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383751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实验操作规范。

当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成正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

B.透镜不动,若将蜡烛向右移动5cm,光屏向左适当移动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C.若在透镜的左侧附近放置一近视眼镜,将光屏向左移动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D.透镜不动,将蜡烛与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

2.下列数据估计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20mm

B.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5m/s

C.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5kg

D.人的平均密度大约是

3.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发现同学们要用的篮球差气,于是他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当篮球变圆后,仍继续给它打气(变圆后的微小形变忽略不计),则篮球内气体的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过程是()

A.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增大

B.质量增大,体积不变,密度增大

C.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不变

D.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密度增大

4.某物体放在距凸透镜50cm处,其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30cm,由此可判定()

A.像是放大的实像,凸透镜的焦距是25cm

B.像是放大的实像,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20cm

C.像是缩小的实像,凸透镜的焦距是25cm

D.像是缩小的实像,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20cm

5.寄生蝇一般听到寄主(如蟋蟀)发声,就能凭听觉确定其位置,将卵产于寄主体表,幼虫孵出后就钻入寄主体内吞食其身体,寄生蝇一般听到捕食者(如蝙蝠)发声,就立刻逃逸.蟋蟀发声频率是5.0×103Hz.蝙蝠发生频率是1.25×105Hz.林区需要吸引寄生蝇杀灭害虫,养蚕中心需要驱赶寄生蝇以保护蚕宝宝,林区和养蚕中心需要设置声源的振动周期分别为()

A.2×10﹣4s 8×10﹣6s

B.1.25×10﹣5s 5×10﹣3s

C.8×10﹣6s 2×10﹣4s

D.5×10﹣3s 1.25×10﹣5s

6.下列关于物理想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磁波与声波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只要人体接触到电线就会触电

C.使用验电笔时,手一定要接触验电笔的金属部分

D.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氢弹利用了核聚变,核电站利用了核裂变

7.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白雾茫茫

B.雾凇的形成

C.窗玻璃上出现冰花

D.柜子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8.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空中的冰晶在空气中下落变成雨滴时,内能增加了

B.初冬的早晨,地面上结有一层白霜属于升华

C.所有物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D.

物体没有内能

9.小明仔细观察了如图所示的光路图,总结出以下几条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B.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0.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0.5cm

B.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km/h

C.一支2B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

D.一盏台灯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接近25w

二、填空题

11.冬天,窗______(填内或外)常常会出现冰花,这是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12.物理学中,把物体的_____ 叫机械运动.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首先应选取_____.

13.晚唐诗人高骈在《山亭夏日》中的诗句“绿树浓萌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描写了酷夏特有的情趣,并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从物理学的角度,诗句中“浓萌”的形成说明了_______;而“楼台倒影”则是_______现象.

14.当小明在观察阳光通过甲、乙两个眼镜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时,发现两个眼镜形成的光斑不同。

阳光通过眼镜甲形成的光斑中间比四周亮,而阳光通过眼镜乙形成的光斑中间比四周暗,由此可以判断眼镜甲是_____透镜,眼镜乙是_____透镜。

如果小明近视眼,应该佩戴眼镜_____。

(选填“甲”或“乙”)

15.“谷风”和“山风”在山区地区经常出现.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空气密度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暖空气沿山坡__(选填“上升”或“下滑”),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因而沿山坡__(选填“上升”或“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16.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的长度,该金属片的长度是     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17.某瓶氧气的密度是5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kg/m3;500g冰完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______kg,水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18.“泰坦尼克号”大游轮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

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声音传播规律制成的探测装置,把这种探测装置安装在船上,利用它能较早地发现冰山或暗礁的存在。

这种装置的名称叫_____,为使它发出的声音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_____声波。

这种装置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来进行月球等太空的探测。

利用这种装置还可以测绘海底地形,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

19.一条入射光线跟平面镜的夹角是30°,则反射角是_____,若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应为_____.

20.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的示数的像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的时间_____,平面镜成像利用_____原理,潜水镜利用_____原理制成。

三、实验题

21.在“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实验中: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_____处,指针位置如图甲,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调节,直至横梁平衡。

(2)测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金属块质量m为_____g。

(3)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内,水面如图丙所示。

(4)计算出金属块密度ρ=_____kg/m3。

(5)考虑所用细线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测量值比真实值偏_____。

22.如图甲是探究“冰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

(1)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由此可知冰是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第6min时冰处于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3)实验中使用了水浴法,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

(4)如果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水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23.注重科学探究不同的凸透镜对光的折射程度可能是不相同的,即不同凸透镜的焦距不一定相同,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小雷进行了探究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到下表中.

次数

1

2

3

4

材料

玻璃

玻璃

水晶

水晶

截面直径

3

3

3

5

凸起程度

较小

较大

较大

较小

焦距

10

5

4

4

(1)请你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由1、2次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2)小雷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甲所示,他受此启发,想到了一个问题:

红光、紫光射入时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

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进行了实验,你认为___________光射入时凸透镜的焦距大.

(3)小雷又进行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若某次实验中像成在光屏的左上角,如图乙所示,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____(填“右下”“左上”“右上”或“左下”)调节,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4.小敏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v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用该凸透镜进行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缩小实像,接下来他想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________方向移动(选填“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

移动光屏后得到发光体清晰的像,但他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这时光屏上________出现指尖的像(选填“会”或“不会”)。

四、计算题

25.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0.1m的正方体质量为3kg,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动滑轮的重力为10N,现用力在20s内将物体匀速提高了5m(g=10N/kg).

(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2)物体放在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3)不计摩擦和绳重,求该滑轮组机械效率.

五、作图题

26.

(1)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O为光心,请画出入射光线所对应的折射光线.

(2)如图所示,某人站在A处通过一根绳和两个滑轮匀速提起物体B,所用的拉力F=100N,物体B重300N(不计滑轮重和绳重,不计摩擦力).画出滑轮组的绕线.

27.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完成下图中的光路图(画出准确的反射光线或是确定反射面).

(_____________)

28.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

(________)

六、简答题

29.小雨在实验里发现了三个完全相同的小试剂瓶,里面都装满了无色透明的液体,叶子姐姐告诉他:

这里面分别装有蒸馏水、盐水和酒精.叶子姐姐问小雨:

能否不打开试剂瓶,而将它们区别开来?

请你帮小雨想个办法,并阐述这样做的道理.

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实验题

1、

2、

3、

4、

四、计算题

1、

五、作图题

1、

2、

3、

六、简答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