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苏教版 发酵技术实践单元测试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3544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苏教版 发酵技术实践单元测试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届苏教版 发酵技术实践单元测试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届苏教版 发酵技术实践单元测试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届苏教版 发酵技术实践单元测试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届苏教版 发酵技术实践单元测试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苏教版 发酵技术实践单元测试Word下载.docx

《届苏教版 发酵技术实践单元测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苏教版 发酵技术实践单元测试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苏教版 发酵技术实践单元测试Word下载.docx

C.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

D.促进蛋白质水解成多肽和氨基酸

【答案】B

【解析】腐乳制作过程中,加盐的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同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加酒的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

加香料的目的是调制腐乳的风味,也具有防腐杀菌的作用。

4.家庭制作泡菜,无需刻意灭菌,原因是()

A.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B.各种微生物都可以用于制作泡菜

C.泡菜坛中的亚硝酸盐杀死了其他杂菌

D.泡菜坛中液体表面有一层菌膜与外界隔开

【解析】泡菜的制作原理是乳酸发酵,其结果是使发酵罐中形成较强的酸性环境,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因此无需刻意灭菌,A正确;

泡菜制作主要是利用乳酸菌的发酵作用,B错误;

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C错误;

泡菜坛中液体表面有一层菌膜与外界隔开,并不能抑制其他厌氧菌的生长,D错误。

5.关于“果酒、果醋的制作”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可用来制作果酒

B.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度,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C.醋酸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醋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

D.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制作果酒时,一般选择含糖量较高的水果,A项正确;

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度,抑制杂菌生长繁殖,B项正确;

制作果酒的菌种为酵母菌,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而醋酸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所以果醋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C项正确;

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可以先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因此先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然后供氧进行果醋发酵,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果酒、果醋的制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6.图甲是果酒和果醋发酵的装置图,图乙是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生的物质变化。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甲装置制作果酒时,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后,一直关紧阀a,偶尔打开阀b几秒钟

B.用甲装置制作果醋时,发酵深期阀a要关闭

C.乙图中过程②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D.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图示可知,发酵装置中的发酵液约占装置总体积的2/3,这样做的目的:

一是为了防止发酵液溢出,二是保留适量空气,供早期酵母菌快速繁殖,所以酵母菌快速繁殖需要的氧气来自装置中发酵液以上的空气,阀a无需打开,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C02,所以要偶尔打开阀b,以排出装置中的CO2,A项正确;

由于制作果醋所需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菌,所以阀a要始终打开,B项错误;

乙图中过程②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需要在缺氧条件下进行,C项正确;

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需要氧气参与,醋酸发酵(④)也需要氧气参与,D项正确。

本题考查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具体过程。

7.豆腐上长出了毛霉之后,下一步要加盐腌制。

加盐作用不包括:

A.浸提毛霉菌丝上的蛋白酶

B.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

C.促进毛霉的生长

D.抑制杂菌的生长避免豆腐腐败变质

【解析】加盐作用指浸提毛霉菌丝上的蛋白酶、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抑制杂菌的生长避免豆腐腐败变质,C错误。

【考点定位】腐乳的制作

8.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髙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

B.果醋发酵与果酒发酵相比,前者所需温度相对较高

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D.用于腌制腐乳的玻璃瓶冲洗后要用沸水消毒,装瓶后密封,封瓶时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

【解析】果酒制成后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髙的环境中,并通入氧气,才可制作果醋,A项错误;

果醋发酵最适温度为30~35℃,果酒发酵最适温度为18~25℃,前者所需温度相对较高,B项正确;

腐乳制作过程中,依靠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把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C项正确;

用于腌制腐乳的玻璃瓶冲洗后要用沸水消毒,装瓶后密封,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以避免杂菌感染,D项正确。

9.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腐乳制作中加料酒主要是为了灭菌,避免腐乳变质

B.制作腐乳时,发酵温度应控制在25℃,以利于毛霉繁殖

C.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杆菌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D.在果醋发酵过程中,应持续通入无菌空气,以利于醋酸菌的代谢

【解析】腐乳制作中加料酒主要是为了调节腐乳的风味,同时可以杀菌,避免腐乳变质,A错误;

制作腐乳时,发酵温度应控制在15℃~18℃,B错误;

醋酸菌是嗜氧菌,也是嗜温菌(30~35℃),而酒精发酵旺盛时是无氧环境,且温度相对较低(18~25℃),因此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杆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C错误;

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在果醋发酵过程中,适时通过充气口充入氧气,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D正确。

10.下列有关泡菜制作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

1的比例配制盐水

B.放入蒜瓣,生姜等香辛料的作用是杀灭杂菌

C.盐水入坛前要煮沸、冷却,以防止污染

D.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以保证坛内的无氧环境

【解析】在制作泡菜过程中,加入清水和食盐的比例为4:

1,A正确;

放入蒜瓣,生姜等香辛料的作用是主要调味,B错误;

盐水入坛前要煮沸冷却,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是为了避免烫伤乳酸菌,保证乳酸菌的正常生命活动,C正确;

乳酸菌是异养厌氧型生物,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要注满水,以保证坛内的无氧环境,D正确。

11.下列关于醋酸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醋酸菌为严格有氧呼吸B.醋酸菌有氧无氧都能生存

C.醋酸菌能形成芽孢D.醋酸菌能将淀粉分解成醋酸

【解析】醋酸菌是嗜氧菌,A正确;

醋酸菌只能在有氧的环境中才能生存,B错误;

醋酸菌是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不能形成芽孢,C错误;

醋酸菌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但不能将淀粉分解成醋酸,D错误。

【考点定位】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

【名师点睛】醋酸菌知识点的总结:

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果醋制作的原理: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12.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相同,代谢类型也相同

B.变酸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的菌落

C.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

D.制作果酒和果醋时可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

果酒需要酵母菌无氧呼吸生成酒精,果醋需要醋酸杆菌进行有氧呼吸生成醋酸,A错。

果酒的表面有充分氧气,空气的醋酸杆菌进行有氧呼吸生成醋酸,B正确。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制作果酒温度控制在18~25℃,后期隔绝氧气;

果醋温度30~35℃,需要通气,C正确。

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防止污染发酵液,D正确。

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制作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13.毛霉等微生物能产生的酶类主要有()

A.蛋白酶和脂肪酶B.蛋白酶和淀粉酶

C.脂肪酶和淀粉酶D.肽酶和麦芽糖酶

【解析】毛酶等微生物能产生的酶类主要有蛋白酶和脂肪酶,其中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所以腐乳的营养比较丰富,故选A。

【考点定位】腐乳的制作过程

【名师点睛】腐乳制作的原理:

(1)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2)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常见于土壤、水果、蔬菜、谷物上,具有发达的白色菌丝。

(3)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14.下列关于果醋的制作,错误的是

A.果醋的制作需要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型细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要O2

B.醋酸菌是一种嗜温菌,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33℃左右

C.醋酸菌能将果酒变成果醋

D.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以将葡萄中的糖先分解为酒精再分解成醋酸

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适时通氧气;

A正确。

醋酸菌是一种嗜温菌,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30—35℃左右;

B正确。

醋酸菌能在氧气充足,糖源不足的条件下将果酒变成果醋;

C正确。

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D错误。

果醋制作

15.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原理和技术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因蛋白质与双缩脲发生紫色反应,故可用于检测生物组织样液中的蛋白质

B.在葡萄酒制作过程中检测酒精时,先向装有发酵液的试管中滴加浓度为3mol/L的硫酸3滴,振荡混匀,再滴加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的变化

C.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若细胞为无色透明,可调节光圈或物镜使视野暗一些

D.腐乳的制作利用毛霉等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解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不能与双缩脲发生紫色反应,A错误;

检测果酒制作产生的酒精时,需要在酸性条件(加3mol/L的硫酸)下,加入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观察颜色是否出现灰绿色,B正确;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若细胞为无色透明,可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暗一些,C错误;

腐乳的制作利用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分别将豆腐中的蛋白质水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与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D错误。

16.16.下面是利用微生物制作果酒、果醋的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制作果酒时,先去除烂子粒和枝梗,再用清水冲洗掉污物

B.榨汁前,榨汁机和发酵瓶都需要用体积分数为70%的盐酸消毒

C.A过程是酒精发酵,A过程结束后,只需要提高一定的环境温度就能产生果醋

D.导致发酵产物不同的重要因素是温度、时间、菌种等

【解析】制作果酒时,应该先用清水冲洗掉污物,再去除烂子粒和枝梗,A错误;

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B错误;

A过程是酒精发酵,A过程完成后,除了需要提高一定的温度,还要通入氧气,才能产生果醋,C错误;

根据流程图可知导致发酵产物不同的重要因素是温度、时间、菌种等,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果酒和果醋制作菌种的发酵条件的差异,明确除了温度不同,氧气的需求也不同。

17.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固定化酶的主要目的是实现酶的重复利用

B.反应产物对固定化酶的活性没有影响

C.可用包埋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D.固定化细胞用于生产能分泌到细胞外的产物

【解析】固定化酶的主要目的是实现酶的重复利用,A正确;

某些反应产物可能与酶结合,致使酶的结构产生变化,从而改变酶的催化活性,B错误;

固定化技术包括包埋法、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交联法),由于细胞相对于酶来说更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因此多采用包埋法,C正确;

固定化细胞用于生产能分泌到细胞外的产物,D正确。

【考点定位】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

【名师点睛】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的比较:

固定化酶

固定化细胞

酶的种类

一种

一系列酶

制作方法

吸附法、交联法、包埋法

吸附法、包埋法

是否需要营养物质

缺点

不利于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反应物不宜与酶接近,尤其是大分子物质,反应效率下降

优点

①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

②可以反复利用

成本低,操

18.腐乳制作过程中,影响腐乳风味和质量的是()

①盐的用量

②酒的种类和用量

③发酵温度

④发酵时间

⑤豆腐含水量

⑥盛豆腐的容器大小

A.①④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腐乳制作过程中,盐的用量、酒的种类和用量、发酵的温度和时间及豆腐的含水量都会影响腐乳的风味;

盛豆腐的容器大小与腐乳风味无关,故选:

B。

本题主要考查腐乳制作的相关知识,对于影响腐乳风味的因素的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19.制果醋时,要适时通过充气口进行充气是因为()

A.醋酸菌是好氧菌,将酒精变成醋酸时需要O2的参与

B.通气,防止发酵液霉变

C.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时需要O2

D.防止发酵时产生的CO2气体过多而引起发酵瓶的爆裂

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在发酵过程中需要有充足的氧气,即使短暂的无氧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故选A。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应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0.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污渍时,浸泡时间不足会造成洗涤效果差

B.制作腐乳时,料酒的量较多时易造成豆腐腐败变质

C.制作果醋时,通氧不足或温度过低会造成发酵失败

D.制作果酒时,所需要的适宜温度范围是18~25℃

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污渍时,浸泡时间不足,酶没有充分参与反应,会造成洗涤效果差,A正确;

制作腐乳时,料酒的量应控制在12%左右,酒精含量较多时易造成腐乳成熟时间延长,B错;

制作果醋时,醋酸菌是好氧性细菌,最适生长温度是30~35℃,所以通氧不足或温度过低会造成发酵失败,C正确;

制作果酒时,酵母菌所需要的适宜温度范围是18~25℃,D正确。

本题考查传统的发酵技术,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21.下图是杨梅酒制作的步骤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挑选杨梅→②→榨汁→装瓶→⑤→发酵→放气

A.步骤②可用清水冲洗杨梅B.杨梅汁需要装满发酵瓶

C.放掉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D.步骤⑤为加入酵母菌液

步骤②可用清水冲洗杨梅,目的是洗去浮尘,A正确;

由于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故发酵果汁不能装满,避免发酵过程中发酵液溢出,B错误;

由B可知,放出的是二氧化碳,C正确;

步骤⑤为加入酵母菌液,D正确。

点睛:

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果酒的流程为:

材料的选择与处理(挑选葡萄、冲洗)、灭菌、榨汁、发酵(酒精发酵)。

22.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的操作中,用不到的试剂是

A.对氨基苯磺酸溶液

B.N-1-萘基乙二铵盐酸盐溶液

C.氯化镉和氯化钡溶液

D.班氏溶液

【解析】对氨基苯磺酸溶液是亚硝酸盐含量检测的溶液之一,A错误;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是亚硝酸盐含量检测的溶液之一,B错误;

氯化铬和氯化钡溶液在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中用于制备样品处理液,C错误;

班氏溶液是用于检测还原糖的,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不用班氏溶液,D正确。

【考点定位】用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名师点睛】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

(1)需要配制的溶液有: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亚硝酸钠溶液、提取剂(氯化镉和氯化钡)、氢氧化铝乳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2)配制标准显色液的基本步骤是:

①用刻度移液管吸取体积0.2、0.4、0.6、0.8、1.0、1.5mL的亚硝酸钠溶液分别置于比色管中,另取1支比色管为空白对照。

②向各管加入2.0m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混匀静置3~5分钟。

③向各管加入1.0mL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

④最后用蒸馏水定容到50mL。

(3)制备样品处理液的步骤是:

①称取0.4kg泡菜,粉碎榨汁,过滤得约200mL汁液。

②取100mL汁液倒入500mL容量瓶,添加200mL蒸馏水和100mL提取剂,摇床振荡1h,再加40mL氢氧化钠溶液,最后用蒸馏水定容到500mL并立刻过滤获得滤液。

③将滤液60mL移入100mL容量瓶,用氢氧化铝乳液定容后过滤,获得无色透明的滤液。

(4)比色的步骤是:

①将40mL滤液移入50mL比色管中,并编号。

②分别依次加入2.0mL的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1.0mL的N-1-萘基乙二胺盐酸溶液,并定容到50mL,混匀静置15min。

③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显色液比较,记录亚硝酸盐含量。

④计算样品滤液(40mL)中亚硝酸盐含量。

23.吃腐乳时,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它是由什么形成的()

A.腐乳外层蛋白质凝固形成B.细菌繁殖形成

C.人工加配料形成D.毛霉等微生物的菌丝繁殖于表面形成

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毛霉与根霉生长繁殖于腐乳表面,形成大量的菌丝,便形成一层柔韧而致密的皮膜,对人体无害,同时可防止腐乳变质,D正确

腐乳的制作

24.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①~④过程都是在酵母细胞的作用下完成的

C.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D.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参与

【解析】①过程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可以发生,②过程属于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只能发生在无氧条件下,A错;

④过程是在醋酸菌作用下完成的,B错;

过程①②③为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最适宜温度约为20℃左右;

④的适宜温度为30~35℃,C错;

过程③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其中第三阶段需要氧气参与,④过程中醋酸菌为需氧型,产生醋酸需要氧气参与,D正确。

25.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使用的菌种都具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

B.腐乳制作过程中用胶条密封瓶口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

C.制作果酒时温度应该控制在20℃左右,制作果醋时应适当升温

D.泡菜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是一种强致癌物质

【解析】使用的菌种都具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A正确;

封瓶时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的目的是防止瓶口被污染,B正确;

用装置乙制作果酒时温度应控制在18-25℃左右,制作果醋时温度为30-35℃,故C正确;

泡菜制作过程产生的亚硝酸盐有可能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具有致癌作用,D错误。

【考点定位】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

26.用重铬酸钾检验发酵液中是否有酒精生成,正确的操作为()

A.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加3滴重铬酸钾溶液

B.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加人3mol/L的H2SO43滴,摇匀,再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

C.直接将2mL重铬酸钾倒入发酵液中

D.用试管取2mL发酵液在酒精灯上加热,待温度降至常温时,再往里面加入3滴的H2SO4,摇匀后,再加入3滴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

【解析】检测酒精需要在酸性环境下进行,A错误;

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1的H2SO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可以检测酒精的生成,B正确;

如果“直接将2mL重铬酸钾倒入发酵液中”会造成发酵液的污染,C错误;

检测酒精的生成不需要加热,D错误。

【考点定位】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名师点睛】酒精的检验原理是: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和酒精在常温下反应呈现灰绿色。

在操作时,要先加酸形成酸性环境再加试剂。

27.以下关于传统发酵技术涉及的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葡萄酒的制作过程中,密封时间越长,酵母菌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

B.果醋的生产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的菌种是酵母菌和醋酸菌

C.毛霉属于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D.乳酸菌是厌氧型细菌,在无氧条件下,也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CO2

在葡萄酒的制作过程中,随着发酵加深,营养物质逐渐消耗,代谢废物逐渐积累,酵母菌生存条件逐渐恶化,酵母菌死亡数量增加,代谢减弱,酵母菌产生的酒精量会逐渐减少,A项错误;

生产果醋时,酵母菌使糖转变成酒精,然后醋酸菌使酒精转变为醋酸,二者起协同作用,B项正确;

毛霉菌丝无隔、多核、分枝状,是单细胞真菌,属于真核生物,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C项错误;

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不是酒精和二氧化碳,D项错误。

本题考查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技术涉及的微生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

28.某地盛产石榴,酿制的石榴酒深受大众喜爱,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用石榴发酵制作石榴酒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其发酵液因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可以抑制大多数其它微生物的生长。

(2)发酵装置内加入石榴汁后要留约1/3的空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石榴汁发酵后,可用______________来鉴定发酵液中的酒精。

有人将石榴酒酿成了石榴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优质石榴品种利用组织培养法培育幼苗,可提高石榴产量。

培养过程中若控制离体组织细胞能分裂但不分化,常用的两种激素及使用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酵母菌缺氧、呈酸性

(2)酵母菌利用氧气快速繁殖防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使发酵液溢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