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题有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35970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题有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题有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题有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题有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题有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题有答案文档格式.docx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题有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题有答案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题有答案文档格式.docx

8.—位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

这时他应该()

A.减少药品B.向右盘中加砝码

C.移动游码D.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9.区别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三种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B.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D.分别观察颜色

10.(2012雅安)化学家在环境问题上提出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

例如将燃料进行如下循环:

,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

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A.

(1)为物理变化,

(2)为化学变化B.均为化学变化

C.

(1)为化学变化,

(2)为物理变化D.均为物理变化

11.(2012德阳)今年我市恢复了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

以下是一些同学在这次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的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滴加液体

B.在托盘天平上直接称量固体物质

C.用药匙或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底部

D.握住试管夹的短柄给试管内的药品加热

12.(2012桂林)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B.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

C.实验药液溅进眼睛立即用纸巾擦拭

D.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立即用湿布覆盖

13.(2012•济宁)下列物质中存在着氧分子的是()

A.空气B.二氧化碳C.纯净水D.高锰酸钾

14.(2012•绍兴)2012年3月25日,浙江省环保厅开始试报的一项新空气污染指数项目是()

A.二氧化硫B.可吸入颗粒物C.PM2.5D.一氧化碳

15.(2012.娄底市)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B.催化剂可以提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C.催化剂可以降低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D.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文字表达式2分,共16分)

16.(8分)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用相应的序号填空: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4)以上各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

17.(3分)市场销售一种不粘锅炊具,内壁涂有一层叫聚四氟乙烯的物质。

请推测做涂层的聚

四氟乙烯的物理性质(至少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化学性质(至少一点)。

18.(2012年烟台市)(5分)2012年2月29日,我国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PM2.5检测指标。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

(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_______(填序号)

①CO②CO2③SO2④NO2

(2)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

②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③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④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3)除了对汽车尾气的检测,还有哪些措施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请举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右图是利用排水法收集好的某无色气体。

请椐此回答该气体应具有的物理性质(回答两

条即可,不能再回答“无色气体”)。

(1);

(2)。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8分)

20.(3分)某同学在实验室里用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发现

大试管已破裂,请你帮他分析造成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

(写出三条即可)

21.(3分)某实验小组用右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结果发现测得

数值比实际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请你帮助他们找出实验

误差的原因。

(写出三条)

22.(6分)下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全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

(2)集气瓶内为什么要预先装少量水

或铺一层细砂?

(3)点燃火柴后,铁丝插入集气瓶中的最适宜时刻和方法分别是什么?

23.(6分)在阳光照射下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为了探究阳

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同学们在种植蔬菜的塑料大棚内选定了实验区域,分别在阳光充足的

午时和太阳未升起的凌晨收集空气样品并进行实验。

现有备选仪器:

集气瓶、玻璃片、橡皮

管、盛满水的水槽、烧杯、漏斗等,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用上述仪器如何收集大棚内的空气样品?

(2)如果没有上述仪器,是否能用其他用具代替?

如何操作?

(3)对两个时刻的气体样品进行检验,你对实验结论的猜测是什么?

四、实验探究题(共17分)

24.(9分)实验室常用制取氧气的方法有:

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粉末;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产生氧气。

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写出上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

①;

③。

(2)用上图中的装置A来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填a、b或c)。

(3)利用装置A制氧气,棉花团的作用是;

在结

束实验时要先将导管撤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

利用装置B制氧气时,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

以下,其目的是。

(4)用文字表达式表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反应式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收集到的氧气不纯

其原因是:

25.(2012.怀化市)(8分)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一些因素的相关数据(常温通常指20℃;

“浓度”指溶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序号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温度/℃二氧化锰用量/g氧气体积/ml反应所需时间/s

①512200.212511

②3012200.21252

③301240/125148

④301290/12582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有关;

过氧化氢的浓度

(2)通过对比实验和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

(3)由上述实验可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最合适的条件是。

五、综合应用题(共13分)

26.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常用作

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燃烧生

成水和二氧化碳。

(1)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

化学性质是;

酒精的用途是。

(2)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3)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4)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A.燃烧匙B.试管C.量筒D.蒸发皿

(5)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而蜡烛在氧

气中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

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②探究一:

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

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右图所示)。

由此可知:

蜡烛

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填“固态”或“气态”)

物质燃烧形成的。

③探究二:

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熔点╱℃沸点╱℃燃烧时温度╱℃

石蜡50∽70300∽550约600

铁15352750约1800

钠97.8883约1400

由上表可知:

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填“熔点”或“沸点”)和

燃烧时温度有关。

通过上表中石蜡、铁的数据对比,你认为物质燃烧时,什么情况下

能产生火焰。

由此推测:

钠在燃烧时,(填“有”

或“没有”)火焰产生。

④根据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事实,请你推测硫沸点硫燃烧时的温度(填“>”或“<”或“=”)

第一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计30分)

1、B;

2、B;

3、A;

4、D;

5、C;

6、B;

7、A;

8、A;

9、B;

10、B;

11、C;

12、D;

13、A;

14、C;

15、D

二、填空题(共计16分)

16.

(1)

(2)

(3)木炭+氧气二氧化碳(4)

(1)(3)

17.物理性质:

固体,不易挥发,熔点高,难溶于水等;

化学性质:

受热不易分解,化学性质稳定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8.

(1)①③④

(2)③(3)减少火力发电,提倡使用水能、太阳能发电;

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从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控制扬尘、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等方面回答均可)。

19.

(1)不易(或难)溶于水

(2)密度比空气大

20.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

②试管外壁有水滴;

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④加热时试

管与灯芯接触;

⑤收集完毕,先撤去酒精灯等。

21.

(1)红磷的用量不足

(2)装置的密封性不好,漏气。

(3)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进行测量(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2.

(1)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防止燃烧产生的熔化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3)待火柴即将燃尽时;

从瓶口往下缓缓伸入瓶中

23.

(1)在塑料大棚外把集气瓶装满水,盖上玻璃片,然后进入塑料大棚内,再把集气瓶内

的水倒掉,装满塑料大棚内空气,盖上玻璃片即可。

(2)用塑料袋来代替集气瓶。

在塑料大棚外排尽塑料袋内的空气,然后把塑料袋拿进

大棚内,张开塑料袋装入空气即可。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午时的空气中氧气含量高。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4分)

24.

(1)①大试管;

③集气瓶

(2)a、b

(3)防止高锰酸粉末通过导管进入水中;

防止水倒流进入试管,从而引起试管破裂;

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4)

(5)有气泡逸出就收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5.

(1)过氧化氢的浓度

(2)③和④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温度越低反应速度越慢

(3)20℃时5%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五、综合应用题(共12分)

26.

(1)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燃烧;

作燃料

(2)引燃灯内酒精引起火灾(3)用湿抹布扑灭(4)C

(5)①②气态③沸点;

沸点低于燃烧温度时;

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