,通常保持泥浆柱压力稍大于地层压力,在压力差作用下,泥浆滤液向渗透层侵入,泥浆滤液替换地层孔隙所含的液体而形成侵入带,同时泥浆中的颗粒附在井壁上形成泥饼的象

66.周波跳跃:

由于在滑行首波到达接收探头的路径中遇到吸收系数很大的介质,首波能触发R1但不能触发R2,R2被幅度较高的后续波触发,因此,时差增大

特点:

时差值大大增加、且呈周期性的跳跃产生情况:

含气的疏松砂岩、裂缝性地层或破碎带、泥浆气侵

67.自然伽马测井:

是在井内测量岩层中自然存在的放射性元素核衰变过程中放射出来的伽马射线的强度来研究岩层的一种方法

68.自然伽马能谱测井:

是在井内测量岩层中自然存在的放射性元素核衰变过程中放射出来的伽马射线的强度来研究岩层的一种方法。

69、非弹性散射:

高能快中子作用在原子核上,原子核变为复核后释放伽马射线又恢复原态,中子本身大量降低的能量的散射过程叫~。

70.中子寿命:

快中子在介质中从变为热中子的瞬时起到被吸收的时刻为止经过的平均时间

自然电位

1自然电位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

自然电位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对于油井来说,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地层水含盐浓度和钻井液含盐浓度不同,引起粒子的扩散作用和岩石颗粒对粒子的吸附作用;

2)地层压力和钻井液压力不同时(1分),在地层孔隙中产生过滤作用。

2、自然电位曲线有什么特点?

1)当地层、泥浆是均匀的,上下围岩岩性相同,自然电位曲线对地层中心对称;

2)在地层顶底界面处,自然电位变化最大,当地层较厚时,可用曲线半幅点确定地层界面;

3)测量的自然电位幅度,为自然电流在井内产生的电位降,它永远小于自然电流回路总电动势;

4)渗透性砂岩的自然电位,对泥岩基线而言,可向左或向右偏转,它主要取决于地层水和泥浆滤液的相对矿化度。

3.影响SP曲线的因素:

1)地层水和钻井液滤波中含盐浓度比值(Cw/Cmf)的影响:

当Cw>

Cmf时,砂岩层段则出现自然电位负异常;

当Cw<

Cmf时,砂岩层段出现自然电位的正异常;

当Cw=Cmf时,没有造成自然电场的电动势产生,则没有自然电位异常出现。

Cw与Cmf的差别越大,造成自然电场的电动势越大。

2)岩性的影响:

当目的层为纯砂岩时,其与围岩交界处的SSP达到最大值SSPmax。

当目的层含有泥质(其他条件不变)时,SP降低,因而曲线异常的幅度也减小。

此外,当剖面上有部分泥岩的阳离子交换能力减弱时,渗透层的自然电位异常幅度也会相对降低3)温度的影响:

扩散电动势系数Kd和扩散吸附电动势系数Ka都是和绝对温度T成正比4)地层水和钻井液滤波中所含电解质的性质的影响:

井内钻井液滤液和地层水中所含电解质不同,则溶液中所含离子不同,不同离子的离子价和迁移率均不同,直接影响扩散电动势系数Kd和扩散吸附电动势系数Ka值,由此影响Ed和Ea值

5)地层电阻率的影响:

当地层较厚时,地层电阻率对自然电位影响较小。

当电阻率增大时,自然电位减小6)地层厚度的影响:

地层厚度变薄,有效电阻增大,自然电位幅度降低,曲线变得平缓7)井径扩大和钻井液侵入的影响:

井径扩大使井的横截面积增大,泥浆电阻rm降低,自然电流在井内的电位幅度降低,Usp下降。

有泥浆侵入时,地层水和泥浆滤液的接触面向地层内推移,所产生的效果相当于井径扩大,使Usp降低,侵入越深,Usp越低。

4.SP曲线的应用:

判断渗透性岩层、估计渗透性岩层厚度、估算泥质含量、确定地层水电阻率、判断水淹层。

5.扩散电动势形成的机理

在扩散过程中,各种离子的迁移速度不同,如氯离子迁移速度大于钠离子(后者多带水分子),这样在低浓度溶液一方富集氯离子(负电荷),高浓度溶液富集钠离子(正电荷),形成一个静电场,电场的形成反过来影响离子的迁移速度,最后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如此在接触面附近的电动势保持一定值,这个电动势叫扩散电动势,记为Ed

6.简述为什么当水淹时,自然电位曲线出现基线偏移现象?

如图所示,水淹层位与未水淹层位浓度分别为Cw’、Cw。

则有E=Ed-Ed’-Ed”,Cw’<

CwEd=Kd*logCw/CwfEd’=Kd*logCw/Cw’Ed”=Kd*logCw’/Cwf

所以E=0所以水淹层位与未水淹层位之间电位变,未水淹层位与泥岩直接接触产生的电动势为E1=K*logCw/Cwf,水淹层位与泥岩直接接触产生的总电动势E2=K*logCw/Cwf,因为Cw’<

Cwf,所以E2<

E1基线偏移

普通电阻率测井

7.利用普通电阻率测井区分油水层?

渗透性地层均有泥浆的侵入,用淡水泥浆钻井的水层一般具有典型的高侵剖面,一般油气藏具有典型的低侵剖面,0.45M底部梯度电极系主要探测侵入带的电阻率,4M底部梯度电极系主要探测地层真电阻率,对于同一储集层,如果0.45M底部梯度电极系测井曲线幅度高于4M底部梯度电极系测井线幅度,该层可能为水,反之则可能为油层

8.普通电阻率测井原理

1)均匀各向同性介质:

电阻率为R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放一点电源A,发出电流I形成点电场,场中任何一点电流密度为j=I/4πrr,由微观欧姆定律:

E=R*j,E=RI/4πr而E=-au/ar;

所以-au/ar=RI/4πrr;

U=RI/4πr+C(积分常数)。

根据电场无穷远边界条件C=0,所以U=RI/4πr;

即电阻率R=4πrU/I=KΔUmn/I(N在无穷远)2)非均匀各向同性介质:

对于非均匀各向同性介质KΔUmn/I,不是岩石的真正电阻率,但它反映电阻率的变化,因此称之为综合条件下的视电阻率Ra=KΔUmn/I

9.影响岩石电阻率的主要因素:

1)孔隙中地层水:

①地层水的电阻率对岩石电阻率有直接的影响。

地层水电阻率低,则岩石电阻率低②地层水的含量有关。

地层水含量决定于岩石孔隙度的大小和含油气饱和度。

孔隙度越大,所含地层水越多,岩石中能移动的离子数越多,岩石电阻率就越低。

油气饱和度越高,则孔隙中地层水越少,岩石电阻率就越高③地层水的分布对岩石电阻率也有影响。

地层水分取决于岩石的孔隙形状,孔隙形状影响溶液的连通性及离子的移动速度,从而影响岩石的电阻率2)骨架:

不同矿物、不同岩石的电阻率各不相同

10.组成沉积岩的矿物按导电性质不同可分为三大类:

①导电良好的矿物:

(金属矿等)硫化矿、氧化矿物、石墨和高级煤等②粘土:

除粘土、金属矿物外沉积岩骨架中的矿物电阻率很高,可视为不导电,因此,粘土矿物的成分、含量及其分布是影响岩石电阻率的因素之一③不导电的矿物:

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白云石、岩盐、石膏、无水石膏等。

11.地层水电阻率Rw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地层水的性质及地层水中所含电解质类型、浓度(矿化度)和地层水温度

12.阿尔奇公式:

地层因素与孔隙度的关系

a—比例系数,其值决定于岩性,变化范围在0.4~1.5;

m—胶结系数(孔隙结构指数)

13普通电阻率测井分类及应用

分类:

梯度电极系测井、电位电机系测井、微电阻率测井。

应用:

1)划分岩性:

砂泥岩剖面:

泥岩电阻率低,砂岩电阻率高

碳酸岩剖面:

致密层电阻率低,裂缝性层电阻率高2)估算地层真电阻率:

视电阻率Ra经过围岩井眼和侵入等校正后可以得到地层真电阻率3)计算含水饱和度,判断油水层:

利用岩石电阻率和含水饱和度的关系计算含水饱和度,进一步判断油水层

电极系

14.如何利用微电极系曲线划分渗透层,阐明原因?

在渗透层段,两条曲线不重合,微梯度读数小于微电位,出现正幅度差原因:

在钻井的条件下,泥浆侵入储集层,在储集层的井壁上形成泥饼,靠近井壁形成泥浆冲洗带,泥浆冲洗带的电阻率>

泥饼电阻率>

泥浆电阻率

15、微电极测井资料的应用?

划分岩性及确定渗透层;

确定岩层界面;

确定含油砂岩的有效厚度;

确定井径扩大井段;

确定冲洗带电阻率和泥饼厚度。

16、为什么微电极可划分渗透层

测井实践中,总是把微电位和微梯度两条测井曲线绘制在一张成果表中,微电位主要反映冲洗带电阻率,微梯度主要受泥饼的影响,因此,渗透性地层两条曲线有幅度差,非渗透地层两条曲线无幅度差,或有正负不定的小幅度差。

所以用微电极可以划分渗透层。

17、简述理想电位电极系视电阻率曲线的特点。

当上下围岩电阻率相等时,曲线关于地层中点对称,并在地层中点取得极值;

当层厚大于电极距时,在地层中点取得极大值,且此视电阻率极大值随地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接近岩层的真电阻率;

当层厚小于电极距时,对着高阻地层的中点视电阻率取得极小值。

18、描述梯度电极系测井曲线其特点和应用

(1)视电阻率Ra曲线极大极小值正对高阻层的上下界面;

(2)厚层:

中间平行段视电阻率Ra曲线值为地层电阻率应用:

砂泥岩剖面泥岩电阻率低,砂岩电阻率高;

碳酸盐岩剖面致密层电阻率高,裂缝性层电阻率低2)确定地层真电阻率:

视电阻率Ra经过围岩、井眼和侵入等校正后可以得到地层真电阻率3)计算含水饱和度,判断油水层:

利用岩石电阻率和含水饱和度的关系计算含水饱和度,进一步判断油水层。

19.标准测井内容包括用标准电极系进行的视电阻率测井、自然电位测井及井径测量。

在砂泥岩剖面,多采用正装梯度电极系。

在碳酸盐岩剖面中,由于地层电阻率很高,井和泥浆的分流作用很大,梯度曲线变化不明显,所以一般选用电位电极系。

20.当微电位电极系测井曲线幅度大于微梯度电极系测井曲线幅度时,称为“正幅度差”;

微梯度反映的主要是泥饼电阻率,微电位反映的主要是冲洗带电阻率。

冲洗带电阻率>

泥饼电阻率时,正幅度差;

侧向

21.利用双侧向测井判断油水层

油层一般为泥浆低侵,深双侧向结果主要反映原状地层电阻率的变化,浅双侧向的探测深度较浅,主要反映井壁附近侵入带电阻率的变化,故在油层处,深三侧向的读数高于浅三侧向的读数,曲线出现“正幅度差”。

而水层一般为泥浆高侵,曲线出现“负幅度差”。

22.三侧向测井的优缺点:

优点:

1)适合在高矿化度泥浆(盐水泥浆)中使用2)有利于划分薄层,能清楚地划分出0.4~0.5m的薄层3)探测深度比普通电阻率测井深缺点:

当侵入较深时(D>

1.6m),深三侧向测出的视电阻率曲线受侵入带影响较大,使得深三侧向的探测深度不够深,浅三侧向的探测深度又不够浅,测量结果受原状地层电阻率影响大,导致了在渗透层处,深浅三侧向视电阻率曲线幅度差不明显,难于判断油水层,综合解释有困难。

23、三侧向测井曲线能判断油水层吗?

为什么?

能。

深三侧向屏蔽电极长,回路电极距离远,迫使主电流束流入地层很远才能回到回路电极,主要反映原状地层电阻率;

浅三侧向屏蔽电极短,回路电极距离较近,主电流在较近处发散,探测深度浅。

油层处,深侧向电阻率大于浅侧向,出现正幅差;

水层处深侧向电阻率小于浅侧向,出现负幅差。

故用三侧向测井曲线可以判断油水层。

24、简述利用侧向测井定性判断油水层的原理

比较深浅侧向的电阻率大小,深侧向>

浅侧向,该层为油层;

反之为水层。

油层电阻率高,水层电阻率低;

而且油、水层的泥浆侵入性质也不同,水层多为增阻侵入,油层多为减阻侵入;

侧向测井曲线在油层幅度高,在水层幅度低。

25.试叙述侧向测井的定义以及应用条件

定义:

在电极上增加聚焦电极迫使供电电极发出的电流侧向地流入地层从而减小井的分流作用和围岩的影响,提高纵向分辨能力,这种测井叫侧向测井又称为聚焦测井应有条件:

在高矿化度泥浆的钻井中或高电阻率剖面井中进行普通电阻率测井时,由于井的分流作用大,所测量的视电阻率曲线变化平缓,几乎无法分辨岩层,更无法确定岩层的电阻率.

26、三侧向测井的基本原理。

三侧向测井电极系由三个柱状金属电极组成,主电极A0位于中间,比较短,屏蔽电极A1和A2对称的排列在A0的两端,它们互相短路。

测井时,主电极和屏蔽电极通以相同极性的稳定电流,并使A0、A1和A2三个电极的电位相等,沿纵向方向的电位梯度为零,这就保证了从主电极流出的电流不会沿井轴方向流动,而测量的是主电极(或任一屏蔽电极)上的电位值U。

27.双侧向测井的原理。

它采用两个柱状电极和七个体积较小的环状电极。

1)深侧向测量时,主电极A0供以恒定电流I0,两对屏蔽电极A1’和A1、A2’和A2流出与I0相同极性的屏蔽电流Is和Is’,通过自动调节电路保持监督电极M1和M1’(M2和M2’)间的电位差为零,同时使屏蔽电极A1、A1’合A2、A2上的电位比值为一常数。

即(UA1’/UA1=a)。

然后,测量的是任一监督电极(如M1)和无穷远电极N之间的电位差。

2)浅侧向测井时,A1,和A1’为屏蔽电极,极性与A0电极相同,A2,A2‘为回路电极,极性与A0相反,由A0和屏蔽A1,A1’流出的电流进入地层后很快返回到A2,A2’电极,减少了探测深度

28.双侧向和三侧向测井的比较

1)电极系结构:

三侧向由三个柱状电极构成,双侧向由七个环状电极和两个柱状电极构成

2)探测深度:

就探测深度而言,双侧向大于三侧向。

三侧向探测深度浅,在泥浆侵入深时,视电阻率受侵入带影响大,深浅三侧向探测深度差别不大,给判断油(水)、水层带来困难3)纵向分辨能力:

三侧向的分层能力由于主电极长度决定。

由于主电极较短,主电流呈水平状进入地层,降低了上下围岩的影响,纵向分层能力较强;

双侧向的纵向分层能力与O1O2的距离有关,可划分出h》O1O2的地层电阻率变化4)影响因素:

三侧向受井眼、围岩影响较小,但探测深度不深,使用受限制。

层厚、围岩对深、浅双侧向的影响是相同的,深双侧向比浅三侧向受井眼影响小得多5) 

两种侧向测井都可用于划分地质剖面,判断油水层,确定地层真电阻率和侵入带直径。

声波、声幅

29.什么是临界角、滑行波?

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若在第一种介质中的波速小于第二种介质中的波速,那么根据波的折射和反射定律,入射角将小于折射角,且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上,折射角将等于直角,折射波将沿界面附近在介质2中传播,这时的入射角称为临界角。

30、前沿触发是如何定义的?

在硬地层中,发射探头发射声波以后,接收探头等待接收,如果井壁不规则,仪器碰撞井壁产生声波,可能被接收探头接收到,它在正常声波的前面,会出现很低的时差,称为前沿触发。

31水泥胶结测井曲线的影响因素:

测井时间;

水泥环厚度;

井筒内钻井液气侵。

32.裸眼井中声波波型成分及性质:

1)滑行纵波:

体积波,无频散,传播速度快,幅度小2)滑行横波:

体积波,无频散,传播速度比滑行纵波小,幅度比滑行纵波大3)伪瑞利波:

界面波(井壁表面波),沿井壁传播,传播速度介于地层横波速度和井内流体速度之间,除此之外还有频散和衰减性质。

其幅度按振荡规律衰减,向岩层内幅度按指数规律衰减。

有很多模式波,有截止频率4)斯通利波:

界面波,沿井壁界面传播,其传播速度低于井内流体速度,有轻微的频散性质,无截止频率。

33、若套管与水泥胶结良好,则水泥胶结测井值是大还是小?

小。

若套管与水泥胶结良好,则套管与水泥环的声阻抗差较小,声耦合好,套管波的能量容易通过水泥环向外传播,因此套管波能量有较大衰减,所以记录到的水泥胶结测井值小。

34.声幅测井物理原理及如何利用声幅测井来评价固井质量?

物理原理: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引起质点振动其能量逐渐被吸收,声波幅度逐渐衰减,其衰减原因一个是由于地层吸收声波传播,另一个是存在声阻抗不同的两种介质界面的折射和反射。

声波幅度测井就是通过测量声波幅度的衰减变化来认识地层特点,以及水泥胶洁情况的一种测井方法,如果井固很好,水泥和套管胶结良好。

固结的水泥和套管的声阻抗差别小,声耦合大,套管波衰减较大,折射幅度小,反之则相反。

1)确定纯泥浆段(曲线显示幅度最大的井段)2)确定混浆带(曲线由高幅度向低幅度变化的深度位置)3)确定固井质量(相对幅度=目的层井段声幅曲线幅度/纯泥浆井段声幅线幅度*100%相对幅度越大,固井质量越差)4)确定套管断裂位置(断裂位置,由于套管波的严重减衰,曲线有一明显的低值尖峰)

35、简述单发双收和双发双收声系的差别

答、单发双收声系能直接测量岩层的声波速度或时差,得到的速度为源距内平均值,分辨率好。

但受井眼不规律影响,仪器记录点与实际传播路径中点不在同一深度上,即存在深度误差。

双发双收声系可消除井径变化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