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一体化合作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38995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亚一体化合作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亚一体化合作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亚一体化合作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亚一体化合作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亚一体化合作Word格式.docx

《中亚一体化合作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亚一体化合作Word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亚一体化合作Word格式.docx

但囿于当时形势,各项协议并没有执行。

中亚五国独立后,为克服经济危机,重新考虑了如何利用地缘优势、传统联系和各国的长处来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

1993年,中亚五国决定建立多部门跨国委员会和拯救咸海国际基金会,但各委员会皆无具体行动。

只有拯救咸海国际基金会开过几次会,但效果也不大。

在独联体运转不灵的情况下,1994年1月,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宣布建立一个统一的经济空间。

同年4月,吉尔吉斯坦加入,三国一道签署了《建立统一经济空间条约》。

1998年3月26日,塔吉克斯坦也正式加入该条约。

不久,中亚统一经济空间更名为中亚经济共同体。

该组织还建立了一系列跨国机构。

  中亚经济共同体制订了形形色色的纲要和签署了各种协议。

2002年2月28日,中亚经济共同体更名为中亚合作组织。

该组织建立了国家协调员委员会,以此作为执行机制。

每个国家拥有一名协调员,协调员具有广泛的权利,直属国家元首,依托外交部工作。

  第二,合作内容扩大。

1994年哈、乌、吉三国签订的《建立统一经济空间条约》规定,参加国在商品、劳务、资本、劳动力等方面可以自由流动,同时还要协调信贷、核算、税收、价格、关税和91"

等方面政策。

上述内容基本上属于经济领域。

2002年中业国家成立的“中亚合作组织”则要求中亚国家之间的合作由以往的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贸、科技、文化和人文领域。

《哈萨克斯坦真理报》称,这是“地区一体化的新模式”。

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莫诺夫在为此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

“我们决定赋予我们的组织以新的特点和质量,使其能适应时代的更高要求。

  第三,为中亚国家领导人提供经常会晤的平台。

  不断演化的中亚国家间组织成为中亚国家领导人经常会晤的平台,他们通过会晤讨论有关问题,有时也取得一定的成果,尽管这种成果不大。

如,乌、吉遇到旱灾时,哈曾以较低价格向它们提供粮食。

在水资源利用问题上,通过协商和争吵,有时也能达成部分妥协。

从表面上看,中亚国家之间领导人来往频繁,各国关系还不错,大家都在推进“一体化”进程。

但国际社会注意到,由于各种原因,中亚国家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实际的“一体化”进程举步维艰。

  2.中亚国家关系不和的诸多表现。

  2002年2月28日的《吉尔吉斯坦言论报》的头版,就消除贸易壁垒和建立统一经济空间问题这样写道,“中亚国家一中亚经济共同体成员国就这个问题已经讲了多年。

然而,除了宣言,事情没有任何进展”。

该报继续写道,“3月1日,在总统们批准中亚合作组织章程之前,哈萨克斯坦提高了火车票价。

从吉尔吉斯斯坦到莫斯科的票价上涨l5%。

即使不考虑这一点,昂贵的铁路运费和运输份额限制也使吉尔吉斯斯坦与俄罗斯的货物周转量减少了20%。

同独联体其他国家的贸易也在减少”。

这篇报道形象地描述了中亚国家经济“一体化”的现状。

  长期以来,中亚国家在治理国内问题特别是经济问题上各行其道,而且都说自己的方式最好。

拿中亚合作组织的两大成员——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来说,它们在经济管理体制、信贷、核算、税收、价格、关税和外汇等方面政策有很大的不同。

哈萨克斯坦基本上采用了“休克疗法”,而乌兹别克斯坦则采用渐进式改革。

哈货币可以自由兑换,乌则采用汇率双轨制。

哈是中亚国家粮食传统供应国,而乌则从维护国家安全考虑,大力消减棉田,发展粮食生产。

加之各国产业结构基本相似,互补性不强,因此,经济“一体化”实行起来很难。

体制和改革方式不同也是影响“一体化”进程的原因之一。

此外,还有下列因素影响中亚国家之间的关系:

  政治思想上,乌、哈两国都想当中亚地区的头中亚两个大国—_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彼此都不服气。

乌兹别克斯坦依仗人多、实力强,对中亚国家颐指气使,吉、塔等国都畏惧它三分。

哈萨克斯坦从本国的经济和政治潜力出发,则不允计乌兹别克斯坦以实力政策与邻国对话。

  外交上,哈、吉、塔与乌分属不同的圈子哈、吉、塔是以俄罗斯为首的欧亚经济共同体和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乌则属于“古阿姆”成员。

前者追随俄罗斯,后者倾向于美国。

尽管“9·

ll”事件后,由于俄美关系的变化,中亚国家对美国的立场有所接近,但许多事例表明,哈、吉、塔与乌外交的基本立场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

乌进一步投靠美国,哈、吉、塔仍是俄罗斯方面的人。

  影响本国利益的诸多矛盾

  除上述因素外,还有一系列影响本国利益的矛盾在影响中亚国家之间的关系。

这是指在领土、水资源利用、移民、生态保护等方面存在的矛盾。

这些问题在各国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中与乌兹别克斯坦的纠葛较多。

  1)领土纠纷

  中亚国家领土争端由来已久,哈、乌之间的矛盾尤其突出。

哈、乌边界1150公里,已明确划分的有1096公里,仍有约4%的领土共39处存在争议。

2000年初,哈因对乌单方面在南哈萨克斯坦州萨勒阿什县境内有争议地块划界严重不满,两国关系曾一度出现紧张。

2002年以来,哈、乌对一个名叫“巴盖斯”乡的地块的所有权争议又达白热化的程度。

该乡目前归乌管辖,但哈认为,这是哈萨克斯坦的领土。

居住在这里的哈萨克人宣布成立“巴盖斯哈萨克共和国”,此举遭到乌兹别克斯坦当局的反对。

哈方公开表态,巴盖斯是南哈萨克斯坦州的领土。

这个争议至今没有解决。

除巴盖斯外,在南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之间还存在两块争议地区,即科克捷列克和阿尔纳萨依,特别是阿尔纳萨依有一处向哈供水的水利枢纽。

争议最大的还有土尔克斯坦涅赤。

  吉、乌两国领土也有争议。

吉、乌边界1400公罩2001年两国联合堪察了994公里,209公里得到双方确认。

经过奥什州、巴特肯州、安集延州和费尔干纳州的406公里还没有堪察。

吉、乌争议地区主要有巴拉克和索赫两块飞地,加瓦和加瓦萨伊景区。

对上述地区边界走向双方立场相差甚远。

2002年1月,在吉、乌边界的吉尔吉斯一凯斯塔克村发生乌边防军士兵开枪打死吉边民事件,其根本原因是两国对领土存在争议。

针对这一事件,吉向乌提出抗议。

为保护边民利益,吉向与乌毗邻地区增派了军队。

乌对乌、吉边界地区布雷。

吉方说,仅马特肯州边界布雷区就达148公里。

乌、塔边界问题更复杂。

塔国内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乌布哈拉州和撒马尔罕州是塔领土,是苏联时期硬划给乌的。

乌对此说法当然不予认同。

  吉、塔边界也不明确。

1998年两国划界工作停止。

塔方不急于恢复划界工作。

哈、吉边界不清的地段共105块,对吉方来说,涉及楚河州、塔拉斯州和伊塞克湖州。

2001年年底,吉总统将双方商定的方案交议会批准,结果被拒绝。

据说方案中有一个位于塔拉斯州的采石场引起争议,吉地质学家说下面有金矿。

领土纠纷是影响中亚国家关系的最大问题之一。

  2)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也是中亚国家极为关切的问题。

中亚国家中除吉、塔两国外,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

乌、土、哈的农田都要靠河水灌溉。

水是上述国家的生命线。

苏联时期,水由中央一手调配,虽然也有争端,但问题不大。

独立后,水的使用问题只有靠有关国家协商解决。

围绕水的使用问题,中亚国家不断开会,但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2002年2月,中亚国家为如何利用水资源问题又开了会,仍无果而终。

吉、塔两国准备将水利设施私有化,乌对此十分紧张和不满。

乌认为,谁控制了塔、吉两国的水,谁就控制了中亚地区,对此反应强烈。

乌此说主要针对哈萨克斯坦,因为哈准备对吉水利设施进行投资。

从水利用问题上,可以看到中亚国家不和的影子,但却看不出如何利用“一体化”机制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水的争端可能成为导致中亚国家冲突、使其分裂而非聚合的又一导火线。

  3)移民问题

  移民问题也影响了中亚国家的关系。

早在1994年签订的《建立统一经济空间条约》就有允计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内容。

从中亚国家具体情况来看,乌、吉、塔等国劳动力严重过剩,哈相对不足。

乌、吉、塔等国有不少人在哈打工。

可是,哈自身就业形势也很严峻,2001年失业率达10.4%。

因此,该国并不希望其他国家的人来哈谋职。

据报道,吉在哈非法找工者约1万人,塔约5万人,乌季节性来哈打工者则更多。

“9·

11”事件后,哈趁机将中亚国家,主要是吉、乌等国的数千名移民驱赶回国,引起有关国家的不满。

  4)咸海问题

  咸海治理问题也矛盾重重。

咸海生态灾难受害最严重的国家是乌、哈两国。

中亚五国曾建立了拯救咸海基金会,各国都答应提供资金。

根据协议,哈、乌、土三国每年应交本国预算的3%,吉、塔应交1%。

事实上,多数国家长期未交。

受资金不足的影响,咸海生态灾难至今依旧,且有日趋严重之势。

  5)反对“三股势力”问题

  中亚国家对“三股势力”的危害性认识基本一致,但彼此对对方的做法都有所保留。

乌兹别克斯坦曾公开指责吉、塔行动不力,还扬言要派兵到塔追剿恐怖分子,吉、塔对乌的“大国主义”十分不满。

塔总统曾公开反驳乌的指责。

  l0年的实践表明,中亚国家在商品、劳务、资本、劳动力等自由流动方面,不是越来越方便,而是越来越困难。

至于统一关税、汇率等更是办不到的事情。

目前,中亚国家说的是实行“一体化”,推行的是从维护本国利益考虑的排他措施。

由此,各国之间不是想方设法促进交流,有时竟是相互封锁,甚至利用别人所急来要挟对方。

2002年1月,哈萨克斯坦常驻中亚经济共同体跨国委员会执委会代表谢·

普里姆别托夫撰文写道,“的确,目前统一经济空间条约中规定的目标远未实现。

例如,不能完全解决在关税和税收政策、货币兑换、反倾销政策、保护本国商品生产者方面存在的问题。

水资利用、能源、天然气、运输综合体等方面的问题依然存在。

部门一体化纲要也没有完全实现。

  目前,耗费不大的文化、科学和其他联系也在减少。

经济改革的方针和进程、经济结构的改造不能协调,签署的一系列协议不具备完成的条件。

在关税制度、商品进出口、过境运输、有价证券市场方面存在大量的问题”。

  3.中亚国家关系不和的负面影响

  中亚国家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彼此的不和,产生许多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影响各国经济的发展。

  由于签订的条约不能落实,各国经济发展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例如,哈利用铁路运输来卡乌、吉,乌、吉两两国十分不满,极力主张另修一条直接通过中国的铁路。

很明显,这不仅会耗费不少资金,进一步增加彼此的不信任。

哈大力发展本国天然气工业,以减轻对乌的依赖。

乌改棉田为粮田,以减少对哈的依赖。

这些不仅会增加各国的投资,也是与“一体化”背道而驰的表现。

人们担心中亚国家之间的不和会影响中亚地区的稳定,因此,对前来这里投资存在疑虑,这对中亚国家吸引外资也很不利。

资金短缺的中亚国家如无外资注入,经济将很难发展。

  这两年,与欧共体国家之间取消签证相对应的是,中亚各国却在考虑在中亚国家逐渐实行签证制度。

乌已在哈边界地区实行过境收费制度。

这些都会影响经贸和民间的往来。

事实上,中亚国家之间经贸和民间关系很密切,很多人亲属都分散在各国。

不少人在其他国家打工。

“一体化”应该方便经贸和民间往来,但中亚国家之间的现实情况则相反。

  第二,消减反对“三股势力”的力度。

  “三股势力”是影响中亚国家安全与稳定的共同问题。

各国携手共同行动会产生最佳效果。

但由于各方对彼此的行动有怨言,有戒心,在该问题上也存在面和心不和的情况,影响最佳效果的取得。

  第三,导致地缘局势复杂。

  中亚国家不和导致各国都在寻找靠山,一些大国则利用这一点为己所用。

ll”事件后,美国顺利进入中亚,不能说与中亚国家之间不和毫无关系。

大国的进入和角逐中亚,使该地区的不稳性因素增加。

  第四,对上海合作组织也有影响。

  中亚国家之间的不和可能会带到上海合作组织中来。

例如,关于领土争执就可能拿到上海合作组织来讨论,关于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也会如此,甚至由此可能延伸到中亚国家与中国的跨境河流的利用和保护问题上。

在非法移民问题上,中亚国家很可能借机把矛头转向中国,从而,影响到中亚国家与中国的关系。

中亚国家之间关系的不和将可能成为影响上海合作组织正常运转和未来发展的不利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