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非法学192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2468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非法学192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非法学192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非法学192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非法学192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非法学192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非法学192doc.docx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非法学192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非法学192doc.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非法学192doc.docx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非法学192doc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非法学)-19-2

(总分:

15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

40,分数:

40.00)

1.下列行为中没有体现我国刑法中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是()。

A.累犯从重处罚B.自首从轻处罚

C.对未成年人犯罪从轻处罚D.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同等处罚

(分数:

1.00)

 A.

 B.

 C.

 D.

2.张某十六周岁生日当天上午,为寻求刺激和同学一起去他人家盗窃,被屋主发现后,为逃跑用棍棒打击屋主致其重伤,对张某()。

A.以抢劫罪定罪B.以盗窃罪定罪

C.不构成犯罪D.以故意伤害罪定罪

(分数:

1.00)

 A.

 B.

 C.

 D.

3.王五与李四商量杀掉共同的仇人,由李四购买枪支,后李四买到枪支交给王五。

但后来王五放弃了杀人意图,将枪支抛入河中。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王五成立犯罪中止,而李四不应成立犯罪中止

B.王五与李四均成立犯罪中止

C.李四构成犯罪未遂

D.王五构成犯罪预备

(分数:

1.00)

 A.

 B.

 C.

 D.

4.王某是一个惯犯,经常做些小偷小摸的事。

一日,在与朋友聚会时为炫耀自己的本领将自己偷东西的技巧讲给大家听,结果真有一朋友运用此方法盗得价值1000元的财物。

则王某()。

A.构成教唆犯B.不构成犯罪

C.构成盗窃罪的共犯D.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

(分数:

1.00)

 A.

 B.

 C.

 D.

5.下列各项中成立共同犯罪的是()。

A.甲乙在野营,因走时未将火堆完全熄灭造成山上火灾

B.甲获知其子乙犯交通肇事罪,为其提供钱财让其逃跑

C.甲乙都见一商场人多,便不约而同地进入商场盗窃

D.甲乙相约去某家盗窃,由甲守在门口,乙进人家中实施盗窃

(分数:

1.00)

 A.

 B.

 C.

 D.

6.下列关于避险过当表述不正确的是()。

A.避险过当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罪过,一般为故意

B.对于避险过当犯罪的,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C.避险过当造成了法益不应有的损害

D.避险过当构成犯罪的应以刑法分则的规定确定罪名,而不构成避险过当罪

(分数:

1.00)

 A.

 B.

 C.

 D.

7.李某迫于威胁与他人一起去杀人,将被害人王某杀死后十分害怕,便跑到公安机关去报案,将被害人被杀死的情况讲了出来,但并未说明是谁杀了被害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李某构成自首B.李某构成立功

C.李某只是报案D.对李某可以从轻处罚

(分数:

1.00)

 A.

 B.

 C.

 D.

8.根据《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下列符合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是()。

A.交通肇事后为了能够从轻处罚,主动向公安机关自首,但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B.交通肇事致人重伤后误以为被害人已经死亡,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导致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

C.交通肇事致使被害人当场死亡,但肇事者误以为被害人没有死亡,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

D.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受害人被路人及时送往医院,途中又发生交通事故,被害人当场死亡

(分数:

1.00)

 A.

 B.

 C.

 D.

9.甲以出卖为目的,拐骗了7名儿童,拘禁在一个废置的仓库中。

因害怕他们哭闹,每天给他们食用安眠药。

因食用过量,导致1名儿童死亡,3名儿童处于严重昏迷状态。

甲的行为构成()。

A.拐骗儿童罪B.拐卖儿童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D.非法拘禁罪

(分数:

1.00)

 A.

 B.

 C.

 D.

10.下列关于抢夺罪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甲明知行人乙的提包中装有毒品而抢夺,甲的行为构成抢夺罪

B.乙骑着摩托车抢夺王某的背包,王某使劲抓住背包带,乙见状便加速行驶,造成王某轻伤。

乙的行为属于情节特别严重的抢夺罪

C.丙将刀具藏在口袋内意欲抢夺,但抢夺过程中并未出示该凶器,丙的行为构成抢夺罪

D.丁驾驶汽车抢夺他人的提包,汽车能致人死亡属于凶器。

丁的行为应认定为携带凶器抢夺罪

(分数:

1.00)

 A.

 B.

 C.

 D.

11.甲杀人后逃跑,在被司法机关追捕的过程中,甲的好友乙出于某种原因而冒充犯罪嫌疑人向司法机关投案自首,使得司法机关误认为乙就是所要追捕的犯罪嫌疑人,从而使真正的犯罪嫌疑人甲逃脱。

则乙的行为()。

A.成立窝藏罪B.成立包庇罪

C.成立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D.不构成犯罪

(分数:

1.00)

 A.

 B.

 C.

 D.

12.李某收买了被拐卖妇女刘某当妻子,在刘某向当地派出所求救后,民警吴某并未理会,致使刘某一直在李某家中被拘禁。

则吴某的行为()。

A.构成不解救被拐卖妇女罪B.构成阻碍解救被拐卖妇女罪

C.构成滥用职权罪D.构成玩忽职守罪

(分数:

1.00)

 A.

 B.

 C.

 D.

13.危害结果是指危害社会的行为对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利益造成的损害。

下列关于危害结果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过失犯罪中,实际造成一定程度的物质性危害结果是构成犯罪的必要条件

B.在故意犯罪中,以发生严重的物质性危害结果作为构成犯罪的必要条件

C.法律条文中,对危害结果需要做出明确规定

D.危害结果仅指物质性危害结果

(分数:

1.00)

 A.

 B.

 C.

 D.

14.李某家境贫寒,生有一子而无力抚养,便在其奶粉中放入毒药,在婴儿喝下奶粉后,李某突然于心不忍,便将婴儿及时送往医院救治,经抢救婴儿脱离生命危险。

下列关于李某行为的表述,正确的是()。

A.李某构成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既遂B.李某的行为属于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C.李某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D.李某的行为属于能犯的未遂

(分数:

1.00)

 A.

 B.

 C.

 D.

15.李某在2012年5月1日被法院宣告判处拘役3个月,5月4日交付执行,先前羁押的时间为1个月,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李某在拘役执行期间可以回家

B.李某还需执行的刑期是3个月

C.李某的刑罚需要在监狱中执行

D.李某在服刑期间即使参加劳动也没有报酬

(分数:

1.00)

 A.

 B.

 C.

 D.

16.甲犯抢劫罪,其法定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但是甲却案后逃走,则此案的追诉时效是()。

A.2年B.5年C.15年D.20年

(分数:

1.00)

 A.

 B.

 C.

 D.

17.交通肇事罪具有下列()情形,就应追究刑事责任。

A.重伤3人以上

B.重伤2人以上并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C.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D.死亡1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分数:

1.00)

 A.

 B.

 C.

 D.

18.王某与李某往日有宿仇,一日王某想教训一下李某,心想“让他断个胳膊、少个腿的,我就出气了”,于是拿着一根一米长的木棒来到李某家,趁李某不备将李某打晕,王某见李某晕倒,认为李某有一两个小时自己便会醒来,就径直回家了,不料李某自此未醒人世。

关于王某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故意杀人罪B.构成故意伤害罪

C.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D.构成非法拘禁罪

(分数:

1.00)

 A.

 B.

 C.

 D.

19.犯贪污罪可能被判处死刑的条件是()。

A.个人贪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B.个人贪污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C.个人贪污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且情节特别严重的

D.个人贪污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且拒不退赃的

(分数:

1.00)

 A.

 B.

 C.

 D.

20.挪用公款罪的客观表现不包括()。

A.挪用公款拒不归还

B.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

C.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

D.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

(分数:

1.00)

 A.

 B.

 C.

 D.

21.下列行为中,属于事实行为的是()。

A.买卖房屋B.设立遗嘱

C.无因管理D.民间借贷

(分数:

1.00)

 A.

 B.

 C.

 D.

22.甲公司因公司发展战略变化,分立为乙公司和丙公司。

在分立协议中约定:

甲公司所欠某银行贷款由乙公司负责偿还。

后由于乙公司无力偿还贷款发生纠纷。

则该贷款应由()。

A.乙公司偿还B.丙公司偿还

C.乙公司和丙公司连带偿还D.乙公司或者丙公司偿还

(分数:

1.00)

 A.

 B.

 C.

 D.

23.下列行为中,不能产生意思表示效力的默示行为是()。

A.公交车进站后,行人上车刷卡

B.继承开始后,受遗赠人没有明确表示接受遗赠

C.要约中附有如果受要约人10天内不作出否认即视为同意的内容,10天过去,受要约人未作出公开表示

D.租赁期届满,承租人继续支付租金,出租人也予以接受

(分数:

1.00)

 A.

 B.

 C.

 D.

24.根据法律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争议提起诉讼的期限为()。

A.1年B.2年C.3年D.4年

(分数:

1.00)

 A.

 B.

 C.

 D.

25.下列权利中,其客体既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不动产的是()。

A.抵押权B.地役权

C.典权D.建设用地使用权

(分数:

1.00)

 A.

 B.

 C.

 D.

26.张三、李四等额共有一辆汽车,张三将自己的份额进行抵押,后张三所欠债务到期无法偿还,债权人王五主张对该份额行使抵押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张三以自己份额设定抵押,需要李四的同意

B.债权人王五行使抵押权时,是对该辆汽车整体行使

C.债权人王五行使抵押权时,需要李四的同意

D.债权人王五行使抵押权时,李四可以行使优先购买权

(分数:

1.00)

 A.

 B.

 C.

 D.

27.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财产或财产权的变动无须登记的是()。

A.以基金份额出质的B.以房屋抵押的

C.以本票(有权利凭证)出质的D.以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的

(分数:

1.00)

 A.

 B.

 C.

 D.

28.下列选项中,适用不当得利的是()。

A.甲赌博后产生的债务B.乙偷窃邻居家的母鸡

C.丙家因新建的公园而获得的潜在房价D.丁再次还给债主的钱

(分数:

1.00)

 A.

 B.

 C.

 D.

29.甲公司得知乙公司正在与丙公司谈判。

甲公司本来并不需要签订这个合同,但为排挤乙公司,就向丙公司提出了更好的条件。

乙公司退出后,甲公司也借故中止谈判,给丙公司造成了损失。

甲公司应当承担的责任是()。

A.违约责任B.缔约过失责任

C.侵权责任D.侵权或违约责任

(分数:

1.00)

 A.

 B.

 C.

 D.

30.甲受A厂委托为其开发一种新型装饰涂料,双方未约定专利申请权归属。

其后,甲找来朋友乙帮助自己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让朋友丙为其充当助手,解决设备问题。

发明完成后,专利申请权属于()。

A.甲B.A厂C.甲和乙D.甲和丙

(分数:

1.00)

 A.

 B.

 C.

 D.

31.未成年养子女与养父母解除收养关系的,其与生父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A.经人民法院判决后恢复B.经父母同意后恢复

C.自行恢复D.经生父母与养父母协商同意后恢复

(分数:

1.00)

 A.

 B.

 C.

 D.

32.小女孩甲(8岁)与小男孩乙(12岁)放学后常结伴回家。

一日,甲对乙讲:

“听说我们回家途中的王家昨日买了一条狗,我们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