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4460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板书设计:

助人为乐 

拾金不昧 

艰苦朴素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教学反思:

课前学生查找雷锋的资料,能够讲述雷锋的故事,并且谈出自己的体会。

注意引导学生进入诗中创设情境,能够正确、流利、深情的诵读全诗。

金色的鱼钩

学习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

  2.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3.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学习重点:

  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收集有关长征的图片、文字或视频资料,通过课前阅读,熟悉课文。

  2.课文重点语段的课件。

  一、诗歌导入,情境渲染

  1.背诵毛泽东《长征》诗。

  2.同学们,了解长征吗?

谁能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长征故事。

  3.是的,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

同学们可知道,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吧。

──板书:

金色的鱼钩

  二、整体感知,领悟情感

  1.看着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

(自由提问)

  2.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的时候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的变化,可以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3.鼓励朗读,并请学生再次快速默读全文,想想课文主要讲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

  三、入情入境,重点赏析

  可以根据课文学习过程的需要,拟定两条学习主线。

  

(一)以老班长为主线

  1.默读,边读边思考:

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文中摘录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

(板书:

老班长)

  2.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外貌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1)“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师:

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

(可以看出老班长在长征途中饱经风霜,长征的艰苦。

  

(2)“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

  (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因为找到了一个能让战士们吃上好一点的东西的办法,而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尽职尽责。

  (3)“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

  (这里没有直接的外貌描写,但是我们可以从句子中进行拓展训练:

想象老班长望着远方草地时的眼神,那眼神中一定充满忧虑。

  (4)“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肯喝鱼汤,生怕他们饿坏了身子,他又心疼,又着急,责怪自己没能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因此眉毛拧成了疙瘩。

  战士们喝下了鱼汤,他的眉头舒展开,充分表现了他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品质。

  (5)“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老班长历尽艰辛,任劳任怨,照顾三个年轻的病号。

他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是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死亡的威胁正步步朝他逼来。

  过渡:

从老班长的外貌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优秀共产党员。

  

(二)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片段,以此为主线,品析全文。

  1.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

  

(1)指名朗读,读后议论:

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

  

(2)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

  (3)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

  2.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

  

(1)自由朗读,感受老班长寻找食物的不易:

白天,老班长要带着战士们行军,晚上宿营时有要忙着张罗食物,而草地上都是黑水潭,哪有多少鱼,为了钓鱼,找野菜,老班长的眼睛都瞅坏了。

  

(2)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的摸”等重点词朗读。

  (3)说说此时自己内心的感受。

  3.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片段内容。

  

(2)观察课文插图,想象小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

  (3)思考:

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4)指导朗读“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到“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4.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

  

(1)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

  

(2)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3)指导分角色朗读。

  ①老班长“奄奄一息”,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同时又对战士们充满牵挂和关爱。

  ②为救老班长时的心急如焚,无尽的担心和难过。

  (过渡语:

为了伤员,老班长快耗尽了自己全部的生命。

如果你是伤员,面对奄奄一息的老班长,会有怎样的感受?

  ③老班长牺牲时,战士们悲痛欲绝、催人泪下的呼喊。

“老班长的手垂了下来,他耗尽了生命的全部,眼看着要走出草地,他却不能动了,也不能照顾我们了。

此时,你该用怎样的感情呼唤他呢?

”)

  四、品味金色,升华迁移

  过渡语:

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

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委托。

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

  1.(出示小黑板)“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为什么说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答案只可以是:

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凝结了老红军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贵品质;

长满红锈的铁画鱼钩,体现了红军战士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

长满红锈的鱼钩见证了红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一心北上的艰苦历程,表现了战友之间伟大的爱。

……)

  2.让学生结合整节课的感受,谈自己的体会。

  3.建议学生将自己学完课文的感受,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一、出示课题,初读课文

  1.出示课题:

金色的鱼钩。

  

(1)朗读课题,应该强调哪个词?

  

(2)读到“金色”这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语感,说自己想到的,教师可以引导:

光明、灿烂、永垂不朽等。

  2.快速默读课文。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语言表达可以多种多样,也不要求过分简练,大致的意思是: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故事。

  

(2)读了课文你有哪些疑问?

  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重点出示两个问题:

  ①为什么说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②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

  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默读课文,思考:

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当“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跟不上队伍时,老班长接受了一个什么任务?

当时指导员是怎么嘱咐的?

  2.出示句子:

“他们年轻。

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上级”就是“领导”,“上级”怎么会又是“保姆”和“勤务员”呢?

指导员的意思是什么?

  老班长既是“上级”,要在遇到困难时安抚小战士的情绪,要不断鼓励病号战胜困难,走出草地,要在重重困难面前想方设法。

又要像“保姆”和“勤务员”一样时时处处关心照顾小战士们。

  3.同学们,要完成这一任务容易吗?

再读课文,想想老班长在完成任务时要碰到哪些困难?

  4.为了完成他既是“上级”,又是“保姆、勤务员”的任务,老班长是怎么做的?

  学生抓住课文句子和内容自由讨论。

  5.这是一位怎么样的老班长?

舍己为人,忠于革命,忠于职守……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课文主要是抓住老班长的什么来表现他既是“上级”,又是“保姆、勤务员”的呢?

(外貌、动作、神态等)

  小组合作学习,请再读课文,找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划下来,深入体会理解。

交流,品读:

  小组汇报,出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重点讲解: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为什么不到四十岁的炊事班长会显得那么苍老?

这说明了什么?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

“老班长,你怎么……”

  老班长吃得多吗?

“嚼”字写出了什么?

(食物少,难吃,硬)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说说:

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3.研读“笑”意。

  ◇他笑着说:

“吃吧,就是少了点儿。

唉!

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了!

  ◇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鱼汤这么少,为什么老班长还“笑着说”?

从“笑”到“收敛了笑容”,再到“露出了一丝笑意”,你读懂了什么?

  4.长时间的辛苦劳累,长时间的饥饿折磨,终于把老班长累跨了,饿跨了。

他终于支撑不住昏倒在黑水潭边。

同学们,当我好不容易钓到了小鱼,做好了救命的鱼汤送到老班长面前时,老班长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出示句子:

“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

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

‘小梁,别浪费东西了。

我……我不行啦。

你们吃吧!

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

  “奄奄一息”是什么意思?

既然是“奄奄一息”了,为什么他说的话中还用了两个“!

”?

  是的,生命垂危的老班长,即使在最后一刻,也没忘记要鼓励三个小战士克服困难走出草地,也没忘记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也没忘记一个共产党员忠于职守的职责。

多么可敬的老班长啊!

  5.把最让你感动的地方用最富深情的朗读来体现。

  四、前呼后应,解困释疑

  1.出示最后一段话。

思考:

“我”为什么要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

“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象征着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说。

  一个小小的鱼钩,象征着老班长那忠于革命,忠于人民,舍己为人的金子般的心,也象征着千百万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

所以,这篇课文要以“金色的鱼钩”为题。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句话。

  3.总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辈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换来的。

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五、作业

复述课文。

教后反思:

问题是开启学生智慧的一味妙药,教师该放手时就放手,但放手不等于撒手,只要教师合理调控,正确引导,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白衣天使

  1、熟读课文,了解南丁格尔的事迹。

  2、采用自由朗读的方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完成对课文的了解。

  3、引导学生进行中心思想的渗透理解

引导学生进行中心思想的渗透理解。

教育学生体会白衣天使这一职业的神圣和崇高。

二课时

          第一课时

同学们都知道白衣天使吧,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献身护理的南丁格尔

  护士职业的创始人南丁格尔于1820年出生于意大利富裕的天主教家庭,年幼时,随父亲侨居在英国。

长大后,自愿放弃安逸舒服的生活,随军到前线率领一班护士去做救护伤员的工作。

当时用品奇缺,卫生极差,而且耶里的医生对她还抱有敌视态度。

但她抱着崇高的理想,战胜了一切困难,她的努力,竟使军医院面貌改观,以致士兵们都称她是“提灯女士”。

1856年,她被提升为军医院妇女护理部总监。

次年,由于她的努力,成立了皇家陆军卫生委员会,又在当年建立起军医学校。

1860年,她用公众捐助的南丁格尔基金在圣托马斯医院内建立了南丁格尔护士学校,这是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以后她又创立了助产士及济贫护士的培训工作,她的成绩卓著。

  一位大家的闺秀,在家丰衣足食,自己可以不动手,还有婢仆来伺候,岂不快乐终生吗?

但为何南丁格尔放弃享受,反而自找苦受,去服事脏污累人的病人呢?

这还要请南丁格尔自己来回答。

她在1850年的日记中写着下面这些话:

“我今年刚好三十岁,正和耶稣开始出来传教、奉行他的使命的那一年的年纪相同。

从今以后,我不能再做儿戏的事,不能再有无谓的思想,不能再谈恋爱和婚姻。

主啊!

求你使我今后常能想到你的旨意”。

  原来南丁格尔有着更高的目标,她的虔诚信仰使她发出了炽热的爱,她效法耶稣去服务有疾苦的人。

她曾给她的姑母写信说:

“无论什么事,必须以天主的爱作基础。

谁能说基督所受的痛苦不是残酷无比的呢?

而他所得到的幸福,也必定是非常的。

工作,努力工作,知道天主必领我们走上成功之路。

中间并不掺杂着丝毫虚荣心,完全出于一片爱主的热诚,试想这样的工作何等令人羡慕!

  青春为一般人是宝贵的时刻,美好而甜蜜的时刻,但南丁格尔却认为它是危险的时期,她为没有被这时期所伤而感到高兴。

在1851年他给父亲的信中写着:

  “我高兴我的青年时期已经过去,更喜欢它永远不再回来。

这完全是无知和受束缚的时期,充满了不能成功和幼稚的思想。

希望今后我真正能占领我自己”。

 她很注意善用时间,她在日记中写着:

“这是旧年的最后的一日,我高兴这一年已经过去,可是我确定这一年并不是虚度的。

我把我的宗教信仰从头到尾检讨了一番,我已渐渐能认识上主了”。

  她的事业心是从小就有的,并且非常强烈,她的日记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我今日的思想和希望是从六岁起就种下的,这并不是我强装出来的。

我以为世上最不可少的,乃是一种职业,一种专门事业,这事业必须是社会上最需要的,而且能使我将全身的精力都用在上面,这是我日夜希望的。

有一时期,我曾热切想受大学教育,得高深的学问;

可是这不过是暂时。

我毕业唯一的志愿就是看护事业,万一这志愿不能成功,就专心办教育事业,我所想办的教育是对堕落的人,而不是普通年轻人。

  南丁格尔做事只是为天主,不图人的赞美。

克里米亚战争结束,英国人民准备欢迎她的归来,政府还派一艘战舰去接她,她婉词拒绝了。

而于1856年八月的一天,一个人悄悄地回到了伦敦。

1907年英王爱德华赐她最高荣誉勋章,她并不重视,只静居乡间,一心关怀护士训练工作的推展。

1910年南丁格尔去世了,按照她的遗嘱不举行国葬。

而她的事业则永远流传下来,英国人为纪念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抢救伤员而闻名于世的南丁格尔,特在十英磅的票面印上了她的图像。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白衣天使》这篇课文。

二、初读感知: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内涵。

分组讨论交流。

三、熟读感悟:

  学生进一步朗读课文,分组讨论课文所要表达的内涵是什么?

  南丁格尔为什么要作护理工作?

她身上具有什么品质?

四、拓展延伸:

  学习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联系生活实际你谈谈自己应该怎样去做?

             第二课时

 1、熟读课文,了解南丁格尔的事迹。

 2、采用自由朗读的方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完成对课文的了解。

  3、引导学生进行中心思想的渗透理解。

  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涌现出那么多白衣天使,非典是一次人类与疫病灾害的较量,虽没有敌人的攻击,却有病魔的来袭;

虽没有可怕的战争,却有殊死的搏斗。

面对非典型肺炎的威胁,我省一部分护士已经走上了战场。

她们忠于职守,不怕牺牲,勇往直前,表现出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思想品质。

她们比寻常人更知道病魔的凶险,也有与寻常人一样难以割舍的亲情,但她们临危不惧,义无反顾,以自己弱小的身躯,光大南丁格尔“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用真诚的爱心谱写着新时代可歌可泣的篇章。

她们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无愧于“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的赞誉。

二、熟读感悟:

  在熟读的过程中感受南丁格尔的高尚品质,联系实际谈出自己的感受。

三、资源开发:

  在去年抗击非典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白衣天使,你能够说出他们的名字吗?

把他们的事迹讲给同学听。

四、拓展阅读:

把听到的故事及自己的感受写在日记中。

熟读课文,了解南丁格尔的事迹。

采用自由朗读的方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完成对课文的了解。

教育学生体会白衣天使这一职业的神圣和崇高

苏武牧羊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恭恭敬敬、旌节、气节、置之度外、屈指可数”等词语。

  2、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来体会人物的思想品格。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受与学习苏武在极其艰难的困境中,宁死不屈,忠诚于本民族与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崇高品质。

  讲读课文的第五到第六节,苏武在极其艰难的困境中,宁死不屈,忠诚于本民族与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崇高品质。

  品味关键词语来体会人物的思想品格。

一、揭示课题

 1、出示插图,认识苏武 板书:

苏武

 2、简介:

苏武和西汉的历史背景,及两国的关系。

 3、板书:

牧羊  理解:

牧课题补充完整

 4、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思考:

课文中有几次写到旌节?

   苏武又是怎样对待这支旌节的?

 2、交流板书

(1)苏武知道这旌节是代表国家的,就恭恭敬敬地接过来。

       理解:

旌节  板书

       板书:

   指导朗读:

读出苏武郑重其事的态度。

(2)苏武手握旌节,气愤地说:

“我是代表国家的,宁死也不能受侮辱!

读出苏武宁死不屈的精神。

(3)苏武不等卫律说完,怒目圆睁,手举旌节大声喝道:

“卫律!

你是汉人的儿子,汉朝的臣下,而今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

  指导朗读:

读出苏武内心极其愤慨的语气。

看来,这两次斗争无论匈奴王是威逼还是利诱,都无法使苏武屈服。

在这种情况下,他又生出了一计。

那便是——苏武牧羊,那他牧的是什么羊呢?

三、学习第三、第四重点节

(1)轻声自由读读第4小节,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

(2)学生交流。

(3)小结:

你看,这真是一个毒计,匈奴王真是阴险狡诈呀!

但苏武又是怎样面对的呢?

(4)学生默读第五节,划出让你感动的句子。

(5)逐句出示,加以理解。

  A、北海边野草遍地,没有人烟,惟一和苏武作伴的,就是那支旌节。

  (内心是孤独的,生活是寂寞的,但是在精神上有追求,有一种坚定的信念。

  B、苏武顽强地忍受着各种折磨。

饿了,他就挖野菜、逮野兔充饥;

渴了,他就捧一把雪止渴;

冷了,他就和羊群依偎在一起取暖。

   师生对读,(感受到后面的话是把前面的折磨写具体了)

   教师引读,(让学生感受到苏武在想尽办法克服种种困难)

        板书:

饿 渴 冷

        出示图片,想象苏武还会面临哪些困难?

  C、苏武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却始终手持那支旌节,不论白天放羊,晚上睡觉总不离手。

        理解:

置之度外

 (要学生感悟到苏武不是为自己活,而是在为国家而活。

  D、他经常仰望着南飞的大雁,屈指计算日子,盼望有一天能举着旌节回到祖国。

      抓关键词:

经常(换词)——常常,时常,

  南飞的大雁:

汉朝在南方,南方代表祖国,多想成为一只自由的大雁,早日回到祖国。

      屈指计算日子:

再次体会归心似箭。

      盼望:

望眼欲穿,归国心切

  小结:

苏武就是这样一个宁死不屈,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人,让我们充满深榈囟炼琳庖唤凇?

br/>

  四、学习第六节

茫茫荒漠,野草丛生,人烟绝迹,苏武时时刻刻紧紧握着这支和他患难与共的旌节。

多少年等待,多少年期盼,整整十九年过去了,苏武在异乡历尽了千心万苦,受尽了非人的折磨,经过汉朝的多次交涉,匈奴王终于答应放苏武回国。

   1、抓住40岁,已满头白发

   2、出示句子,改成肯定句,

         再改成反问句

五、总结课文

1、过渡:

学到这,你觉得苏武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想对他说什么?

 在敌人面前不屈不饶,,坚持正义,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人。

他不愧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位爱国志士。

2、评价:

后人是这样评价他的。

牧羊十九年,留胡节不褥。

 任海枯石烂,心如铁石坚。

3、激发兴趣: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还有许多像苏武那样的民族英雄,如岳飞、文天祥、林则徐等人,我们不仅要敬佩他们,而且要学习他们,热爱祖国,忠诚祖国,报效祖国,有兴趣的同学可去图书馆或上网搜索有关内容,下节课我们来交流。

附:

苏武牧羊的故事

  北风刮得正紧。

漫天雪花,被卷成一条条白色的鞭子,直鞭向白茫茫的大地,直鞭向湖畔那个白须白眉、手握节杖,颤巍巍地站着的老年人。

 

  老年人望着结了冰的湖面。

他的眼神茫茫然。

没人知道他究竟在想些什么。

他手中那节杖上的白毛已经脱落得七七八八,剩下稀稀疏疏的几小撮,和他下巴的胡须一起在北风中飘动。

  这是北海,也就是俄罗斯的贝加尔湖。

老年人已在这里度过漫长的十九年。

  老年人名叫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