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与农业发展的基本概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401140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资源与农业发展的基本概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农业资源与农业发展的基本概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农业资源与农业发展的基本概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农业资源与农业发展的基本概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农业资源与农业发展的基本概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资源与农业发展的基本概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农业资源与农业发展的基本概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资源与农业发展的基本概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资源与农业发展的基本概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其自然禀赋的质量、数量具有一定的土地自然生产潜力。

不同区域间的土地生产潜力差异是很大的,经济学上把这种差异叫做级差地租。

它影响与决定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农业的基本特征。

如世界上年出口粮食2.5亿吨,其中美国8354万吨、法国3274万吨、加拿大2430万吨、阿根廷2426万吨、澳大利亚2182万吨、德国1128万吨、泰国647万吨、越南527万吨等8国共20968万吨,占世界出口贸易粮的83%。

而8国的粮食生产总量是64411万吨,占世界粮食总产量20亿吨的32.2%。

他们能生产出大量的出口贸易粮是和其人均耕地占有量密切相关的,美国人均耕地0.84hm2,即12.6亩,法国人均耕地在4.74亩左右、加拿大23.9亩、阿根廷10亩、澳大利亚35.17亩、德国3.1亩、泰国4.4亩,可见粮食是典型的土地资源型产品。

我国粮食生产在出口量上没有优势。

我国粮食生产南方以水稻为主,北方以旱粮为主,是由雨量分布决定的,中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区的牧区与半农半牧区与东部湿润区的农区是按400mm等雨线而划分的。

又如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地区农业形态各异,发达的平原农业区和贫困的山区农业形成巨大的反差,说明了自然资源对农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4.社会经济资源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农业社会经济资源与条件决定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

因为农业是为人类提供农产品的产业,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和盈利能力就成为发展这些种类农业的动力。

如在计划经济时代,全国都是以粮食生产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在沿海经济发达区,如珠江三角洲由粮食生产转向出口型的蔬菜、水果、花卉园艺业,社会需求的变化推动农业结构进行调整。

.农业社会经济资源决定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能力和生产规模、生产效率。

如只有用现代化的物质技术装备农业,用现代工业生产的农用物料投入农业,用现代资本投入农业,用现代管理技术管理农业,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手工农业下农民的贫困状况。

.农业社会经济资源中的现代科技引导人们对农业自然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提高土地生产力。

先进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在60-80%以上,我国尚停留在30-40%。

我国杂交水稻、杂交玉米、脱毒马铃薯的推广、配方施肥、地膜、节水灌溉、耕作改制等技术的普及为我国农业增效起了重要作用,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今后会越来越大。

尤其转基因抗性育种技术、超高产育种、生态农业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技术、精准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藏技术、农业新物料、新材料开发与应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等方向,需要作过多的工作。

荷兰1450万人的小国,在人均耕地0.9亩的条件下,靠科技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计算机管理,成为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

2001年出口227.77亿美元,美国为567亿美元。

荷兰猪肉、鸡蛋、奶酪、黄油和鲜花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禽肉出口居世界第三位,鲜花出口量占世界的60%,鸡蛋占40%,猪肉占30%。

.农业社会经济资源,尤其是农业投资能力的增加,可以改造和提高自然资源的质量,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如水利设施建设、基本农田建设、低产农田改造、农业防护林建设、农业污染治理等,可以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5.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目标

.综合利用土地资源。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各种类型的土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保护则保护、宜治理则治理、宜旅游则搞旅游观光农业。

.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提高土地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

.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

有利于土地肥力的提高,扩大林草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增加水资源的工程蓄引量、控制水土流失和农业污染,使农业环境质量改善,按照人口、粮食、资源、环境平衡的原则,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行集约化经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的消耗。

节约土地、节约水资源、节约肥料资源、节约劳动力资源、节约能源、节约利用时间、节约利用空间,发展循环农业,在农业领域实现无废物生产、清洁生产。

6.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重点

.土地资源。

耕地。

我国耕地99.4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0.4%。

1984年国家计委使用的数字为1.43亿hm2(21.45亿亩),1986年农业部土地概数为1.41亿hm2(21.1亿亩),美国卫星遥测我国耕地1.5亿hm2(22.6亿亩)。

第二次土壤普查,全国现有耕地1.32519亿hm2(19.88亿亩),其中水田3179.6万hm2,占23.99%;

旱地10072.35万hm2,占76.01%;

水浇地2278.4万hm2,占旱地面积的22.62%。

耕地是最宝贵的土地资源,是人类的生命线所在。

而侵占耕地的现象日益严重,1997~2003年我国耕地净减少0.1亿hm2,平均每年减少93.3万hm2,(1399.5万亩),仅2003年减少253.3万hm2(3844.5万亩)。

因此,A.对耕地资源的开发居首位的是保护。

B.局部开发宜农荒地(1333万hm2)、闲散地开发、沿海滩涂开发。

C.退化土地整治,包括水土保持区的整治、盐渍化、荒漠化、污染土地的整治;

废弃耕地的复垦与治理;

我国有2/3的低产土地的治理等。

D.高产稳产田的建设,包括吨粮田建设等,集成运用成套先进技术措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E.设施农业,发展无土栽培农业,其产量往往是常规土壤栽培的5倍以上,可以在荒地、屋顶进行。

F.多熟种植,提高耕地复种指数;

提高大棚温室的复种指数。

林地。

我国有各种林地167.1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7.4%,尚有宜林荒山荒地77.9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0.3%。

以建立国家防护林体系为骨干,实施大面积造林,绿化荒山荒坡、村寨、城镇、道路、水系。

应尽快绿化起来,使林地面积达到245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7.7%。

结合林业发展生态经济林产业,发展1亿亩速生用材林。

草地。

我国有草地285.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9.8%。

其中可利用的草原223.4万km2(33.51亿亩),占国土面积的23.3%。

南方草山草坡49.5万km2(6.68亿亩),我国草原面积大,产草量低,畜产品量不到全国肉产量的10%,是一个极待开发的领域。

目前人工草场仅3200万亩,围栏草场7000多万亩,占草原的3%,主要限制因子是缺水,南方草山草坡开发易引起水土流失。

.水资源。

我国年水资源总量6.19×

1012m3(6.19万亿方),55%用于蒸发和蒸腾,地表径流(二次水源)仅占44%。

中国水资源利用数量相当于一次水源的7.5%,二次水源的18.0%,三次水源的56.25%,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是我国水资源开发总的要求。

A.增加工程蓄水量。

目前我国有各种小水库84905座,总库容4571.4亿m3,只相当于美国、苏联的1/4左右。

目前北方河流可控制在61-94%,南方河流不到20%。

大力增加工程蓄水量,实行大、中、小、微并举,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B.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

北方地区应该大量补给大口井,南方岩溶地区利用好洞穴水,修建地下水库。

修建小水窖、地下水窖。

C.节约用水。

以色列1.49万km2,560万人,耕地41万hm2,以微喷灌、滴灌为主,在降雨不到200mm的沙漠中以灌溉农业,将荒山改造为森林公园,沼泽、沿海洼地变为良田,在南部沙漠建立起不少的绿洲和温室,生产水果、花卉、药材、蔬菜,每个农业劳动力年产值2.5万美元,一个农民可养活90个人,使以色列有“欧洲厨房”之称。

一般说来,喷灌、滴灌比漫灌可节约水1/3~1/2,增产1/3~5倍,使肥水利用率提高到90%。

D.跨流域调水。

这是解决区域性缺水的有效措施,重点是把南方丰富的水调往北方地区,首先解决华北用水,再逐步解决西北缺水问题。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

A.复种套作多熟,充分利用有余的季节,增种一季作物。

B.气候的反季节利用。

利用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在高温区实行夏菜冬种,生产早熟瓜果蔬菜,供应北方地区;

利用高寒地区夏季气温低的特点实行冬菜夏种,供应南方夏季热、台风对蔬菜生产不利的地区。

C.设施农业,利用日光温室、大棚、智能温室,生产高档的蔬菜、花卉、水果、中药材。

D.特殊环境下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开发。

如中国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的橡胶、热带作物的产业开发,南亚热带的甘蔗、香蕉、荔枝、桂圆、橄榄、芒果等南亚热带作物产业开发。

.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A.作好野生生物资源基因库的保持保护工程,建设好各种类型的野生植物、动物、微生物自然保护区,作为育种材料使用。

B.野生植物经济利用开发,我国野生植物可开发利用的有蛋白氨基酸类260种、油用类1374种、淀粉类145种、香精类285种、纤维类483种等供直接开发利用。

C.野生菌类,有真菌706种,其中白蘑种有122种,是著名的美味食用菌,真菌具有药用价值的有380余种,如茯苓、灵芝、马勃、虫草等。

D.中药材开发,我国有药用植物11000多种,分为385科2312属,黄河以北药用植物资源较少,一般在1000~2000种;

长江以南地区较多,一般在2000~4000种,尤其以西南最多,云南有5050种,四川4353种,贵州4294种。

二、农业发展

1.农业发展的目标

.增加农产品数量,提高农产品质量,保证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

世界粮食从20世纪初的5亿吨到1950年的11.3亿吨,增加了6.3亿吨,每10年增加1.26亿吨。

从1950~1990年达到19.4亿吨,增加了8.1亿吨,每10年增加2亿吨。

90年代以后处于停滞期,没有新的突破。

表1-1我国与世界粮食生产的变化(亿吨)

年别

20世

纪初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中国

1.72

1.86

2.76

3.77

4.78

4.40

4.51

4.57

4.45

4.65

5.06

4.95

5.12

5.08

4.62

4.52

世界

5.0

11.3

13.6

15.5

18.1

19.4

19.7

18.9

18.8

19.0

18.7

20.3

20.64

20.29

中国/世界

15.2

13.8

16.7

20.8

24.6

22.3

22.9

24.2

23.8

24.7

27.0

26.3

26.8

25.1

22.38

22.25

我国粮食从1950年1.72亿吨到1990年的4.78亿吨,,增产3.05亿吨,每10年增加0.675亿吨。

我国粮食总产在1998年达到5.12亿吨后,已连续5年减少。

但蔬菜、甘蔗、甜菜、水果、肉类总产量、牛奶、水产品比1990年有大幅度增加。

2002年粮食进口1416.7万吨,出口1514.3万吨,出口略大于进口。

但食用植物油进口321.2万吨,出口仅9.8万吨,缺口较大,棉花糖为净进口。

人均猪肉33.8kg,年出口活猪188万头,出口猪肉23.03万吨,进口21.95万吨;

农产品进口占总进口额的4.2%,农产品出口占总出口额的5.6%,农产品出口已经成为能赚钱的产业。

在农产品质量方面,我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更大。

进口水果、牛肉、大米与本地产品差价悬殊很大,提高农产品质量的任务更繁重。

.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

我国土地生产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990年中国粮食单产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1.23%,但是低于发达国家,为美国的87.48%,为日本的84.25%,差额不算大,但比德、英差距扩大,为德国的69.15%,为英国的70.56%。

表1-2世界谷物单产水平(kg/hm2)

美国

日本

法国

德国

英国

1949

1155

1298

1635

2993

1628

2670

2625

1978

1958

2928

3488

5573

4635

4575

4553

3025

4961

5671

5888

7174

6230

7037

我国劳动生产率则是世界最低的,说明我国农业仍然处于手工操作阶段,1998年我国农用拖拉机有70.4万台,不到世界的3%,是美国的14.7%、法国的55.4%、德国的65.7%、日本的31.9%;

我国收割机有11.4万台,不到世界的3%,是美国的17.2%、印尼的33.6%、日本的9.4%;

以单位耕地面积拥有的拖拉机数量来计,不仅低于美国、日本,也低于埃及、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

表1-31980年农业劳动生产率比较

国家

人均GNP

(美元)

劳均生产谷物(kg)

劳均生产粮食(kg)

13590

14023

意大利

6480

6933

丹麦

12950

37101

西班牙

5400

6641

比利时

12180

17242

阿根廷

2390

18197

11730

22772

南非

2300

8556

11360

79208

土耳其

1470

2289

奥地利

10230

14363

突尼斯

1310

1675

加拿大

10130

68473

摩洛哥

900

1385

澳大利亚

9826

45460

290

706

7920

26685

表1-4世界主要国家拖拉机单位耕地使用量(台/千公顷)

6.4

印度

9.4

13.3

印尼

3.9

韩国

103.7

巴基斯坦

15.1

泰国

15.0

埃及

30.3

15.6

墨西哥

6.9

27.1

11.2

巴西

69.2

87.2

198.9

俄罗斯

16.3

84.5

6.6

新西兰

48.9

61.5

资料来源:

联合国粮农组织《生产年鉴》1999

工厂化养殖场,一个场可养鸡1000~2000多只肉鸡,或100万只蛋鸡、1~10万头猪、1万头肉牛、奶牛。

表1-51996~1998年部分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情况(美元)

307

406

巴基斯坦623

韩国11760

印尼749

泰国924

土耳其1851

墨西哥1740

澳大利亚30940

36889

22452

20031

荷兰

21663

13499

4081

2476

13715

39253

《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世界银行》

美国1个农业劳动者能养活100人,我国仍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还未实现农业机械化,劳动生产率低成为农民贫困的重要原因。

说明我国在基本实现工业化后,未能推进农业与工业的协调发展,乡村与城市协调发展。

城乡二元社会的凝固阻碍了农村、农业的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受教育水平,充分体现农业发展以人为本,使农民受益。

由于农业是弱势产业,是带有公益性的产业,如为全国人民提供充足的粮食、肉类、蛋、奶、蔬菜等食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

因此,提高农民的收入要求农民搞好农业的同时,需要政府从产前、产后、产中等领域,从政策、税收、直补、农业基本建设、大型农业机械购置。

补助、农用物资价格控制等多方面加强对农民的扶持。

增加财政对农业的反哺力度。

世界上发达国家对农业的补贴都是很大的,以1980年的资料为例,如日本农业份额只占1986年GDP的2.1%,对农业生产者的补贴等值(PSE)水平达到25%;

欧共体农业份额只占2.7%,PSE达到50%;

美国相应为1.9%和42%;

加拿大为2.3%和49%;

新西兰为5.9%和33%;

韩国为12%和52%;

印度为32%和14%;

中国为31%和-38.4%;

巴基斯坦为24%和-20.0%。

欧盟预算的51%用于农业补贴,2000年欧盟农业补贴达4.24亿美元。

美国年均为200亿美元,美国农业劳动力为289万,平均每个劳动者为6920美元。

为了增加农产品在世界上的竞争能力,许多国家制定了农产品出口补贴政策,欧盟是世界上农产品出口补贴最多的国家,1994~1995年欧盟的农业出口补贴为60亿美元;

美国为70亿美元。

以欧盟为例,有效补贴率:

食糖54.4%、奶制品24.2%、牛马羊肉27.1%、谷物34.2%、稻米13.2%。

日本政府则严格管制稻米价格,从而保护了国内农民的利益。

表1-6日本稻米管制价格水平(美元/吨)

1998年11月~1999年10月

1999年11月~2000年1月

政府收购价格

国内生产大米

2272

2334

进口大米

313

281

政府销售价格

2459

2556

1813

1884

据国际粮农组织调查,154个成员国中,发达国家一个农业劳动者年收入为4000~5000美元,不发达国家为200~500美元。

据预测,我国小康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应达到6860元。

表1-7中国不同地区农民的纯收入(2001)

上海

5871元

江苏

3785元

陕西

1491元

北京

5026元

广东

3770元

贵州

1412元

浙江

3948元

甘肃

1509元

西藏

1404元

全国2001年小康实现综合指数为68.7,北京93.2、上海92,比较接近外;

天津为87.9、浙江为80.9、广东为79.2、江苏为77.8、辽宁为72.9、山东为71.7、黑龙江为70.1,差距在30%以内,中部在50~60之间。

仅就经济而言,贵州需要翻两番才能达到目标。

.全面提高乡村生活质量。

包括乡村生态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住宅建设改善,全面提升农村社会发展的水平,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到每一个地区,一看农舍建筑水平就是农民收入水平的广告。

2.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原始农业旧石器时代开始产生,新石器时代进一步发展,为烧荒农业。

工具有石斧,基本以采集农业为主,配合烧荒农业。

.古代农业(铁制工具使用——19世纪中叶)又称传统农业,以人、畜力耕作,小农自给性经营,农业效率低、进步慢。

.近代农业(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又称过渡型农业阶段。

以半机械化工具为主要特征,由于资本主义的兴起产生了近代农业。

英国著名的圈地运动使农民与土地分离,为产生资本主义的规模性农业提供了条件。

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中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李比希(1840)矿质营养学说、孟德尔(1865)三大遗传规律的提出、达尔文(1859)的物种起源为施用化肥和品种改良奠定了理论基础,促进化肥工业和育种事业的发展。

以后随着农业机具的进步,1713年发明了轧棉机、1833年美国的奥尔德·

赫西获得收割机专利、1874年蒸汽拖拉机在法国产生,19世纪末,这种拖拉机在美国有几千台。

以后内燃拖拉机(1889)、柴油拖拉机(1931)诞生,美国从1910~1940年用了30年的时间实现农业机械化。

英国1600年农业人口占75%,到1720年下降到50%以下;

荷兰、爱尔兰、比利时于1840年下降到50%;

法国、瑞士于1860~1870年、德国于1890年下降到50%以下的比例。

在18~19世纪初,欧洲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市场。

从农业人口下降到50%以下,我国比欧洲晚了一个多世纪,现在都还未完成这种转变。

.现代农业(20世纪中叶——现在)20世纪60年代,现代农业基本确立。

美国于1945年、英国于1948年、法国于1955年、前西德于1953年、前苏联于1953年分别实现农业机械化。

化学肥料和农药、美国杂交玉米、墨西哥选育的矮秆高抗、高产、耐肥、抗倒伏的小麦品种、中国杂交水稻的育成,被称为绿色革命四大突破。

使世界农业突飞猛进,使粮食产量增长速度高于人口增长速度,全世界每10年增产粮食2亿吨,总产突破20亿吨。

3.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特征比较(如表8)

表1-8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特征比较

现代农业

传统农业

工业化时代的农业

农业文明时代的农业

商品性

自给性

机械化较大规模型农业

人畜力手工小型农业

化肥、农药

有机肥、矿物肥、石灰、草木灰、植物性农药

农业人口20~3%

农业人口90~50%

现代育种技术育成优良品种

地方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