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447726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Word文档格式.docx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秦的统一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以及作用。

突破方法:

材料教学法、图示法(动态地图)、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历史场景中分析巩固统治的措施和意义。

2、难点:

理解并掌握“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及秦始皇的统一措施产生的深远影响。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思维导图突破概念认知,通过材料解析和地图呈现,让学生能较全面地认识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教学方法

1.图示法:

培育“时空观念”核心素养,运用地图、图片等化抽象为具体,引导学生归纳秦统一中国的措施和意义。

2.情境教学法:

通过设置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准确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3.材料教学法:

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论从史出的意识和史料实证的素养。

板书设计

第9课秦统一中国

第一篇章:

定鼎天下,完成统一

第二篇章:

改弦更张,巩固统一

第三篇章:

生生不息,传承统一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大秦帝国之天下》宣传片一分钟精华片段……“于后世千秋万代,每一户人家的窗台,我大秦明月都能朗照之”。

实现天下统一、开万世太平是每一个秦国人的愿望。

秦是如何统一中国的?

秦统一后采取了哪些巩固统治的措施?

对后世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秦统一中国》。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

以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定鼎天下:

完成统一

材料:

人物小传

教师:

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本节课的男主角——嬴政。

他13岁登基为王,22岁亲理朝政,39岁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大任。

秦王嬴政是如何完成天下统一的呢?

首先让我们来学习第一篇章:

定鼎天下:

完成统一。

过渡:

秦是怎样灭掉六国的,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动态地图来简单了解一下秦灭六国的历史过程。

(PPT展示地图)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率领秦国的强兵悍将相继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指导学生在书上标记时间和都城)

问题探究:

秦朝的建立有着怎样重大的历史作用呢?

请大家阅读教材44页,思考这个问题。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阅读这三段教材,分析秦灭六国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材料一:

天下之统一,势也。

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

——梁启超《战国载记》

材料二:

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

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

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魏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

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一人才,下令攻韩,迫使韩王将韩非送往秦国。

 

——部编版七上历史教材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原因一:

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原因二:

商鞅变法,富国强兵

原因三:

雄才大略,重用贤才

 

学生认真倾听从宏观上把握本课知识结构

学生观看秦灭六国动态地图,了解简单的历史经过。

学生:

结束了分裂,实现了统一

学生分析材料,归纳总结: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秦国商鞅变法国力大增;

嬴政善于用人。

三个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通过动态地图的展示,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培养史料实证历史核心素养

二、改弦更张:

巩固统一

统一是大势所趋,通过商鞅变法富国强兵的秦国,在嬴政的带领下实现了天下统一。

但是面临庞大的疆土,秦王嬴政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喜悦。

如何更有效的统治不同民族、不同生活习惯的人民,巩固统一大业,是嬴政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秦朝建立后,嬴政最先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地位太高,自己的称呼怎么定?

地位如何凸现?

我们一起来看资料包中的材料四、材料五,结合教材45页,思考这一问题。

第一个问题,“地位那么高,称谓怎么定”?

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各取一字称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于是皇帝的称谓和皇帝制度闪亮登场,皇帝制度有何特征呢?

请看两段材料:

材料四: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五: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秦始皇本纪》 

皇帝制度具有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的特点。

称号的问题解决了,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秦始皇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国事那么多,机构怎么设?

职责怎么分?

第二个问题,“国事那么多,机构怎么设”?

皇帝之下设立中央机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掌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掌管监察,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我们把这种制度,称为三公制。

中央问题解决后,秦始皇又将目光转到了地方,疆域这么大,地方怎么管?

如何避免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问题,关于这一问题,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给出了不同的建议。

请大家拿出资料包里的情景剧,咱们找同学分角色为大家朗读一下。

王绾和李斯给出了不同建议。

出示材料。

也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你是秦始皇,你会采纳谁的建议呢?

为什么?

第三个问题,“疆域那么大,地方怎么管”?

情景剧:

秦始皇:

各位爱卿,如今朕一统江山,此乃上天所示。

但我朝幅员辽阔,尤以燕、齐等地偏远不便统治,各位爱卿有何定国安邦之策?

王绾:

臣以为,燕、齐等地偏远,如果不立诸侯王的话,怕是难以镇住他们。

所以臣请立诸子,行分封,我朝疆域广阔,不致旁落他人之手,陛下拱手而治天下,以保我大秦万世基业。

(面露不悦之色)诸卿,谁还有谏?

李廷尉,你有何见解?

李斯:

陛下,臣认为行分封有所不妥呀!

(微笑)哦?

有何不妥?

臣以为,周朝实行分封制,所封子弟倒是很多,但后期他们之间相互攻击,导致国家四分五裂,周天子也不能禁止。

如今天下好不容易统一,不应再实行分封,臣建议实行郡县,由陛下亲自选拔人才进行管理,才能维护地方统一。

诸位爱卿有何看法?

大臣:

...

教师总结:

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将全国按地域划分了36个郡,郡的长官称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

郡县制的推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我们一起来看这样两段材料。

出示材料: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

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

1、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2、成为历代封建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由此,秦朝确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政治制度,地方推行郡县制,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政府听命于中央,这是中央集权,中央听命于最高统治者皇帝,这叫君主专制,这就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也可以称为:

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比较周朝政治制度与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材料。

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

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

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的基本政治制度!

为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以后,权力集中了,但是秦始皇仍然有烦心事,什么烦心事呢?

文字不通令难达,

币制混乱钱难管,

标准不一税难收,

道路不一车难行,

匈奴进犯境难安。

【合作探究】以上场景反映了秦刚统一时的哪些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措施?

这些措施又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皇帝之下,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

学生分角色扮演

李斯,地方推行郡县制。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郡县制成为历代封建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学生填写表格进行比较

经济上,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文化上,统一文字为小篆,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交通上,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促进了交通的便利。

创设“中年嬴政之烦恼”历史情境,拉近历史人物与学生的心灵距离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史学素养和史料实证意识

通过情境创设,加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方法

分组合作探究,集体解决问题,挖掘每一项措施的深远影响,培养历史解释能力和素养。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交通方面:

统一车轨,修建驰道。

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

2、文化方面:

统一文字,使用小篆。

促进了政令的通行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3、经济方面

(1)统一货币,使用圆形方孔钱。

促进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2)统一度量衡。

便利了各地区的经济交流。

4、教师提问:

材料反映了秦始皇为维护北部边疆的和平与安定采取了什么措施?

为开疆拓土,秦始皇向南采取了什么行动?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概括: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南开灵渠统一岭南)

材料六: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贾谊《过秦论》

材料七: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贾谊《过秦论》

通过交通、文化和经济等方面巩固统治的措施,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至此,秦始皇完成了他的梦想,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秦帝国。

北到长城,南到南海,东到东海,西到岭西。

本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秦统一中国,需要知道秦完成统一的时间及秦朝都城,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民族关系,认识到秦朝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学生根据材料、地图和教材总结民族关系措施;

北击匈奴筑长城,南统百越修灵渠。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对本课的知识进行回顾,做当堂检测

增强学生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意识,增强对秦朝是一个大一统王朝的认知和了解

首尾照应,再现秦朝的丰功伟绩,检测学习成果

三、生生不息:

传承统一

(音视频)秦朝已渐行渐远,然而秦朝时期形成的统一思想却深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

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之所系。

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够传承统一精神,做大写的中国人。

学生听讲、品味

强化学生对“统一”的认知,情感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