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人教授穷孩子上错高中一辈子难出头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42264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华人教授穷孩子上错高中一辈子难出头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美国华人教授穷孩子上错高中一辈子难出头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美国华人教授穷孩子上错高中一辈子难出头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美国华人教授穷孩子上错高中一辈子难出头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美国华人教授穷孩子上错高中一辈子难出头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国华人教授穷孩子上错高中一辈子难出头Word文档格式.docx

《美国华人教授穷孩子上错高中一辈子难出头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华人教授穷孩子上错高中一辈子难出头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国华人教授穷孩子上错高中一辈子难出头Word文档格式.docx

人的技能难道不是连续变化的吗?

  是。

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下现代社会的运行方式。

  最理想的市场中不会有人失业。

如果劳动力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你只要愿意拿比别人低的工资,就可以得到任何工作的机会。

但是在现实中,只有非常低端的工作才是这样。

  比如说农民工。

最近我看网上一篇业内人士写的关于建筑业农民工的文章,说农民工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跟农民工素质低也有关系。

这个“素质问题”绝非中国农民工所特有——100年以前,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面临同样的局面。

  当时福特推出的新车型彻底改变了汽车的制造方式,工厂不再依赖拥有高技能的熟练工人,任何人来了都可以迅速上手,这使得亨利·

福特根本不担心招不到人。

跟现在中国工地的包工头一样,他的烦恼在于工人的士气太低落:

活儿太累,工作时间太长,工资也不高。

工人们常常干不了几个月,甚至干不了几天就不来了,等实在没钱花了再回来,流动性非常大,而且来了也不好好干。

  1914年,福特推出了一个新政策。

他把福特公司工人的最低工资提高到每天5美元——这相当于市场平均工资的两倍多,而且把工作时间从9小时减到8小时。

  这份工资足够工人稳定地养家糊口了。

工人们不但第一次对工厂有了感激之情,而且开始珍视自己的工作。

他们主动努力工作,生怕被解雇,队伍实现了空前稳定。

  这份远高于市场供求水平的工资使得人们挤破头想要成为福特的工人,甚至为此引发一场骚乱。

这可能是史上第一次,有人想干个体力活都干不成!

蒂姆·

哈佛德在TheUndercoverEconomistStrikesBack一书中提到此事时开玩笑说,“亨利·

福特发明了失业”。

  福特公司制定了一系列标准来选拔工人,比如要求你家里必须干净体面。

这些标准跟工人能不能干好活关系并不大,它们的作用在于淘汰人!

一个有幸进入福特公司的人和一个没被选中的人之间很可能根本没区别,唯一问题仅仅在于名额有限。

  福特公司这一招,在现代社会具有普遍意义。

哪怕是“谁来了都能干”的工作,企业也不希望“让谁都来干”,而希望员工都有一定的忠诚度和凝聚力,并愿意为此支付更高的工资,至于需要专业技能的工作就更是如此。

  这就需要用一些门槛把一部分人挡在外面。

这些门槛应该给人公正的感觉,好像得到位置的人真的是靠能力得到的一样。

  学历就是最好的门槛。

 韩国的高考军备竞赛更惨烈

如果所有高中生都不用功备考,大学也要招这么多人;

因为每个人都害怕自己考不上而用功,结果就是所有人都投入大量无谓的精力,大学还是只招这么多人。

  这么激烈的竞争,会不会绑架全国高中生只为考试而学习,乃至于影响中国的创新大业?

  不会。

  我们来看看近邻韩国。

韩国的高考竞争,比中国更激烈。

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和延世大学是韩国3所最好的大学,其录取不看别的,只看考试分数。

体育、文艺、家庭背景都没用。

韩国所有大公司高管都来自这3所大学,CEO之间常常是校友关系。

上与不上这3所大学,未来工资水平有天壤之别。

当地时间2014年11月13日,韩国首尔,韩国今日举行高考,高中高一高二的学生在考场外跪地磕头,祈求学长学姐们能够考试顺利

韩国高中生的学习时间并不比中国的少。

他们要在学校待一整天,晚上还要去上私立的补习班。

这些补习班是专门传授考试技术的地方,比白天公立学校的课重要得多,据说一个最著名的补习老师一年能赚400万美元。

与中国很多学校一样,韩国的学校也对老师实行量化管理,用一系列指标评价老师提升学生成绩的能力,最好的老师像明星一样被抢来抢去。

  韩国人研究发现,学生的高考成绩主要取决于其上自习时间的长短,为此他们认为男女同校是个不利因素,因为数据显示,男女同校的学生自习时间比单纯的男子高中或女子高中学生少一小时。

  自习时间越来越长对孩子成长也可能不利,韩国政府不得不出面搞了个“停火协议”——晚上11点之后禁止补习班上课,并且让群众有奖举报哪个补习班到点了没有放学。

居然有人靠举报补习班一年挣了25万美元。

  可是韩国不管是科学还是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似乎都没被高考的军备竞赛所影响,它是亚洲科技创新最强的国家之一,在很多方面领先于中国。

不但如此,这么强大的考试文化之下,韩国居然培养出了比中国更多的优秀足球运动员,他们甚至在电影电视剧和音乐方面也比中国强。

这是为什么呢?

  高水平工作机会能拉高人才水平

  中国大力加大教育投入是近年经济高速增长了一段时间以后的事情。

过去经济增长之前很穷的时候,教育更穷——但是“穷教育”并没有耽误经济增长。

  如果查看历史记录,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其实是在这个国家的经济腾飞以后才起来的。

韩国在1960年代识字率比阿根廷低很多,人均收入只有其五分之一,而现在韩国人均收入是阿根廷的3倍。

  也许不是教育水平决定经济增长。

也许是经济增长了以后,社会上有了更多高薪职位,人们为了能得到这些职位才对教育产生更大需求。

没有一个好的教育系统培养众多高素质人才,当然搞不了创新;

但是如果一个国家缺乏创新的工作机会,那么它也不需要创新人才。

人才和工作机会其实是共同增长的,而历史数据似乎显示,工作机会必须先走一步来带动教育发展。

  人才并不神秘。

在市场作用下如果一个高科技公司需要某一方面的人才,它就一定能找到这方面的人才。

韩国完成了产业升级,它给年轻人提供了大量高水平工作,年轻人自然就会为得到这些工作而努力。

他们可以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学到很多跟工作相关的东西,甚至可能大学也教不出什么有用知识,他们更多的是在工作实践中学习——前提是他们首先得能进入一个好大学。

至于学生在高中这几年是否花了太多时间准备考试,可能对国家经济真没什么大影响。

  穷人孩子不上名校,以后很难出头

  众所周知,有名校学历可以大幅提高一个人毕业后甚至是一生的收入水平。

但这里仍然有个因果关系问题。

一个能考上名校的学生必定是非常聪明的,那么他未来的高收入,到底是因为他聪明而获得的呢,还是因为他上过名校而获得的?

  两个美国经济学家,StacyDale和AlanKrueger,考察了将近两万名高校毕业生在毕业10年到20年的收入情况。

首先很明显名校毕业生收入更高:

一个1976年进入常青藤名校的学生在1995年时的平均年收入是9.2万美元,而对比之下如果他当初上的是个普通大学,收入将只有7万美元。

  这个研究的有意思之处在于它考察了那些有本事上名校但是最终去了普通大学的人。

在一项统计中,519名学生同时被名校和普通大学录取,结果他们后来的收入是一样的——不管他们当初选择了名校还是普通大学!

更进一步讲,只要这个学生有很好的SAT成绩,哪怕因为其他原因被名校拒绝了,他最终的收入还是跟去了名校的学生一样好。

  根据这个研究,对聪明学生来说,上不上名校并不重要。

你走这条路能成功,走别的路也能成功。

这可能是因为社会足够复杂,而市场足够有效,以至于一次没被选中也无所谓。

  但我们有理由怀疑学生的家庭因素在这里起到了很大作用,因为这个有点出乎意料的结论对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不好使。

这个研究发现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上不上名校对个人影响巨大,可以说第一步走错以后想出头就很难了。

  那么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到底差在哪儿呢?

可能与社交能力、找工作时来自家庭的直接帮助、综合素质、想象力等因素有关。

有条件的家庭根本不会让孩子一门心思考试,他们会想办法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这样的孩子将来显然会有更多机会。

  但想象力是个很奢侈的追求。

2014年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以基尼系数为标准,收入分配越平均的国家,其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越强调“想象力”,教育手法越宽松;

贫富差距越大的国家,家长越强调“努力拼搏”,教育风格也更独裁。

  如果你的竞争压力不大,甚至上哪个大学找个什么工作将来收入都差不多,你一定有闲情逸致搞想象力。

如果面临考不上名校未来收入就必然不行的局面,你最好还是先考上再想象。

[转自:

一般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尴尬

2014-06-0908:

31中国青年报

48

  盯着屏幕前的ERP系统(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笔者注),陈红丽沉默了。

  这个西南某普通本科会计学专业的“三好学生”今年毕业,投过不少简历后,她好不容易获得一次实习机会。

来了没几天,这个四川女孩却惊讶地发现,使用ERP系统做账才是现下企业的主流做账模式。

  “没戏了”。

课上课下,勤奋的陈红丽用了整整4年学习手工做账。

学校虽然也开了有关ERP系统的课,“但只开了一学期,老师敷衍我们,也没有认真讲”。

  “学都没有学过,你让我拿什么跟那些211、985的毕业生竞争?

”叹了一口气,陈红丽有些心酸地问。

  曾经的陈红丽一点也不怕一些企业赤裸裸的“只要211、985”的招聘歧视,走出学校以前她一直相信,“凭自己4年的努力肯定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但找工作的几个月下来,她头一回觉得,“就业,好难,好难。

”  学校教的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脱节  离开那家实习单位后,陈红丽颇感失落。

再想想这几个月的遭遇,这个性格倔强的女孩开始了自我反思。

  思来想去,陈红丽突然记起来“一件小事”:

大二时,一节学分值很高的专业课后,陈红丽习惯性地奋笔疾书,赶在下节课前抄完所有板书的内容。

讲台上的老师看着底下埋头抄板书的学生,半天冒出一句话:

“你们现在学的这些,在以后的工作中都用不上。

”  习惯坐前三排的陈红丽身上一震,但很快又回过神来,好学的她把这当成老师的一句玩笑话。

但两年后,这句话成了现实。

  “现在想想,真是讽刺。

”陈红丽摇摇头,“老师既然知道知识已经和用人单位所需脱节了,为什么不更换内容?

”  陈红丽的经历并非个案。

在当下的一般本科院校里,学用脱节甚至成了普遍现象。

  华中某普通本科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赵铮,同样在学习ERP系统。

顺利的话,他和90名信息管理专业同学中的大多数,在今年都应该成为ERP工程师。

  但现实却是,直到就业时,赵铮和他的同学才发现“ERP系统这么重要”。

这批要成为ERP工程师的大学生甚至搞不清楚ERP证,更别提“只上了一两个学期的ERP类的专业课”。

  那他们在学什么?

《西方经济学》的书是老版的,《信息导论》更是2003年出版的,“没赶上时代,新加的概念太少了。

”不仅如此,“上课都是照本宣科,老师对着书念他的,我们埋头睡我们的,整个教室都死那他们在学什么?

”不仅如此,“上课都是照本宣科,老师对着书念他的,我们埋头睡我们的,整个教室都死气沉沉的。

”  “为什么不更新换代?

”说起这个问题,赵铮笑了,“估计因为要重新做PPT,那些人太懒不想做吧。

”选择考研的赵铮看着身边的同学纷纷经历“更难就业季”,对曾经的老师如此调侃道。

  赵铮的不满是针对学校的。

赵铮所在的学校以机械类专业见长,赵铮学的信息管理专业是前些年才开起来的。

这么些年下来,学的内容一成不变,“其实很多内容都过时了,开的课也都莫名其妙,什么都学,太杂太乱,就是学不深。

”  去实习时,赵铮的不满变成了愤怒。

“很多工作都需要现学现用,我这4年到底学了啥啊?

”他语气激动起来:

“建什么综合类大学?

我们一个理工科院校还开了法律专业,这不是坑人吗!

”  这些还都只是冰山一角。

  东部某省份一所普通理工类本科院校应届毕业生龚鑫学习土木工程专业,在学校时,老师曾反复强调某种型号钢筋的重要性,果不其然,考试时,这种钢筋频繁出现在龚鑫的考卷上。

  可等到龚鑫去工地毕业实习时,有意识去寻找这种钢筋的他却好几天都“一无所获”。

没辙了,龚鑫跑去问工地的包工头。

对方盯着他,半响笑出声来:

“这种钢筋我们十几年前就不用了。

”  “荒唐,太荒唐了。

”龚鑫至今记得当时自己的心情:

“我到底学的是什么玩意儿啊?

是为了应付考试吗?

”  陈红丽的专业实习,则是全专业的人被拉到学校附近的一家工厂“转了一圈而已”,工业会计最难,可实习的十几天,每天老师只“稍稍讲几句”,自己则“根本没有上手的机会”。

  “虽然我预想可能有点‘水’,但我实在忍不住想吐槽,这真的太‘水’了。

”陈红丽苦笑。

  就业指导也多是草草收场。

赵铮所在的学校有开设专门的就业指导课,并且配有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专门授课。

但是,所讲的内容多为“要保持好心态”、“学长学姐都有好去向”,赵铮关心的“怎么规划方向”等等问题,压根一个字没提。

  就连到了就业季,学校能提供的帮助也微乎其微。

  整整半年的招聘期,来到赵铮学校招聘的对口企业“用两只手都数得过来”,而陈红丽为了找工作,需要每天坐一个多小时的地铁和公交去当地的重点大学参加宣讲会,再排上一两个小时的队。

而这一切,只为投一份“很有可能没有回音”的简历。

  职业吻合度低,频繁换工作、为名校考研成了常态  这样的趋势下,对口就业,成了大多数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的一种奢望。

  这在今年4月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出具的《新建本科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报告》(下称《报告》)中可以找到佐证。

据统计,2012届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中,与自己职业期待较吻合的毕业生人数仅占48%。

  赵铮对此感触很深。

整个专业一共90多人,一大半都选择了就业,但最终只有1人当上ERP工程师。

  他的同班同学,班里的学习委员曾签约一家互联网企业,从事与本专业较为相近的程序员工作。

但工作没多久,这位班里的“尖子生”感受到巨大的差距:

“这个行业实践性强还需要专业知识,要想当程序员,还得再学。

”  迫不得已,这个男生报名学习北大青鸟java的相关课程,半年的学费就是1万元,“快抵上我们两年的学费了”。

  一个更严峻的现实是,即便找到合适的工作,不少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也很难适应。

《报告》指出,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对就业现状的满意程度在近两年来一直维持在47%~57%的区间。

  毕业于中部某省份一所一般本科院校的梁琴,在一家国有企业已经工作快一年了。

上大学时,梁琴并不知道电路这门课有多重要,她对这门课的印象只停留在“老师自顾自地讲,前三排全空着,底下的人玩手机、睡觉,干什么的都有”。

要考试了,就“突击背一背”,甚至,她还能拿到不错的分数。

  直到正式入职,梁琴慌了:

几乎每项经手的工作都离不开这门专业课。

放假了,和在一所重点大学读相同专业的弟弟聊天时,梁琴的慌张变成了心凉:

同样的电路课,弟弟的学校却比自己的母校多安排了整整好几十个学时,不仅如此,考试严格、老师也负责、学习气氛还浓,“简直越问越心惊”。

  “还能有什么原因?

老师根本不够,学时只能被压榨。

学校和老师敷衍,我们也敷衍。

”梁琴很郁闷。

如今,在白天忙碌的工作之后,留给她的,是硬着头皮的“自学”。

  梁琴是幸运的,至少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和努力的方向。

她的不少同学,如今甚至还在“迷惘”。

  她的一个同学在毕业的头一年频繁换工作。

助理工程师、销售、保险,甚至是电子厂的技术工人,工作换了一大把,却“根本找不到对口的”。

一年后的同学聚会,这个昔日里拿奖学金的“钉子户”在酒桌上喃喃自语:

“大学4年真是白上了。

”  类似的现象频繁地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华北某普通本科院校的理工类毕业生林鹏害怕了。

他把这一切归结为学校的差距。

为此,他给自己定了个目标:

“一定要考上985、211高校的研究生。

”林鹏和他的同伴一起,起早贪黑,为了“名校梦”持续努力超过大半年。

  今年春天,报考武汉大学的林鹏和他的不少同学卡在了复试或是初试的分数线上。

江南的一所普通本科院校招生办曾向超过国家线好几十分的林鹏抛来橄榄枝,但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再战!

林鹏和他的一帮同学决定继续考研。

有的人为了减少竞争,甚至临时调换了考研的专业。

根据《报告》显示,2012届考研选择换专业的学生比例高达29%。

  甚至,在当下的普通本科院校,出现了一群“为躲避就业选择考研的毕业生”。

陈红丽得好友牛萌被一系列的招聘歧视“吓”得缩回了学校,“她就是害怕找工作才去考研,可这样的心态,那肯定考不上啊。

”叹口气,陈红丽说。

  “高不成,低不就”,一般本科院校亟待转型  “就业难,归根结底就是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所长、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一针见血地指出。

  陈宇认为,过多的本科院校都以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为主,但劳动力市场最紧缺的是技术型人才。

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就是,一个白领的岗位常常是成百上千的人竞争,而一个技术型的工作却鲜有人问津。

  这其中,普通本科院校尤其尴尬,在学者眼中,普遍将其视为“夹心层”。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孙诚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中提到,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型大学和高职(专科)院校的定位相对明确,而地方普通高校作为夹心层,定位常有“高不成,低不就”的困惑。

  孙诚表示,推动这类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将极大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而近日教育部宣布的将推动600本科院校转为职业院校则被陈宇视作“让这个结构性的失衡得到调整”的举措。

  院校转型,也成为了当下不少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心声。

  陈红丽发现,自己身边有不少本科院校毕业生工作后还要去职业院校回炉再造,“这虽然是讽刺,但也实实在在说明现在的这个模式必须要改”。

[转自:

985和211仍是名企招聘要求

2014-11-2211:

25扬子晚报

学历至少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英语过六级,专业知识得“杠杠”的,但工作地点在工厂车间,时间得三班倒,这样的职位你愿意去吗?

昨天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江苏省2015届毕业研究生暨高校师资专场供需洽谈会”上,一些“高精尖”企业推出的高级蓝领职位意外受到硕士研究生的热捧。

一家半导体生产企业招8名一线工艺工程师,竟有50多名硕士研究生报名争抢。

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这些高级蓝领职位有别于传统技术工人,工作地点在净化车间,起薪4000以上,远高于专科生。

  看看求职的隐形门槛

  门槛1985211

  不少企业将“985”“211”作硬杠杠

  一句“只要985、211高校毕业生”的招聘要求曾饱受争议,教育部门已下禁令,禁止用人单位标明学校的门槛,实际招聘时,名企只要“985、211毕业生”已成潜规则。

  “几乎成为汽车行业的‘潜规则’了,只收985和211的学生,我们非211学校的研究生,压根连申辩的机会都没有。

”汽车专业的研究生小朱(化名)忍不住向记者吐槽。

小朱的本科在南航就读,考研时惨遭调剂,成了南京的另一所非211高校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

“今年上海大众、江淮汽车等汽车行业的龙头老大到学校做宣讲时,我和同学特地赶过去投简历。

但‘龙头老大’们压根都不理我们。

”小朱透露,不少高端汽车制造企业,招聘时都将“985”和“211”视作硬杠杠。

“本来是大家心照不宣的隐形潜规则,但今年我发现,这样的情况越来越明显,今年的不少单位,直接将‘只收985和211高校毕业生’写在了招聘要求里。

  用人单位“自白”:

985和211高校的学生,的确“后劲更足”。

一家证券公司的招聘负责人表示,之所以在招聘要求中写上对应届生们“出身”的要求,完全是出于对学生个人素质的考量。

一方面,985高校和211高校的学生,在真正入职后发展的确优于非211高校的毕业生。

另一方面,现在单位的人数较为饱和,但在招聘时我们收到的简历太多,筛选简历时需要投入的精力太大。

所以干脆在招聘要求中加上‘985和211高校毕业’这一条,提前从‘第一关’就开始筛选掉一批学生。

  门槛2英语六级

  英语不过六级找不到高薪岗

  申请香港高校时四六级都不顶用了,就业时为什么还要拿四六级当“门槛”?

昨天的招聘会现场,不少男生在逛完展位后都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六级考了三遍都没过,去应聘的时候才发现,大凡工资高的岗位,都得过六级。

”农学专业的研究生张强(化名)很无奈。

“成天泡在实验室里和导师做课题,英语这一块也就忽略了。

”江苏省粮食集团的粮食类业务员、法务、会计等岗位,都注明了“英语六级”的字样。

南京财经大学财务专业的女生许同学告诉记者,班里的同学都通过了六级,“会计专业对英语六级也有要求,少了六级证书,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六级是我们用人的基本要求。

”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的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单位在上市、对外交流等方面,都会用到英语,所以新招聘的员工,英语必须要过六级。

“国外客户越来越多,写报告与对方交流都要英语,光有技术不顶用啊。

而且专业的高级的软件只有英文版,过了英语六级未必能看懂。

”另一家企业的招聘负责人说,连公司的主页都是全英语。

  门槛3情侣档

  “情侣档”求职成功率低

  在研究生招聘会现场,“情侣档”成了一道独有的风景,一对对情侣结伴求职。

在一家企业的展位前,一对情侣向招聘单位的工作人员咨询情况,两个人看中了同一家企业。

招聘人员婉言拒绝了,“我们单位不招情侣档,男生的资料可以留下来。

”这对“情侣档”表示不理解,“两个人在一起工作,有更多共同话题,经常一起讨论工作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且在一起就不会总想着跳槽,公司肯定也希望员工稳定,这样能创造更多效益。

记者调查中发现,多数企业不愿尝试招聘情侣,很难提供适合两人的岗位。

“如果一方失职,另一方是直属领导,该怎么处理?

这样的情况很麻烦。

”就业专家认为,求职者们在找工作时,应理性结合自身情况,不应该一味要求双方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作为求职的首要条件。

  门槛4性别

  女生求职需要更出色的科研成果

  “毕竟IT行业节奏快,压力较大,男生更能够吃苦。

女生如果有不错的技术背景,在校或是实习期间有相关的项目成果,也是受欢迎的。

”常州一家信息科技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胡先生告诉记者,在应聘他们的IT技术岗时,如果双方专业条件差不多,一名女研究生和一名男本科生,当然会更倾向于要男生。

“女生进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