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 第3章 第2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10413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9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 第3章 第2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版 第3章 第2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版 第3章 第2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版 第3章 第2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版 第3章 第2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 第3章 第2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Word格式.docx

《版 第3章 第2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 第3章 第2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 第3章 第2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Word格式.docx

中纬度地区

垂直分

异规律

随高度上升,温度降低,降水发生变化

随等高线延伸,垂直方向更替

纬度较低、海拔较高的山地

地方性

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

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

较小尺度的地域

1.南北半球自然带分布差异:

南半球缺失寒带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的原因是这两种自然带的分布纬度在南半球是广阔的海洋。

2.高纬度地区纬度地带性明显:

高纬度地区气温低,蒸发量小,相对湿度大,东西方向上水分条件的差异小,故纬度地带性明显。

[理解—要点突破]

1.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名称对应关系

在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对应关系中,以下几点需要同学们注意:

(1)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名称基本一致的是热带雨林带与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带与热带草原气候。

(2)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荒漠带的对应中,气候使用的是“沙漠”,自然带使用的是“荒漠”。

(3)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4)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5)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在各地的降水特征不同,对应的植被可能是森林、草原和荒漠三种类型(一般来说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为森林,200~400mm为草原,在200mm以下为荒漠)。

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成因及分布

地域分

纬度地带分异(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干湿度地带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影响

因素

主导因素

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

成因总结

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

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

特征

延伸方向

纬线方向(东西方向)

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更替方向

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典型景观

变化例证

[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1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2017·

全国卷Ⅰ)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

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

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

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据此完成1~3题。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

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不同D.行政管辖不同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温B.降水

C.光照D.土壤

1.B 2.D 3.A [第1题,根据材料,“3月25日”正值初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说明冬季落叶,初春萌发,为落叶阔叶林。

第2题,D对:

根据材料,“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

“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

这种变化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只能说明此处的行政管辖不同,不同的行政管辖对绿化隔离带景观的不同管理措施导致了景观的差异。

A错:

图中所示存在差异的绿化隔离带景观都是绿化用地。

B错:

绿化隔离带为公共绿地,不是居民自发所为。

C错:

不可能人为规划“杂树丛生,灌木零乱”。

第3题,A对:

影响一个区域自然植被是乔木还是灌木的首要因素是气温。

B、C、D错:

降水、光照和土壤都有影响,但不是影响灌木或乔木栽种范围的主要因素。

]

考向2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

结合左图、右图,完成4~5题。

【导学号:

92040045】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

B.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转黄

D.图中城市道路两侧的银杏树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

5.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这反映了(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非地带性现象

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4.A 5.C [第4题,根据题干信息,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可知入秋以后,随着气温急剧下降,银杏树叶凋零,说明为温带落叶阔叶树种。

第5题,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北京纬度较高,气温低,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比南京早,这反映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纬度地带分异(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在分析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2)在分析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考点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对应学生用书第71页)

[识记—基础梳理]

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1)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

(2)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

(3)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

(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

一般来说,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据此可知:

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纬度地带分异(下图),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

(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

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

因此,有些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

(3)随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高度不同

①山体所在纬度——同类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

如针阔叶混交林带,在亚热带(台湾玉山)海拔可达2800米,到暖温带(小五台山)只能到2000米,而到了中温带(长白山)仅1200米。

②坡向——同一山体,同类自然带分布,阳坡高、阴坡低。

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夏季气温小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等温线为山体的雪线。

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

一般来说:

温度(热量或纬度)因素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

即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

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降水因素

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

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

即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地貌因素

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

季节因素

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

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

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

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

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雪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

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

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

1.(2017·

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

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

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

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

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

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

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下图)。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

[解析] 第

(1)题,根据材料中的描述,正常情况下,随着海拔升高,植物多样性呈现低—高—低的规律。

读图,找出不符合此规律的坡向与高度并加以分析。

(2)题,正常情况下,阴坡水分状况优于阳坡,植物多样性高于阳坡。

图中2300米以上部分就体现了这种差异。

第(3)题,阳坡受太阳光照时间较长,获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

根据材料可知,阳坡与阴坡的降水条件、坡度差别不大,而导致阳坡与阴坡的植物多样性有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应为蒸发量大小导致的水分条件的差异,所以判断阳坡温度高,蒸发量较阴坡大,湿度低。

第(4)题,由材料可知,在更高海拔地区,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

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热量条件变差,蒸发量减少,水分差异也相应变小,阴、阳坡相互影响增强,从而导致阴坡和阳坡的植物多样性差异减小。

[答案] 

(1)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

阳坡,苔原带的下部(中下部,2000~2300米左右)。

干扰强度分布特征:

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越低,干扰越强烈)。

(2)(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高。

依据:

(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

(3)特点:

阳坡地表温度高、湿度低(水分条件差)。

原因:

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

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

(4)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

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判读方法

(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如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

(2016·

全国卷Ⅰ)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

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

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

据此完成2~3题。

2.磷高累积区是(  )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

3.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

A.大气温度较低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D.地表径流量较小

[思维流程] 

2.A 3.C [第2题,气温升高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常绿阔叶林带和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海拔较低,气温较高,且处于山地东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流水侵蚀加剧,森林植被也大量吸收土壤中的磷元素,故这两个森林带不可能是土壤中磷高累积区;

高山冰雪带海拔高,土层浅薄,且气温低,冻土使水分难以下渗,故土壤中磷累积少;

高山草甸带位于高山冰雪带以下,高山冰雪融水使得该带土壤中水分含量丰富,且气温较低,蒸发弱,故为磷高累积区。

第3题,该山坡2000~3000米处低于高山草甸带的海拔,故气温较高;

2000~3000米处分布着森林带,生物生产量高于高山草甸带;

根据“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2000~3000米处磷累积量远少于磷高累积区,由此推测该地土壤含水量低,地表径流量大。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

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92040046】

4.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5.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m左右。

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4.C 5.A [第4题,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我国雪线的分布趋势大致是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第5题,一般来说,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两大方面:

气温和降水。

气温越高,则雪线也相对越高;

降水越多,雪线相对较低。

横断山区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大,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因此梅里雪山雪线相对较低。

考点三|非地带性现象

(对应学生用书第73页)

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不具备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垂直分异规律,或者使陆地自然带的分异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

地方性分布(现实状况)

海陆

南半球中

高纬度

苔原带、针叶林带

南半球该纬度无陆地

北极地区

冰原带

北极地区主要是北冰洋

地形

起伏

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

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深入内地

科迪勒拉山系西侧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

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长条状

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

东非高原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东岸向较低纬度延伸,西岸向较高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是寒流,降温减湿;

大陆西岸是暖流,增温增湿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

东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是暖流,西岸是寒流

南北半球副热带的大陆西岸

热带荒漠带沿纬线呈带状分布

热带荒漠带南北延伸或直逼海岸

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

欧洲西岸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向北延伸广

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昆仑山麓

绿洲

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

尼罗河谷地

热带荒漠带

尼罗河水灌溉

判断自然带的分布是地带性还是非地带性,应依据该自然带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应该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自然带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

非地带性(地方性)的主要表现

非地带性的主要表现可以归纳总结为“缺失”“改变”“约束”“块状”四方面。

(1)缺失: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大陆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2)改变:

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了变化。

例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受厄加勒斯暖流和信风的影响,形成了热带雨林带,而西部却是热带草原带。

(3)约束:

自然带的分布范围受到约束。

例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的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呈条状,就是由于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作用。

(4)块状:

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是受高山地形和土壤、水分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

例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是高山冰雪融水在山麓冲积扇下埋藏或出露地表而形成的。

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

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间,在①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在②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

读图,回答下题。

1.在达尔文看到的①地景观和②地现象中,任选其一说明成因。

[解图流程] 

[答案] ①地:

地处低纬,气温高,位于东南信风迎风海岸,沿岸有暖流,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

②地:

山地海拔高,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变化,形成垂直气候带,从而形成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

下面两幅图中,甲图为雅加达到北京附近沿经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乙图为北京附近沿纬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2.在A处的大片森林中出现苔原植被是因为(  )

A.受纬度位置影响,属纬度地带性

B.受海陆位置影响,属经度地带性

C.受地形影响,属垂直地带性

D.受地形影响,属非地带性

3.在乙图中,D处能形成草原的原因是(  )

A.受到夏季风的影响,气候较为湿润

B.受到西风的影响,西风带来丰富的降水

C.E处有高山冰雪融水,使这里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

D.受冬季风的影响,冬季风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

2.D 3.C [第2题,甲图反映从低纬到高纬自然带的变化,据图例可知,A处为苔原带,处于亚寒带针叶林的包围之中,苔原带位置应偏北,此处出现苔原带,反映地形因素的影响,属非地带性。

第3题,乙图反映从沿海到内陆自然带的变化,据图例可知,D处为草原,周围地区为温带荒漠,则D处水源较为充足,反映高山冰雪融水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地理图表专攻(九)|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对应学生用书第75页)

垂直自然带谱图多以某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识记—常考图示]

 

     

[领悟—判读技巧]

1.判读此类图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

(1)山麓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的对应关系:

山麓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

(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复杂程度的因素:

自然带垂直带谱的复杂程度与山体所在纬度、山体的相对高度、山体海拔相关,具体如下图:

(3)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坡向的分布高度:

一般来说,向阳坡高于背阴坡,这与向阳坡热量条件优于同一高度的背阴坡有关;

迎风坡高于背风坡,这与迎风坡降水量大于同一高度的背风坡有关。

具体如下图(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为例)。

(4)夏季气温低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0℃等温线为山体的雪线。

2.此类图的判读技巧

(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

带谱的复杂程度受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垂直带谱越复杂。

(3)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

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4)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

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

南半球则反之。

如下图所示:

(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

(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

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6)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

①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

(如喜马拉雅山)

②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

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

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

[运用—母题迁移]

[母题] 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图中所示山地(  )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2)该山地位于(  )

A.喜马拉雅山脉      B.天山山脉

C.祁连山脉D.昆仑山脉

[答案] 

(1)C 

(2)A

[迁移应用]

排露沟流域,年内月均最高气温14.4℃、最低气温-11.8℃;

年均降水量371.18~599.14毫米,阴坡比阳坡多7%左右,海拔3300米为最大降水带。

下图示意排露沟位置及海拔(m)变化。

读图,完成1~2题。

1.⑧海拔范围自然带最可能是(  )

A.冰川带B.高山灌丛草甸带

C.温带草原带D.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2.排露沟流域甲、乙两地出现森林、草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地为阴坡,降水多、蒸发量小;

乙地反之

B.甲地为阳坡,光热资源丰富;

C.甲地河网远较乙地密集,水资源更加丰富

D.甲地位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

1.B 2.A [第1题,排露沟流域,年内月均最高气温14.4℃,最热月山顶最低气温大于0℃,即没有冰川;

最大降水带在海拔3300米,发育山地针叶林带;

⑧海拔范围降水减少、气温降低,最可能发育灌丛草甸带。

第2题,甲、乙两地海拔相近,但甲地位于谷地南坡,为阴坡;

乙地位于谷地北坡,为阳坡。

排露沟开口向西北,处于夏季风背风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