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技术网上教学活动文本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387148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2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猪技术网上教学活动文本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养猪技术网上教学活动文本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养猪技术网上教学活动文本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养猪技术网上教学活动文本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养猪技术网上教学活动文本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养猪技术网上教学活动文本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养猪技术网上教学活动文本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猪技术网上教学活动文本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养猪技术网上教学活动文本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三、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猪的生物学特性与行为学特点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肉猪存栏量在5亿头左右,占世界总量的46.1%,猪肉产量占世界猪肉总量的46.2%。

在我国,猪也是六畜之首,猪肉产量占国内肉类总量的67.3%。

学习养猪最基本的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充分发掘猪的生产潜力,才能使养猪生产达到新水平,高产、高效、安全、优质、物美价廉的快乐养猪!

  本章教学要求

  

(一)掌握猪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特点

  

(二)掌握猪繁殖力、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第一节猪的生物学特性

  猪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物学特性

  猪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生物学特性,不同的猪种或不同的类型,既有其种属的共性,又有它们各自的特性。

其中有五个方面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1.繁殖率高,世代间隔短

  猪一般4~5月龄达到性成熟,6~8月龄就可以初次配种。

猪是常年发情的多胎高产动物,一年能分娩两胎,若缩短哺乳期,母猪进行激素处理,可以达到两年五胎或一年三胎。

  2.食性广,饲料转化效率高

  3.生长期短,周转快

  在肉用家畜中,猪的胚胎期和生后生长期都是最短的,见下表。

各种家畜生长期比较

畜别

胚胎期(月)

生后生长期(年)

3.8

1.5~2.0

9.5

3~4

5.0

2~3

11.34

4~5

12.0

4.5~5.0

  4.嗅觉和听觉灵敏,视觉不发达

  5.适应性强,分布广

  猪对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的适应性强,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家畜之一。

从生态学适应性看,主要表现对气候寒暑的适应、对饲料多样性的适应、对饲养方法和方式上(自由采食和限喂,舍饲与放牧)的适应,这些是它们饲养广泛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节猪的行为特点

  怎样应用猪的生物学特点提高养猪生产

  1.采食行为

  猪的采食行为包括摄食与饮水,并具有各种年龄特征。

猪的采食具有选择性,特别喜爱甜食。

研究发现未哺乳的初生仔猪就喜爱甜食。

颗粒料和粉料相比,猪爱吃颗粒料;

干料与湿料相比,猪爱吃湿料,且花费时间也少。

在多数情况下,饮水与采食同时进行。

  2.排泄行为

  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猪是家畜中最爱清洁的动物。

猪能保持其睡窝床干洁,能在猪栏内远离窝床的一个固定地点进行排粪尿。

  3.定居漫游,群居次序明显

  猪喜群居,同一小群或同窝仔猪间能和睦相处。

在猪群内,不论群体大小,按体质强弱建立明显的位次关系,若猪群过大,就难以建立位次,相互斗架频繁,影响采食和休息。

所以饲养过程中应选择合适大小的猪群。

  4.争斗行为

  争斗行为包括进攻防御、躲避和守势的活动。

猪的争斗行为,多受饲养密度的影响,当猪群密度过大,每头猪所占空间下降时,群内咬斗次数和强度增加,会造成猪群吃料攻击行为增加。

所以在饲养过程中要根据猪舍面积等确定合适的饲养密度

  5.性行为

  饲养过程中,应根据母猪的发情周期和公猪的性成熟时机采用人工授精等技术完成猪群

  的繁殖。

  6.母性行为

  母性行为包括分娩前后母猪的一系列行为,如絮窝、哺乳及其他抚育仔猪的活动等。

相应的,我们应在母猪分娩舍铺设垫草,保持分娩舍温度适宜。

  7.活动与睡眠

  猪的行为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活动大都在白昼。

仔猪出生后3天内,除吸乳和排泄外,几乎全是酣睡不动,随日龄增长和体质的增强活动量逐渐增多,睡眠相应减少,但至40日龄大量采食补料后,睡卧时间又有增加,饱食后一般较安静睡眠。

仔猪活动与睡眠一般都尾随效仿母猪。

出生后10天左右便开始同窝仔猪群体活动,单独活动很少,睡眠休息主要表现为群体睡卧。

  8.探究行为

  探究行为包括探查活动和体验行为。

探究行为在仔猪中表现明显,仔猪出生后2min左右即能站立,开始搜寻母猪的乳头,用鼻子拱掘是探查的主要方法。

因此,对于新出生的仔猪,我们应协助其寻找并固定哺乳乳头。

  9.异常行为

  异常行为是指超出正常范围的行为,恶癖就是对人畜造成危害或带来经济损失的异常行为,它的产生多与动物所处环境中的有害刺激有关。

  10.后效行为

  猪的行为有的生来就有,如觅食、母猪哺乳和性的行为,有的则是后天发生的,如学

  会识别某些事物和听从人们指挥的行为等,后天获得的行为称条件反射行为,或称后效行为。

  后效行为是猪生后对新鲜事物的熟悉而逐渐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行为。

例如:

小猪在人工哺乳时,每天定时饲喂,只要按时给以笛声或铃声或饲喂用具的敲打声,训练几次,即可听从信号指挥,到指定地点吃食。

在养猪生产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后效行为的培育。

第二章猪的品种资源开发与利用

  种是养猪的基础,是养猪生产的资源,基础打不好遗患无穷。

本章介绍了六种外国瘦肉型种猪,十多个新培育的兼用型品种猪和六个有代表性的地方优良猪种,需要知道各品种种猪的特性与特点,怎样通过杂交发挥其生产潜力,为我所用,满足市场需求。

深知保种的价值,更要知道选育提高种的价值,不进则退,创造新种源开创养猪新天地。

  

(一)掌握各品种猪的特点。

  

(二)掌握经济杂交产生杂种优势的基本规律和经济杂交的方式。

第一节猪的品种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目前世界上猪的品种有300个。

我国地方品种猪有48个,自己培育的新品种猪或品系也有40个,先后引进的外国品种猪8个。

  养猪生产不断发展的历史就是猪种自身从低产到高产的变化过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多数猪为脂肪型,人们的食用油以猪油为主。

战后猪从脂肪型逐步过渡到脂肉兼用或肉脂兼用型,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猪油被植物油所替代,猪的品种类型又向肉用型(瘦肉型)发展。

在猪的品种类型演变过程中,我们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要求生产出更好的动物性蛋白质食品,从经济效益上要求猪的品种要生得多、活得多、生长快、节省饲料。

因此,为了肉猪产品能占据市场和获得最好经济效益多采用大白猪、长白猪为母系,杜洛克猪和汉普夏猪为父系进行三元或四元双杂交生产优质瘦肉型猪。

第二节我国猪品种资源

  我国的猪品种资源

  1.生产瘦猪肉的品种

  现在主要有六种:

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汉普夏猪、皮特兰猪、多品种杂优猪。

  2.我国地方良种猪

  

(1)民猪原产于东北地区。

  

(2)太湖猪产于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沿江沿海地区。

  (3)金华猪产于浙江省金华地区的义乌,东阳和金华3个县。

  (4)内江猪主要产于四川省内江县和内江市。

  (5)两广小花猪原产于陆川、玉林、合浦、高州、化州、关川、郁南等地,是由陆川猪、福州猪、公馆猪和两广小耳花猪归并,1982年起统称两广小花猪。

  (6)中国小型猪小型猪为我国的宝贵品种资源。

目前已开发利用的主要有产于贵州与广西交界处的香猪;

产于西藏自治区的藏猪;

产于海南省的五指山猪(老鼠猪);

产于云南省西双版纳的版纳微型猪。

  3.我国新培育的品种猪

  

(1)瘦肉型品种(系)有:

三江白猪、广西白猪、湖北白猪、湘白系猪、山西瘦肉型SD-I系、浙江中白猪、新疆黑猪、沂蒙黑猪新品系,辽宁黑猪瘦肉系、松辽黑猪和苏太猪。

  

(2)肉脂兼用型品种(系)有:

北京黑猪、新金猪、皖北猪、乌北哈达猪、定县猪新品系、汉沽黑猪、甘肃白猪、上海白猪、芦白猪、甘肃黑猪、内蒙白猪新品系、汉中白猪、昌潍白猪I系、北京花猪I系、伊犁白猪、宁夏黑猪。

  (3)脂肉兼用型品种(系)有:

吉林花猪、沈农花猪、温州白猪、哈白猪、内蒙黑猪品种群、新淮猪、福州黑猪、新疆白猪。

  (4)脂肪型品种(系)有:

赣州白猪。

第三节猪的经济杂交

  一、猪的经济杂交及方式

  1.经济杂交是指采用遗传上有差异的不同品种或培育的不同专门化品系互相之间进行杂交,使之产生具有杂种优势的杂种猪,大都有较高的生产效益。

  2.杂交能产生杂种优势,主要是由于在杂交时可诱导有关位点的遗传基因相互重组,使显性基因的优良性状突出表现出来,同时,还可使不同位点的基因产生互作效应。

  3.经济杂交的方式

  

  (3)两猪种或三个猪种轮回杂交方式

  所谓轮回杂交,就是在二元或三元杂交中,所生产杂种猪群,不全都投入商品猪

  生产,而是从中再选出一部分杂种母猪,再用原亲本猪轮流作为父本,继续与杂一代母猪群进行杂交,而且这种轮回杂交的方式一直延续下去,因此,这种轮回杂交又称为连续性杂交方式。

  这种杂交方式存在较多缺点,即各代轮回杂交所产的杂种猪群,不论是在生产性能上或体型外貌上,都发生参差不齐的情况,而且轮回的代数越多,杂种猪的杂种优势就越下降。

这种杂交方式最大的缺点是:

必须经常保持3—4个母本猪种和3—4个父本猪种,这要加上杂交生产的成本,在我国采用这种杂交方式,是绝对行不通的,故不能盲目采用。

  二、猪种的繁育体系

  在猪种繁育体系中,主要包括育种场系统、繁殖场系统、猪的经济杂交生产场系统和商品猪生产场系统。

  1.育种场的主要功能是:

  

(1)纯种(系)选育提高、培育新品系

  

(2)为繁殖场提供优良纯种公、母猪

  (3)为商品场提供优良的终端公猪

  (4)向人工授精站提供优良的种公猪

  2.繁育场的主要功能是:

  

(1)将育种场所提供的纯种(系)猪进行扩大繁殖,增加良种母畜猪数量;

  

(2)进行品种(系)间杂交,生产杂优肉猪。

  3.商品场的主要功能是:

  

(1)组织肉猪的生产

  

(2)保证猪群健康

  (3)实现猪群生产性能

第四节我国猪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猪种遗传资源保存主要有三种方法:

活体原位保存、配子或胚胎的超低温保存和DNA保存。

第三章猪的营养与饲料

  猪的生存与生产离不开饲料营养物质的供给,养猪者知道饲料成本占养猪成本75-80%,只有满足猪的需要才能产生好的养猪效益。

饲料工业作为我国的一大产业,饲料原料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饲养的效果,因此应时刻监测,决不能失策。

  掌握猪的营养特点,重点掌握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和维生素饲料。

第一节营养物质与猪的营养

  一、水与猪的营养

  水是猪体组织中最多和最重要的成分之一,约占其体重的2/3。

猪从幼龄到成年,体内水分含量的变化为体重的80%到50%。

  二、蛋白质与猪的营养

  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氨基酸按性质可分为中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3大类。

按其对猪营养的重要性而言,通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与限制性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是指那些多数在猪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数量很少,不能满足猪体正常代谢的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是指那些在猪体内可以合成或需要量较少,不由饲料提供也能保证猪体正常代谢需要的氨基酸。

  在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通常在植物性饲料的蛋白质中含量较少,不能满足猪体的需要。

当缺少它们任何一种时,就会严重地制约其他氨基酸的利用(氨基酸木桶原理),所以在营养上把这3种氨基酸称为限制性氨基酸。

  影响饲料蛋白质利用的因素:

  

(1)猪的种类:

瘦肉型猪对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高于地方猪种。

  

(2)猪的年龄:

幼年猪正处于生长旺盛时期,蛋白质代谢强度大,体内积累较多。

随着年

  龄的增长,生长速度逐渐下降,蛋白质代谢相对减弱。

  (3)日粮中蛋白质的数量:

蛋白质供给量的多少不仅影响生产力的发挥,同时也影响蛋白质的利用率。

一般日粮中蛋白质水平较低时,其利用率较高,但此时生产性能降低。

所以提高利用率的同时必须考虑生产力的发挥和猪的健康。

  (4)日粮蛋白质的质量:

氨基酸数量多、配比恰当时,利用率就高。

  (5)日粮中能量与蛋白质之间的关系:

各供能物质之间应达到平衡。

  (6)饲料的加工调制:

对豆科子实应加热处理,而对动物性饲料一般不进行加热处理。

  三、碳水化合物与猪的营养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作用

  碳水化合物在猪营养上是一组物质的总称,它包括无氮浸出物与粗纤维2大类。

  无氮浸出物的营养作用有:

  

(1)形成猪体内组织器官不可缺少的成分。

例如五碳糖是细胞核酸的组成成分;

许多糖类与蛋白质结合成糖蛋白,与脂肪结合成糖脂;

低级羧酸与氨基化合物形成氨基酸。

  

(2)能量的主要来源。

无氮浸出物在猪体内分解为葡萄糖后被吸收,在细胞内进行生物氧化而放出能量,以此来满足维持猪的体温及各器官正常活动时的能量需要。

  (3)转化为体脂储存在体内饲料中的无氮浸出物供作能量尚有多余时,可被机体转化为体脂沉积于体内。

肉猪适当沉积体脂可改善肉的品质,哺乳母猪可以用来形成乳脂。

  粗纤维的营养作用是可以促进动物肠道内消化活动。

  四、脂肪与猪的营养

  脂肪的营养作用

  

(1)体组织组成成分:

脂肪是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

  

(2)脂肪是猪重要的能源物质:

猪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约30%是由脂肪氧化产生。

脂肪所含的能量为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2.25倍。

  (3)脂肪提供必需脂肪酸:

对幼猪来说,为了生长发育,必须从饲料中获得其机体不能合成的3种不饱和脂肪酸,即亚油酸(十八碳二烯酸)、亚麻酸(十八碳三烯酸)和花生油酸(二十碳四烯酸)。

  (4)脂肪作为脂溶性维生素的携带者(溶剂):

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必须溶解于脂肪中,并依靠脂肪运送到体内各部位。

  (5)脂肪是猪体制造维生素和激素的原料:

类脂物质中的固醇类可转化为维生素D、肾上腺素、性激素和胆汁酸盐等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固醇化合物。

  五、矿物质与猪的营养

  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

  通常将在猪体内含量占体重的0.01%以上的矿物质元素称为常量元素,主要有钙(Ca)、磷(P)、钾(K)、钠(Na)、氯(C1)、镁(Mg)、硫(S);

含量在0.01%以下的称为微量元素,主要有铁(Fe)、铜(Cu)、钴(Co)、碘

(1)、锌(Zn)、锰(Mn)、钼(Mo)、硒(Se)、氟(F)。

  几种重要的矿物质元素

  

(1)日粮中的钙和磷,不仅两者数量要足够,而且两者数量之比要求有一定的范围,一般为(1~2):

1。

  对于猪来说,由于植物性饲料中的植酸磷不能被利用,因此应特别注意有效磷的含量。

一般来说:

  有效磷=无机磷+有机磷X30%(动物性饲料中的磷计算在无机磷内)

  

(2)硒在机体内的作用与维生素E相似,能防止细胞膜被过氧化物损害。

  缺硒时,仔猪常发生白肌病,主要表现为心力衰弱、心律不齐、精神不振、被毛粗乱。

  六、维生素与猪的营养

  维生素是一类维持猪机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有机化合物。

  1.维生素的来源猪体内的维生素来自2个方面。

一是外源,即来自猪体外,由饲料中摄取的。

二是内源,即由猪体内合成的。

内源维生素又可分为2种,一种为消化道微生物合成,大肠与盲肠中的微生物能合成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K;

另一种为猪本身器官合成,如肾上腺、肠及肝脏可以合成维生素C。

猪体内的维生素D,一部分是由饲料摄人,另一部分由皮肤内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紫外线照射后形成维生素D3。

  2.维生素的分类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与水溶性维生素2大类。

  

(1)脂溶性维生素这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能溶解于脂肪。

脂溶性维生素可储存于体内,储存量的多少,受日粮供给情况影响,故可不必每日从日粮中供给。

  

(2)水溶性维生素这类维生素可溶解于水,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B族维生素包括硫胺素(维生素B1)、核黄素(维生素B2)、泛酸(维生素B3)、吡哆醇(维生素B6)、烟酸(尼克酸)、叶酸、生物素(维生素H)、胆碱和维生素B12。

B族维生素与维生素A不同,它们不能储存于体内,必须经常供给才行。

第二节饲料种类与饲料营养特性

  饲料种类

  规模化养猪生产中,主要应用能量饲料、蛋白质饲科、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添加剂等5类饲料。

  1.能量饲料

  能量饲料是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同时粗蛋白质含量低于20%的谷实类、糠麸类、草子树实类、淀粉质的块根块茎瓜果类及其他类饲料。

  谷实类饲料、淀粉质的块根块茎瓜果类饲料、糠麸及糟渣等加工副产品饲料为主要能量饲料。

  2.蛋白质饲料

  蛋白质饲料是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同时粗蛋白质含量为20%以上的豆类、油饼类、动物性饲料及其他类的饲料。

  常用的蛋白质饲料主要包括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微生物饲料、非蛋白质含氮饲料等。

  需要注意的是,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中棉籽饼粕中含有棉籽毒素——棉酚,能引起猪积累的慢性中毒;

花生饼储存过久极易感染黄曲霉菌而产生黄曲霉毒素,因此应新鲜时利用。

  微生物饲料及其营养特点

  微生物饲料主要指一定种类的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经培养生长繁殖,然后将其菌体用做猪的饲料。

其主要有酵母、非病原的细菌以及某些真菌。

微生物饲料是利用农产品加工废料培养的,如酿酒工业的废液、造纸工业的纸浆废液、木材加工的木屑等。

  微生物饲料的营养特点为:

  ①粗蛋白质含量很高,40%~50%,主要为菌体蛋白。

其蛋白质品质介于动物性饲料与植物性饲料之间。

日粮中补加这类饲料后可改善其粗蛋白质的全价性。

  ②含B族维生素丰富。

1kg啤酒酵母含有维生素B192mg,维生素B235mg,尼克酸447mg,维生素B120.007mg。

  3.矿物质饲料

  矿物质饲料包括人工合成的和天然单一的矿物质饲料,多种混合的矿物质饲料,以及配合有载体吸附剂的微量、常量元素的饲料。

  常用的矿物质饲料包括:

食盐、含钙的矿物质饲料、含钙和磷的矿物质饲料、含磷的矿物质饲料和微量元素添加剂。

  4.维生素饲料

  维生素饲料是指工业合成或提纯的一种维生素或复合维生素,不包括某些维生素含量较高的天然饲料。

常用的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核黄素、尼克酸、泛酸、叶酸及生物素等。

  利用维生素制剂时,应考虑其稳定性及生物学效价。

  维生素与猪的营养

第三节饲料的初步加工与调制

  一、饲料的初步加工与调制

  猪饲料加工调制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微生物的方法。

  物理方法有切短与打浆、粉碎与压扁、制粒、膨化、蒸煮与焙炒。

  微生物调制法是利用饲料本身的细菌进行发酵,即自然发酵。

  二、日粮配合及配合中应遵循的原则

  日粮配合就是拟订饲料配方的过程。

制订理想的日粮配方,是实现科学饲养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①拟订饲料配方的依据,要选择适当的饲养标准、饲料营养价值表及价格适宜的各种原料。

  ②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饲料资源(包括本场库存饲料的情况),同时还要考虑成本核算,经济上必须有效益。

  ③必须考虑猪的品种特点、生理状态、生产性能及季节等条件。

  ④必须注意日粮的适口性。

如果适口性差,猪不愿采食,则得不到足够的营养。

  ⑤配合日粮必须考虑猪的采食量与饲料体积的关系,从而确定各种饲料在日粮中所占的比例。

日粮体积过大,超过胃的容积,不能完全吃尽,则营养需要不能满足;

日粮体积过小,不能满足猪的采食量,则缺乏饱感。

  ⑥饲料力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