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郎口中学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4268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郎口中学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杜郎口中学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杜郎口中学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杜郎口中学语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杜郎口中学语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杜郎口中学语文教案.docx

《杜郎口中学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郎口中学语文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杜郎口中学语文教案.docx

杜郎口中学语文教案

杜郎口中学语文教案

《愚公移山》教案

杜郎口中学 徐立峰

总体思路设计

一.预习准备阶段(早自习读)

1.10分钟掌握作品出处,解决生字词,达到顺读全文;

2.10分钟后让一至二名学生试读,其它同学听后帮助纠错;

3.10分钟了解文章大意,将小组疑难问题在前后黑板上写出,班内共同解决;

4.15分钟争取背过文章第三段,先完成的到侧面黑板上去写;

二.预习课(一课时)

1.10分钟内,早自习没写课文背诵的同学到侧黑板上去写;

2.与此同时,前三个组在前黑板上分工写一二段译文,后三个组在后黑板上分工写三四段的译文,写完后互看互改;

3.5分钟让侧黑板完成的同学看前后黑板上的译文,前后黑板上完成的同学到侧黑板纠错;

4.20分钟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研读课文,做好预习笔记;

5.10分钟排演课本剧,交流预习收获,交换整理预习笔记;

三.展示课(一课时)

1.10分钟科代表在侧黑板检测AB组同学重点注释,其它同学在前后黑板写与本课有关的展示内容;

2.5分钟教师点评,学生在小组内进一步准备展示内容;

3.20分钟学生自由展示;

4.5分钟教师总结或学生概括本节收获;

第一课时预习课

一.速读(注重文言文的第一感知,作好圈点)

1.了解文章出处

列御寇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郑国人

措施:

查找工具书,了解即可ke

2.解决生字读音

惩山北之塞( ) 魁( )父 箕( )畚( ) 穷匮( ) 孀( )妻

冀( )州  始龀( )  一厝雍( )南

措施:

结合课下注释,查找工具书,可采用板示的形式。

二.细读(掌握文章的大体意思,解决个别疑难)

1.解词疑难例举

方( )七百里  以( )君之力  笑而止( )之曰  河阳( )之北  

达于汉阴( )

2.译句例举

①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②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③    甚矣,汝之不惠

④    其如土石何?

措施:

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讨后,将问题写在黑板上,共同解决。

3.学生翻译(随堂检测)

三.研读(文本分析,总体把握)

1.复述故事

2.了解结构

第一部分:

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第二部分:

写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全家人的支持,并排除疑难,立即行动;

第三部分:

写愚公驳斥智叟的错误观点;

第四部分:

写愚公的愿望得以实现。

3.结合语句分析愚公、智叟形象。

措施:

以上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项或几项,整理在预习笔记上。

4.写作特色

①    通过人物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可在后面的课本剧中体会)

②    语言生动形象

如“跳”既写出了小孩子那种高兴的神态,又侧面写出移山的行动得到了人们的支持,说明移山是广大人民的愿望;“笑”把智叟对愚公的讥笑神态表现的淋漓尽致;“献疑”说明其妻对愚公的关心和支持。

③    对比手法

如愚公智叟命名的对比,二者对移山态度的对比;京城氏之子与智叟态度的对比等等

措施:

本文的写作特色部分,教师应做好相应的预习指导;

也可将研读部分分到六个小组去重点研究,以提高预习的效率。

四.创读(独特感悟,情感展示)

1.排演课本剧

2.多角度深入分析故事的寓意

教师储备思路:

①人定胜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

②持之以恒,坚持就是胜利;

③志当存高远;

④    躬亲实践,莫纸上谈兵;

⑤    少说多做;

⑥    心诚则灵;

⑦    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要想成功,

⑧    敢于迎接挑战;

⑨    除了奋斗,别无选择;

⑩团结就是力量;

3.提出质疑:

当今社会我们还要不要像愚公学习?

措施:

创读部分让学生从其中三项中选择其一,或排演,或质疑,或分析,但在预习笔记上都应有书面材料,如排演的导入语、结束语、质疑中阐述观点的论据,分析寓意的小写作。

第二课时展示课

一.课前检测

措施:

让各语文组长和科代表在侧黑板及外黑板抽测部分同学的重点字词;

与此同时,组内其余同学可到前后黑板设计好自己的板面。

二.导入新课

措施:

在多媒体上事先搜集《愚公移山》的歌曲,课前放给同学们听,形成浓厚的课堂氛围;

教师可发动学生来设计导入语。

三.准备展示

措施:

学生在组内进一步搞好合作,教师可稍做指导。

四.文本及情感展示

措施:

教师做好展示指导及必要的点评,尽可能让学生先展示与文本有关的内容,后谈体会感想等。

五.教师知识储备(略)

六.教师总结本课,做好对学生的育人工作。

 

 

 

 

愚公移山(预习)课堂实录

山东聊城杜郎口中学  徐立峰

 

 

(课前学生板示课题、课型及本节目标)

生:

老师好——

师:

同学们好,请坐!

科代表导入:

《愚公移山》是一篇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其中讲述了一个叫愚公的老头为了使自己出行方便,誓将太行王屋搬走而挖山不止,最后终于感动上天助其成功的故事。

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兴趣了解它的内容,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师:

请同学们看一下本节课的预习指导——

生:

(齐看黑板,争抢读出)

1.速读:

了解作者,圈点疑难;

2.细读:

疏通文意,讨论交流;

3.研读:

深入分析,总体把握;

4.创读:

独特感悟,情感生发。

师:

同学们不光能读出,而且要知道老师出示的目标有何用意。

生:

我认为老师还是想按原来我们学习文言文的四部曲,即:

读—译—析—诵来安排这节课的。

生:

可是在老师出示的本节目标中没有“背诵”,因此我认为这节课不要先急于背过这篇文章。

生:

对,我认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主要是在通读顺译的基础上,完成对文章的品评赏析。

生:

我认为还应该再补充一点,就是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学文贵有所获”,我们应该在预习笔记上将自己的感悟及时的记录下来。

(其他生默许)

师:

“得之以鱼不如得之以渔”刚才的几位同学能够将老师的预习设想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说明这些同学不仅想学会知识,而且做到了会学知识,值得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先给同学们10分钟的时间,速读课文后,小组合作完成对于作者、作品的了解及字词疑难的解决,做到能够顺读本文。

(同学们快速读文,5分钟后在小组内由组长分工分别查找工具书、教辅材料及其他资料,很多同学都是自己向组长主动要求)

生:

我和常璐来查找关于作者的简介。

生:

我和刘倩来查本作品的出处。

组长:

其余的几个名同学我们分开来查找本文的生字词。

(有学生先查到后,主动到黑板上去写,其他生做好记录)

生(写):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列子》。

生(写):

《列子》全书共载134则,大部分属于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生(写):

塞se(阻塞)sai(塞住) 魁kui父遂sui 荷he箕畚jibei孀shuang龀chen

溃败 匮乏 反馈 希冀 双翼

(有学生主动站到教室前面边写边说)

生:

我还了解到出自《列子》的一个成语:

杞人忧天。

讲的是杞国有一个人,整天担心天要崩塌下来将无处藏身,因此愁得觉也不睡,饭也不吃。

后来就用这个成语比喻不必要的或无根据的忧虑。

生:

我还读过《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也出自《列子》,告诉我们片面看问题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师:

刚才同学们已经了解了作者情况并解决了文中的生字词,特别是能够联系到多音字和形似字,这一点做得非常好,下面由同学们自由来读一读课文。

生(抢先一步到教室前面):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生:

我来给刘晓同学纠正一个错误,应该是聚室而谋(mou)。

刘晓:

谢谢杨沙同学!

生: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

------亡以应。

生:

张洁同学在读“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时断句不太准确。

生:

操蛇之神闻之------无陇断焉。

(上课15分钟后,教师开始引导学生试着疏通文意)

师指导:

我们在能够做到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还要知道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同学们可以先试着自己翻译,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疑难问题,解决不了的可以写在侧黑板上,但一定要注重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感知,落实到每一个字词,学会圈划勾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5分钟后教师集合各小组长分配不同任务)

师:

一至三组重点研究一二自然段,四至六组重点研究三四自然段,每位组长将完成的任务板示在各自的板面上,随后任意点名本组内的成员讲解给大家。

(三位组长为一小组将分到的任务再细分,每组任务更加具体。

各组由一名同学到黑板上去写本组的具体内容,其他成员开始在一起研究一部分,教师在各组之间巡视,了解疑难)

生(小组代表走到老师面前):

老师,“甚矣,汝之不惠”是不是应该翻译为“你不聪明真是太厉害了”。

师(走到该小组):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 达 雅”的原则,所以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可以灵活一些,将其翻译为“你真是太不聪明了”。

另外这句中的“甚”是形容词作谓语,放在主语前表强调,“之”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翻译。

(先讨论完的同学到黑板上帮其他小组解决疑难,师5分钟后击掌示停,同学们自觉集中到教室前面位置)

一组生: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生(边指边译):

太行、王屋两座山纵横七百里,有万丈高。

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面。

生(强调重点):

在这里“方”指长度,不指周长;

生(补充):

“河”在古时是黄河的专称。

生:

“阴”“阳”用于表山水的位置时,“阳”指的是山南水北,“阴”指的是山北水南。

生:

我们不防这样来记,(加手势)假设把我们的教学楼看成是山的话,那么楼的南面能够被太阳照射,故称为“阳”面,其正好在河沟的北面,反之便称之为“阴”。

师:

杨延明同学能够运用联系记忆法,把一个抽象的概念变得更为直观,让我们非常容易的就能够把这个古文常识记住,说明了好的学习方法于我们是至关重要的。

------

二组生(读):

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生:

愚公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

生:

“以”是“凭借”“依靠”的意思。

生:

我还想补充一下,“且焉置土石”中“焉”为疑问代词,哪里,往哪里。

生:

还有“箕畚”是“用箕畚”的意思。

师:

这里的用法是名词作状语,我们在学习蒲松龄的《狼》一文时,有一处也是如此,哪位同学还能记起?

生:

“其一犬坐于前”中“犬”的用法译为“像狗一样”。

------

(每翻译完一段后,师点名其他组同学通译,查看学生在课堂中“听”的效果如何) 

师:

刚才各组分别展示了自己组内研究的一部分,下面再给同学们几分钟的时间,把自己认为还有难度的句子到所重点研究的组内询问,争取当堂达标。

  大部分同学两三人一组共同翻译,也有部分同学离开座位到其他组询问疑难问题。

(几分钟后,师击掌示停)

师:

下面我们对本文的内容进行分析,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由组长带领着对于文章的语句语段、人物形象、结构层次、写作特色等发表各自的观点,随时在预习笔记上做好记录。

(生在小组内各自分工,有的自己概括段意,有的参照资料摘录,有的争相发表己见。

教师仍是在各组之间巡视效果,做好预习指导)

生:

老师,我们组认为本文成功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除了愚公和智叟对于移山态度的对比,京城氏之子和智叟行动的对比之外,您认为还有哪些对比之处呢?

师:

同学们可以试着从二者命名的角度来考虑一下,你会有新的发现。

生:

噢,愚公却不愚,智叟却不智------

师(击掌示停):

同学们还有哪些问题在小组内没有解决,可以在班内提出,我们一起来攻克。

生:

为什么愚公非要移山呢?

难道仅是为了不再使自己“出入之迂”,还是另有意图?

生:

我认为愚公移山的原因主要就是想改善一下自己的交通条件,面山而居,说明了其出行极为不便,一个“惩”字表明愚公所受的痛苦之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