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5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4498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5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5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5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5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5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51.docx

《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5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51.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51.docx

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51

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51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短时记忆的主要编码方式是()。

A.视觉编码

B.听觉编码

C.触觉实验

D.嗅觉实验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

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均是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但主要编码方式是听觉编码。

第2题:

儿童在知道“菠菜”、“萝卜”和“洋葱”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是()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归属学习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第3题:

通过裂脑人研究来揭示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科学家是()

A.布洛卡(P.Broca)

B.拉什利(K.S.Lashley)

C.斯佩里(R.Sperry)

D.威尔尼克(C.Wernicke)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第4题:

最早将图形和背景加以区分的心理学家是()

A.缪勒

B.斯金纳

C.考夫卡

D.鲁宾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图形背景的区分是知觉组织过程中基本的和基础的环节。

图形是指视野中独立的、具有明确形状的部分;视野中的其余部分成为背景。

丹麦心理学家鲁宾首先对图形和背景进行了区分。

他确定了图形从背景中分出的一些原则;第一,图形有形状,而背景相对来说没有形状,如果背景被知觉为有形状的话,那也是由于其他无形的作用;第二,图形具有一般物件的性质,而背景看起来像是一种无形的东西;第三,图形似乎是向前突出,而背景似乎是向后退;第四,图形可以引起更深刻的印象,也比较容易记住。

第5题:

在一定时期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定期的系统的研究,以了解心理在时间上的实际变化。

这一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A.纵向研究

B.横断研究

C.个案研究

D.双生子研究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其中,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是指对同一个体或年龄组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其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连续观察。

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刻观测比较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

个案研究是指对个体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

双生子研究是利用双生子进行研究的方法。

第6题:

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

A.获得解答

B.获得高分

C.获得老师表扬

D.获得成就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学习的内在动机是指在学习过程推动学习者的力量来自于学习活动本身。

与此对应的是学习的外在动机,推动学习者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学习活动之外,例如分数、表扬等。

第7题:

50g重量放在手掌上我们得到某种重量感觉,当50g重量增加1g时,我们如果有50%的次数感觉到51g比50g重些,那么这,1g就是()。

A.最小可觉差

B.绝对差别阈限

C.绝对阈限

D.相对差别阈限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韦伯定律。

韦伯定律中的△I即最小可觉差,即差别阈限。

第8题:

以下为准实验设计的是()

A.事后设计

B.随机区组设计

C.完全随机化设计

D.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第9题:

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A.反射

B.扩散和集中

C.兴奋和抑制

D.泛化和分化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巴甫洛夫认为,兴奋和抑制是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第10题:

作为气质类型的生理学基础,神经过程强、平衡而不灵活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

A.胆汁质

B.抑郁质

C.黏液质

D.多血质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第11题:

对于自发的、原本就有兴趣的学习任务,外部物质奖励往往会降低个体的内在学习动机。

持这一观点的动机理论是

A.行为强化理论

B.需要层次理论

C.自我价值理论

D.自我决定理论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心理学中学习动机理论的了解与掌握。

行为强化理论强调通过强化物促使个体完成某项活动,不关心内在学习动机的有无。

自我价值理论主要用来解释那些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为何采取自我妨碍学习策略。

需要层次理论从人类需要的视角解释动机。

自我决定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恩(Deci,Ryan)提出的,这种理论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认为自我决定是一种涉及经验选择的人类机能品质,它组成内在的动机行为。

该理论认为强化序列、驱力或其他任何的强化力量或压力不是人们行为的决定因素。

根据该理论,当一个人选择采取某项活动,而不是完成某个外部目的时,同样的活动更可能被激发或更快乐,相反当使用外部奖励促使人们完成某项活动时,会降低个体的内在动机。

因此本题应该选择D。

第12题:

衡量测验内部一致性的指标是()

A.重测信度

B.肯德尔和谐系数

C.α系数

D.复本信度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第13题:

大部分患有色盲的人不能够区分的颜色是

A.红和青

B.红和黄

C.红和蓝

D.红和绿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学导论中视觉基本现象的了解与掌握。

色盲是一种色觉缺陷,它分为全色盲和局部色盲两类。

患全色盲的人只能看到灰色和白色,丧失了对颜色的感受性。

这种人一般缺乏锥体系统。

无论在白天还是晚上,他们的视觉都是棒状视觉。

这种病人很少见,在人口中只占0.001%。

患局部色盲的人中,大部分属于红、绿色盲,即不能区分红和绿,蓝色盲较少见。

因此,本题选D。

根据右表所示的实验设计方案(a、b为两个自变量,S为被试),回答36~38题。

第14题:

这种设计是

A.ABBA设计

B.被试间设计

C.被试内设计

D.混合设计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第15题:

该实验设计方案中的实验处理数为

A.3

B.4

C.5

D.6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第16题:

若该设计的交互作用显著,则应进一步做的统计分析为

A.主效应检验

B.相关分析

C.简单主效应检验

D.回归分析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第17题:

通过提供概念的各种具体事例来改变概念的无关特征,以突出概念的本质特征,这种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的方式称为()

A.适当定义

B.变式

C.比较

D.辨别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第18题:

如果对了解刚出生一个月大的婴儿认识和理解世界中的什么感兴趣,则会对心理学领域中的______感兴趣。

()

A.发展心理学

B.生物心理学

C.社会心理学

D.人格心理学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第19题:

疲劳、焦虑、饥饿、动机等自变量属于()

A.刺激变量

B.环境变量

C.被试固有的特性

D.暂时的被试变量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就是自变量。

根据刺激的来源不同,可以把变量分为:

刺激变量,如灯光、声音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时不同;环境变量,如温度、湿度、噪音等实验环境;被试的固有特性,如被试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被试的暂时性变量,如动机、情绪、生理反应等。

第20题:

盲目的轻信别人属于()

A.意志的果断性差

B.意志的自制性差

C.意志的坚韧性差

D.意志的自觉性差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第21题:

使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阙限的方法是()

A.极限法

B.恒定刺激法

C.阶梯法

D.平均差误法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第22题:

实验法是指()的方法。

A.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地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

B.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

C.在控制的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

D.一个人或者由个人组成的团体作为研究对象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实验法的定义。

实验法一般是指在严密控制条件下的实验室实验。

第23题:

2、3岁以后,儿童理解依恋对象的目的、情感和特点,并据以调整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

根据鲍尔贝的依恋发展阶段理论,该儿童的依恋处于()

A.无差别的社会反应期

B.选择性的社会性反应期

C.特定依恋期

D.目标调整的参与期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目标调整的参与期的特点是:

理解依恋对象的目的、情感和特点,并据以调整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

能容忍与依恋对象之间的距离逐渐加大,逐渐学会与同伴和不熟悉的人进行交往。

第24题:

马斯诺的观点,个体在感到未来不可预测,组织结构不稳定以及社会秩序受到威胁,该个体产生的主要需要是()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和爱需要

D.尊重需要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第25题:

在注意稳定的条件下,感受性发生周期性增强和减弱的现象称为()

A.注意的周期

B.生物节律

C.注意的动摇

D.注意的循环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第26题: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检验统计量。

总体方差未知的情况下,SEX=S/sqroot(n-1)=Sn-1/sqroot(n),所以选D。

第27题: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叫()

A.绝对感受性

B.感受性

C.差别感受性

D.绝对感觉阙限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第28题:

失眠者往往认为失眠是自己内部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自己神经衰弱、焦虑、紧张等,因而可以通过改变他们的______模式来使失眠程度得到缓解。

()

A.睡眠

B.生活

C.归因

D.治疗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第29题:

记忆所学内容时,往往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多,这是因为受下列哪个选项的影响?

()

A.前摄和倒摄抑制

B.倒摄和干扰抑制

C.前摄和消退抑制

D.消退和干扰抑制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是记忆中重点研究的现象,因此需要多加注意。

第30题:

最先卓有成效地运用临床法于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A.霍尔

B.皮亚杰

C.华生

D.普莱尔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了解情况。

普莱尔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

霍尔首次用问卷法对儿童青少年的行为、态度、兴趣等做了广泛、系统的调查研究。

华生建立了儿童情绪的条件反射理论。

皮亚杰运用临床法对儿童的认知进行了大量研究。

第31题: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这是《红楼梦》中对林黛玉的描写,人们能在头脑中想象出林黛玉的形象,这是想象的哪一种作用?

()

A.预见作用

B.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

C.代替作用

D.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的调节作用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题目所举例子说明了想象具有的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

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事物是人们不可能直接感知的,但是通过想象可以补充这种知识经验的不足。

第32题:

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身心状态三种因素中,属于可控的内在因素的是()。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身心状态

D.以上皆非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身心状态三种因素中,属于可控的内在因素的是努力程度,而能力高低和身心状态属于相对不可控的因素。

第33题:

盲目的轻信别人属于()

A.意志的果断性差

B.意志的自制性差

C.意志的坚韧性差

D.意志的自觉性差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第34题:

在实验时,要求不同的被试组使用相同的仪器设备及程序这种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是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