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37789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通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南通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南通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南通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南通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通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docx

《南通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通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通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docx

南通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

南通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语文Ⅰ试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

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请认真核对答题纸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把诗歌、绘画、书法、篆刻完美▲起来,一幅传统的文人画才算完备。

诗、书、画、印▲又互相映衬,令人回味无穷。

从唐宋开始,这种创作特色为画家和欣赏者所普遍接受,其对中国画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当代水墨写意画正是与传统文人画▲的。

A.结合相辅相成一以贯之

B.融合各得其所一以贯之

C.结合各得其所一脉相承

D.融合相辅相成一脉相承

C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住建部将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步伐,推进国有租赁企业建设的进程,充分发挥对市场的引领和调控。

B.中国当前正从生产低端、廉价产品的加工厂向为世界提供先进、优质装备的重要基地升级,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正在悄然提高。

C.电影《芳华》不仅受到普通观众的喜爱,还在专业影评人票选的《2017年中国电影年度调查报告》中被获评“年度最受关注影片”。

D.高校应及时收集、发布国际组织的招聘信息,通过项目推介、组建社团等方式,为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提供相关服务。

D

A.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

发挥……的作用

B.主谓搭配不当。

形象……改变

C.成分赘余。

删去“被”

3.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条条大路通罗马B.巾幗不让须眉

C.当家才知柴米贵D.初生牛犊不怕虎

D.比喻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美感作为感觉,是在对象化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

不能超脱的诗人,总是执著于某一些特殊的对象。

他们的心灵固结在美感上,▲。

▲,▲,▲。

▲,▲。

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最大的祸害莫过于执著于某些特殊的对象了。

①他们不能成为美感的主人

②他们的美感又固结在这些特殊的对象上

③美感就失去寄托

④反而让美感受对象的役使

⑤心灵就会遭受致命的打击

⑥一旦丧失这些对象

A.②⑥③⑤①④B.②③⑥④①⑤

C.⑤②①④⑥③D.⑤①④②③⑥

A

5.下列语句描写的内容与使用场合对应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音乐室:

阳春白雪虽然和寡,流水高山但觅知音

②科技馆:

究古今往事之踪迹,昭人类社会之兴衰【阅览室】

③书画室:

心驰山水一窗闲情,笔走龙蛇满室墨香。

④档案室:

纳百川之流成大海,通千古之典显文才【阅览室】

⑤实验室:

纸上得来始终觉浅,绝知此事定要躬行。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⑤D.③④⑤

C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遁石先生传

翁姓王氏,讳与准,字公度,浙之余姚人。

父彦达,有隐操【恬退的操守,】。

祖广东参议性常,以忠死难【指殉难;遇难。

】。

朝廷旌录【表彰、记载】彦达,而彦达痛父之死,终身不仕。

悉取其先世【祖先;先人】所遗书付翁曰:

“但毋废先业而已,不以仕进望尔也。

”翁闭门力学,尽读所遺书。

乡里后进【学识或资历较浅的人】或来从学者,辄辞曰:

“吾无师承,不足相授。

”因去从四明赵先生学《易》。

赵先生奇其志节,妻以族妹而劝之仕。

翁曰:

“昨闻先生“遁世无闷’【逃避世俗而心无烦忧】之诲,与准请终身事斯语矣。

”赵先生愧谢之。

老先生姓王,名与准,字公度,浙江余姚人。

他的父亲王彦达,有谦虚的操守。

祖父王性常任广东参议,以忠诚为国殉难。

朝廷表彰王彦达,彦达为父亲之死而悲痛,决定终身不入仕途。

取出自己祖先留下的全部书籍交付给王与淮说:

“只是希望不要废弃了祖先家业罢了,不用升官发达期望你们。

”王与淮闭门努力学习,读尽了祖先留下的书籍。

乡里后辈有人想来跟他学习,(与淮先生)总是推辞说:

“我没有得到老师的传承,我的学识不足以教授你们。

”于是去跟从四明赵先生学习《易》。

赵先生惊奇于他的志向和节操,把表妹嫁给他为妻,并且鼓励他走上仕途。

王与淮说:

“以前听从先生‘遁世无闷’的教诲,与准请求终身实践这一教诲。

”赵先生惭愧地向她道歉。

先世尝得筮书【占卜的书】于异人,翁暇试取而究其术,为人筮,无不奇中。

远近輻辏【形容人或物聚集像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县令亦遣人来邀筮。

后益数数【1.犹汲汲。

迫切貌。

2.屡次;常常。

.屡次;常常。

】,日或二三至。

翁厌苦之,取其书对使者焚之曰:

“王与准不能为术士,终日奔走公门,谈祸福。

”令大衔【藏在心中,怀恨】之。

翁因逃入四明山石室中,不归者年余。

时朝廷督有司访求遗逸【隐士】甚严。

部使者至县欲起翁。

令因言曰:

“王与准以其先世尝死忠,朝廷待之薄,遂父子誓不出仕,有怨望【.怨恨;心怀不满】之心。

”使者怒拘翁三子,使人督押,入山求之。

翁闻益深遁,坠崖伤足。

求者得之以出。

部使见翁创甚,且视其言貌坦直无他。

翁亦备言其焚书逃遁之故。

使者悟,始释翁。

见翁次子世杰之贤,因谓翁曰:

“足下不仕,终恐及罪,宁能以子代行乎?

”不得已,遂补世杰邑庠弟子员。

而翁竟以足疾得免。

翁谓人曰:

“吾非恶富贵而乐贫贱;顾吾命甚薄,且先人之志,不忍渝也。

”又曰:

“吾非伤于石,将不能遂栖遁【避世隐居】之计,石有德于吾,不敢忘也。

”因自号通石翁云。

与淮祖先曾经从异人那里获得筮书,与淮空闲的时候拿来研究占卜的方法,为别人占卜,没有不神奇地卜中。

远近人们纷纷前来,县令也派人来邀请他去占卜。

后来更加迫切,有时每天会有两三回。

与淮对此厌烦痛苦,取出筮书当使者面焚毁了它说:

“王与准不能当术士,终日在官府奔走,谈论祸福。

”县令对此深深怀恨在心。

与淮于是逃入四明山石室中,一年多不敢回家。

当时朝廷督查有司访求朝廷遗漏的英才十分紧迫。

部使者到县衙想起用与淮。

县令趁此进言说:

“王与准因为他的祖先世曾经为尽忠而死,朝廷待他们凉薄,于是父子立誓不出山做官,有.怨恨;心怀不满之心。

”使者发怒拘捕与淮三个儿子,派人督促押解,进山寻找与淮。

与淮听说后逃跑更加远的深山,坠下山崖摔伤了脚。

寻找的人抓住了他带出了大山。

部使见与淮受伤很严重,且看他的言谈举止坦荡率直没有其它意图。

与淮也详尽地谈了他焚毁筮书逃遁的原因。

使者明白了这些,才释放了与淮。

部使看到余淮的次子世杰很贤良,于是对与淮说:

“您不入仕途,最终恐怕要涉及犯罪,是不是能用儿子代你前行呢?

”不得已,于是补录世杰为县学的弟子员。

而王与淮最终凭脚病能免去出仕。

王与淮对别人说:

“我不是厌恶富贵而喜欢贫贱;只是我的命运很浅薄,况且祖宗的志向,也不忍心改变啊。

”又说:

“我要不是被石头碰伤,将不能实现避世隐居的想法,石头对我有恩德,(我)不敢忘记它。

”于是自号通石翁。

翁伟貌修髯,精究《礼》《易》,著《易微》数千言。

尝居秘图湖阴,遇“大有”【7:

5卦的卦名,7:

5是大有卦的代号】之“震”【①震是本卦的标题。

震代表雷电。

全卦内容讲人对雷电的感受。

'震 是卦中多见词,又与内容有关。

】,谓其子曰:

“吾先世盛极而衰,今衰极当复矣。

然必吾后再世而始兴乎?

兴必盛且久。

”至是翁没且十年,而世杰以名儒宿学膺贡,来游南雍。

大司成陈公一见,待以友礼,使毋就弟子列;命六堂【六堂是国子监位于辟雍左右两侧的33间房,合称为六堂,分别为:

率性堂、诚心堂、崇志堂、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是贡生、监生们的教室】之士成师资【取,取用】之。

俨忝【;辱,有愧于,常用作谦辞】与同舍,受世杰教益为最多,而相知为最深,因得备闻翁之隐德,乃私为志之若此。

王与淮体貌魁伟长髯潇洒,精心研究《礼》《易》,著有数千言的《易微》。

曾经居住在秘图湖南,遇“大有”之“震”,对他的儿子说:

“我们祖先兴盛到了极点就衰败了,现在衰败到了极点就应该复兴了。

然而一定要我日后再世才兴盛吗?

复兴必定旺盛且持久。

”在与淮去世将近十年的时候,王世杰凭名儒宿学的身份荣膺贡生,来南雍游学。

大司成陈公一看见他,以朋友的礼节接待他,没有将他放在学生的行列里;命国子监的贡生把他当老师对待。

我恭敬地能有幸与世杰同处一个房间,受世杰教益是最多的,而相知是最深的,于是能详尽地了解老先生的谦虚的品德,于是我写下这篇文章。

(选自《王阳明全集》,有删节)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先生愧谢之谢:

道歉

B.令大衔之衔:

接受

C.有怨望之心望:

怨恨

D.俨忝与同舍忝:

愧,有愧于

B(衔:

怀恨)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及相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讳,旧时指对君主或尊长的名字避开不直称,也用在死后的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前面。

作者在王与准的名字前加“讳”,以表示对他的尊敬。

B.筮书,古代记载占卜方法的书。

王与准从异人那里得到筮书,并利用空闲时间加以研究,替人占卜,连县令也多次派人请他去占卜。

C.邑庠,文中是县学的代称。

部使想任用王与准做官,王与准逃到山的更深处,坠崖伤足,部使于是补录他的次子王世杰为县学的弟子员。

D.弟子,文中指门徒、学生。

王世杰凭借他的名望和才学被举为贡生,他到南雍游学,大司成陈公把他当成朋友,而没有把他放在学生之列。

B(从异人那里得到筮书的是王与准的先辈。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乡里后进或来从学者,辄辞曰:

“吾无师承,不足相授。

”(4分)

乡里的后辈有人想来跟从他学习,(遇石先生)总是推辞说:

“我没有得到老师的传承,不足以教授你们。

评分建议:

“或”、“辄”、“相”,语句通顺,各1分。

⑵吾非伤于石,将不能遂栖遁之计,石有德于吾,不敢忘也。

(5分)

我如果不是被石头碰伤,将不能实现隐居的想法,石头对我有恩德,(我)不敢忘记啊。

评分建议:

“非”、“遂”、“栖遁”、状语后置句,语句通顺,各1分。

9.请简要概括王与准“遁世”的原因。

(4分)

①父亲的影响;②赵先生的教诲;③应酬之苦;④信奉《易经》之说。

评分建议: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

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

诸公谁听刍荛①策,吾辈空怀畎亩忧。

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

岂知今日淮南路,乱絮飞花送客舟。

注:

①荛:

樵夫,这里代指普通人

10.诗的一二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作简要分析。

(6分)

10(6分)①“初报边烽照石头,旋何胡马集瓜州“表达了对国家形势危急的忧切;

②“诸公淮听刍尧策”表达了抗敌复国策略不能得到采纳的悲愤;

③“吾辈空怀欧亩忧“表达只能徒然为国担忧、壮志难酬的无奈。

评分建议: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1.请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4分)

①借景抒情,借描写急雪打窗的情景,表达了内心的痛苦;

②细节描写,通过描写与七兄登高望远“涕俱流”的细节,表明诗人心中对七兄的担忧和对国家的赤诚之心。

评分建议: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答到夸张手法等,言之有理,一点得1分。

初报边烽照石头,

旋闻胡马集瓜州。

诸公谁听刍荛策,

吾辈空怀畎亩忧。

急雪打窗心共碎,

危楼望远涕俱流。

岂知今日淮南路,

乱絮飞花送客舟。

[1]

刚刚报传边地的烽火,已照亮了建康城头;

不久又闻说金人的兵马,已集结在瓜州渡口。

当权的衮衮诸公,有谁肯听听百姓的意见?

我们在野的人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