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4221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0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docx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docx

第四单元复习资料

10.古诗三首

作者简介

1.李贺,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著有《昌谷集》。

2.于谦,明代诗人,是一位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又是一位廉洁、正直的清官。

3.郑燮,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1.我会读。

一类字:

二类字:

2.我能理解古诗

★《马诗》[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yān月似sì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释

诗题中的“马”是战马,从大漠、金络脑看出这是一匹战马。

大漠:

广大的沙漠。

燕山:

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

钩:

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当:

何时将要。

金络脑:

即金络头,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快走:

快跑。

走,跑。

此处有“奔驰”之意。

踏:

奔驰清秋:

清朗的秋天。

译文

在月光的映照下,大漠里的沙像雪一样,燕山之上悬挂着一轮如银钩的弯月。

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赏析:

1.作者通过写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但是又不被赏识,无法实现梦想的无奈。

2.这与“马”又有什么关系呢?

(诗人把自己想象成战马,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马身上。

3.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他的感情的?

(托物言志)

★《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石灰吟:

赞颂石灰。

吟:

吟颂。

指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有吟诵、赞美之意。

千锤万凿:

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千、万:

虚词,形容很多。

锤:

锤打。

凿:

开凿。

若等闲:

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若:

好像、好似;等闲:

平常。

粉骨碎身:

指石灰使用时,要碎散成粉末。

浑不怕:

一点也不怕。

浑:

全。

清白:

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人间:

人世间。

译文

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竹石:

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咬:

诗中指紧紧扎根在土里。

  咬定:

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立根:

扎根,生根。

 原:

本来,原本。

  破岩:

破裂的岩石。

  磨:

折磨,挫折。

  击:

打击。

  坚劲:

坚韧、刚劲。

  任:

任凭。

  尔:

你。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无数磨炼和打击依然坚韧劲拔,任凭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让它屈服。

对比赏析:

1.《石灰吟》《竹石》这两首诗,分别描绘的是石灰与竹子,石灰与竹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石灰:

开采石灰时非常艰苦,石灰烧制时要面临严峻的考验。

但石灰面对各种考验坚强不屈、洁身自好。

竹子:

长在高山岩石中,高大挺拔,经受各种磨难仍然坚韧不拔、顽强不屈。

2.诗人仅仅是在赞美石灰、竹子吗?

“清白”指的是石灰的颜色,隐指高尚的节操。

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是拿石灰自喻,说明自己不管遭受多大的挫折,即使是粉骨碎身,也要保持高尚的品格。

诗人借石灰的志向、清白和坚强不屈,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

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竹石》也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作者借赞美岩竹的顽强,说明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

3.特殊句型。

比喻: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拟人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4.课文重点梳理。

1.《马诗》《石灰吟》和《竹石》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马诗》中诗人借写马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渴望__建功立业_的抱负。

3.《石灰吟》表面上是写石灰,实际上是借石灰自喻,表达了诗人坚强不屈不怕牺牲、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

4.《竹石》是借竹子来表现诗人_刚正不阿_、_正直不屈__的高尚情操。

5.易考点梳理。

1.《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的作品。

诗人通过对不畏“千锤万凿”

“烈火焚烧 ”,即使“ 粉骨碎身  ”也要留下清白的石灰石的描写,赞颂了石灰石  坚强不屈  的品质,抒发了诗人坚强不屈、不怕牺牲和洁身自好  的思想感情。

2.《马诗》是一首借马来抒发个人情怀的诗。

诗人把自己比作马,认为如果受到重用,就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

诗中用“沙如雪”“月似钩”两个比喻描绘了祖国北方的广漠原野。

从“  何当  ”一词可以看出,诗中描写的不是现实,只是诗人的一种期望,表达了诗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  的思想感情。

《马诗》中的“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抒发 了诗人因热切期望为国建功立业,却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感慨。

5.《竹石》一诗中最能体现竹子品格的诗句是: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这首诗表面上在写竹,其实是写诗人自己,表明了诗人正直倔强、不屈不挠  的精神。

6.《石灰吟》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古诗,诗人于谦用“ 粉骨碎身浑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句诗表达自己的高尚节操。

6.拓展延伸。

★带“马”的四字词语:

粗略地看(走马观花)立下功劳(汗马功劳)地势平坦(一马平川)

走在前列(一马当先)快上加快(快马加鞭)马到成功招兵买马

★与“竹子”有关的成语:

胸有成竹势如破竹 罄竹难书

★含“千”“万”的成语:

千锤万凿千门万户千磨万击千军万马

★含一组近义词:

粉骨碎身聚精会神开天辟地惊天动地翻天覆地

★出自诗句的成语:

粉骨碎身: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柳暗花明: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春风得意: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万紫千红: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托物言志的古诗:

《蝉》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墨梅》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咏物古诗名句

柳树: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庐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大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荷花: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花中四君子梅、竹、兰、菊;岁寒三友松、竹、梅。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1.课文结构梳理。

被捕前——局势严重坚决留下(忠于革命)

被捕时——严峻态度处变不惊(坚贞不屈)倒叙写法

法庭上——安定沉着视死如归(充满信心)按时间的顺序回忆

被害后——无比悲痛化作力量(激励家人)前后呼应

2.课文易考点梳理。

1.课文写了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和在法庭上与敌人作斗争的事。

展现了李大钊面对敌人的凶残暴行时,临危不惧、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高贵品质,以及他忠于革命、忠于党的伟大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深的怀念之情。

2.《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时间顺序来展开的,运用_对比_、_衬托__的方法表现了李大钊__忠于革命事业__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时___坚贞不屈__的高贵品质,同时也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敬仰和深切怀念__之情。

3.课后习题

1.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了父亲经受了敌人的残酷折磨;“平静而慈祥的脸”说明父亲面对敌人的无所畏惧和对亲人的爱。

2.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

“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

(这句话是对父亲的语言描写,突出地表现了父亲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他完全明白形势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这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李大钊同志为了革命事业,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3.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关系?

好处?

过了好半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

“昨天是几号?

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课文中与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是“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这样写的好处是_首尾呼应,突出文章主题。

4.拓展延伸。

◇赞美李大钊的词语:

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临危不惧坚贞不屈奋不顾身

◇形容害怕的成语:

怒气冲冲勃然大怒火冒三丈怒火冲天怒发冲冠

◇形容害怕的成语:

胆战心惊忧心忡忡心惊胆寒心惊肉跳

12.为人民服务

1.课文易考点梳理。

1.课文开头就提出了鲜明的观点一一_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队伍要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然后围绕这个观点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树立“_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__批评 ,为人民的利益_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_搞好团结、 克服困难、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2.《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1944年9月8日张思德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演讲是围绕“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一中心句来展开的,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3.本文毛泽东写的一篇议论文,学习议论文主要表达方式──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引用、对比、举例”的论证方法及逐层深入的结构特点。

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是“本来”的意思,“或”是“有的”的意思,“于”是“比”的意思,“重于泰山”即比泰山重,“轻于鸿毛”即比鸿毛轻。

句子意思是: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死比鸿毛还轻。

2.重点理解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完全”说明“我们”这个队伍是百分之百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目的。

“彻底”则说明了“我们”这个队伍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工作,时刻都想着人民。

这句话揭示了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和标准,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关系。

2.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指出张思德同志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之一,革命队伍中有无数这样的同志。

3.

(1)“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

(取得全民族的解放,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2)为实现这一革命目标应该怎样做?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互相爱护”)

4.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这句话是说,革命斗争,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遇到艰难困苦。

但是,我们为了人民利益,为了全民族的解放,就不能怕困难,要看到成绩和光明,要树立信心,鼓足勇气。

5.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队伍里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的,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

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革命目标。

3.课后习题

1.(课后第二题)《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在__1944_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课文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