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总复习资料2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35847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总复习资料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科学总复习资料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科学总复习资料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科学总复习资料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科学总复习资料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总复习资料2Word文件下载.docx

《科学总复习资料2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总复习资料2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总复习资料2Word文件下载.docx

 

7、很多房屋和桥梁都是是依靠柱子(指直立的材料)和横梁(指横放的材料)支撑住的。

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

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梁的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梁的抗弯曲能力。

所以横梁应该立着放好。

8、把薄板型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字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加材料的抗弯曲能力的。

瓦楞纸是既折又粘合。

9、拱形能向下向外传递它所承受的压力,各个部分相互挤压,使拱形变得更加紧密。

抵住外推的力(指向外转递的力),拱形就能承受很大的压力。

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和拱形相比:

具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外推的力。

球形在各个方向都可以看成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人体中头骨、肋骨、足弓都是拱形;

鸡蛋、灯泡是球形;

安全帽、锅盖是圆顶形。

塑料瓶的上部是圆顶形,中部瓶身是圆柱形,表面有环状的拱形,底部是圆顶形。

10、起重机架、输电线塔是一种框架式结构,框架结构的优点是能用较少的材料建构巨大的物体,支撑出很大的空间。

最基本的框架是三角形和四边形,但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

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建高塔要做到:

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11、桥的形状有梁桥、拱桥、钢索桥。

钢索桥分为斜拉桥和悬索桥,它的桥塔建得很高是为了减小钢缆的拉力。

12、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产生磁性,当通电导线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指向一致时,磁针偏转。

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中心,指南针偏转角度最大。

13、把线圈套在铁芯上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改变线圈的绕向或改变电流的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时产生磁性,断开电流时磁性消失的性质;

还具有线圈圈数越多磁力越大,电流越强磁力越大的性质。

(要注意此处的实验)

14、所有的用电器是一种电能转换器,它们电能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

电动机能把电变成动力。

它的主要部件有线圈、铁芯、换向器、电刷。

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15、物休能做某种工作,就说它就具有了能量。

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形式。

运动的物体有动能;

燃料、食物及一些化学物质中具有的能叫化学能。

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发电机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16、煤是植物被埋在地下深处,与空气隔绝后,在长时间的高温、高压下形成的。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与煤差不多。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存储了上亿万年的太阳能,因为它们都是可以用完的,所以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如:

风能、水能、太阳能。

17、我国的珍稀动植物主要有:

藏羚羊(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大熊猫(主要分布在甘肃、陕西、四川)、白鳍豚(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珙桐(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杨子鳄(主要分布在江西、江苏、安徽、浙江)

18、植物的种类有30多万种。

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为开花的植物和不开花的植物。

开花的植物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

在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能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19、动物的种类有150多万种。

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柱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像蚂蚁、蜜蜂、蝗虫那样,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它们是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约有100多万种;

像金鱼、鲤鱼那样,终生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

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

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哺乳动物。

20、不仅动物和植物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同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差异。

生物的同一相貌特征表现出不同性状根据一种相貌特征至少可以区分2种人、2种特征至少分出4种人、3种特征至少分出8种人、增加一种特征至少翻一番,人的相貌特征是很多的,故在世界上很难找到两个相貌完全相同的人。

在班级中找某人不费力,也是根据不同的相貌特征。

21、是什么使生物多种多样呢?

是不同环境,即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如仙人掌生活在缺水的沙漠,故叶成刺状(为减少水分的蒸发)而茎肥厚多汁是绿色(茎承担储水和进行光合作用的任务);

香蕉的叶宽大肥厚、浮萍只有一根较细的根、而小草和玉米有庞大的根系、鸟的身体呈纺缍形,且长有翅膀和羽毛骨中空、鱼的身体呈纺缍形且身体长鱼鳞和鳃,这些都可用它们与环境相适应来解释。

22、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了生物。

如在黄色环境中绿色青蛙因显眼被天敌吃掉,在绿色环境中黄色青蛙因显眼被天敌吃掉,因而田野里的青蛙主要是绿色,沙漠里青蛙主要是黄色。

同是狐,北极狐和灰狐相比,北极狐个体较大,更接近圆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器官较小。

因为北极狐生活在很冷的北极,而灰狐生活在较热的地方。

23、地球上生活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我们人类离不开其它生物,它们为我们提供食物、药材、欣赏、经济价值,植物还净化空气,用于做成生活和学习用品。

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1、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因为它中间厚、边缘薄而且透明。

它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而且能显示物体一些平时看不到的细节。

如:

在放大镜下观察到:

图片和显示器都是由许多点构成的。

它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它的原理是:

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发生折射而弯曲,而人认为从物体反射的光是直线传播的,所以会感觉物体放大了。

水滴、装水的圆柱和球形透明的器皿也有放大镜的功能。

放大镜的缺点是能见范围变小。

用放大镜所能覆盖的面积和放大时所见面积的比可知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2、在放大镜下可以观察到昆虫的特殊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

蟋蟀的耳长在足上,蝴蝶翅上的鳞片是羽毛,昆虫的触角形态各异,昆虫的触角是它的嗅觉器官,能感触物体,嗅到气味,还能平衡身体。

昆虫的复眼由许多小眼构成,它对移动的物体非常敏感。

肉眼下蚜虫只有针眼般大小,要在放大镜下才能看见它的肢体,它吸食植物嫩枝上的汁液。

而草蛉吸食蚜虫的汁液。

3、放大镜下食盐、白糖、碱面的颗粒都是立方体状的,味精是柱状的。

我们把固态时,物体的颗粒是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质叫晶体。

自然界许多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有的晶体较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

制作晶体可用冷却法和蒸发法

4、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把两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简易显微镜。

最早的显微镜是列文.虎克发明的。

现在更先进的显微镜是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后者能放大到200万倍以上。

5、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精细结构,最早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的是英国科学家是胡克,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小房间,就是细胞。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是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6、微生物也是生物,因为它们具有以下特征:

能繁殖、有环境适应性、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动物类的会吃食、会排泄、植物类的能进行光合作用。

在雨水、河水、井水中都可找到微生物。

常见的有变形虫、草履虫、鼓藻、船形硅藻,水发绿是由于绿藻的大量繁殖。

可用干草和池塘水(或鱼缸水)繁殖微生物。

利用微生物可以生产酒、醋、泡菜、腐乳、酸奶、面包和馒头、微生物能分解动植尸体和残骸,在工业生产和医药卫生中也离不开微生物。

7、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物质的变化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变化时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通常表现为位置、形状、状态(如水结冰)、大小的变化。

化学变化是变化时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白糖加热到糊,蜡烛燃烧,而且这两个化学变化中还伴有物理变化(物质的熔化)

8、大米、玉米、小麦、豆类、薯类中含有淀粉,淀粉遇碘酒会生成蓝紫色物质。

米饭嚼久了会出现甜味,是由于淀粉与唾液反应生成了带甜味的物质。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产生气体,杯子还会变冷。

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它比空气重,还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二氧化碳存在于人呼出的气体中、空气中、汽水中。

9、铁生锈是由于铁在水和空气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变化。

而且空气中水越多生锈越快。

盐水中铁生锈最快。

铁锈在颜色、导电性、手感、光泽、空隙、敲击、磁性等方面与铁都不同。

防止铁生锈的办法是让铁与水和空气都隔绝。

10、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通常有:

发光发热、生成气体、生成沉淀、颜色变化等。

这些现象可以作为发生化学变化的初步依据,但最根本是看有无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如食物要变成我们所需的营养要经过许多化学变化,烟花在爆炸时产生了剧烈地化学变化,水泥的生产要经过化学变化。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全球气温变暧、南北极的冰川融化。

火药是硝石、硫磺、木炭和一些辅料的混合物,火药的配方称“伏火矾法”。

11、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着陆,人类首次登上月球。

月球是地球卫星,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公转。

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六分之一。

月球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月相是月球公转中圆缺变化中出现的各种形状。

它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上半月缺东亮西,下半月缺西亮东。

画月相时要注意方向是左东右西。

月球表面的特征是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的形成公认的是撞击说。

12、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挡住太阳射向地球上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里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月食的形成则是由于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就挡住太阳射向月球上的光,在地球上对着月球的人,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部分或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月食。

13、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包括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慧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太阳系。

八大行星从太阳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八大行星中,地球是唯一有生命的星球,木星最大,水星最小且距太阳最近。

14、为了便于辨认,人们把看起来相互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成不同区域,根据其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给它们命名。

天空中这些被人们分成的许多区域叫星座。

北斗七星属于大熊星座,成勺子状。

北极星在北斗七星附近,它属于小熊星座。

它永远处在地球北方的天空。

夏季的星空有一条闪亮的光带就是人们常说的银河。

在银河附近有三颗亮星组成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天津四、牛郞星、织女星,它们分别属于天鹅座、天鹰座、天琴座。

15、我们观察到天空中的星星大多数是和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们有的也会组成像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

银河光带是由许多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人们称为银河系。

银河系大约有1000亿至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

光年是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它是光在一年中走过的距离(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

人们已发现,在银河系外还有超过100亿个类似银河系的河外星系。

现在用天文望远镜距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深处。

宇宙是充满活力的:

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在消亡。

恒星都在不停的高速运动。

有些恒星自身还有节奏的膨胀和收缩,有些恒星还不断地向外抛射物质。

1609年意大利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现有的高级望远镜是射电望远镜和反射望远镜。

人造地球卫星、太空望远镜、太空探测器、载人宇宙飞船的相继出现,实现了人类的飞天梦想。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成就巨大: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顺利发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又发射成功。

16、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份复杂的垃圾,垃圾危害环境。

垃圾目前的处理方法有填埋、焚烧、和堆肥,但焚烧会消耗电能,污染空气,填埋还会影响地下水。

填埋场在填满垃圾后,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不可用来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因为地基不稳和土壤可能有毒。

减少固体垃圾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和产生大量垃圾。

17、垃圾一般分为厨余垃圾(如剩余饭菜、果皮、蔬菜茎叶等)、可回收垃圾(包括金属制品、纸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橡胶、布类等)、有毒垃圾(包括废日光灯、废电池、注射器、过期药品、废水银温度计)、其他垃圾(如砖瓦、陶瓷、卫生间废纸等)。

可回收垃圾用蓝色垃圾桶盛装、有害垃圾用红色垃圾桶盛装,其它垃圾用灰色垃圾桶盛装。

18、人类生活中要用到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

水污染来自人类的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生活。

污水要经过处理才能回归环境,但仍不能用于饮用。

19、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大气污染、白色垃圾、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

大气污染主要是工业废气、废物排放和汽车尾气排放。

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的根本办法。

1909年,贝克来发明了合成塑料,但塑料的使用造成了白色污染,减少白色污染的办法是一、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二、使用可降解塑料。

朱鹮、香果树、秤锤树、鹅掌楸、金丝猴、大熊猫都是我国的珍稀动植物,都因人类的活动而面临灭绝。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我国建有九寨沟、长白山、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

五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1、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

种子发芽需要水、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植物生长则还要阳光和土壤。

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

2、食物链总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同一种植物会被多种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又吃多种植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的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3、像池塘里的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海洋、一个海洋都可以各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4、影子的形成需要光、不透明遮挡物和屏三个条件。

影子产生的规律是:

光源越高、影子越短;

影子在光源的反方向;

光源越近、影子越大;

遮挡物不同侧面的影子(叫投影)不同。

如太阳下,早上影子长并在西,中午影子短。

根据太阳下影子的变化,人们制成了计时的日晷。

5、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碰到物体表面时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

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汽车反光镜、医生头上戴的额镜、潜望镜太阳灶等都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人们还利用光的反射测出了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

6、有的光源在发光时也发热,把这种光会聚起来会产生热,而且光越强,温度越高。

凹面镜能会聚光线,产生高温。

太阳灶、奥运取火都利用了凹面镜。

凸透镜也能会聚光线,产生高温,普里斯特列曾利用凸透镜会聚光线产生高温去加热一种物质得到氧气。

7、黑色、表面粗糙且与光线垂直的物体更易吸收光,从而获得更多的热。

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分为加热和储热部分。

加热部分要能吸收更多的光,储热部分要尽量用热的不良导体。

8、地球表面的地形有:

高原、平原、盆地、高山峡谷、河流、湖泊、海洋等,地表地形在不断的变化着,如地震和火山就很猛烈地改变了地形,地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有关。

许多科学家认为:

大陆板块的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

如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还会引起火山喷发、地震、海啸等。

如两个大陆板块的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拉张形成东非大裂谷。

9、由于受到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风化使岩石变成小石子或沙。

风化也形成许多美丽的景观,如海南第一山,云南路南石林。

10、土壤的微粒从大到小分为沙砾(小石子)、沙、粉沙、黏土。

土壤是小石子、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的混合物。

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

土壤和生物之间关系密切:

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土壤为它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

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1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

侵蚀改变了地形地貌。

影响侵蚀的因素有:

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和降雨量的大小。

减少侵蚀的办法是保护森林、退耕还林。

12、河流是流水侵蚀土地形成的,河流又会侵蚀河床和河岸。

由于重的先沉积,轻的后沉积,所以河河流的上游是大石,中游移是鹅卵石,下游是沙且常形成大的平原。

13、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

人类的活动也重塑地表的形态。

14、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向下的力。

一定的拉力才能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且拉力越大,物体运动越快。

15、弹力是由于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而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弹力用在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种弹簧上。

16、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与喷出方向相反的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17、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

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原理制成的。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表示。

生活中也用克和千克作力单位负责。

1牛顿约等于100克力。

18、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因此运动的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个力叫摩擦力。

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有滚动和滑动两种方式,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滚珠轴承就是用滚动代替滑动的装置,从而减小摩擦。

摩擦力有时有利,有时有害。

如鞋底和汽车轮胎的花纹就是为了增大摩擦。

汽车刹车时就需要增大摩擦。

涂油是减小摩擦的其中一种方法。

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1、在操作物体的沉浮时,应把物体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而不是把物体扔进水中,也不是放在水面上。

判断物体的沉浮时:

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浮的。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它的沉浮不变。

如一小块泡沫和一大块泡沫的沉浮是一样的。

不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它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如果体积相同,重的易沉;

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易沉。

潜艇就是利用体积相同,改变物体的重量来改变它的沉浮的。

2、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体积叫排开的水量。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它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钢铁要沉入水中,但钢铁做的船却能浮在水上,就是因为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而且浸入水中的体积(就是排开的水量)越大,它越容易浮,载重量也越大。

3、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觉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水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测量。

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所受浮力越大。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下沉的物体也要受到浮力的作用。

不同的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比同体积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4、有多种方式能给我们的身体增加热量,但穿衣服不能,穿衣服只能阻止身体热量散失。

比如卖冰的人会在冰上加棉衣。

大多数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冷缩(即受热后体积会胀大,受冷后体积会缩小)的性质。

啤酒瓶或饮料瓶的啤酒、饮料都不会装满,就是为了防止液体的热胀。

而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铁桥放在滚轴上是为防铁桥的热胀冷缩,高压线不能拉得很直是为了防冷缩,火车钢轨接头有缝是为了防热胀。

有两种金属是热缩冷胀即锑和铋,锑的这种性质被用在印刷上,可以使字的笔画十分清晰。

5、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构成的,而微粒总是在那里不断的运动着。

物体的热胀冷缩与微粒运动有关:

当物体吸热升温后,微粒运动加快,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受冷时反之。

6、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

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导。

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叫热的良导体,像木头、塑料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叫热的不良导体。

铜、铝、铁三者比较,铜的导热性最好,铁最差。

7、时间有时指某一时刻,有时指某一段时间,时间流逝的速度是不变的。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方向会慢慢发生变化,日晷与圭表是根据日影长度制成的计时器,最早的时间单位是“天”,古埃及人把白天和黑夜各分为十二个小时,中国人则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

一个时辰对应现在两小时。

日晷与圭表的缺点是阴天和晚上不能用。

8、后来人们发明了比日晷更先进的水钟。

水钟分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它的最关键的地方是要控制水流的速度不变,我们制水钟时可用输液装置中的滴漏来控制水流的速度。

摆钟的准确度比前面两种计时器高得多。

摆的特点是一定时间里摆动的次数与摆锤重量和摆动的幅度都无关,摆线越长,摆摆动越慢。

为了调整我们制作的摆钟,唯一要调节的就是摆线长度。

9、历史上关于地球的运动主要有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他的《天体运动论》中提出)的日心说。

最早证明地球在自转的是傅科。

地球围绕地轴(地轴是连接南极和北极的一根始终指向北极星的倾斜的轴)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转一圈)是24小时。

地球的自转引起昼夜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不同地区的人们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

东边早,西边晚。

北京在东八区,乌鲁木齐在东六区,两者迎来黎明的时间相差2小时(8-6=2时区相同时区数相减),北京和伦敦(在西五区)迎来黎明的时间相差13小时(8+5=13时区不同时区数相加),而且都是北京早。

10、地球也在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365天),地球的公转和地轴倾斜共同引起四季变化。

地球的公转、地轴倾斜和地球自转共同引起南极和北极的极昼和极夜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