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汗症的症状学鉴别与论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390515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汗症的症状学鉴别与论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医汗症的症状学鉴别与论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医汗症的症状学鉴别与论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医汗症的症状学鉴别与论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医汗症的症状学鉴别与论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汗症的症状学鉴别与论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医汗症的症状学鉴别与论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汗症的症状学鉴别与论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汗症的症状学鉴别与论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其辩证要点:

无汗,兼有寒湿郁表(头胀如裹、肢体沉重、畏寒、发热日晡加剧)的症状。

治疗以散寒祛湿为大法,方选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羌活胜湿汤。

无汗一症,表证、里证皆可出现,宜从寒热虚实中辨析,不可徒用发汗,致正气妄泄,误犯虚虚之戒。

【文献别录】

《伤寒明理论》卷一:

无汗之由,又有数种,如伤寒在表,及邪行于里,或水饮内畜,与亡阳久虚,皆令无汗;

其伤寒无汗,则腠理致密也;

风中于卫,则腠理开而自汗,寒中于荣,则无汗,谓腠理闭也;

经所谓太阳病,恶风无汗而喘,脉浮繁,无汗发热,及不汗出而烦躁,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苦头痛鼻干不得汗,脉浮无汗而喘,与其刚痉无汗,是数者,皆寒邪在表而无汗者也;

……阳明病,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之状,此以久虚故也,皆阳虚而无汗者也。

如是者,理之常也,又焉得异哉?

《温疫论》上卷:

昔人以夺血无汗,今以夺液无汗,血液虽殊,枯燥则一也。

2 战汗

战即振栗,又称寒栗、寒战。

在外感热病过程中,先振栗而后旋即汗出者称战汗,为邪正相争的表现。

战汗与"

寒战"

不同,"

是自觉全身发冷而振栗,战汗是指寒战与汗出同时出现的症状而言。

太阳伤寒欲解战汗:

发热,恶寒,肢节疼痛,舌苔薄白,脉浮数按之无力。

若欲解,可振栗汗出,身静,脉和病愈而安。

疫留气分欲解战汗:

发热甚而不恶寒,或反恶热,烦渴或欲饮水,舌苔黄,脉洪大。

若先振栗,随即全身汗出,继而脉静身凉,此为欲解病除之象。

太阳伤寒欲解战汗与疫留气分欲解战汗:

同属外感热病,在病程进行中,均可出现先振栗而后即汗出的战汗症状,战汗之后其诸症悉解,其病自愈。

前者为寒伤太阳肌表,故出现太阳表证的症状(恶寒、发热、无汗、脉浮),风寒之邪与正气交争郁于太阳经表,正邪交争正不胜邪故振栗;

旋即正气盛邪气衰,一鼓作汗,驱邪外出,故身静脉和其表病自安,可不药而愈。

但若虽战汗而汗出不畅,表证仍在者,此可复发战汗而愈,或予以调荣卫、解肌表之剂,可服桂枝汤。

后者乃温疫之邪由表传里,疫邪稽留气分,表现有气分症状(高热、不恶寒、烦渴、脉洪大等),若正气尚盛,亦可化战汗驱邪由肌表而出,战汗之后脉静身凉,烦渴顿除,其病自愈。

若战汗之后,"

身热未除,脉近浮,此邪气拂郁于经,表未解也,当得汗解。

如未得汗,以柴胡清燥汤和之"

(《温疫论补注》);

若但战不汗,四肢厥逆,"

厥回汗出者生,厥不回,汗不出者死。

以正气脱,不胜其邪也。

(《温疫论补注》)是疾病向恶化方面发展的表现。

战汗一症,是正邪交争的一种临床表现,其转归不外两途,正胜邪则病自愈,邪盛正衰,正不胜邪,其病

恶化。

当战汗之时,"

不可扰动,但可温覆,扰动则战而中止"

,(《温疫论补注。

)是临床应当注意的。

《世医得效方.伤寒遗事》:

厥阴逆至第七日,脉得微缓微浮,为有脾胃脉也。

故知脾气全,不再受克,邪无所容,否极泰来,荣卫将复,水升火降,则寒热作而大汗解矣。

3.自汗

自汗,是指人体不因劳累、不因天然及穿衣过暖和服用发散药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而言。

本症首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谓之"

自汗出"

《三因方》载为:

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

本症只讨论全身自汗,局部自汗(如"

头汗"

、"

手足汗"

等)及"

绝汗"

均另立专条。

营卫不和自汗:

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舌苔薄白,脉缓。

风湿伤表自汗:

自汗断续,汗量不多,恶风畏寒,肢体重着麻木,小便短少,舌苔薄白,脉浮缓或濡滑。

热炽阳明自汗:

自汗频出,汗量较多,高热面赤,烦渴引饮,舌苔黄燥,脉洪大有力。

暑伤气阴自汗:

自汗频繁,汗量较多,烦渴引饮,胸膈痞闷,舌质红,苔黄而燥,脉洪大无力。

气虚自汗:

自汗常作,动则益甚,时时畏寒,气短气促,倦怠懒言,面色(左白右光)白,平时不耐风寒,极易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缓无力。

阳虚自汗:

自汗动则加重,形寒肢冷,纳少腹胀,喜热饮,大便溏薄,面色萎黄或淡白,舌淡苔白,脉象

虚弱。

由于素体表虚,卫气不固,腠理失密;

再因营阴不足,易感风邪,致使阴阳失调,开阖失司,故汗出后恶风明显,周身酸楚,时寒时热,舌苔薄白、脉缓为营卫不和之象。

治宜调和营卫,方选桂枝汤。

多见感冒挟湿以及痹证等。

正如《类证治裁.汗症》指出:

若失风湿相搏,时自汗出,恶风自汗"

由于风湿之邪侵袭肌表,伤及卫阳,或素体虚弱,复感风湿外邪,肌表受损,导致腠理时开时阖,所以自汗断续,汗量不多,恶风畏寒,脉浮缓;

风湿痹阻经络,经隧失于通畅,则出现肢体重着麻木,脉濡滑;

湿邪易致三焦失畅,牓胱不利而小便短少;

舌苔薄白,为风湿侵袭肌表而无热象。

治宜祛风胜湿,益气固表,方选防己黄耆汤加减。

热炽阳明自汗与暑伤气阴自汗:

二者皆为热证自汗,病机也有类似之处,但发病的季节,所感之邪不同。

前者为伤寒邪传阳明之症,发病不拘于夏季;

后者为伤暑气阴亏耗之症,发生于夏季。

热炽阳明自汗的辩

证要点是:

大汗出而热仍不解,兼有高热烦渴、脉洪大有力等症,治疗宜清热泻火,白虎汤之类;

暑伤气阴

自汗的辩证要点是:

既有暑热(发热汗出)之征,又有气阴不足(口渴舌红,脉虽洪而无力)的症状,治宜清暑泄热,益气生津,方选王氏清暑益气汤。

气虚自汗与阳虚自汗:

皆为虚证自汗,但病因病机也不一样。

气虚自汗,主要责之心肺。

因心主汗液,肺主一身之气,外合皮毛。

由于心肺气虚,表卫不固,腠理不密,津液外泄,因而自汗常作。

辩证要点为:

自汗,稍动即出,平时不耐风寒,极易感冒,时时畏寒,气短气促,倦怠懒言,面色(左白右光)白,脉缓滑无力。

治宜补气,固表止汗,方选补中益气汤和玉屏风散加减治疗。

阳虚自汗,主要责之脾肾。

因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肾藏真阴而寓元阳,只宜固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阳在外,阴之使也。

若脾肾阳气虚弱,阳不敛阴,则自汗出。

除自汗外,尚有形寒肢冷,纳呆便溏,腰膝酸软等脾肾

阳虚的见证。

治疗宜温阳敛阴,方选金匮肾气丸合补中益气汤,配以煅龙牡、五味子等收涩敛阴之品。

自汗一症,表证、里证、虚证、实证均可出现,正如《伤寒明理论》指出:

自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

得谓自汗必属阳虚"

因此,自汗在临床上,首先要辨明外感时病与内伤杂病的不同性质。

前者多属实证,后者多属虚证,但以虚证为多见,也有虚实挟难之证,应辨别标本,权衡主次,辨证论治。

《素问.阴阳别论》:

阳加于阴,谓之汗"

《素问.经脉别论》:

惊而夺精,汗出于心;

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

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丹溪心法.自汗》:

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

自汗之证,未有不由心肾俱虚而得之者,故阴虚阳必凑,发热而自汗,阳虚阴必乘,发厥而自汗,故阴阳偏胜所致也。

自汗,大忌生姜,以其开腠理故也"

《张氏医通.杂门》:

自汗虽由卫气不固,胃中之津液外泄,而实关乎藏府蒸发使然,心之阳不能卫外而为固,则自汗出"

4.盗汗

盗汗,又称"

寝汗"

是指入睡时汗出,醒来即止而言。

盗汗者,谓睡而汗出者也。

本症,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称"

,后来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方称"

盗汗"

从此,在各种医籍中多称盗汗。

《景岳全书.汗证》说:

汗出一证,有自汗者,有盗汗者……,盗汗者,寐中通身汗出,觉来渐收"

心血不足盗汗:

盗汗常作,心悸少寐,面色不华,气短神疲,舌淡苔薄,脉虚。

阴虚内热盗汗:

盗汗频作,午后潮热,两颧发红,五心烦热,形体消瘦,女子月经不调,男子梦遗滑精舌红少苔,脉细数。

脾虚湿阻盗汗:

盗汗常作,头痛如裹,肢体困倦,纳呆口腻,舌苔薄白腻,舌质淡,脉濡缓。

邪阻半表半里盗汗:

盗汗,病程较短,寒热往来,两胁满闷,口苦,欲呕,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滑或弦数。

心血不足盗汗与阴虚内热盗汗:

两者皆属虚证,但后者虚热之象明显。

心血不足盗汗,由于劳伤血亏,心血过耗,汗为心液,心血不足,则心气浮越,心液不藏而外泄,故盗汗常作,心悸少寐;

气血不足则面色不华,气短神疲;

舌淡、脉虚亦为血虚之征。

治宜补血养心敛汗,方选归脾汤加龙骨、牡蛎、五味子。

阴虚内热盗汗,由于亡血失精,或肺痨久咳,导致阴血亏损,阴虚生内热,虚火盛而阴液不能敛藏则盗汗频作,午后潮热,两颧发红,五心烦热;

阴血不足,则女子月经不调;

阴虚相火妄动则男子梦遗滑精;

阴精衰少,则形体消瘦;

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宜滋阴降火敛汗,方选当归六黄汤加糯稻根、浮小麦。

脾虚湿阻盗汗与邪阻半表半里盗汗:

同属实证。

脾虚湿阻盗汗,多因恣食生冷、酒醴肥甘,或饥饱失时,损伤脾胃,脾虚运化失常,湿浊内生,阻遏气机,升降失常而致盗汗常作,兼有头痛如裹,肢体困倦,纳呆口腻,舌苔薄白腻,舌淡,脉濡缓等症。

治宜化湿和中,宣通气机,方选藿朴夏苓汤去杏仁、猪苓、淡豆豉、泽泻,加糯稻桹、苍术、陈皮。

邪阻半表半里盗汗,多见热性病的初中期阶段。

多由外邪侵袭,表邪失于疏解,循传少阳,阻于半表半里,欲达不出,正邪交争,逼津于外,故见目合则汗,兼有寒热往来,两胁满闷,口苦,欲吐,舌苔薄黄,脉象弦数等症。

治宜和解少阳,方选小柴胡汤去党参、大枣,加黄连、碧桃干。

盗汗一症的辩证,正如《景岳全书.汗证》中说:

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盗汗必属阴虚也"

因此,在临床上,要辨明盗汗的内伤杂病与外感时病的不同性质。

前者多属虚证,后者多属实证,但以虚证为多见,也有虚实夹杂、气阴两虚之证。

应注意辩证求因,审因论治。

《素问.藏气法时论》:

肾病者,寝汗出,憎风。

《素问.气交变大论》:

岁水太过,甚则寝汗出,憎风。

《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侯》:

盗汗者¨

此由阳虚所致,久不已令人羸瘠枯瘠,心气不足,亡津液故也。

《严氏济生方.自汗论治》:

睡着而而汗自出,亦由心虚所致。

《医学正传.汗证》:

盗汗者,寐中而通身如浴,觉来方知,属阴虚,营血之所主也。

……盗汗宜补阴降火"

《类证治裁.汗症》:

盗汗乃睡中自泄,水火不交,阴阳偏胜,虚损心阳。

包络之火郁发也,肾之阴不能退藏于密,则盗汗出。

5 绝汗

【概念】绝汗,即病变危重阶段出现的大量汗出,淋漓不止,如珠如油。

本症在《素问.举痛论》和《灵枢.五禁》等篇中,称"

汗大泄"

漏汗"

脱汗"

汗出不可"

宋《类证活人书》有"

虚汗不止"

记载;

元《世医得效力》也有"

汗不止"

的描述;

清《杂病源流犀烛》又称"

这些名称的临床意义颇相一致。

气阴欲脱绝汗:

主要症状为大汗不止,热而粘稠,或汗出如油,身热,手足温,渴喜冷饮,呼吸气粗,体倦神疲,唇舌干红,脉虚数或细数无力。

阳气欲越绝汗:

主要表现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清稀而凉,畏寒蜷卧,四肢厥冷,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渴喜热饮,舌润,脉微欲绝或浮数而芤。

气阴欲脱之绝汗与阳气欲越之绝汗:

皆为虚脱的危急证候。

由于重证的高热大汗、大吐大泻、大失血或久病耗阴,造成阴液严重亏损,导致阴竭则阳气无所依附而散越,阳亡则阴液无以化生而告竭,所以出现气阴欲脱和阳气欲越之危证,但两证常相继出现,只是有先后主次的不同而已。

辩证要点:

除了原发疾病的各种危重症状外,还有气阴欲脱和阳气欲越的独特症状。

气阴欲脱之绝汗,《素问.举痛论》说:

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

劳则喘息汗出,内外皆越,故气耗矣。

指出人体的阴阳偏盛偏衰,特别是心的阴阳偏盛偏衰,以及营卫不调都可使腠理开泄而汗出不止。

《灵枢.决气》篇也指出:

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

这种汗出,病势颇重,亦即"

亡阴"

现象,多具有汗出不止,汗液热而稠粘,或汗出如油,身热,手足温,唇舌干红,脉虚数或细数无力等特点。

治宜益气固脱,育阴生津,方选生脉散加山萸肉等。

阳气欲越之绝汗,《灵枢,经脉》篇说:

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

,这在久病重病中,阳气过耗,特别是心阳过耗,不能敛阴,导致阴阳离决,阳气奔散于外,所以汗液大泄。

这种大汗出,病势危急,称为"

亡阳"

现象。

其特点是大汗淋漓,四肢厥冷,神萎倦卧,脉微欲绝等。

治宜补阳固脱,回阳救逆,方选参附汤加龙骨、牡蛎等。

绝汗一症,气阴欲脱和阳气欲越等证均可出现,但应随时掌握病情变化,采取相应措施。

一旦虚脱缓解,亦应根据具体证候辩证施治。

《素问.诊要经终论》:

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瘛瘲,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

《类证治裁》卷之二:

嘉言喻氏又分上脱、下脱、上下俱脱。

今详斯症,总由阴阳枢纽不固。

如上脱者,喘促不续,汗多亡阳,神气乱,魂魄离,即脱阳也;

下脱者,血崩不止,大下亡阴,交合频,精大泄,即脱阴也。

上下俱脱者,类中眩仆,鼻声鼾,绝汗出,遗尿失禁,即阴阳俱脱也。

《临证指南医案》卷三:

脱之者,惟阳气骤越,阴阳相离,汗出如油,六脉垂绝,一时急迫之症,方名为脱"

6.黄汗

黄汗是指汗出色黄而染衣的症状,《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谓:

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

后世医家往往将黄汗混同于身目发黄的黄疸,如《证因脉治.黄疸论》说:

黄汗之症,眼白黄,面皮黄,汗出染衣,如黄柏汁。

《医学心悟》进一步肯定说:

出汗染衣,名曰黄汗,皆阳黄之类也。

肯定黄汗是阳黄的一种。

但实际上黄汗与黄疸不尽相同,黄汗可以是阳黄的症状之一,同身目发黄并见;

也可以仅汗出染衣而黄如柏汁,而身目并不发黄。

本文所述的黄汗主要指后者,至于黄汗且又身目发黄的黄疸,另见专条。

营卫壅闭黄汗:

汗出如黄柏汁,发热,身肿困重,皮中如有虫行,口渴,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沉。

湿热蕴积黄汗:

汗出色黄,发热,身微肿,胁痛,纳呆,口苦,溲赤,舌苔黄腻,脉弦滑。

多由身热汗出,卫虚营郁,热与水搏;

或遇雨淋,或以冷水洗浴,使肌肤闭郁,营卫为之壅遏。

故见发热、身肿、困重、皮中如有虫行;

水气内停,则气不化湿,津不上承而口渴,膀胱气化失司,则小便不利。

治宜宣通郁滞,调和营卫,方用黄耆芍药桂枝苦酒汤。

多由外感湿热之邪,或因内湿日久,郁而化热,湿热蕴积,熏蒸脾胃,故见汗出而黄、发热、口苦、胁痛、纳呆、溲赤、苔黄、脉弦滑等湿热表现,即《医宗金鉴》所谓:

黄汗微肿皆湿热"

治宜清热利湿,方用加味玉屏风散加减。

以上二证,一为汗出入水,营卫壅闭所致,一为湿热内蕴,熏蒸脾胃而成。

一在肌肤之表,一缘脾湿内蕴,前者宜调营卫以祛表湿,后者宜清湿热,营卫通,湿热除,则黄汗自愈。

但临床上亦有仅汗出染衣而黄,别无他症者,可选用蔓菁散治疗。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黄汗之病,两胫自冷;

假令发热,此属历节。

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盗汗出者,此荣气也。

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

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

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润去水加目),(润字去水加目)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耆汤主之。

《证因脉治.黄疸论》:

黄汗之脉,洪大者愈易,细涩者瘥难。

7.汗出偏沮

汗出偏沮,是指左或右半身出汗的现象而言。

本症首见于《内经》。

《素问.生气通天论》: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症多发生于中风或某些脏腑机能衰退的疾病。

本节所论系人体半侧汗出,至于上半身或下半身汗出,不在此例,另参见有关条目。

气血亏虚汗出偏沮:

汗出偏于半侧,少气懒言,倦怠乏力,面色苍白无华,头晕目眩,手足发麻,舌淡苔白,脉象细弱。

寒湿痹阻汗出偏沮:

汗出偏于半侧,筋脉挛痛,手足屈伸不利,肢体沉重,甚则难以转侧,舌苔白腻,脉濡或迟。

营卫不和汗出偏泛:

汗出偏于半侧,发热,头痛,恶风,舌苔白润,脉见缓弱。

多由劳伤过度,久病失养,或或失血过多等原因,造成气血亏损不足,不能周行全身,汗出时往往偏于半侧。

《中医临证备要》:

偏左或偏右半身汗出,多因气血不固。

除汗出半侧以外,尚有面色无华、倦怠乏力、手足发麻、胍细弱等气血不足的症状。

治疗宜气血双补,方选人参养荣汤等。

多由寒湿入侵,痹阻一侧经络,气血运行受阻,腠理开阖失调,患侧汗出偏沮,其辩证要点:

半身汗出,筋脉挛急疼痛,手足屈伸不利,肢体重着,舌苔白腻。

治疗宜温散寒湿,活血通络,方选(左益右蜀)痹汤加细辛、制川乌等,或小活络丹吞服。

营卫不和汗出偏沮:

本证或因感受风邪,或因劳倦内伤,气血逆调,导致营卫失和,自汗出。

以前者较多见。

临床辩证:

外感所致者兼有发热头痛恶风等证;

内伤所致者,未必有发热,但汗出半侧,全身筋脉不舒,活动不利。

治疗原则是调和营卫,桂枝汤为代表方。

汗出偏沮一症,总因人体两侧气血运行偏颇使然,病机是或由邪阻,或由气血不足。

上述三证,从病机特点、临床表现是可以鉴别的。

必须指出的是,凡年龄在五十岁以上的患者见半侧汗出,需及时治疗,避免感受风邪,注意劳逸适当,以防中风的发生。

《张氏医通》卷九:

夏月止半身汗出,皆气血不充,内挟寒饮所致。

偏枯及夭之兆也,大剂十全大补、人参养荣、大建中辈加行经豁痰药治之。

若元气稍充,即间用小续命汤一剂以开发其表,或防己黄耆汤加川芎以散其湿。

此证虽属血虚,慎不可用四物阴药,以其闭滞经络故也。

8 头汗

头汗,指仅头面部汗出而言。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但头汗出,剂颈而还。

头汗一症,常人也可以出现。

如进餐时或小儿睡眠时头部汗出、但无任何症状,俗称"

蒸笼头"

,此不应视为病变征象。

湿热熏蒸头汗:

头面汗出,小便不利,身目发黄,恶寒发热,舌苔黄腻,脉濡数。

阳气不足头汗:

头面多汗,面色(左白右光)白或苍白,四肢不温,气短,畏寒,神疲乏力,舌淡嫩,脉虚弱。

由于湿邪侵袭,郁阻化热,湿热熏蒸,不得四散,只能循经上越,迫其津液外泄,所以头面汗出;

湿阻膀胱,分利失常,则小便不利;

湿热熏蒸肝胆,胆汗外溢肌肤,随病情轻重,可见身目发黄;

湿热内阻,欲达不出,营卫不和,故恶寒发热;

舌苔黄腻、脉濡数,为湿热皆盛的征象。

治宜清利湿热,方选茵陈五苓散。

阳气不足头汗,此属虚证。

多由病后,产后或老人阳气不足,腠理不固,津液外泄,故见头面汗出较多;

阳气不足,阴血也随之虚弱,不能上荣于面,因而面色(左白右光)白或苍白;

阳气虚弱,不能敷布于外,则四肢不温,畏寒;

气短、神疲乏力、舌淡嫩、脉虚弱,均属阳气不足所致。

治宜温阳益气,固表敛汗,方选耆附汤加红参、龙骨、牡蛎。

头汗一症,实证、虚证均可出现,但实证多以湿热所致,虚证多以阳气不足所致。

在临床上还可在关格、水结胸、少阳病中见到,老人气喘以及重病阳脱之时而兼有头汗,应引起高度重视。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鞭,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

胃热上蒸,额汗发黄,小水不利者,五苓散加茵陈。

伤寒胁痛耳聋,寒热口苦,头汗剂颈而还,属少阳"

9.心胸汗出

心胸汗出,又称"

心汗"

,指心胸部多汗而言。

正如《类证治裁.汗症》所载:

当心一片,津津自汗,名心汗。

也有称"

胸汗出"

者。

心脾气虚心胸汗出:

心胸汗出,面色(左白右光)白,气短乏力,心悸健忘,纳呆,便溏,舌质淡嫩,脉象虚弱。

心肾阴虚心胸汗出:

心胸汗出.虚烦失眠,心悸健忘,头晕耳鸣,咽干舌燥,腰酸膝软,多梦遗精,骨蒸潮热,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象细数。

心脾气虚心胸汗出与心肾阴虚心胸汗出:

皆为虚证,但病因病机不同。

心脾气虚心胸汗出,系由思虑过度,饥饱劳倦,损伤心脾之气,致胸阳不振,卫气失固,津液走泄所致,同时兼有面色(左白右光)白,气短乏力,心悸健忘,纳少,便溏,舌质淡嫩,脉象虚弱等症状。

治宜补益心脾,固表止汗,方选归脾汤加龙骨、牡蛎。

心肾阴虚心胸汗出,由于素体阴虚血少,或久病伤阴,或失血过多,或思虑过度,致心肾阴虚,不能敛阳,同时又因虚热内扰,津液被迫外泄而成,多兼见虚烦失眠,心悸健忘,头晕耳鸣,咽干舌燥,腰酸膝软,多梦遗精,骨蒸潮热,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象细数等症。

治宜补益心肾,方选补心丹、六味地黄丸加减。

别处无汗,独心胸一片有汗,此思伤心也。

其病在心,名曰心汗,归脾汤倍黄耆。

当心汗,为思虑伤脾。

10 手足汗出

手足汗出见于《伤寒明理论》,并指出"

胃主四肢,手足汗出者,阳明之证也。

但热病中肠中燥屎内结所导致的手足濈濈汗出,不是阳明腑证的主症,故不拟在本节讨论。

脾胃湿热手足汗出:

手足汗出,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身重体困,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濡滑。

脾胃气虚手足汗出:

手足汗出,身倦乏力,气短懒言,四肢不温,食纳减少,大便不实,舌淡苔白,脉象虚弱。

脾胃阴虚手足汗出:

手足汗出,咽燥口干,睡后明显,食欲不振,饥不欲食,或干呕作呃,大便不调,舌

红少苔,脉象细数。

胃主受纳,脾主四肢又主运化,转输精微物质和运化水湿。

由于劳倦伤脾,失其健运

,或湿邪侵袭于脾胃,导致湿阻脾胃,郁而化热,湿热熏蒸,胃中津液旁达于四肢,故手足汗出。

所以《

伤寒明理论》说:

手足汗出者,为热聚于胃,是津液之傍达也。

湿邪阻中,运化失常,则胸脘痞闷,不

思饮食,身重体困;

湿热内蕴,累及膀胱,则见小便短赤,熏蒸于上则见舌苔黄腻;

脉象濡数为湿热之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