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学期学习手册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37754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学期学习手册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学期学习手册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学期学习手册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学期学习手册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学期学习手册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学期学习手册Word格式.docx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学期学习手册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学期学习手册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学期学习手册Word格式.docx

(1)主动理解社会,关注社会开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理论。

(2)遵守社会规那么和风俗,关爱别人,热心帮助别人,想别人之所想,急别人之所急。

(3)积极承当对别人、团队a和社会的责任,做负责任的人。

(4)效劳社会、奉献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1.网络怎样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

(网络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何重要影响?

(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怎样理解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1)网络为经济开展注入新的活力。

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消费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

(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视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3.怎样对待“网络是把双刃剑〞?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在网络时代,人人可以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3)个人隐私容易被进犯。

4.怎样正确利用网络?

(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我们要进步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我们要注意阅读、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抗暴力、色情、恐惧等不良信息。

(4)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5)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5.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

(1)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开展建言献策。

(2)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进步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安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网络信息都是虚假的,我们应远离网络。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网络信息丰富兴隆,传递速度快,但是,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既有真实可信的、积极向上、弘扬真善美的正能量信息,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以及捏造的网络谣言,这需要我们加以甄别,不能一概而论。

(2)网络具有积极的作用,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推动了社会进步,因此“远离网络〞的认识也是错误的。

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做网络世界的主人?

(1)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不做网络的奴隶。

(2)以安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学会抵抗网络上的不良诱惑。

(3)擅长利用网络解决工作和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不能因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

(4)利用网络做一些对别人和社会有用的事情。

(5)利用网络要遵守道德和法律。

(6)用坚强意志抵抗来自网络的不良诱惑等。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那么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那么

1.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亲密的社会秩序包括哪些内容?

社会管理秩序、消费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2.为什么说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开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当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防止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进步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本钱。

(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有序、整洁、平安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平安,享有公平的开展机遇,从而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美妙,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3.社会规那么是怎样形成的?

社会规那么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根底上形成的。

4.为什么说维护秩序需要规那么?

(1)社会规那么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规那么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

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当责任,处理好与别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2)社会规那么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社会规那么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分,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5.自由与规那么的关系是怎样的?

(1)社会规那么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那么的约束。

(2)社会规那么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6.怎样自觉遵守规那么?

(1)遵守社会规那么需要他律和自律。

遵守社会规那么,既需要监视、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

(2)遵守社会规那么,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那么,将规那么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7.什么是自律?

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制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那么。

8.怎样维护规那么?

我们要坚决维护规那么。

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那么;

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平安的前提下,提醒、监视、帮助别人遵守规那么。

9.为什么要改良规那么?

规那么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社会的开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那么,需要制定;

一些原有的规那么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一些原有的规那么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10.怎样改良规那么?

我们要积极参与规那么的改良和完善,擅长与别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那么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开展的要求。

1.误区:

规那么都是强迫性的。

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那么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

其中,法律、纪律等属于强迫性规那么,而诸如道德、风俗等规那么不具有强迫性,主要靠人们自觉遵守。

2.误区:

规那么限制着人们的自由。

法律、纪律等规那么划定了自由的边界,标准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但这些规那么同时也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可以说,无视规那么、违背规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

3.自律和他律

含义

表现

自律

自我约束,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制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那么

“我应该怎样做〞“我不应该怎样做〞“我愿意怎样做〞“我不愿意怎样做〞

他律

个人的行为由别人的要求或外在的规那么支配,而且是被动或被迫承受的

要求“你必须怎样做〞“你应该怎样做〞“你不应该怎样做〞或“不许你怎样做〞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1.为什么要尊重别人?

(1)尊重别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2)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别人和社会的尊重。

(3)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2.怎样尊重别人?

(1)积极关注、重视别人。

尊重别人,需要我们考虑别人的感受,认真对待别人,给予别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而不冷落、无视别人。

(2)平等对待别人。

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别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3)学会换位考虑。

(4)学会欣赏别人。

3.礼主要表如今哪些方面?

主要表如今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4.为什么要待人有礼?

(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才能的外在表现。

(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标准,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

(3)文明有礼表达国家形象。

5.怎样做到文明有礼?

(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考虑和践行。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

同时,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立文明有礼的社会风气。

6.什么是诚信?

诚信就是老实、守信誉。

7.诚信有何重要意义?

(1)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那么,是一种道德标准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那么。

(2)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3)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4)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隆。

8.为什么说诚信能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隆?

(1)国无信那么衰,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可以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2)可以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本钱,积累社会资本。

(3)可以进步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9.怎样培养诚信的品质?

(1)树立诚信意识。

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2)运用诚信智慧。

当尊重别人隐私与对人老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那么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遵守老实的要求,又尊重别人隐私。

(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10.怎样营造诚信的良好气氛?

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以老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风气,进步全社会信誉程度,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开展和文明进步。

文明有礼只是个人私事。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关系到个人的生存和开展,不仅如此,文明礼貌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可以促进社会和谐、表达国家形象,因此我们在与别人尤其是外国人交往时要注意文明礼貌,因为这不仅仅是个人私事。

讲诚信就是要时时处处说真话,不扯谎。

诚信对个人立足、企业开展、社会文明和国家兴隆都有积极的作用,生活中我们要讲诚信。

但讲诚信并不意味着要说出全部真话、公布所有机密。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遵循哪些道德要求,使自己成为一个受欢送的人?

(1)尊重别人。

积极关注、重视别人、平等待人、换位考虑、欣赏别人。

(2)待人有礼。

做到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

(3)诚信待人。

做到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运用诚信智慧、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4)关爱别人。

做到心怀好心、尽自己所能、讲究策略。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1.什么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违法行为分哪几类?

根据违背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3.什么是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背民事法律标准,应当承当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

4.什么是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背行政法律标准,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分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5.什么是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背刑事法律标准,应当受到刑罚处分的行为,如成心杀人的行为。

(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

6.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细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7.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别人等行为都是违背治安管理处分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2)进犯别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8.青少年怎样自觉遵守法律?

(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标准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别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安康和谐开展。

9.怎样理解刑法的作用?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10.什么是犯罪?

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分的行为。

11.犯罪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分性是犯罪的三个根本特征。

12.什么是刑罚?

刑罚又称为刑事处分、刑事处分,是指审讯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迫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13.刑罚是怎样分类的?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14.怎样预防犯罪?

(1)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妙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3)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防止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15.怎样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效劳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2)受到非法损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3)假如受到非法损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合法权益,我们就要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正。

16.什么是诉讼?

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按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损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17.怎样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别人的权益受到不法损害时,我们要敢于并擅长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擅长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别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敏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18.青少年怎样为法治建立作奉献?

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荣耀、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决保卫者。

1.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异同点

(1)不同点:

一般违法行为违背刑法以外的其他法律,具有社会危害性,应依法受到刑罚处分以外的法律处分;

犯罪行为触犯刑法,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并依法应受到刑罚处分。

(2)一样点:

一般违法和犯罪都触犯了法律,都会给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都会受到法律的惩办。

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可能演化成犯罪。

2.区分“刑法〞和“刑罚〞

刑法是一部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刑罚是刑法中规定的处分方式,也就是说刑法包含刑罚,刑罚是刑法内容的一局部。

青少年应怎样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1)我们要认识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标准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防止沾染不良习气。

(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各种活动,积极防范各种侵权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别人的权益。

(4)珍惜美妙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

(5)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荣耀、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决保卫者。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第六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1.什么是责任?

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2.责任的来源是什么?

(责任是怎样产生的)

责任来自对别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标准、法律规定等。

3.角色与责任的关系是怎样的?

(1)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随着时代开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

(2)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当相应的责任。

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当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4.为什么要承当责任?

(承当责任有何重要意义)

(1)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

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有资格、有才能、有信心承当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

(2)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当着责任。

假如没有他们的付出,没有他们履行各自承当的责任,很难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3)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妙的生活。

5.如何正确认识承当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1)代价:

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分。

(2)回报:

承当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

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

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赞许等。

6.如何理解我承当,我无悔?

虽然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当相应的责任。

我们往往无法改变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位置,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对待应该做的事情的态度。

只要我们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地投入,同样可以把事情做得很出色。

7.怎样承当起自己的责任?

(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1)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当的责任。

我们一旦作出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

(2)虽然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当相应的责任。

只要我们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同样可以把事情做得很出色。

(3)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才能,勇于承当责任。

承当责任,只有代价没有回报。

(1)承当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分。

同时,承当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

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

(2)正因为许多人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才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平安,更加多彩,更加温暖,更加充满阳光和希望。

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1)增强责任意识,自己对自己负责。

(2)关爱别人和团队a,倾力奉献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3)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4)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才能,勇于承当责任。

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

1.为什么要关爱别人?

(1)关爱传递着美妙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2)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光滑剂和正能量。

(3)关爱别人,收获幸福。

关爱别人的人往往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开展时机。

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爱别人也是关爱和蔼待自己。

2.怎样关爱别人?

(1)关爱别人,要心怀好心。

(2)关爱别人,要尽己所能。

(3)关爱别人,要讲究策略。

3.关爱别人,要讲究哪些策略?

(1)帮助别人时,要考虑别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别人的自尊心。

(2)面对复杂情形,要擅长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平安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4.效劳社会有什么意义?

(1)效劳社会表达人生价值。

只有积极为社会作奉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2)效劳社会可以促进我们全面开展。

在效劳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才能以及人际交往才能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进步。

5.怎样效劳社会和奉献社会?

(1)效劳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2)效劳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6.中学生怎样培养热爱劳动,爱岗敬业精神?

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立者做好准备。

只要我们心怀好心、尽己所能关爱别人,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爱别人需要我们心怀好心、尽己所能,但只有这些是不够的,我们在关爱别人时还应讲究策略,要考虑别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别人的自尊心;

面对复杂情形,要擅长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平安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只有多索取,获得财富,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第四单元 维护国家利益

第八课 国家利益至上

1.什么是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开展需求的总和,包括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等,它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2.国家利益涉及哪些内容?

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平安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

其中,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平安、领土完好、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的根本保障。

3.为什么说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1)每个人都渴望安居乐业、家庭和睦,都期盼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人们对美妙生活的向往与企盼就是人民的切身利益,它离不开国家利益。

(2)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阔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4.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

(1)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2)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进步,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傲。

反之,假如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凌和屈辱。

(3)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辛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每个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劳动,推动着国家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