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林中学学年第一学期.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45036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梅林中学学年第一学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梅林中学学年第一学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梅林中学学年第一学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梅林中学学年第一学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梅林中学学年第一学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梅林中学学年第一学期.docx

《梅林中学学年第一学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梅林中学学年第一学期.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梅林中学学年第一学期.docx

梅林中学学年第一学期

梅林中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教科室工作总结

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和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本学期教科室基本落实了计划中的全面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计划的基本落实

根据学校领导的办学思路,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学之初,教科室制定了较为全面的学期工作计划。

在随后的工作开展中,教科室非常重视计划的落实,基本落实了计划中的全面工作。

在学期中段,针对计划中的工作安排表,教科室进行了计划落实的自查工作,形成了一个“计划安排”和“进展情况”的自查对应图表,并结合图表的情况,对半学期的工作进行了初步的小结[见附件1]。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检查开学初教学常规、检查科组工作计划、参加区第七届科技节、制定校本研修制度、组织“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活动、布置学校宣传橱窗(新课程)、学习高考考纲和说明、跟踪了解和指导高三备考工作、“特色”课题的研究等方面的工作都得到了应有的落实。

在本学期的后半阶段,根据计划的安排,教科室相继落实了教学常规的中期和期末检查、迎接区校本研修评估、“特色”课题结题、跟踪、了解和指导高三备考以及学期工作总结等方面的工作。

与此同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教科室还创造性地开展了跨学科听课的校本教研工作,成功地开展了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说课大赛的组织工作。

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教研交流精神,本学期教科室还组织了地理科组到佛山去学习,接待了五华学校和重庆渝中区生物名师工作室的来访。

此外,为了推动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和高三备考工作的落实,还深入课堂听课近三十节,通过学科组开展了近六十节公开课的研讨活动。

回顾本学期的工作计划,由于种种原因,虽然有个别工作的落实情况不够理想,但是整体上还是较好地落实了本学期计划中的全面工作。

二、工作开展的良好效果

1、科组常规工作的管理得到了规范化的发展。

借助已经初步成熟的“科组管理”网页平台,科组管理工作已经走上了信息化的道路。

由于各科组的学期计划、日常工作和期末总结,都在“科组管理”网页平台上得到了及时的直观体现,科组工作的对比性也就非常明显了。

在工作的对比的推动下,科组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科组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得到了有效地推动。

在这方面,地理科组的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科组管理”网页平台上显示,他们不仅认真及时的做好学期计划和期末总结,在科组日常工作的开展中也做得非常规范到位[见附件2]。

2、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

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建立三维一体的教学研究体系:

本体系以我校的“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活动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师主持的校本教研项目,构建校本教研的第一层平台。

通过论证立项,将其中的优秀项目提升为科组主持的校本教研项目,构建校本教研的第二层平台。

对于科组主持的校本教研项目,通过论证立项,将其中的优秀项目提升为学校主持的校本教研项目,构建校本教研的第三层平台。

与此同时,要求上一层平台的校本教研项目,对下一层平台的校本教研项目开展相应的指导工作。

我校的“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活动已经开展了将近两年。

虽然开展得不是很顺利,但是“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的校本教研理念,已经逐步深入到了教师的心中。

从本学期“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活动的个人研究要点一览表[见附件3]中,大家可以看出,教师主持的校本教研项目在逐步走向成熟,各研究小组的建立也已经初具规模。

当然,不可否认,其中一些项目的填写有着应付的成分。

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活动的推动下,随着教师主持的校本教研项目的成熟,随着政治、美术等科组的科组主持的校本教研项目的形成,随着“整合”课题、“特色”课题等学校主持的校本教研项目的开展,我校三维一体校本教研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

此外,本学期教科室还继续开展了跨年级的新课程探讨活动,在高一年级尝试开展了跨学科的听课活动,在高三年级开展了新高考大纲的学习活动。

在区校本研修评估工作的推动下,还初步建立了校本教研制度。

这些活动的开展,这个制度建立,对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3、取得了一系列比较丰硕的教学科研的成果。

本学期,我校有近三十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以上刊物发表,有近二十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以上单位获奖,有近七十人次获得区级以上各类竞赛的奖励,给区教研中心和市外兄弟单位提供了近二十节的示范性公开课。

在这些教研成果中,最突出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方面。

在我校“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的学科教学方法研究”课题(中央电教馆“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动下,我校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今年7月举办的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中,我校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学校,钟国诚校长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优秀校长,王一然老师获得教师教学实践与评优竞赛全国一等奖,李廷贵、欧鸿军、杨流晓老师指导学生获得漫画竞赛两个全国一等奖(黄晓霞、莫燕卿),三个全国二等奖(李嘉珣、刘瑞琪、谯业鸿)。

在今年12月举办的“全国高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中,程蓉、陈锐、孙利秋、孙红生四位老师获得了全国一等奖,张海绿、梁肖芬两位老师获得了全国二等奖。

本学期学校被正式挂牌为“广东省优秀现代教育技术试验学校”。

其二是新课程实施的教学研讨方面。

由于我校非常重视开展新课程的研讨工作,坚持组织了跨年级的新课程研讨活动,教师的新课程实施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区教研中心在我校多次召开新课程实施的学科研讨活动。

继徐韵薇、蒋平志获得省新课程说课比赛一等奖之后,今年8月梁肖芬、孙利秋老师获得了市地理新课程说课比赛一等奖。

11月份,喜讯再次传来,朱文新、陈波两位老师被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国家级课题广东省“创新教学与创造力培养研究与实验”课题组评为课题科研“优秀教师”,韩思民老师的课题研究论文《谈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陈福杰老师的课题研究录像课《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分别被评为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11月24日,韩思民老师被聘请为“深圳市物理学科教研中心组成员”。

三、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1、务实地推动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工作。

在努力建设我校三维一体教学研究体系的基础上,把校本教研的重点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引领教师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积极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有序地促进学科组外出学习交流活动。

充分发挥学校重视学科组外出学习交流活动的政策优势,组织一系列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学科组外出学习交流活动,使我校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能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好。

3、有效地建立教科室工作的信息化平台。

在“科组管理”网页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把教科室的所有工作都纳入到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轨道,促进我校教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推动我校建设现代化学校的进程。

(附件内容附后)

 

附件1:

教科室学期中工作小结

计划安排

进展情况

检查开学初教学常规

已经完成,情况良好。

督促各科组长开展了推门听课活动,自己也听了一些科组长和备课组长的课。

个别科组相对滞后。

检查科组工作计划

已经完成,情况良好。

在校园网的“科组管理”网页上有相关展示。

个别科组相对滞后。

参加区第七届科技节

正在完成。

全面参与了相关活动,竞赛类主要参与了九个项目:

创意变变变、生物于环境摄影、科幻画、科技制作、科学论文、节能环保与循环经济知识竞赛、“科学用电、节约用电”征文、“科学用电、节约用电”宣传海报创作,以及暑假期间的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已知的成绩是暑假期间的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王一然老师获得教师教学实践与评优竞赛全国一等奖,李廷贵、欧鸿军、杨流晓老师指导学生获得漫画竞赛两个全国一等奖(黄晓霞、莫燕卿)、三个全国二等奖(李嘉珣、刘瑞琪、谯业鸿),钟国诚校长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优秀校长,学校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学校。

整体上,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质量有待提高。

制定校本研修制度

已经完成,情况良好。

有待进一步落实。

组织“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活动

已经完成,情况良好。

按照推进设想已经形成了一些研究小组,但是整体工作有待进一步推进。

布置学校宣传橱窗(新课程)

已经完成,情况良好。

但是质量有待提高。

学习高考考纲和说明

已经布置高考考纲的学习,有待月考分析会中检查落实。

高考说明尚未下发,有待进一步推进。

召开新课程研讨会

备课组间的交流活动已经布置,有待检查落实和进一步推进。

整体活动因省高考考试说明没有下发而滞后。

建立科组工作量化管理体系

尚未完成,正在与电教组协商,宜抓紧建立。

跟踪、了解和指导高三备考工作

一直在进行中。

听了一些高三老师的课,与一些高三教师进行了交流,参加了月考分析会议,召开了高三备课组长会议,布置了高考考纲的学习工作,在所熟悉的语文学科等方面进行了一些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

对蹲点班级,从学生到教师,从学法到教法等方面,都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跟踪、了解和指导工作。

“特色”课题的研究

一直在进行中。

通过科组长组织了一些研究课。

召集了一些骨干成员开展重点突破的研究工作。

已经形成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

结合上面图表的情况,教科室对半个学期的工作进行了初步的小结:

值得赞扬的人或事:

美术科组在区科技节中表现突出,学校参赛的九个竞赛类项目中,有三个是他们负责的。

在已经知道成绩的科技漫画比赛中,他们取得了两个全国一等奖(黄晓霞、莫燕卿)、三个全国二等奖(李嘉珣、刘瑞琪、谯业鸿)的好成绩。

组长李廷贵老师被邀请为区中小学美术、计算机辅导电脑绘画培训班主讲教师。

组员杨流晓为科组的工作做出了非常积极的努力。

此外,从“科组管理”网页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地理、物理等科组的各项工作都能够及时认真地完成,科组长程观金、韩思民等人的工作责任感非常强。

值得共赏的思或想:

政治科组非常重视校本研修工作,他们向校本研修要教学质量的思想非常可取。

他们的“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活动开展得颇有成效。

在教师个人研修项目的基础上,率先形成了科组的研修项目,他们的“高中学生政治方式的转变策略研究”,已经申报了区公益性科研项目。

值得推崇的见或议:

建议全校教师转变以减轻工作量为主要诉求的减轻教师负担观念,向政治科组学习,向校本研修要教学质量,在校本研修中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负担。

附件2:

地理科组在“科组管理”网页上填报的日常工作情况

2006-2007学年上学期

标题

科组

上传时间

第1周

3.选定科组课题的研究方向,初步建立架构

地理科组

2006-9-1

2.认真领会教科室的工作计划要求,编写科组本学期的工作计划

地理科组

2006-9-1

1.检查地理功能室的设备与安全情况

地理科组

2006-9-1

第2周

4、选购教学资料

地理科组

2006-9-7

3、开展推门听课活动,探讨新课程教法学法

地理科组

2006-9-7

2、讨论科组计划,定出公开课课题与时间

地理科组

2006-9-7

1.召开科组会议,贯彻学校有关工作要求

地理科组

2006-9-7

第3周

4、完成校本教研的初步规划

地理科组

2006-9-12

3、完成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题与上传

地理科组

2006-9-12

2、全组校级公开课的安排

地理科组

2006-9-12

1.整理推门听课情况汇报教科室

地理科组

2006-9-12

第4周

3、上交推门听课小结与公开课安排具体计划

地理科组

2006-9-20

2、订科组教辅资料与教学用具

地理科组

2006-9-20

1.周二组织全组老师到益田中学参加全市新高考会议

地理科组

2006-9-20

第5周

5、结合新课程教学开展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

地理科组

2006-9-26

4、确定科组研究课题的研究方向

地理科组

2006-9-26

3、着手科技节项目的落实

地理科组

2006-9-26

2、制定和讨论外出学习交流计划

地理科组

2006-9-26

1、高三专业班老师到广州参加高考备考会议

地理科组

2006-9-26

第7周

4.安排科组老师的校级公开课

地理科组

2006-10-9

3.讨论科组出外学习计划

地理科组

2006-10-9

2.讨论2007年地理高考最新说明

地理科组

2006-10-9

1.准备科技节科技论文比赛项目

地理科组

2006-10-9

第8周

3.周四全组到佛山南海中学交流学习

地理科组

2006-10-18

2.学校科技节项目的准备

地理科组

2006-10-18

1.周一陈波老师举行校内公开课

地理科组

2006-10-18

第9周

3、梁肖芬老师举行组内公开课

地理科组

2006-10-25

2、高一、高二老师到益田中学参加市新课程教研活动

地理科组

2006-10-25

1.总结到南海中学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

地理科组

2006-10-25

第10周

3.研究性学习的学生要交研究报告

地理科组

2006-10-31

2.将到南海中学学习交流情况做成网页挂在科组网站

地理科组

2006-10-31

1.非毕业班进行第一学段考试命题工作

地理科组

2006-10-31

第11周

4.贯彻教科室对科组教师的工作要求,特别是要完成区两项活动

地理科组

2006-11-9

3.地理网站网页内容的更新

地理科组

2006-11-9

2.进行第一学段教学常规(备课听课)检查

地理科组

2006-11-9

1.非毕业班9日前完成第一学段考试命题与审题

地理科组

2006-11-9

第12周

4.地理功能室的安全检查

地理科组

2006-11-14

3.非毕业班老师要做好中段考试评卷与总结工作

地理科组

2006-11-14

2.科组老师要上传区两项活动的文章到教科室

地理科组

2006-11-14

1.上交科组老师的备课检查表

地理科组

2006-11-14

第13周

3.督促老师完成和上传区两个征文活动之一

地理科组

2006-11-22

2.非毕业班老师进行期中考试总结

地理科组

2006-11-22

1.高三老师周二到市教研室参加高考备考会议

地理科组

2006-11-22

第14周

5.布置各年级备课组填写"新课程实施情况表"

地理科组

2006-11-29

4.落实高一科任老师开展学科间交叉听课

地理科组

2006-11-29

3.练习批改登记本的常规检查

地理科组

2006-11-29

2.督促科组老师完成区两项活动之一

地理科组

2006-11-29

1.贯彻和落实周一科组长会议精神

地理科组

2006-11-29

第15周

3.对各年级备课组填写"新课程实施情况表" 进行汇总

地理科组

2006-12-6

2.深入高三课堂进行听课活动

地理科组

2006-12-6

1.加强指导科组两位老师参加全国说课大赛

地理科组

2006-12-6

第16周

4.孙利秋老师本周五第7节举行校极公开课

地理科组

2006-12-12

3.加强对高三地理科老师的教学检查与指导

地理科组

2006-12-12

2.说课比赛的两位教师做好教案\课件\网页等的修改与调试

地理科组

2006-12-12

1.组织科组全体老师来指导两位参加全国说课比赛的老师

地理科组

2006-12-12

第17周

3.天文组招收学生开展天文观测活动

地理科组

2006-12-20

2.到长春参加全国说课比赛的两位老师录制说课的录象

地理科组

2006-12-20

1.周二高三地理老师到滨河中学参加全市地理教研活动

地理科组

2006-12-20

第18周

4.备课组商讨下个学期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参考书的预订

地理科组

2006-12-27

3.修理地理室的门锁,加强安全检查

地理科组

2006-12-27

2.备课组加强沟通商讨期末命题的范围\内容\难度等有关事宜

地理科组

2006-12-27

1.孙老师与梁老师到吉林长春参加全国说课大赛

地理科组

2006-12-27

第19周

3.天文组准备天文照片参加市的天文摄影比赛

地理科组

2007-1-5

2.备课组准备期末命题的资料收集

地理科组

2007-1-5

1.总结孙\梁老师说课大赛分别获得全国一\二等奖的经验

地理科组

2007-1-5

附件3:

本学期“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活动个人研究要点一览表

姓名

研究的工作

研究的要点

备注

程观金

高一地理教学

尝试建立新课程学习的评价方法

梁肖芬

高三综合地理教学

新课程高三综合地理复习方法

孙利秋

政教处德育工作

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帮他们解决人生难题

徐韵薇

高三X地理教学

2007年地理高考研究

陈波

高二地理教学

新课程Authorware课件系列制作

德红

高三化学教学

文科班的化学教学与高考考纲的研究

潘珂

高三化学教学

新课程化学第一轮系统复习

何光火

高一化学教学

如何把化学学习的研究方法和程序贯穿教学过程

佟然

高一化学教学

学生化学理念的建立

曹钟声

高中历史教学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严桂荣

高二历史教学

如何强化学生解答材料题的能力

杨光辉

高一历史教学

利用新课程改造自我适应新教学

周敏

高三历史综合教学

新课程师生合作课堂的建构

杨侠

高二历史教学

如何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学习

朱殊

高三历史教学

新课程材料性和情景性选择题的研究

陈锐

高二生物教学

如何高效实用地开展试验课

赵敏

高二生物教学

新课程的教法与学法

李晓燕

高一生物教学

新课标要求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张玉良

特长班生物教学

特长班生物课的高效教学

特色

常承旺

高二数学教学

如何把握A、B班的教学上差异

汪晓辉

高三数学教学

如何把握A、B班的教学上差异

黎翠华

高三特长班数学教学

如何进行学生们外出学习、考试后的高考复习

特色

李风雷

高一数学教学

数困生的分析及转化

李竹筠

高三理科数学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高三理科数学教学的实施

满红

高一数学教学

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引导

小组

周发军

高一数学教学

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引导

孙星明

高二文科班数学教学

对文科班学生学数学潜能的研究

文武

高一12班班主任

对特长生如何开展新生入学教育

小组特色

杨治平

高一11班班主任

对特长生如何开展新生入学教育

邬智慧

高二数学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美术班的数学教学

杨遇春

高三文科数学教学

如何应对数学学习成绩的分化

马健

高二数学教学

音乐特长班的数学教学探究

特色

蒋敏慧

高二数学教学

培养学生自学潜能减轻教师教学负担

刘继武

高三体育教学

体育考生的训练指导

小组

范华平

高三体育教学

体育考生的训练指导

方莉

高一体育教学

新课标体育课班内分项教学的组织管理

小组

朱文新

高一体育教学

新课标体育课班内分项教学的组织管理

黄荣芳

高二体育教学

中学篮球教学衔接性

小组

马欣

高二体育教学

中学篮球教学衔接性

鄂建文

高二物理教学

如何在新课标下进行双课本教学

韩思民

高三物理教学

新课标下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

刘志坚

高一物理教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的养成

时启东

高二物理教学

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学好概念多且抽象的电磁学

韦成荣

高一物理教学

学生教材阅读能力的培养

周菊英

高三特长班物理教学

特长班的物理复习

特色

晏朝晖

高一通用技术教学

学生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杨海波

高一物理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学方式

马恩来

高一语文教学

创建师生博客提高学生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能力

博客

沈丽珍

高三语文教学

语文新高考

如何答好选考部分的开放性及探究性试题

小组

褚颖华

高三语文教学

针对典型例题探讨“语言应用”题型之答题技巧

张永良

高三语文教学

高三诗歌鉴赏题的方向与训练

苏杏

高三语文教学

2007年新课程标准语文高考趋向研究

赵盟

高三语文教学

2007年的高考语文试题走向

郭立民

高一语文教学

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发“诗评”资源

王燕

高二语文教学

师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

董丽丽

高一语文教学

新课程状态下新教学方式的探索

秦建新

高一语文教学

学生课外自主阅读指导的策略研究

郑小锋

高一语文教学

语文作品文本解读

明开华

高二语文教学

创设“班级论坛”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

小组

陈静莲

高二语文教学

创设“班级论坛”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

孔佩霞

高二语文教学

创设“班级论坛”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

尹放

高二语文教学

创设“班级论坛”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

兰仁德

高二英语教学

英语词汇教学

兰仁德

高二英语教学

开展趣味英语语法教学,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小组

陈福杰

高二英语教学

开展趣味英语语法教学,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陈正松

高二英语教学

开展趣味英语语法教学,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孙红生

高二英语教学

开展趣味英语语法教学,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王长宣

高二英语教学

开展趣味英语语法教学,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周小章

高二英语教学

开展趣味英语语法教学,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李浩明

高三特长班英语教学

特长班学生英语的教与学

特色

周姗冬

高三英语教学

报刊辅助英语教学

贾钢红

高一英语教学

单词教学和阅读教学

杨芳君

高三英语教学

如何加强阅读和写作训练

李肖龙

高一英语教学

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听力能力

小组

唐英

高一英语教学

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听力能力

肖果

高一英语教学

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听力能力

旷建和

高一英语教学

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听力能力

廖丽莎

高一英语教学

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听力能力

王小琴

高三英语教学

高三英语单词复习

林燕

高三英语教学

新课标单词教学探索

王一然

高一音乐选修

怎样让学生听懂音乐

霍小兰

高一视唱练耳课

高一视唱练耳启蒙教学

特色

刘笛

高一音乐班舞蹈课

怎样提高学生跳舞的呼吸、眼神、感觉

特色

汤湘晋

高三音乐班声乐课

声乐考前心理辅导

特色

于振东

高二音乐班钢琴课

如何选择适合学生考试的钢琴曲

特色

郑海燕

高三音乐班声乐课

咽音教学对于开发嗓音潜能的研究

特色

郑希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