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部编版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419780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部编版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部编版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部编版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部编版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部编版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部编版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Word格式.docx

《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部编版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部编版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部编版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Word格式.docx

A.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等全部统一于中央,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B.只是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

C.消除王国的势力,使诸侯王不再与中央作对

D.革除秦朝的一切弊病,沿用秦朝的政治制度

11.某校七年级

(1)班的同学们在学习本课时,对汉武帝的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措施进行了讨论,请你参与进来并回答相关问题。

【史实探究】

针对地方诸侯王势力膨胀,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削弱地方封国的策略。

(1)主父偃为汉武帝提出了怎样的削弱地方势力的建议?

效果如何?

【知识归纳】

(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填写汉武帝在位时期,在经济、思想文化上和军事上采取的措施。

措施

内容

作用

经济上

把铸币权__①__,统一铸造__②__;

实行盐铁__③__、专卖;

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思想

文化上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__④__,独尊儒术”;

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__⑤__

军事上

派__⑥__、霍去病出击匈奴

【活动总结】

(3)通过探究,你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何意义?

1-10:

ACBDBBCBBA

11.

(1)主父偃建议汉武帝实施“推恩令”。

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无力与中央抗衡。

(2)①推恩令 ②刺史 ③罢黜百家 ④太学

(3)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同步检测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推恩令;

设立刺史;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设立太学;

中央统一发行五铢钱;

盐铁官营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学习,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延续和巩固,学习本课可以和秦始皇对比一下,他们在加强中央集权上的异同点和历史影响。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

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其它诸子百家思想逐渐衰落,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各项措施

难点: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材料分析、小组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茂林烟雨埋弓箭,石马无声蔓草寒。

--------------唐·

薛逢

发陵烟雨埋弓剑,石马无声蔓草寒。

------------------唐·

李商隐

汉家天马出蒲梢…茂陵松柏雨萧萧。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唐·

李贺

英雄从来只数君,荒坟犹自上侵云。

---------------------清·

徐开熙

2.鼓励学生猜猜图中巨大的陵墓是谁的,谈谈这些诗歌给你的感受。

3.教师总结:

号称“东方金字塔”的汉武帝茂陵,高46米,耗时3年,每年占用整个西汉政府贡赋1/3,征用徭役数百万而完成的巨冢,仅次于秦始皇陵,居汉陵第一。

陵墓的主人汉孝武帝刘彻,是历史上堪与秦始皇相提并论的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16岁登基,在位54年,经历了“文景之治”的积累,一改汉初以来“无为而治”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治国方略。

他打击和限制外戚与豪强对政权的威胁;

采用“推恩令”不断削弱各诸国的力量;

将盐铁经营权收归官营,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加强了财政与金融管理;

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国家的指导思想,形成了大一统的格局。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这样评价他: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个民族永远的名字,这就是大一统的汉朝。

[设计意图:

采用图片创设情境,利用诗歌优美且气势磅礴的语言营造氛围,导入新课,直观形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讲授新课

问题探究:

请同学们迅速浏览教材,结合以下三则材料思考:

汉武帝即位之初,面临何种局面?

材料一: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

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汉书·

主父偃传》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汉书·

董仲舒传》

材料三:

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

吴王擅鄣海泽,邓通专西山。

山东奸猾,咸聚吴国,秦、雍、汉、蜀因邓氏。

吴、邓钱布天下

----------桓宽《盐铁论》

(学生阅读教材及材料,思考回答)

学生:

材料一反映了政治上王国势力膨胀、违法乱纪,威胁中央统治;

材料二反映了思想上不统一;

材料三反映了诸侯王经济实力强大,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教师过渡:

假如你是汉武帝,你应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教师过渡:

汉武帝时期是否具备采取措施的条件呢?

材料四自:

天子不能具钧駟,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盖藏,…至汉武之初,……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

-----------司马迁《史记》

教师提问:

这则材料说明汉武帝时期西汉的国力发生了样的变化?

经济上比较富庶,便于汉武帝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教师设疑:

如果汉武帝个人唯唯诺诺,可能也不会有什么建树,那么汉武帝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课件展示材料)

材料五:

今陛下(汉武帝)好陵阻险,射猛兽。

------------------《汉书·

司马相如传》

(汉武帝)入山下驰射鹿豕(音s,猪)孤兔,手格熊罴(pi,棕熊)。

--------------------《汉书·

东方朔传》

教师:

从材料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强壮魁梧的体魄,刚毅有为的性格,这是汉武帝的基本特征,除此之外,汉武帝还具备聪慧睿智的头脑。

(《汉武帝的三张面孔》,强调汉武帝的英明和睿智。

[设计意图:

全面地了解历史人物,让历史人物的形象鲜活饱满,为后面探究汉武帝釆取的措施提出其“性格依据”。

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了结论,那就是汉武帝进行一场伟大的变革的时代,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课件展示主父偃:

故事里学知识:

主父偃是齐国临淄人,年轻时曾学习纵横术。

最初在齐国游历,但是由于受到儒生的排挤,以至于在齐国难以容留。

他家境贫困,向人借贷,但是无人肯借。

没办法,只好离开齐国,北游燕、赵、中山等国,但也没有得到重用,客居他乡,十分困苦。

在元光元年,他西游长安,求见大将军卫青。

卫青数次向汉武帝推荐他,但是都没得到召见。

无奈之下,自己向汉武帝上书言事。

没想到早晨上的奏章,到了傍晚就得到了汉武帝的召见。

汉武帝对他说:

“你以前在哪儿?

为什么我们见面这么晚啊?

”并封他为郎中。

后又升为谒者、中郎、中大夫,一年之中四次升迁

--------------------摘编自《汉书·

后来主父偃又上疏了什么内容得到了汉武帝重用呢?

出示材料:

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

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馀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

必稍自销弱矣

教师引领学生解读史料,同时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推恩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规定诸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外,还可以把王国封地分给各自的子弟,皇帝又加封这些子弟为诸侯。

新封的诸侯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理。

教师讲解:

“推恩令”的实施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学生回答:

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使他们无力对抗中央,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请大家再想想,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除了实行“推恩令”之外,还有什么“杀手铜”?

建立刺史制度。

(教师出示下面三个问题,让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回答)

问题1:

什么是刺史制度?

问题2:

刺史的职能是什么?

问题3:

汉武帝采取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及总结)

教师补充:

刺史,中国古代官职名,本为御史的一种,始于汉代,其等级和职权范围随朝代不同而多有变化,但经常是各地方重要官员。

“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

“史”为“御史之意。

汉武帝为了强化地方监察制度,在地方设刺史。

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派遣刺史人进行监督。

刺史虽然官品很低,权力却很大,他们有权监察郡国长官,如果发现官吏有欺瞒中央等行为,可以直接奏报帝,加以制裁。

刺史负责监督地方官员,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汉武帝的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皇权。

汉武帝利用“推恩令”解决了封国问题,设置刺加强了对全国的监察控制,实现了政治上的一统,那么思想上统一,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课件展示标题:

我的百姓谁做主?

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图片并指导学生观察)

从以上两幅图片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秦朝焚书坑儒,汉朝重视儒家思想。

想知道儒家思想在汉朝是如何开始受重视的还得从一个历史人物说起。

课件出示材料

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

下帏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

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教师总结:

董仲舒是广川人,好学深思,从少年时代就开始|研习(春秋,在学习时非常专心,达到了“三年目不窥园”的地步,也就是说三年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

正因为如此,他对儒学非常精通,并最终成为一代大儒。

那么,这位一代大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呢?

愿材料研读:

(教师出示材料,引导学生阅读)

他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天人三策》

“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指的是什么?

儒家学说,即儒术。

六艺就是指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

礼、乐、射、御、书、数。

总体上解释就是儒家学说。

汉武帝是怎么做的呢?

(引导学生回答)

新学生回答: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董仲舒的建议为什么被汉武帝所接受?

(学生讨论,回答)

师生总结:

汉初,诸子百家各派学说仍很活跃,不利于中央论集权,不适应汉武帝时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此时的儒家学说经过了董仲舒的改造、发挥,吸收了法家、道家学派的一些恩想,

与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有所不同。

这一思想适合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

正如黄仁宇所说:

“董仲舒之尊儒,并不是以尊儒为目的,而是树立一种统一帝国的正规思想。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因此,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以后,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影响深远。

董仲舒死后,汉武帝有一次经过他的墓地,特意下马。

后来把他的墓叫做“下马陵”。

汉武帝在其墓地下马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汉武帝对董仲舒的怀念和敬重。

本部分通过图文资料、故事等展示、分析与解读,旨在提高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已经和汉武大帝一起解决了两个问题,这位君主是不是可以高枕无忧了呢?

当然不是,他还有问题三:

于是大农陈藏钱经耗,赋税既竭,犹不足以奉战士……而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

---------《史记·

平准书》

鼓铸煮盐,其势必深居幽谷,而人民所罕至。

奸猾交通山海之际,恐生大奸先帝哀边人之久患,苦为虏所系获也,故修障塞,饬烽燧,屯戍以备之。

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

------------------《盐铁论》

2、汉武帝采取了那些哪些措施?

3.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1:

统一货币,统一使用五铢钱;

实行盐铁专卖;

在全国范围内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教师补充介绍五铢钱与半两钱的差别

学生2:

主要是当时的情况决定的。

当时的状况是:

许多人弃农经商,影响农业发展,影响经济发展。

教师适时补充教材资料,进行说明

学生3:

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其他政策的推行奠定了基础。

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三)、本课小结:

汉武帝即位后,在政治上、思想上、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巩固了大一统王朝,使汉朝进入鼎盛时期。

歌诀总结

汉武雄图载史篇,大一统固汉江山

解决封国推恩令,始作俑者主父偃

全国划分十三部,派遣刺史常察监。

重用文士董仲舒,统一思想强集权

罢黜百家尊儒术,长安太学来兴办。

控制经济五铢钱,外加专卖铁和盐

政治思想加经济,汉朝鼎盛美名传。

(四)、课堂练习

1、穿越时光隧道,来到汉武帝时期的最高学府太学,你将在这里学习( D )

A.天文算术之理B.法家治过之道C.纵横之道D.儒家的经典

2、“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无)邪(反叛)心。

”下列与这一思想最相似的是(D)

A.宗法制B.分封制C.科举制D.“推恩令”

3、“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下列属于汉武的功绩是(B)

A、统一文字、,度量衡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创建科举制度D、设立行省制度

4、秦皇汉武在处理某一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D)

A、国家统一问题B、外族入侵问题C、中央集权问题D、儒家思想问题

(五)、板书设计

一、“推恩令”的实施

1、诸侯王和地方豪强问题

2、推恩令的具体措施

3、刺史制度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思想上需要统一

2、设立太学

三、盐铁专卖

1、中央统一发行五铢钱

2、盐铁官营

3、平抑物价

(六)、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后练习题

1.某部电视剧的开篇序幕中说: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请问,这里的“他”指的是(  )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成吉思汗

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

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

A.创立中央集权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巩固大一统局面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3.汉武帝为了解决王国问题颁布“推恩令”,其主要的目的是()

A.实现民族和解B.发现和推荐人才

C.加强中央集权D.巩固边疆地区

4.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采取的措施是(  )

A.颁布“推恩令”B.设西域都护府

C.加强监察制度D.推行儒学教育

5.西汉时期,王国问题的解决是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

6.如果你生活在汉武帝统治时期,要接受最高学府的儒家教育,必须到(  )

A.洛阳B.咸阳C.长安D.开封

7.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因为()

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发挥

B.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D.汉武帝任用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了大官

8.汉武帝统治期间,铸造的钱币是(  )

A.贝B.五铢钱C.半两钱D.交子

9.为了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B.兴办太学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统一铸五铢钱,盐铁官营

10.“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及其“非常之功”是(  )

A.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嫘祖发明养蚕缫丝

C.李冰修筑都江堰D.屈原创作《离骚》

11.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统一国家的建立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2.近年来,各地儒学学会的成立显示出儒学在我国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儒家思想自诞生以来,不断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活力,而且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这一地位的确立开始于(  )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唐玄宗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高祖刘邦为了汉室江山永固,曾分封子弟到各地做诸侯王。

随着时间推移,诸侯王势力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汉景帝时,采纳了晁错的建议试图用武力和法令直接削藩,结果引起了“七国之乱”,晁错被诛。

到汉武帝时,王国问题终于得以彻底解决。

材料二 秦时明月汉时关,滚滚黄河蓝蓝的天……万里江山千钧担,守业更比创业难。

——电视剧《大汉天子》片头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出汉武帝在“守业”中解决了哪一困扰中央的重大问题。

从材料一中找出这一问题的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是怎样解决王国问题的?

这一措施巧妙在哪里?

(3)“万里江山千钧担,守业更比创业难。

”结合所学知识,对汉武帝来说,“守业”还有哪一难处?

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对封建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