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学案 人民版选修1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447097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学案 人民版选修1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学案 人民版选修1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学案 人民版选修1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学案 人民版选修1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学案 人民版选修1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学案 人民版选修11Word下载.docx

《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学案 人民版选修1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学案 人民版选修11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学案 人民版选修11Word下载.docx

2.改革成败的原因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注意: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

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

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改革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2)成功的改革

梭伦改革、宗教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3)失败的改革

阿里改革、苏联和东欧改革。

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3.从改革成败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或启示

(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

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3)改革的措施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4)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5)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经验教训,我们要从中获取启示。

(6)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改革,并投身到改革中去,合力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

4.评价改革的标准

对于历史上的改革和变法的评价要坚持如下标准:

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

坚持历史的标准;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坚持阶级斗争的观点;

重视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

注意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

改革的成败不能以改革者个人的结局来作判断,而应视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如何评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运动:

对改革进行评价时,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是:

(1)我们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

应该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

(2)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

考纲解读

复习方法

梭伦改革的必要性、措施及影响

学习本专题知识,关键在于运用纵横联系,分析比较等方法,一方面在分析具体改革时注意联系世界上的其它改革,加深对中国古代改革的认识;

另一方面还可以把中国不同时期的改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和分析比较,理解第一次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

重点解决:

改革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改革的影响和意义。

商鞅变法的措施、内容及作用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及作用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的背景、内容及作用

宗教改革的必要性、内容、作用及本质

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明治维新的条件、内容及意义

戊戌变法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考点梳理

一、商鞅变法

1.时代背景——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总体特征。

大变革表现在:

(1)经济上,生产力的进步,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田的开垦,私田数量不断增多,井田制逐步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

(2)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实力增强,要求废除奴隶主特权,进行社会变革。

各国先后进行变法,首先魏国李悝变法,之后楚国吴起变法,通过变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3)思想上,各阶层、各流派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出发,发表不同的学说和政治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其中主张依法治国的法家学说,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掀起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条件

(1)外部条件:

诸侯争霸、各国变法风潮、百家争鸣等推动。

(2)内部条件:

秦国统治者锐意变革给变法提供了内在动力,秦献公废除人殉恶习,把国都由雍迁到栎阳,允许商业活动。

秦孝公发“求贤令”,吸引各方有识之士。

(3)商鞅本人的立志变法

游说:

商鞅以变法强国之术游说孝公,他以“疑行无名,疑事无功”的主张劝说孝公要坚决果断变法。

辩论:

与反对派辩论,提出“治世不一道,变国不必法古”,得到秦孝公赏识。

立信:

通过“立木为信”,取信于民;

并打击破坏新法的人。

3.变法的内容

第一次变法的内容:

公元前356年开始。

(1)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什伍之内有告奸、举盗的责任,隐瞒不告的要同罪连坐。

这样既给国家征收赋役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便于加强对百姓的控制。

(2)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鼓励农民努力耕织,生产粟帛多的可以免除徭役,凡从事工商业或因懒惰而陷于贫穷的,都要受到惩罚。

这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增强了秦国的实力。

(3)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

建立以军功奖赏为中心的二十等爵制,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官职和田宅等,严禁私斗,废除“世卿世禄制”,宗室贵族没有军功,不能授于爵位和官职。

这极大地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打破了宗室贵族长期把持政权的局面。

第二次变法内容:

公元前350年开始。

(1)废井田,开阡陌。

在全国范围内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承认土地私有权。

这一举措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废除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满足了地主阶级的经济要求。

(2)推广县制。

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全国分为四十一县,县设令以主持县政,设丞为副县令,设尉以负责军事。

后来,在秦新兼并的地区设郡,设郡守负责郡政。

这一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3)统一度量衡。

国家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

这有利于地方经济的交流发展。

(4)“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

禁止私下里请客行贿之风,奖赏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在社会习俗方面,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刺激小农生产的积极性。

4.对商鞅变法的认识

(1)变法中心措施:

农战和法治。

(2)变法性质:

是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

目的是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

(3)变法的作用:

废除了旧制度,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促进小农经济发展,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这都为秦最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变法的特点:

措施最全面;

改革最彻底;

历时最长;

推行力度最大;

成效最明显等。

(5)变法的局限性:

①轻视教化,轻罪重罚。

②改革不完全彻底,如按爵位等级占有田宅和奴隶,公开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

③重农抑商政策,压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④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发展,摧残了文化,加强了专制。

二、孝文帝改革

(一)背景

1.北魏的崛起和统一黄河流域(基础)

386年,鲜卑族拓拔部建立北魏政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2.北魏社会矛盾的激化(客观原因)

(1)阶级矛盾:

由于赋税制度上混乱、租调徭役繁重、贪官横行,人民不断起义。

(2)民族矛盾:

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深受兵役之苦的人民起义不断。

(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由于不同族间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的悬殊,拓拔贵族对汉族地主存有戒心,汉族地主官僚常与鲜卑贵族发生矛盾。

3.冯太后与孝文帝改变社会落后现状,学习先进汉文化的坚定态度。

(主观条件)

(二)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1.实行均田制

(1)前提:

由于长期战争和人口迁移,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

(2)目的:

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3)实施:

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采纳大臣李世安的建议,颁布均田令。

(4)内容

农民:

领露田(即无主荒田;

死后归还,不得买卖)和桑田(即已经耕种的地,可继承和买卖);

义务:

农民要承担一定的徭役和杂税。

官吏和地主:

官吏可分到公田,地主原有土地不变,使统治阶级利益得到保障。

(5)作用:

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吸引更多流民定居农耕,从而使更多农户成为政府直接控制的编户,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整顿吏治

(1)内容:

实行官吏俸禄制度;

官吏任期按照政绩好坏来决定;

严惩贪赃枉法行为。

(2)影响:

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相对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巩固了北魏政权。

3.迁都洛阳

(1)原因:

政治上平城保守势力强大;

经济上地处偏僻,经济比较落后;

军事上强敌柔然贵族时常骚扰;

地理上难以有效控制中原地区。

(2)方式:

以“南伐”为名,设巧计迁都。

(3)时间:

494年,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495年正式定都洛阳。

(4)作用:

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

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促进了胡汉民族融合。

4.革除旧俗

(1)措施:

仿汉制、穿汉服、说汉话、用汉姓、通汉婚、重汉臣。

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民族融合,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加强了北魏政权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三)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1.农业生产的发展

(1)政府的重视:

均田制的实行,使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吏治的改善和官俸制的实行,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

孝文帝重视兴修水利,派工匠指导修建水利工程。

(2)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推广:

犁和牛耕的使用;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3)民族大融合与各族人民辛勤劳动。

2.繁盛的洛阳(商业)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经过发展,洛阳城成为当时最大的商业中心和名副其实的国际商业城市。

3.北方民族大融合

(1)表现:

民族差异逐渐消除;

原来的民族分布完全被打破,各民族形成共同的生活区域;

汉语言文字作为“正音”被确定下来,中原先进文化成为各族共同接受的文化;

南迁北方游牧民族把他们优秀文明带到中原,成为中原地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实质:

民族融合的过程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和封建化的过程。

(3)影响:

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王安石变法

(一)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1.产生的根源:

北宋初年,统治者为了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将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但也带来严重的弊端。

2.表现

(1)经济上:

冗兵、冗官、冗费——造成积贫局面(财政危机)

(2)军事上:

策略失当,对辽夏战争失败——造成积弱局面(边境危机—外患)

(3)阶级关系上:

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政治危机—内忧)

(二)庆历新政——揭开改革序幕

1.中心:

整顿吏治。

2.结果:

新政触犯了保守派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宋仁宗动摇,新法推行一年多被迫废止。

(三)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1.富国之法(理财之法)

措施

内容

作用

均输法

发运使必须了解各地生产情况和北宋宫廷需要情况,就近采购

节省了价款和运费,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市易法

政府设立“市易务”,平价收购商贩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市场缺货时再卖

限制了豪商大贾对市场的控制,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青苗法

政府在每年青黄不接时两次借钱或粮食给农民,收获后偿还并加收20%利息

使农民免受高利贷剥削,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免役法

废除按户等轮流充当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出钱募人充役,按户等征收募役费用

减轻农民徭役负担,保证了农时,扩大了生产。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农田水利法

政府鼓励兴修水利,开垦荒地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方田均税法

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国家田赋收入

2.强兵之法

将兵法

禁军固定辖区,由固定将领训练

改变了更戍法中兵将脱节、战斗力薄弱的局面,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保甲法

政府把农户组织起来,每十家为一保,保丁平时种田,闲时练兵,战时编入军队作战

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又增强了战斗力,减少了政府的财政开支

保马法

废除依靠政府的牧马监饲养,改由民户代养官马,同时以优惠政策使民户踊跃养马

节约了政府开支,降低了马匹死亡率

设军器监

设军器监,专门管理兵器的制造,依其制作的精粗进行赏罚

提高了武器的质量和产量

3.育才之法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原来的科举考试方法,改以经义策论取士

选拔了大量能够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

整顿太学

整顿太学,把改革派编的《三经新义》作为必读教材,也是科举考试的依据

使太学成为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的地方

(四)王安石变法的认识

1.变法的目的:

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实现富国强兵。

2.变法的中心:

理财。

3.性质:

是封建地主阶级为挽救自身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是对封建制度的局部调整。

4.意义: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抑制了土地兼并,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局面。

5.结果:

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了,司马光任宰相后,新法被相继废除。

均田制:

(1)西晋末年以来,北方多事,无宁日,农民离散,田地荒芜。

这时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也使政府掌握的无主荒地增多。

推行均田制不仅必要,而且也有可能。

(2)均田制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是比较完备的土地制度,它不触动地主阶级的利益,又使更多的农民成为封建国家直接控制的编户,保证了政府对土地、劳动力的有效控制,这也就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

地主则根据奴婢、耕牛受田的规定而受益,官吏还可以受公田,他们的利益也都得到了保障。

不准买卖土地的规定,对土地兼并有所限制;

政府公开颁布均田令,公开受田,确定租调的数额,这些都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有些少数民族的贫苦百姓也成为均田制下的受田农民,这也促使他们转为农耕定居,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思维升华

1.战国时期改革对春秋时期改革的发展

(1)改革内容:

春秋改革主要针对经济基础方面,未触及到上层建筑,战国时期变法则瓦解了宗法贵族的统治秩序,确立了封建制。

如在政治上,改革旧的“世卿世禄”制;

经济上,破坏了井田制;

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2)改革成效:

春秋改革的成效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

战国变法使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地位得以强化,为日后秦帝国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孝文帝改革的特点和成功原因

(1)特点:

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

改革分前后两个阶段,前期改革是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的,重点是建立各种新制度。

后期改革是孝文帝亲自主持的,重点是改革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学习、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

(2)成功原因:

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

内容全面,措施得力;

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3.全面评价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政策

(1)这一政策的具体措施有均田制、移风易俗和实行汉制等。

(2)积极性:

对鲜卑族来说,极大推动了社会发展,巩固了鲜卑族贵族的统治;

对中华民族来说,更加丰富、发展了汉族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多民族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

从历史发展潮流来看,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3)消极性:

孝文帝在改革过程中,全盘吸收汉文化,不加区别兼收汉文化的精华和糟粕,这是改革的不足之处。

4.比较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对改革有何认识?

(1)同

①背景相同。

即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三冗两积”、内忧外患。

②目的相同。

巩固统治,挽救危机。

③结果相同。

旧势力强烈反对,最终失败。

④性质相同。

都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的局部调整的改革。

(2)异

①中心内容不同。

庆历新政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中心。

②影响不同。

庆历新政对缓和社会矛盾起了一定作用,但只是昙花一现,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③认识:

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改革措施要行之有效,要关注百姓的利益。

改革过程中用人要得当等。

1.(2010·

新课标卷,4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乾元元年(758),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

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

盗者论以法。

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

——《新唐书》

材料二 刘委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

在产盐乡“固旧监置吏”,收亭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

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远州县设置“常平盐”,“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贵”。

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税收入。

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达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过半”。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刘晏所推行的榷盐法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榷盐法的意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答题关键是注意答题方式的字眼“指出”,答题内容是意义。

[答案] 

(1)不同之处:

第五琦:

官营专卖,官府专利;

强行加价。

刘晏:

官督民产商销,官商分利;

设常平盐。

(2)促进盐业发展;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利商,便民;

有助于社会稳定。

2.(2010·

福建卷)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

……一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

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

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

并得其所,上含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

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别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摘自[西晋]江统《徙戎论)

材料二 自晋宋以来。

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

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

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北魏]杨衔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

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

[解析] 此题考查提取信息知识的调用能力。

第一问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

第二问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答案] 

(1)主张:

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

理由:

儒家的传统观念;

夷夏风俗习性不同;

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

(2)作用:

促进洛阳的繁荣;

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促进民族融合;

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

认识:

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

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

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

3.(2010·

山东卷,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

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

(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措施。

(1)问通过材料一中“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可以看出北宋的科举考试重诗赋记诵;

“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可以看出官吏的作用重科名资历;

(2)问“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可以看出王安石改革中注重实用为主,改革措施根据教材知识作答,较为简单。

[答案] 

(1)弊端:

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

官吏作用重科名资历。

(2)教育思想:

注重实用。

措施:

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应从“破除旧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材料研读及命题预测

【主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

(1)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意义。

(2)分析、掌握均田制。

【应用】 孝文帝是中国著名的改革家,其改革措施多次被后人评说。

材料一 帝(高祖)曰:

“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兴。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

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材料二 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