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美丽乡村领导讲话实用word文档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45247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美丽乡村领导讲话实用word文档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美丽乡村领导讲话实用word文档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美丽乡村领导讲话实用word文档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美丽乡村领导讲话实用word文档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美丽乡村领导讲话实用word文档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美丽乡村领导讲话实用word文档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

《最新美丽乡村领导讲话实用word文档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美丽乡村领导讲话实用word文档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美丽乡村领导讲话实用word文档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

一、深化认识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去年宁波会议以来,全省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呈现出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可喜景象。

一年来的实践表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提升,有效地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初步显现了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的良好局

面。

但是,美丽乡村建设毕竟是个新生事物,各地在认识和工作上还程度不同地存在一些差距。

为此,我们要不断深化认识,正确把握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建设美丽乡村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协调同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新型城市化是人们在总结和汲取国内外城市化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旨在改善城乡关系、城际关系、人与人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的城市化道路。

新型城市化既注重集聚农村人口和资源,又强调城市的资源要素向“三农”倾斜配置,促进“三农”加快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既要让进城落户的农民共享城市公共服务,又积极推动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促进居住在农村的农民改善生活质量和乡村生活城市化;

既着力推进城市节能降耗、污染治理和避免污染物向农村转移,又坚持城乡环境统一规划、共同防治,促进城乡共建绿色家园、共享生态文明。

美丽乡村建设在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和村庄整治建设的同时,不仅不否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而且还把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培育中心村、促进农村人口在农村范围内集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我们要准确理解新型城市化的涵义,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

(二)建设美丽乡村是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有力抓手。

这些年来,我们大力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有效带动了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

这就使一些地方和干部误认为村庄整治建设就是新农村建设,把“新农村建设”当成了“新村庄建设”,将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五个方面的要求变成了“村容整洁”一个要求。

现在,对美丽乡村建设也有这样的片面认识,认为建设美丽乡村就是提升农村环境整治和村庄整治建设水平。

这里,有一个对美丽乡村建设内涵的理解和把握问题。

去年,省里印发的《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要围绕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四美”总体要求,推进农村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的四个体系键设。

这是省委、省政府为了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同步推进统筹人

与自然和谐发展而设计的把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市化、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的重要载体,是新农村建设理念、内容和水平的全面提升,它不仅追求城乡协调发展、农民生产致富,还追求城乡合理布局、农民创业创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不断提升农村环境整治和村庄整治建设水平,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必需内容”和带动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的"

龙头工程"

,但不是全部内容。

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五个方面的要求,正确把握美丽乡村建设的丰富内涵,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有力抓手,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

(三)建设美丽乡村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和丰富的物质生活。

这就使一些地方和干部常常津津乐道于GDP、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对为此付出的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则想得不多、说得不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做得也不够。

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深度、强度的日益扩大,面对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废弃物的与日俱增,建设生态文明、推进可持续发展,不仅成为我国“十二五”时期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和越来越多国家的执政理念。

201X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正是我国和许多国家对传统工业化、城市化道路的深刻反思和对建设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美好期待。

农村是自然资源和优良环境的贡献地,是城市污染的转移地和农业污染的发生地,也是生态屏障和生态涵养的所在地,应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

我们要牢固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对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推进科学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推进以节能减排、降耗治污为重点的绿色城镇建设的同时,全面推进以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省尽快走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建设美丽乡村是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有为之举。

提高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是确保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根本保证,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基础。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

“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通过这几年实践的历练,我省各级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识和能力有所增强,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工轻农、重城轻乡、重经济轻民生、重增长轻生态和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等不利于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发展以人为本和整体性、均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理念和要求。

建设美丽乡村是统筹城乡发展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结合体,是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

重视和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有助于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更加正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规律,更加密切地联系农民群众,更加有效地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我们要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把握科学发展规律的实践舞台和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二、全面把握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要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要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导向,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根本,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统一、发展与转型同步、传承与创新结合、建设与管理并举,深化提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联动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建设,努力将农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水平。

在工作中,要把握以下四个

方面的基木要求。

(一)坚持把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根本。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我们开展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

这些年,我省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有效解决了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受农民群众欢迎,这使我省不仅成为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也成为全国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较小的省份之一。

但是,从我省内部来看,城乡之间许多方面发展仍不均衡,集中体现在城乡居民生活品质的差距上。

从居住条件来看,虽然“住有所居”问题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不少农民群众居住质量仍然不高,有的居住在危旧房中,有的居住在偏远山村,有的甚至居住在地质灾害隐患区域。

从基础设施来看,虽然全省行政村的交通出行、饮水安全、通电通讯等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不少地方村内道路、管线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仍然薄弱。

从公共服务来看,虽然基本公共服务在制度上已覆盖全体农民,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仍然不高。

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根本。

一要把培育建设中心村、集聚农村人口作为全面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综合性举措,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积极推动自然村和农居点缩减、偏远村落和地质灾害隐患区域农民异地搬迁、农房异地改造建设,配套推进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促进农民在集中居住中改善居住条件、共享公共服务。

二要把分类推进村庄整治建设作为普遍改善农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以“保留村”为重点,推进危旧房改造建设,整治和拆除闲置房、废弃房、私搭乱建房,完善村内的基础设施,发展卫生、文化、体育、托老和职业培训等公共服务,努力提升农民品质生活的条件。

三要把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作为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加快推进农村联网公路、饮水安全和农村电气化建设,全面开展屋顶山塘和饮用水源山塘整治、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地质灾害隐患区域治理,进一步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提高农民生活的便捷度和安全性。

(二)坚持把发展农村生态经济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

产业是任何一个地方发展的基础,是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的根本,也是美丽乡村的根基。

这些年来,我省在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中,十分注重配套发展特色农业、来料加工、休闲旅游等产业,初步形成了环境优化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

但是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农村产业发展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特色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推进不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高;

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管理不严,对农村环境的负面影响明显;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村庄整治建设结合不紧,集体物业经济发展不快,村级集体经济对村庄整治建设和环境保洁的支撑乏力。

为此,我们要坚持“以业为基”,发展农村生态经济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

一要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作为发展农村生态经济的基础,按照经济生态化、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的要求,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作制度创新,大力推行种养结合、立体套种的生产方式和生态循环农业的新型业态,加快推进化肥、农药的科学化使用和农业清洁化生产,积极发展农作物废弃物和畜禽排泄物的资源化利用产业,夯实美丽乡村建设的最重要基础。

二要把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作为发展农村生态经济的重要产业和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纽带、农家乐经营户为基础的生态旅游业发展格局,切实加强农家乐污染整治,把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培育成为利用生态与回馈生态良性互动的农民增收大产业。

三要把社区服务业和集体物业作为发展农村生态经济的应有之义,特别要积极利用中心村建设带来的机遇,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和集体物业,积极推进家庭工业、来料加工业加快发展和集聚发展、大力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创业,努力形成“村美人富”的良好局面。

(三)坚持把优化农村生态环境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点。

美丽的田园风光、山水景色,是农村区别于城市的显著特征,是农村吸引游人的直接动因,也是美丽乡村的外在表现。

这些年,我们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把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作为首要任务,农村环境发生了显著改观。

但是,与生态、环保、美化的要求相比,农村环境仍有明显差距,主要表现在:

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植树绿化尚未全面覆盖,沼气、太阳能、新型墙体建材、环保装修等节能环保设施和材料尚未普遍使用,村庄之间各类环卫环保设施尚未连成一体,村庄环境整治成果尚未连线成片,农业面源污染尚未有效防治,农村环保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健全。

我们要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突出优化农村生态环境这个重点。

一要把连片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优化农村生态环境的重点,整体推进沿路、沿河、沿景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和景观带打造,成片推进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积极推进管网、林网、河网、垃圾处理网、污水治理网的区域一体化规划建设,努力从整体上优化农村生态环境、美化农村田园景观。

二要把深入推进村庄环境整治作为优化农村生态环境的基础,加快推进“待整治村”的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庄绿化,积极鼓励农户使用太阳能、沼气、新型墙体建材、环保装修等节能环保设施和材料,切实加强畜禽饲养场环境治理和排泄物沼气化利用,着力提高村庄环境质量。

三要把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管护长效机制作为优化农村生态环境的保证,切实加强村庄环境卫生保洁、环保设施维护、绿化苗木养护等工作,探索建立政府补助、村集体和农户为主的管护经费筹措机制,确保农村环境长期保洁,重塑农村田园风光的美景。

(四)坚持把发展乡村文化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特色。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和软实力,同样也是一个区域、一个村落的魅力所在。

这些年,我省在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中,一直强调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发展先进现代文化,一大批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一大批具有浓厚乡土色彩和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得到快速培育和建设。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乡村文化保护和创造还远远不能适应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突出表现在:

一些古村落、古建筑尚未得到有效保护,一些文化遗产在村庄整治和迁建中销声匿迹,一些人文典故、地域风情、民间习俗等非物质文化濒临失传;

文化创造活力培育滞后,文化教化功能发挥不足,农民文化生活仍比较单调,农民共有的精神家园建设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下个月我们即将迎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文化改革与发展问题,文化建设也将迎来大发展大繁荣新的机遇。

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着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切实彰显乡村文化特色。

一要把保护和培育文化特色村作为彰显乡村文化特色的主体,切实加大对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木、古家具、古农具等文化遗迹遗存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力度,加大对传统艺术、传统技艺、传统体育、传统民俗、人文典故、地域风情等非物质文化的发掘、传承和弘扬力度;

切实加强乡村文化的创造,大力培育产业文化、生态文化,加强对特色农产品原产地证明商标保护和区域品牌培育,丰富特色农产品节庆活动的文化底蕴,传承和弘扬饮食文化,传承和创造以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为基础的生态文化,努力使乡村文化成为美丽乡村的亮点和休闲旅游的卖点。

二要把培育和创造乡村地域文化作为彰显乡村文化特色的载体,结合连线成片的环境整治、景观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平原、山区、海岛等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带。

目前,各地在建设美丽乡村中纷纷推出的幸福乡村、秀美乡村、和美乡村、童话乡村、魅力乡村、洁净乡村等,要进一步赋予其文化内涵,增加其文化积淀,彰显其文化魅力,努力使其成为美丽乡村建设各具特色的“名片”和凝聚人心、激发热情的“引擎”。

三要把发挥文化的教化功能作为彰显乡村文化特色的落脚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用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

乡村文化教育、引导、感化农民和游人,促进农民和游人在接受人文熏陶后更好地呵护自然、弘扬先进文化,让生态伦理、环保责任深入人心,激发农民建设美丽乡村和全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充分发挥游人的文化传递作用,引导农民接受先进的城市文明,改造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实行清洁生产、绿色消费;

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法制观念教育,提高农民的精神文明素质、生态文明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和责任,努力形成人创文化、文化育人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

三、大力营造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建设美丽乡村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的实事,是利在当代、功在后代的好事。

我们要从全局和长远的战略高度,更加自觉地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主旋律,强化组织领导、要素投入、宣传引导、管理服务,形成共建共创共享美丽乡村的良好氛围。

(一)强化组织领导。

建设美丽乡村是我省“十二五”时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切实把建设美丽乡村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要继续发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的综合协调和牵头作用,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协调机制,做到工作上统筹安排、资金上整合使用。

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工作指导,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及时发现和总结基层积极探索的创造性实践成果,及时发现和分析工作申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指导和帮助基层破解难题。

要坚持以县为责任主体,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保障要素,形成合力,强力推进。

要切实强化考评激励,把建设美丽乡村的绩效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

(二)强化综合协调。

建设美丽乡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资源力量的整合集中、协同推进。

各级各部门要根据自身职能,自觉地将部门工作和服务向农村延伸,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

要按照“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变,统筹使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的原则,实行各级财政专项资金的统筹使用。

要引导各类建设项目向美丽乡村建设点倾斜、集聚,促进项目集成与配套,做到“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到哪里,相关项目和资金配套就跟到哪里”。

要围绕美丽乡村建设,抓好相关工作的衔接,协调做好农村新社区建设、农村住房改造、中心镇建设、农民异地搬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要顺应村落数量减少、村庄规模扩大的趋势,创新农村社区服务管理机制,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培育新型社会管理组织,探索行政村合并后民心融合、村民自治、集体资产管理的新机制。

(三)强化要素投入。

建设美丽乡村是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结合体,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和普惠性。

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切实增加财政投入,让公共财政投入对美丽乡村建设起到文撑、引导和保障作用,现有“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专项资金要逐步转用到美丽乡村建设,县一级要加强对省级各条线上项目和资金的整合。

要积极拓展美丽乡村建设的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信贷投入,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资金以多种形式参与建设。

注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鼓励农户投工投劳参与建设。

要建立多渠遣的建设用地保障机制,按照中央和省委有关文件精神,充分利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心村培育的项目平台,健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创新农村宅基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

(四)加强舆论宣传。

良好的舆论氛围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要大张旗鼓地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指导,教育和引导农民主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要加强工作交流沟通,宣传涌现出来的好典型、好做法、好

篇二:

在全乡美丽乡村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乡美丽乡村建设大会上的讲话XX乡党委书记XXX

今天,乡党委、乡政府在这里召开全乡建设美丽乡村动员大会,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XX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现代化美丽乡村”的部署,以及区推进农村综合提升建设美丽乡村动员大会的精神,动员全乡上下马上行动起来,全面加快推进我乡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把我乡的农村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农村。

美丽乡村建设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各级领导纷纷深入农村开展调研工作。

乡委乡政府近期又研究出台了《XX乡推进农村综合提升建设美丽乡村行动计划(201X-201X)》以及《XX乡推进农村综合提升建设美丽乡村试点工作方案》,刚才XX同志已经作了详细的说明。

这两份文件对于全乡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明确任务,抓好落实,取得实效。

前不久,区委XXX书记带同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来到我乡东方村参观考察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认为东方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走在了全区的前列,为全区开展美丽乡村工作树立了模范和榜样。

刚才,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也实地参观了东方村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效,希望其他村认真借鉴他们的经验做法,结合本村实际,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对于下一步全乡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我先讲几点意见,等一下,汤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

一、强化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

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首要任务。

我乡地理位置优势明显,也拥有很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各村要结合自身实际,按照“生态为本,产业富民”的发展方向,找准发展优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一要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加强引进和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以生态型无公害农产品为特色的农业产业,优化品种品质,提高加工增值能力,打造农副产品品牌。

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引导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经营。

加快清理现有果林地,促进果林地向花卉苗圃、蔬菜基地转变。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抓好农技示范和推广应用工作。

加强农民科技和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就业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要大力发展低碳生态工业。

积极引导农村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积极推动旧厂房的提升改造。

加快淘汰农村地区“二高一低”企业,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逐步实现污染集中治理。

整合农村特色资源,引导有条件的村发展特色生态工业,形成“一村一品”块状集结的乡村低碳生态工业集群。

三是积极拓展农业生产外延。

积极发挥香草世界、湖山枇杷园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休闲服务业融合发展。

加紧培育新的乡村旅游亮点,加快两龙1000亩桃花基地、花城菊XX、铁山村生态示范村等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抓紧推进狮民

狮洞水库的修复工作。

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农家乐的经营管理水平,打造一批集“吃、住、游、购、体验”为一体的精品农家乐。

二、强化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我乡农村面积广大,城乡二元结构仍然较为明显,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条件差,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农村的发展环境和农民的生活质量。

我们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加强农村综合整治,为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一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01X年实现全乡村际道路及村内道路100%硬底化,大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道路问题。

加快推进农田基本设施建设、农村“亮化”工程、改水改厕、污水处理、危旧破房改造等工作,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二是集中整治农村“脏、乱、差”。

全面清理道路沿线、村庄内部的“十乱”。

在道路沿线,清除暴露垃圾,全面整治沿线村容村貌,规范乡村店招牌设置,对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的违章建筑物及其他设施进行拆除,整治破败空心房、废弃住宅。

在村庄内部,全面清理村庄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村(居)委、村庄道路、农业基地等范围内的垃圾。

三是开展乡村绿化美化行动。

大力实施“三年提升绿满花都”改造提升计划,全面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建设。

开展农村“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绿化工程,抓好乡村道路沿线、庭院、村庄空隙地、休闲广场、农田林网的绿化,突出抓好乡村主要出入口

的道路绿化,从点、线、面和立体空间等多方面入手,不断改善和提升城乡绿化环境。

三、强化文明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是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

要根据群众的需要,建设好小公园、运动场所等各类公共文化体育设施。

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加快提升改造村(居)文化室,加强文化室管理员的培训,提高农村文化室的管理水平,使文化室真正成为提升村民素质的重要阵地。

加大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力度,鼓励对旧祠堂、旧民居、历史建筑旧址等进行保护性利用,鼓励各村编写村志、举办乡土展览。

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增强村民文明素养和法律意识,形成诚信友善、崇尚科学、文明礼貌、邻里和睦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

二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要加快教育“两项工程”建设,完成校舍安全工程,妥善做好学生借宿工作和校巴接送工作。

尽快实现公办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100%覆盖,进一步做好在村务工外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工作,加强民办学校的管理。

加快推进乡、村中心幼儿园建设。

四、强化管理工作,优化农村发展环境

一要完善农村财务资产管理制度。

加强农村“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